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泰龍李連杰同臺(被稱亞洲史泰龍)
2023-09-13 02:18:15 1
1982年,24歲的于榮光,憑藉《木棉袈裟》的大反派人物祈天遠,在香港電影界一炮而紅。
自幼學武的他,成為功夫明星後,卻不開心。
吃不好,睡不好,還得在零下好幾十度的大半夜,穿著單衣單褲,衝著鏡頭笑,這哪是人幹的活兒啊?
于榮光揚言,再拍戲就是孫子。
1958年8月30日,于榮光出生於北京市。
他父親是京劇表演藝術家於鳴魁,在家庭的影響下,于榮光的京劇功底很紮實。
11歲那年,考進了北京市風雷京劇團。
進劇團後,於光榮開始了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苦日子。
每天蒙蒙亮,就和師兄弟們就要開始吊嗓子,壓腿,打跳,練詞兒。
那時的他畢竟還是個孩子,難免會有偷懶的時候。
師傅一旦發現于榮光偷懶,便拿藤條,使勁地抽他。
嚴師出高徒,等他再次登臺,已是虎虎生威的武生相。
到了80年代,于榮光已經成為北京市遠近聞名的角兒。
他的演出幾乎是一票難求。
剛剛20出頭,就在京劇圈有這樣的成就,實屬難得。
可偏偏于榮光不甘於此。
1982年,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火遍全國。
電影票價只是1毛的年代,這部電影創造高達1.6億的票房。
李連杰一夜之間,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于榮光看到這番景象,感嘆道:
我這身武藝,要是能夠像李連杰一樣,當個功夫明星多好。
於是,他不顧同門師兄弟們的反對,毅然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的演員培訓班。
本以為志在必得,結果卻被刷了下來。
正當于榮光懊惱之際,他生命中的貴人出現了。
這個貴人就是香港知名導演徐小明。
在看到《少林寺》大火後,他也想北上發展,尋找契機。
他還特意準備了一部同樣是武打電影的《木棉袈裟》,當徐小明看到舞臺上一身武生打扮得于榮光時,心裡一動:
高大的身材,硬朗帥氣的五官,又是武生出身,這人就是為武打片而生的啊。
徐小明當下拍板,邀請于榮光出演《木棉袈裟》。
1982年,24歲的于榮光,憑藉《木棉袈裟》的大反派人物祈天遠,在香港電影界一炮而紅。
影片中的他,一招一式乾淨利索。
加上自身形象英氣逼人,很快就受到了徐小明的賞識。
在第二部《海市蜃樓》中,徐小明甚至把徐向東換掉,讓于榮光當主角。
為了捧于榮光,徐小明親自下場給于榮光搭戲。
自幼學武的于榮光,真的成為功夫明星後,卻不開心。
吃不好,睡不好,還得在零下好幾十度的大半夜,穿著單衣單褲,衝著鏡頭笑,這哪是人幹的活兒啊?
于榮光揚言,再拍戲就是孫子。
結果《海市蜃樓》上映,大獲成功。
于榮光因為演戲,積壓的委屈和辛苦,又咽了回去。
因為《少林寺》的導演張鑫炎,找上了他。
李連杰身價暴漲後,許多導演紛紛抱怨,他的價格太高。
於是轉而在大陸尋找替代李連杰的新人。
于榮光就是替代人之一。
1992年,張鑫炎邀請于榮光主演《東瀛遊俠》。
因為故事的主人公是日本人;加上劇情的不合理;導致這部影片差評一片。
一個很難講好的故事,加上一名新人,電影註定淪為炮灰。
張鑫炎想捧于榮光,成第二個李連杰的計劃,也胎死腹中。
雖然沒成為第二個李連杰,但于榮光的戲約卻越來越多。
1993年,他主演了《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在裡面飾演男一號顧長風。
兩大女神林青霞、王祖賢為他作配。
可見彼時的于榮光,實力不容小覷。
因為在當時,大陸的演員只有具備一定的咖位,才能夠和香港、臺灣的大咖同臺競技。
于榮光本以為這輩子最榮光的時刻,莫過於這部電影了。
沒想到2年後,作為配角參演的《給爸爸寫的一封信》,風頭一度蓋過李連杰。
在片中,于榮光飾演的是反派角色甫光。
他和盧惠光、鄒兆龍三人的一字馬,對決李連杰、謝苗父子的動作戲,堪稱是香港動作片的經典。
更讓觀眾拍案叫絕的是,于榮光的手翩若遊龍,出其不意,打得李連杰措手不及。
作為反派的他,不僅武功高強,更是經典語錄頻出:
兄弟就是拿來賣的。
幾百塊玩什麼命啊?
整個影片下來,于榮光的風頭一度蓋過了李連杰。
之後,于榮光在《衝鋒隊怒火街頭》中的悍匪教授,成為了片中最狠的存在。
同樣是飾演悍匪的主角劉青雲,在于榮光面前,仿佛變成了小弟一樣。
也因此,憑藉電影裡一個個武藝高強,快狠準的反派角色,于榮光被譽為亞洲的史泰龍。
但成也反派,"敗"也反派。
于榮光成名是因為反派角色;後面的尷尬,也因為反派的角色。
雖然演技精湛,功夫了得,外形高大英氣;但因為傳統的觀念裡,正派角色的演員,更被觀眾認可。
而那些飾演反派的演員,很多時候只能在光環的陰影下。
于榮光也是如此。
到了90年代末,于榮光越來越覺得,反派這條路走到頭了。
因為他的戲路越來越窄。
他得做出一些改變。
1997年,于榮光回到大陸,導演並主演了22集電視連續劇《平安事務所》。
在香港打拼、演戲多年的他,熟悉並掌握香港電影工業製作的流程。
成為製作人兼導演後,于榮光幾乎是無縫轉換,如魚得水。
並從此走上了製作人、導演的道路。
2000年,于榮光以製作總監的身份,拍攝了《大地之子——蔡希陶的故事》
這部劇獲得了"五個一"工程獎。
次年,于榮光以製作總監、製片人、主演等多重身份,製作了20集電視連續劇《錢王》,該片獲得了中國電視劇金鷹獎。
而于榮光作為導演的高光時刻,是2012年的《木府風雲》。
該劇一經播出,就創造了驚人的收視率。
單集最高收視份額8.25%,居同時段全國第一 。
之後,這部電視在61個國家和地區發行放映。
此後的他,又執導和主演了《勸和小組》、《舞樂傳奇》等多部經典影視劇 。
但隨著年紀的增長,已經邁入60大關的于榮光,漸漸力不從心。
除了不再擔任,自己執導的影視劇的主演,于榮光也減少了導演的片數。
這兩年,他執導的最廣為人知的,便是《鬥破蒼穹》和新版的《天龍八部》。
或許是為了趕上影視圈的潮流,于榮光開始試水玄幻武俠片。
但毫無意外,都失敗了。
其口碑、評分,大不如之前導演的作品。
不管是《鬥破蒼穹》中的「鬥氣化馬」,還是《天龍八部》中的「段譽尿褲子」、喬峰的耍帥式微笑;都讓于榮光作為導演的地位,岌岌可危。
而網友們對他的批評,更是不堪入目。
有些人甚至勸于榮光,還是老老實實做個演員吧。
對於網友們的惡評,于榮光一笑置之。
畢竟導演本來就很難當。
包括國師張藝謀,即使獲過不少大獎,依然免不了,被群起而攻之。
而且雖然當導演多年;但于榮光的演技,還真沒有拉垮過。
在抗日戰爭劇《狼毒花》裡,他飾演的常發,獲得了觀眾的一致肯定。
2009年,在新版的《三國》裡,于榮光憑藉能打,又會演的本事,折服了觀眾。
作為導演,或許于榮光不是一個十足完美的導演;但絕對是可以拿得出作品的努力型導演。
比如說他的另一部作品《舞樂傳奇》,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8.8分。
更別說他的經典作品《木府風雲》。
作為演員,于榮光能打能演,從正派到反派,都能夠切換自如。
從《東風不敗之東風再起》的顧長風,再到《給爸爸裡的一封信》的甫光;于榮光更是香港電影界的不可忽視的武打明星。
之所以沒有和李連杰一樣,紅遍亞洲甚至全球;這或許和一種叫做玄學或機遇的東西有關。
可是即便如此,放眼娛樂圈,演技不錯,有經典角色在手;還當了導演,又有幾部經典作品流傳的,有幾個?
掐指一算,還真沒有幾個。
全文完
是結束也是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