作文給蘇軾的一封信【精選】
2023-09-13 18:04:35
蘇軾曾是文壇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為人和作品深為世人傾倒。下面是給蘇軾的一封信,快來圍觀吧。
作文給蘇軾的一封信【篇一】
東坡兄:
見字如面,現在我word敲打的字特意選用宋體,是為了給遠在北宋的您一種起碼的致意吧。在我的身材還是「廋金體」的時候就開始讀您老的詞了,而如今大浪淘沙,身體發福已然和你豐腴的筆墨相當,但是提筆自今,心中仍有滔滔江水奔流三千,不知從哪一瓢開始涓涓細訴。
我們這邊一般見面不知從何聊起的時候,就聊天氣。最近夏天酷暑將至,亦可暑中作樂,於是寫下「空調WiFi西瓜,晚飯啤酒伴蝦,夕陽西下,彈著吉他,即使世界很醜,沒事,我裝作眼瞎」之類俏皮詩,念及此處,每每思悟前人之項背,想想金聖歎之三十三則不亦快哉,梁實秋的十一則不亦快哉,林語堂的二十四快事,當然還有您老寫的「賞心悅事十六則」:清溪淺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話;暑至臨溪濯足;雨後登樓看山;柳蔭堤畔閒行;花塢樽前微笑;隔江山寺聞鍾;月下東鄰吹簫;晨興半柱茗香;午倦一方藤枕;開甕勿逢陶謝;接客不著衣冠;乞得名花盛開;飛來家禽自語;客至汲泉烹茶;撫琴聽者知音。
不亦快哉太多,只是我等身處特區深圳,生活節奏太快哉,所以難得快哉,實難智取鄭板橋所云「難得糊塗」,偷得浮生半日閒之餘,與您老暢談,也可謂一則不亦快哉。腦海已然浮現您在黃州所寫「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如今您老這句千古名句,可聊表快遞物流之精髓,網上小手一點,順風快遞千裡就來了。(快遞就是您那個時候的「急傳」)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肉和東坡。您老調和人生百味,烹飪天地之極,以萬物為佐,以閱歷為料,融儒釋,匯道法,縱橫百家,飛若北冥之鯤,鵬載九天之雲。您是好一個莊子轉世,老子再生。莊子的魂,孟子的氣,孔子的道,在你身上元神附體,完全就是變形金剛合體,關鍵是你還從來不裝孫子。完全就就是西方大神雪萊拜倫彌爾頓的聖鬥士星矢聯盟。
林語堂說你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耶穌所說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溫柔敦厚。
我覺得他太囉嗦了,我寧願稱呼您為「土豪」,接地氣真性情的文豪之意。你就像一個人在上演華山論劍,東邪的奇思異想築就了你詩詞書畫的高峰,西毒的銳利成就了你政治言論的犀利與決絕,南帝的慈悲成就了你為民請命治理西湖的功績,北丐的親和成就了你高朋滿座與眾為樂的豪氣。當然你更少不了周伯通的俏皮可愛幽默透澈。您以東坡居士自居,可你聳立在那洋洋大宋,就是不可企及的縱攬群山的一座孤峰。如果你是坡的話,那麼誰又翻得過你這座山丘,可你卻有的卻是李宗盛《山丘》裡唱的:時不與我的哀愁,你的諸多不合時宜,卻喋喋不休了一整個文史流芳。
你總是在有意思和有意義之間擺渡人生之槳,卻在有趣和識趣之間當了一個太過明白的糊塗人。一個高明的辦公室法則,必然要精通一條藝術手法:那就是要多說話,但內容必須空洞。而您反對王安石新政的時候是如此得針尖對麥芒,在與王鬥智鬥法的一生中,你鬥的其實還有你天生的那一股氣。明明可以靠朝廷這張臉活著的,你硬是要用超凡絕聖的才華活著,不得不說,這樣讓我們當代人很沒有臉活啊。您老的任性和倔強卻最是讓我喜愛至極的最大原因。這一點您老挺像令狐衝的,獨孤九劍就是您的筆,笑傲江湖就是你的樂,你和令狐衝又一樣與佛道有緣,最後你和他還都是那麼具有女人緣。
您老的一生就像在演繹大學生活,政治上的各種黨派就像在參加學生會,然後詩詞書畫就像在參加各種書法社美術社,更重要在你幾經宦海沉浮,政治上多次被貶,杭州、黃州、湖州、汝州、潁州、惠州、儋州、常州等,而您卻把這些地名變成了舌尖上的中國,打造了一條條東坡式美食路線,堪比大學城的美食一條街啊,幾經宦海沉浮,多次被貶,杭州、黃州、湖州、汝州、潁州、惠州、儋州、常州等地,您築就了東坡肘子、東陂肉、東陂豆花、東坡酥、東陂芽薈、東陂腿、東陂墨鯉等名菜,並且為之寫下《菜羹賦》、《食豬肉詩》、《豆粥》、《鯨魚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賦》等軟文,你那篇「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更是成為吃貨中的名篇,在吃方面你儼然又將政治和文學生涯變成了吃貨生涯。
「流亡美學」開創者喬伊斯說流亡就是我的美學,木心則說美學就是我的流亡,而您堪稱流亡美食學的千古第一人,流亡是您指尖的哲學,也是您舌尖的美學。您是政治家、思想家;偉大的詩人、作家、藝術家;著名的醫藥學家、農田水利家、創造發明家、美食家等等,就像中世紀的達文西大神,真可謂跨學科跨專業手拿N多學位的任性學霸。難以想像您這樣一個又是音樂系又是文學院又是醫學院又是農學院的學霸是怎麼面對老師點名危機的,這就是您,一個儒釋道文理工超強複合的聖鬥士。都說搞藝術搞科學最後都要為了搞妹子,不然就一點都不藝術也一點都不科學。所以您也算是千古風流的才子表率,相當於大學把妹的標杆人物。下面就和您聊聊您的八卦。
您一生有三個愛情春天。雖然最後,這三個春天都先離您而去,但是您會永遠記住那些春天裡所有迷人的花香,風影,鳥聲、詩句和蝴蝶嗎?你是否也會時常如莊周夢蝶般,在夢裡回想起一生的蝴蝶效應。而您傳授給後輩的唯一把妹秘訣就是:玩命愛你愛上的每一個姑娘。開始我想問您老,在您一生中,在您堂妹和王弗、王潤之、王朝雲之間,您最愛的是誰?但想想這個問題又太傻逼了,不亞於問四個女友掉進河裡你會救誰一樣,希臘哲學家說過四個女友不會同時掉進同一條河裡,問題在於您也不會同時擁有四個女友,而這個只能是王思聰要面臨的問題。不同階段的愛不可用來比較,很多東西可以貨比三家,但是感情只能一步一印,你不能比較一個蘋果和一塊西瓜的珍貴。
在眾多悼亡妻的詩詞中不乏名篇,南唐後主李煜的「金窗力困起還慵。一聲羌笛,驚起醉怡容。略顯矯情;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太過虛空;賀鑄在《鷓鴣天>寫的「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又顯男權;至於潘嶽的「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亦覺單調,只剩下納蘭容若的「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悼亡妻的詩詞可以與您的《江城子》相當。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即使再灑脫的你,在夜闌人靜之時,也會淚灑千行,思落遺章。即使你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豪邁,也問不出元好問的那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即使生死不能相許,萬物也能便成相依的憑證。講不出的告別,唯有借萬裡青山,以之為隔,世世不見。飲苦酒與江河,佐以永生的妄想,每一杯都醉成她的模樣。你不知天上宮闕,卻奈何了多少良辰美景奈何天,奈何的是天不從人願,心不得所至。雖然你仕途的冬天過後還是冬天,但是感情的春天過後依舊還有春天,於是你收穫了王朝雲的知你懂你,這讓我何其嫉妒與羨慕。
你好色而不淫,和大才子紀曉嵐完全不同,你多情而不濫情,與納蘭容若如同隔代知己。於是你可以感慨:時不懂我,唯有朝雲能識我所不合時宜。宋朝過後沒有漢族的接班人,但是愛情總有您最好的接班人,君子劍總能找到淑女劍,插頭中能找到插座,你所遇見的都是你值得的,所以你說樹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吹不散天下的芳心暗許,只因你的衷情可依。西湖初見時你見到高雅脫俗、楚楚動人的朝雲,為之動情所賦:「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她死後,你在惠州西湖畔的孤山南麓六如亭亭柱上鐫寫楹聯:「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一應一和的造化弄人,難道不也回應了你在赤壁賦裡寫的: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只是即使天各一方,又如何能夠相忘江湖,但願人長久,千裡如何能夠再嬋娟。只有朝雲知道你肚子裡裝的是一肚子不合時宜,三條蘇堤見證的不只是你的輝煌政績,更是你們若只初見的點點滴滴。
當然王潤之也是你生命中不可不提的一個重要的女人,烏臺詩案,黃州貶謫,都是她陪你經歷,陪你採摘野菜,赤腳耕田,變著法子給你解悶。以你的性格,也必定也能過出像沈復和妻子陳芸在《浮生六記》裡寫的布衣素食但是閨房寄趣,李清照和趙明誠的金石之樂,琴瑟之歡。因為你深知人間有味是清歡,更懂千古饕餮在心尖。所以,有時間,你給我託夢講講細節?
如果說「曲有誤周郎顧」是周瑜一轉身的知音,那麼回顧900多多年前的你,則可謂萬世知己。高中作文就最愛你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也鍾愛你在《觀潮》寫的: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就像獨孤求敗人劍合一的至高境界,你人詞合一,便勝卻人間無數,待浮花浪蕊俱盡,縱使無人能伴君幽獨,也期望與您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如果穿越回北宋,多想和你在赤壁上對大河大江撒尿,對滾滾紅塵說靠,大江東去隨它去,淘得盡千古風雲人物,洗不盡心生萬物。我想等和你把江山拍遍,便懂得如何越過山丘了。如果說宋朝是顆大樹,你就是那唯一的樹洞,一個可以傾訴的知己,縱使大元朝的馬蹄能夠踏遍大宋,走遍青山不會老的仍然是你,那永遠無法被徵服的赤子之心。寫到這裡,發現筆尖的洪水也如赤壁滔滔,太多話說不完,我也不相信還有來生,但是知道有你這樣一個人存在過這浩瀚歷史裡,便覺得腳下這片土地是有共鳴和回音的,我要休息了,您也安息吧!
--900年後一個無名年輕人拜筆
作文給蘇軾的一封信【篇二】
敬愛的蘇東坡先生:
您好!
記得背得您的第一首詞便是《念奴嬌·赤壁懷古》。當時只覺得「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是那樣的有意境。後來,我又偶然發現,您的作品中總是出現「月」字。如今,我終於通過《蘇東坡傳》較深入的了解了您,這可真得感謝林語堂先生。
第一遍讀《蘇東坡傳》,覺得可以用「廣」一字來形容您:涉足的領域之廣,見識的世面之廣,精通的博學之廣,體驗的經歷之廣。
第二遍讀《蘇東坡傳》,覺得可以用「壯」一字來形容您:體魄之壯,膽量之壯,氣魄之壯,度量之壯。
而第三遍,目前最深入研讀地一遍,我才發現,您的一生根本不能以我的概括能力而總結為區區一個字來形容——您用一生,把別人的苟且活成瀟灑。
何為「別人的苟且」?就是普通人眼中能將自己的生活毀於一旦的事情發生後,命運主宰了普通人,使其被迫毫無意義地活著。何又為「普通人」?就是逆來順受、杞人憂天、不堪一擊的廣大群體。而您不是:痛失愛妻,「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朝廷排擠,幾度遭受迫害;親人難見,知己朋友相隔萬裡.....在這些足以能讓普通人苟且偷生的活著的理由面前,在這些完全能讓普通人被命運主宰的厄運面前,您選擇了「瀟灑」。
何為瀟灑?它並不是花天酒地、爛醉如泥得不省人事,也不是自暴自棄、得過且過的偽裝無視。它應該是「欲上青天攬明月」的豪邁;應該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不計後果的不屈;它應該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桀驁不馴;它應該是「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赤誠......
我並不認為「瀟灑」二字的形容是牽強的,但最終連我自己都解釋不清他究竟包含了什麼。我想也許只能引用李白的一些詩句,才能較為清晰的闡釋。李白和您都是從古至今,人們家喻戶曉的名人,不僅是在詩詞方面的成就之大,更是都以豁達樂觀著稱。但仔細想想,似乎您與李白的「豁達樂觀」是有所不同的。
李白放蕩不羈,「散發弄扁舟」、不畏權貴,因此被貶。在他的詩歌中,深層挖掘出的感情總是豪邁樂觀的。但讓我不解的是,李白「舉杯銷愁」用得都是「金樽玉盤」,品得都是「清酒珍羞」,在如此奢侈的環境中,「豪邁」似乎變得更加「爽快」,豪言也是酒後狂語。回頭一想,仿佛腦海裡浮現出了與李白的「豪放」截然不同的您。即使被朝廷排擠、被當權派厭惡的您,也依然「雄姿英發」,在黃州與普通百姓同樂中漸漸有的豁達性格更是難能可貴!
我喜歡您那篇《記承天寺夜遊》:「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靜謐,美好。那是普通人所發現不了的美好,是您的慧眼發現了它,或更準確地說,是您積極樂觀的心態找到了它。您在本應愁苦萬分、茶飯不思的時刻,寄情於山水,擺脫了千言萬語難進的愁苦。這也是一篇課本選文,不知是編書者的有意為之,還是出於課本單元內容的需要,緊挨著《記承天寺夜遊》的一遍課文就是柳宗元的《小石潭記》:「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表面上的綠意盎然、清幽恬靜,最終還是掩飾不住深處的孤悽悲涼。同樣是被貶、不得志的文人,同樣是寄情山水的愁苦之人,可面對更加優美的景色柳宗元卻並未得到真生的精神解脫,短暫的快樂後,便又回到了無法排遣的憂傷悽苦之情中。原因何在?原來,面對同樣的事物和遭遇,您與柳宗元由於心態的不同而產生了截然相反的結果。也就是說,您又一次「把別人的苟且活成了瀟灑」。(我並未對柳先生的「活法」持反對態度。)
您活在一個不能將自己的才華全部轉展露的時代,但也正是這個時代成就了您。「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在」,「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在韓愈先生的觀點中,人才的發現是被動的,君王的昏庸,代表著人才的埋沒。然後您這匹千裡馬,跳出了吃人的槽櫪,在屬於自己的草原上盡情馳騁:
在當權派面前,您被認為成一匹瘋馬,但您卻帶著「如蠅在食,吐之乃已」的貞操繼續馳騁,不顧一路的泥濘、沼澤,或是早早布下的重重陷阱:在杭州人面前,您是一匹願意付出、盡心盡責的好馬,停留在杭州休憩的短暫時刻轉瞬即逝,帶走的只是耳邊一陣「為民造福」的美贊,留下的卻是西子般的瀲灩晴光......
一路且停且走,卻從未放慢瀟灑的腳步,在潑文灑墨間,詮釋了世間的坦然。您的腳步幾乎遍布全國,南至海南島,東至杭州,無處不留下您驚人的詩篇,和突出的治理功績。穿越時空,亙古不變的是您留給後人的瀟灑:既有親情,「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又有悲情,「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又有豪情,」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又是多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您的偉大在於不刻意的流露,只是在天地間盡情地恣意地彰顯自己的性格,我行我素、桀驁不馴;您的不朽在於不忘初心,堅持本我,「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當千年後的我們為您的坎坷唏噓感嘆、幾欲流淚是,腦海裡卻依稀浮現出您帶著微笑、傲視一切樣子,口中吟誦:
人生到處知合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您的一生仿佛被時空無限的拉長、拓寬,一直延續到現今。既是肉體已然不在,但靈魂和精神卻珍藏在每個中國人的內心——瀟灑!
您用一生把別人的苟且活成了——瀟灑!
您的忠粉——姑蘇王姝哲
201x.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