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健骨止痛藥膏及其製備方法
2023-09-13 02:08:45 3
專利名稱:一種健骨止痛藥膏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中藥配方及其製備領域,主要涉及一種健骨止痛藥膏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骨質增生、腰椎疼痛、跌打損傷、腰椎鍵盤突出等症為骨科臨床上常見病,這些病給廣大患者帶來了很大的痛苦。目前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且容易產生耐藥性,難以奏效;手術治療風險大、費用聞;牽引、推拿、針灸治療只能治標不能治本;西藥治療副作用大,病情易反覆。因此,人們仍然需求一種療效好、無副作用的治療骨質增生、腰椎疼痛、跌打損傷、腰椎鍵盤突出等症的藥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健骨止痛藥膏及其製備方法,該藥膏具有健骨保骨、化瘀鎮痛、祛風溼等功效,且療效顯著。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健骨止痛藥膏,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製成:烏蛇20-30份、川烏8-12份、草烏8-12份、白附子8-12份、姜活14-16份、獨活9-11份、尋骨風1 3-17份、馬錢子13-17份、乳香14-16份、沒藥13-17份、丁香9_15份、川牛膝10-14份、五倍子11-19份、靈仙10-14份、防己10-14份、川芎12-18份、當歸10-20份、年見10-14份、良姜10-14份、赤芍10-14份、紅花13-17份、自然銅13-17份、山野豌豆12-18份、冰片8-16份、梅片10-14份、鉤藤8_12份、白芷10-14份、土元8_12份、蒲公英8-12份、青黛8-12份、香油450-550份和廣丹160-200份。一種健骨止痛藥膏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取原料香油、馬錢子、白附子、五倍子和白芷,按照重量份數先取香油450-550份置於鍋內,文火加熱至120°C,然後加入馬錢子13-17份、白附子8-12份、五倍子11-19份、白芷10-14份,加入完成後繼續加熱30min,加熱的同時進行攪拌,攪拌速度為20-30 r/min ;
步驟二、完成步驟一的加熱、攪拌後,按照重量份數繼續向鍋內加入川烏8-12份、草烏8-12份、丁香9-15份、川牛膝10-14份、靈仙10-14份、防己10-14份、川芎12-18份、當歸10-20份、年見10-14份、良姜10-14份、赤芍10_14份,完成加藥後,邊加熱邊進行攪拌,攪拌時間為5min,攪拌速度為20r/min ;
步驟三、保持步驟二的攪拌速度不變,按照重量份數繼續向鍋內加入山野豌豆12-18份、尋骨風13-17份、蒲公英8-12份,山野豌豆、尋骨風和蒲公英添加完畢後停止攪拌,繼續加熱Ih,然後再邊加熱邊攪拌Ih,攪拌速度為20r/min,攪拌結束後繼續加熱Ih ;
步驟四、步驟三加熱完畢後,撈出藥渣,然後向鍋內加入乳香14-16份、沒藥13-17份和自然銅13-17份,乳香、沒藥和自然銅添加完成後,繼續加熱10_20min ;
步驟五、完成步驟四後,取廣丹160-200份加入鍋內進行點制,點制方法為:在加熱過程中邊加入廣丹邊攪拌,攪拌速度為30r/min,攪拌時間為50min,廣丹在30min內加入完畢,攪拌結束後,得到黑色藥膏,備用;
步驟六、按照重量份數取烏蛇20-30份、土元8-12份,然後同時置於粉碎機中進行粉碎,過200目篩,得到烏蛇和土元混合粉,然後將混合粉加入步驟五得到的黑色藥膏內,再按順序加入紅花13-17份、青黛8-12份、冰片8-16份、梅片10-14份,然後邊加熱邊攪拌均勻,攪拌速度為30r/min,攪拌時間為20min,攪拌結束後即完成本藥膏的製作。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其一、本發明的配方中,烏蛇、川烏、草烏、白附子、姜活、獨活和尋骨風同用,具有治療關節疼痛和調節神經的功效;馬錢子、乳香、沒藥和丁香用於強力鎮痛;川牛膝、五倍子、靈仙、防己、川芎和當歸結合使用,具有調節神經、痛經活絡的功效,尤其對於風溼症狀效果顯著;年見、良姜、赤芍和紅花結合使用,活血化瘀,可用於治療風溼病;自然銅和山野豌豆用於藥物滲透過骨,治療風溼疾病效果顯著;冰片和梅片,滲透過骨,消炎、散結;鉤藤在配方中用於出風散結;白芷用於消腫止痛、散結;土元用於涼血、活血;蒲公英用於清熱解毒,消炎活血;青黛用於預防和治療皮膚過敏;香油用於清熱涼血,調和諸藥;廣丹用於點製藥膏。其二、本發明提供的藥膏具有保骨健骨、活血通絡、拔毒散結、化瘀鎮痛、祛風溼等功效。臨床可用於骨質增生、腰椎疼痛、肩固態、跌打損傷、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腰肌勞損、面部神經痛、上下肢各關節疼痛等症,亦可應用於婦科乳腺增生患者,效果顯著;本配方是純中藥製劑,無副作用,藥效範圍廣泛,療效顯著。其三、本發明中藥膏的製備方法分為六個步驟進行,藥材分階段添加進行熬製,能最大程度的保留和提高藥效,保證藥物的治療效果;且本製備方法簡單,操作方便,適於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健骨止痛藥膏,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製成:烏蛇20-30份、川烏8-12份、草烏8-12份、白附子8-12份、姜活14-16份、獨活9-11份、尋骨風13-17份、馬錢子13-17份、乳香14-16份、沒藥13-17份、丁香9-15份、川牛膝10-14份、五倍子11_19份、靈仙10-14份、防己10-14份、川芎12-18份、當歸10-20份、年見10-14份、良姜10-14份、赤芍10-14份、紅花13-17份、自然銅13-17份、山野豌豆12-18份、冰片8_16份、梅片10-14份、鉤藤8-12份、白]E 10-14份、土兀8-12份、蒲公英8-12份、青黛8-12份、香油450-550份和廣丹160-200份。較優的,一種健骨止痛膏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製成:烏蛇25份、川烏10份、草烏10份、白附子10份、姜活15份、獨活10份、尋骨風15份、馬錢子15份、乳香15份、沒藥15份、丁香12份、川牛膝12份、五倍子15份、靈仙12份、防己12份、川芎15份、當歸15份、年見12份、良姜12份、赤芍12份、紅花15份、自然銅15份、山野豌豆15份、冰片12份、梅片12份、鉤藤10份、白]E 12份、土兀10份、蒲公英10份、青黛10份、香油500份和廣丹180份。一種健骨止痛藥膏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取原料香油、馬錢子、白附子、五倍子和白芷,按照重量份數先取香油450-550份置於鍋內,文火加熱至120°C,然後加入馬錢子13-17份、白附子8-12份、五倍子11-19份、白芷10-14份,加入完成後繼續加熱30min,加熱的同時進行攪拌,攪拌速度為20-30 r/
min ;
步驟二、完成步驟一的加熱、攪拌後,按照重量份數繼續向鍋內加入川烏8-12份、草烏8-12份、丁香9-15份、川牛膝10-14份、靈仙10-14份、防己10-14份、川芎12-18份、當歸10-20份、年見10-14份、良姜10-14份、赤芍10_14份,完成加藥後,邊加熱邊進行攪拌,攪拌時間為5min,攪拌速度為20r/min ;
步驟三、保持步驟二的攪拌速度不變,按照重量份數繼續向鍋內加入山野豌豆12-18份、尋骨風13-17份、蒲公英8-12份,山野豌豆、尋骨風和蒲公英添加完畢後停止攪拌,繼續加熱Ih,然後再邊加熱邊攪拌Ih,攪拌速度為20r/min,攪拌結束後繼續加熱Ih ;
步驟四、步驟三加熱完畢後,撈出藥渣,然後向鍋內加入乳香14-16份、沒藥13-17份和自然銅13-17份,乳香、沒藥和自然銅添加完成後,繼續加熱10_20min ; 步驟五、完成步驟四後,取廣丹160-200份加入鍋內進行點制,點制方法為:在加熱過程中邊加入廣丹邊攪拌,攪拌速度為30r/min,攪拌時間為50min,廣丹在30min內加入完畢,攪拌結束後,得到黑色藥膏,備用;
步驟六、按照重量份數取烏蛇20-30份、土元8-12份,然後同時置於粉碎機中進行粉碎,過200目篩,得到烏蛇和土元混合粉,然後將混合粉加入步驟五得到的黑色藥膏內,再按順序加入紅花13-17份、青黛8-12份、冰片8-16份、梅片10-14份,然後邊加熱邊攪拌均勻,攪拌速度為30r/min,攪拌時間為20min,攪拌結束後即完成本藥膏的製作。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健骨止痛膏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製成:烏蛇25份、川烏10份、草烏10份、白附子10份、姜活15份、獨活10份、尋骨風15份、馬錢子15份、乳香15份、沒藥15份、丁香12份、川牛膝12份、五倍子15份、靈仙12份、防己12份、川芎15份、當歸15份、年見12份、良姜12份、赤芍12份、紅花15份、自然銅15份、山野豌豆15份、冰片12份、梅片12份、鉤藤10份、白]E 12份、土兀10份、蒲公英10份、青黛10份、香油500份和廣丹180份。一種健骨止痛藥膏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取原料香油、馬錢子、白附子、五倍子和白芷,按照上述配方中的重量份數先取香油置於鍋內,文火加熱至120°C,然後加入馬錢子、白附子、五倍子、白芷,加入完成後繼續加熱30min,加熱的同時進行攪拌,攪拌速度為20 r/min ;
步驟二、完成步驟一的加熱、攪拌後,按照上述配方中的重量份數繼續向鍋內加入川烏、草烏、丁香、川牛膝、靈仙、防己、川芎、當歸、年見、良姜、赤芍,完成加藥後,邊加熱邊進行攪拌,攪拌時間為5min,攪拌速度為20r/min ;
步驟三、保持步驟二的攪拌速度不變,按照上述配方中的重量份數繼續向鍋內加入山野豌豆、尋骨風、蒲公英,山野豌豆、尋骨風和蒲公英添加完畢後停止攪拌,繼續加熱lh,然後再邊加熱邊攪拌lh,攪拌速度為20r/min,攪拌結束後繼續加熱Ih ;
步驟四、步驟三加熱完畢後,撈出藥渣,然後向鍋內加入乳香、沒藥和自然銅,乳香、沒藥和自然銅添加完成後,繼續加熱IOmin ;
步驟五、完成步驟四後,按照上述配方中的重量份數取廣丹加入鍋內進行點制,點制方法為:在加熱過程中邊加入廣丹邊攪拌,攪拌速度為30r/min,攪拌時間為50min,廣丹在30min內加入完畢,攪拌結束後,得到黑色藥膏,備用;
步驟六、按照配方中重量份數取烏蛇、土元,然後同時置於粉碎機中進行粉碎,過200目篩,得到烏蛇和土元混合粉,然後將混合粉加入步驟五得到的黑色藥膏內,再按順序加入紅花、青黛、冰片、梅片,然後邊加熱邊攪拌均勻,攪拌速度為30r/min,攪拌時間為20min,攬祥結束後即完成本藥骨的製作。實施例2:
一種健骨止痛藥膏,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製成:烏蛇20份、川烏8份、草烏8份、白附子8份、姜活14份、獨活9份、尋骨風13份、馬錢子13份、乳香14份、沒藥13份、丁香9份、川牛膝10份、五倍子11份、靈仙10份、防己10份、川彎12份、當歸10份、年見10份、良姜10份、赤芍10份、紅花13份、自然銅13份、山野豌豆12份、冰片8份、梅片10份、鉤藤8份、白]E 10份、土兀8份、蒲公英8份、青黛8份、香油550份和廣丹160份。一種健骨止痛藥膏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取原料香油、馬錢子、白附子、五倍子和白芷,按照上述配方中的重量份數先取香油置於鍋內,文火加熱至120°C,然後加入馬錢子、白附子、五倍子、白芷,加入完成後繼續加熱30min,加熱的同時進行攪拌,攪拌速度為30 r/min ;
步驟二、完成步驟一的加熱、攪拌後,按照上述配方中的重量份數繼續向鍋內加入川烏、草烏、丁香、川牛膝、靈仙、防己、川芎、當歸、年見、良姜、赤芍,完成加藥後,邊加熱邊進行攪拌,攪拌時間為5min,攪拌速度為20r/min ;
步驟三、保持步驟二的攪拌速度不變,按照上述配方中的重量份數繼續向鍋內加入山野豌豆、尋骨風、蒲公英,山野豌豆、尋骨風和蒲公英添加完畢後停止攪拌,繼續加熱lh,然後再邊加熱邊攪拌lh,攪拌速度為20r/min,攪拌結束後繼續加熱Ih ;
步驟四、步驟三加熱完畢後,撈出藥渣,然後向鍋內加入乳香、沒藥和自然銅,乳香、沒藥和自然銅添加完成後,繼續加熱20min ;
步驟五、完成步驟四後,按照上述配方中的重量份數取廣丹加入鍋內進行點制,點制方法為:在加熱過程中邊加入廣丹邊攪拌,攪拌速度為30r/min,攪拌時間為50min,廣丹在30min內加入完畢,攪拌結束後,得到黑色藥膏,備用;
步驟六、按照配方中重量份數取烏蛇、土元,然後同時置於粉碎機中進行粉碎,過200目篩,得到烏蛇和土元混合粉,然後將混合粉加入步驟五得到的黑色藥膏內,再按順序加入紅花、青黛、冰片、梅片,然後邊加熱邊攪拌均勻,攪拌速度為30r/min,攪拌時間為20min,攬祥結束後即完成本藥骨的製作。實施例3:
一種健骨止痛藥膏,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製成:烏蛇30份、川烏12份、草烏12份、白附子12份、姜活16份、獨活11份、尋骨風17份、馬錢子17份、乳香16份、沒藥17份、丁香15份、川牛膝14份、五倍子19份、靈仙14份、防己14份、川芎18份、當歸20份、年見14份、良姜14份、赤芍14份、紅花17份、自然銅17份、山野豌豆18份、冰片16份、梅片14份、鉤藤12份、白]E 14份、土兀12份、蒲公英12份、青黛12份、香油450份、廣丹200份。一種健骨止痛藥膏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取原料香油、馬錢子、白附子、五倍子和白芷,按照上述配方中的重量份數先取香油置於鍋內,文火加熱至120°C,然後加入馬錢子、白附子、五倍子、白芷,加入完成後繼續加熱30min,加熱的同時進行攪拌,攪拌速度為25 r/min ;
步驟二、完成步驟一的加熱、攪拌後,按照上述配方中的重量份數繼續向鍋內加入川烏、草烏、丁香、川牛膝、靈仙、防己、川芎、當歸、年見、良姜、赤芍,完成加藥後,邊加熱邊進行攪拌,攪拌時間為5min,攪拌速度為20r/min ;
步驟三、保持步驟二的攪拌速度不變,按照上述配方中的重量份數繼續向鍋內加入山野豌豆、尋骨風、蒲公英,山野豌豆、尋骨風和蒲公英添加完畢後停止攪拌,繼續加熱lh,然後再邊加熱邊攪拌lh,攪拌速度為20r/min,攪拌結束後繼續加熱Ih ;
步驟四、步驟三加熱完畢後,撈出藥渣,然後向鍋內加入乳香、沒藥和自然銅,乳香、沒藥和自然銅添加完成後,繼續加熱15min ;
步驟五、完成步驟四後,按照上述配方中的重量份數取廣丹I加入鍋內進行點制,點制方法為:在加熱過程中邊加入廣丹邊攪拌,攪拌速度為30r/min,攪拌時間為50min,廣丹在30min內加入完畢,攪拌結束後,得到黑色藥膏,備用;
步驟六、按照配方中重量份數取烏蛇、土元,然後同時置於粉碎機中進行粉碎,過200目篩,得到烏蛇和土元混合粉,然後將混合粉加入步驟五得到的黑色藥膏內,再按順序加入紅花、青黛、冰片、梅片,然後邊加熱邊攪拌均勻,攪拌速度為30r/min,攪拌時間為20min,攬祥結束後即完成本藥骨的製作。臨床實驗數據
採用按照實施例1製備的健骨止痛藥膏,進行臨床實驗調查:
臨床試驗中,選取100例患者,症狀為骨質增生、肩固態、跌打損傷、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腰肌勞損、上下肢各關節疼痛等症的一種或幾種。
用藥方法:外敷健骨止痛藥膏,一周I次,2個月為一個療程。療效標準:
顯效:骨質增生、肩固態、跌打損傷、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腰肌勞損、上下肢各關節疼痛等症帶來的疼痛基本消失或明顯減輕;
有效:骨質增生、肩固態、跌打損傷、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腰肌勞損、上下肢各關節疼痛等症帶來的疼痛有所減輕;
無效:以上症狀均未見起色。統計結果:用藥2個療程後,在100例患者中,有65例患者的骨質增生、肩固態、跌打損傷、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腰肌勞損、上下肢各關節疼痛等症帶來的疼痛基本消失或明顯減輕,為顯效;有33例患者骨質增生、肩固態、跌打損傷、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腰肌勞損、上下肢各關節疼痛等症帶來的疼痛有所減輕,為有效;有2例患者以上症狀均未減輕,視為無效。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一種健骨止痛藥膏,其顯效率為65%,有效率33%,無效率為2%,總有效率為98%。說明該藥膏治療骨質增生、肩固態、跌打損傷、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腰肌勞損、上下肢各關節疼痛等症療效顯著。典型病例 病例1:
過勝芝,女,66歲,城管處職工。患病史三十餘年,臨床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雙膝蓋增生腫大,雙腿走路呈弓形,腰彎不能直立,無法行走,大小便不能自理,敷用健骨止痛藥膏3個療程後,病情明顯減輕,能夠獨立行走,生活自理。病例2:
丁紀榮,男,72歲,絹紡廠職工。患病史八年有餘,臨床診斷為:風溼疼痛、兩膝蓋疼痛,行走困難,敷用健骨止痛藥膏2個療程後,病情消失,行走自如。病例3:
舒玉芝,女,71歲,自由職業者。患病史十年有餘,臨床診斷為:關節增生、雙腿疼、兩膝蓋疼痛,行走困難,敷用健骨止痛藥膏3個療程後,病情明顯減輕,疼痛消失。病例4:
張妮,女,78歲,自由職業者。患病史二十年有餘,臨床診斷為:腰腿疼、腳部增生、面部神經痛,敷用健骨止痛藥膏2.5個療程後,疼痛基本消失,活動自如,顯效明顯。病例5:
張豔紅,女,35歲,中平能化集團六礦職工。患病史三年有餘,臨床診斷為:腰腿疼、骨質增生、上部頸椎病,敷用健骨止 痛藥膏I個療程後,病情明顯減輕,活動、行走自如。
權利要求
1.一種健骨止痛藥膏,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製成:烏蛇20-30份、川烏8-12份、草烏8-12份、白附子8-12份、姜活14-16份、獨活9_11份、尋骨風13-17份、馬錢子13-17份、乳香14-16份、沒藥13-17份、丁香9_15份、川牛膝10-14份、五倍子11_19份、靈仙10-14份、防己10-14份、川芎12-18份、當歸10-20份、年見10-14份、良姜10-14份、赤芍10-14份、紅花13-17份、自然銅13-17份、山野豌豆12-18份、冰片8_16份、梅片10-14份、鉤藤8-12份、白]E 10-14份、土兀8-12份、蒲公英8-12份、青黛8-12份、香油450-550份和廣丹160-200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健骨止痛藥膏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取原料香油、馬錢子、白附子、五倍子和白芷,按照重量份數先取香油450-550份置於鍋內,文火加熱至120°C,然後加入馬錢子13-17份、白附子8-12份、五倍子11_19份、白芷10-14份,加入完成後繼續加熱30min,加熱的同時進行攪拌,攪拌速度為20-30 r/min ; 步驟二、完成步驟一的加熱、攪拌後,按照重量份數繼續向鍋內加入川烏8-12份、草烏8-12份、丁香9-15份、川牛膝10-14份、靈仙10-14份、防己10-14份、川芎12-18份、當歸10-20份、年見10-14份、良姜10-14份、赤芍10_14份,完成加藥後,邊加熱邊進行攪拌,攪拌時間為5min,攪拌速度為20r/min ; 步驟三、保持步驟二的攪拌速度不變,按照重量份數繼續向鍋內加入山野豌豆12-18份、尋骨風13-17份、蒲公英8-12份,山野豌豆、尋骨風和蒲公英添加完畢後停止攪拌,繼續加熱Ih,然後再邊加熱邊攪拌Ih,攪拌速度為20r/min,攪拌結束後繼續加熱Ih ; 步驟四、步驟三加熱完畢後,撈出藥渣,然後向鍋內加入乳香14-16份、沒藥13-17份和自然銅13-17份,乳香、沒藥和自然銅添加完成後,繼續加熱10_20min ; 步驟五、完成步驟四後,取廣丹160-200份加入鍋內進行點制,點制方法為:在加熱過程中邊加入廣丹邊攪拌,攪拌速度為30r/min,攪拌時間為50min,廣丹在30min內加入完畢,攪拌結束後,得到黑色藥膏,備用; 步驟六、按照重量份數取烏蛇20-30份、土元8-12份,然後同時置於粉碎機中進行粉碎,過200目篩,得到烏蛇和土元混合粉,然後將混合粉加入步驟五得到的黑色藥膏內,再按順序加入紅花13-17份、青黛8-12份、冰片8-16份、梅片10-14份,然後邊加熱邊攪拌均勻,攪拌速度為30r/min,攪拌時間為20min,攪拌結束後即完成本藥膏的製作。
全文摘要
本發明主要涉及一種健骨止痛藥膏,由烏蛇、川烏、草烏、白附子、姜活、獨活、尋骨風、馬錢子、乳香、沒藥、丁香、川牛膝、五倍子、靈仙、防己、川芎、當歸、年見、良姜、赤芍、紅花、自然銅、山野豌豆等中藥製成。本發明具有保骨健骨、活血通絡、拔毒散結、化瘀鎮痛、祛風溼等功效,臨床可用於骨質增生、肩固態、跌打損傷、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腰肌勞損、面部神經痛、上下肢各關節疼痛等症,亦可應用於婦科乳腺增生患者,效果顯著;本配方是純中藥製劑,無副作用,藥效範圍廣泛,且本發明的製備方法分為六個步驟進行,藥材分階段添加進行熬製,能最大程度的保留和提高藥效,保證藥物的治療效果;且本製備方法簡單,操作方便,適於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A61P19/08GK103212011SQ20131015435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8日
發明者錢玉榮, 趙凡濤, 蘇麗娟, 趙宏偉, 趙豔茹, 趙夢嬌, 姚知力, 王晨, 亓思昊, 趙家鑫 申請人:趙凡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