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絲杆組件塗脂的工裝的製作方法
2023-09-13 19:24:25 2

本發明涉及機械潤滑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於絲杆組件塗脂的工裝。
背景技術:
電子駐車制動機構包括殼體、齒輪以及絲杆組件,其中絲杆組件包括相配合的絲套和絲杆,絲套和絲杆裝配時需要向絲杆上塗抹潤滑油脂。
目前絲杆組件塗抹潤滑油脂多是通過工人手工完成,需要兩個工人配合,一邊轉動絲杆一邊工人點潤滑油脂,塗抹不均勻,操作繁瑣,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於絲杆組件塗脂的工裝,以達到提高塗脂效率的目的。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該用於絲杆組件塗脂的工裝,包括點膠針筒,還包括工作平臺、電機、用於抓緊絲套端部的氣爪以及用於支撐限制絲杆轉動的絲杆支座,所述電機設在工作平臺上,所述氣爪設在電機的轉軸端部,所述絲杆支座設在工作平臺上,絲杆支座的長度方向與轉軸的軸線方向相一致,絲杆支座靠氣爪側設置,所述點膠針筒設工作平臺上,點膠針筒的點膠針對應絲杆與絲套配合端。
進一步的,所述絲杆支座上沿絲杆支座長度方向設有滑槽,滑槽與絲杆上的導向塊相配合,導向塊可滑動的設在滑槽中。
所述工作平臺上設有推動氣缸,絲杆支座上設有蓋板,所述蓋板與推動氣缸的活塞杆相連。
所述工作平臺上設有用於檢測絲套位置的光電傳感器。
所述工作平臺上設有用於支撐絲套的支撐塊,支撐塊上設有與絲套相適配的弧形凹槽。
所述工作平臺上設有位於點膠針的下方設有油盒。
所述點膠針筒通過針筒氣缸支架設在工作平臺上,所述針筒氣缸支架上設有用於驅動點膠針筒相對絲杆移動的驅動氣缸。
還包括臺架,所述工作平臺設在臺架的檯面上。
所述支撐塊上對應絲杆上的齒輪設有避讓槽。
所述臺面與工作平臺之間設有橡膠墊板。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該工裝結構設計合理,通過電機帶動絲套轉動,從而帶動絲杆與絲套配合同時帶動絲杆移動,同時給絲杆塗抹潤滑油脂,操作簡便,工作效率高,降低成本,提高塗抹質量。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說明書各幅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為本發明工裝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工裝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工裝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工裝臺架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工作平臺、2.絲杆支座、3.蓋板、4.推動氣缸、5.連接板、6.電機、7.氣爪、8.絲套、9.針筒氣缸支架、10.點膠針筒、11.絲杆、12.光電傳感器、13.支撐塊、14.油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至圖4所示,該用於絲杆組件塗脂的工裝,包括臺架、工作平臺1、電機6、點膠針筒10、用於抓緊絲套端部的氣爪7以及用於支撐限制絲杆轉動的絲杆支座2,其中,工作平臺1設在臺架的檯面上,臺架為框架結構,結構強度大,臺架的頂部設有照明燈;臺面與工作平臺之間設有橡墊板膠,對臺面形成保護,並且降低對臺面的平面精度,便於加工製作,降低成本。
工作平臺1通過螺栓固定在臺架的檯面上,並在工作平臺的兩端設有把手。電機6固定在工作平臺1上,氣爪7設在電機的轉軸端部,通過氣爪對絲套8的端部夾緊進行固連。
絲杆支座2固定在工作平臺1上,絲杆支座2的長度方向與轉軸的軸線方向相一致,絲杆支座靠氣爪側設置,絲杆支座與氣爪具有一定的距離。
絲杆支座2上沿絲杆支座長度方向設有滑槽,滑槽與絲杆上的導向塊相配合,導向塊可滑動的設在滑槽中。絲杆11與絲套8配合後,電機6驅動絲套轉動,絲杆受螺旋力水平移動。
工作平臺1上設有推動氣缸4,絲杆支座2上設有蓋板3,蓋板3與推動氣缸4的活塞杆相連,蓋板3的端部與活塞杆的端部之間通過連接板5相連。點潤滑油脂時,蓋板3蓋在絲杆支座上。放件和取件時,推動氣缸工作,將蓋板移開。
點膠針筒10設工作平臺1上,點膠針筒10的點膠針對應絲杆與絲套配合端。優選的,點膠針筒10通過針筒氣缸支架9設在工作平臺1上,針筒氣缸支架上設有用於驅動點膠針筒相對絲杆移動的驅動氣缸,通過驅動氣缸將點膠針筒移動點潤滑油脂位置,自動化控制,保證點潤滑油脂的效果。
工作平臺1上設有用於檢測絲套位置的光電傳感器12。工作平臺1上設有用於支撐絲套的支撐塊13,支撐塊13上設有與絲套相適配的弧形凹槽。並在支撐塊上對應絲杆上的齒輪設有避讓槽。
在工作平臺1上設有位於點膠針的下方設有油盒14。絲杆上多餘的潤滑油脂滴下落至油盒14中,保證工作檯面的清潔。
絲杆組件塗潤滑油脂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
將電源和氣源全部正確接入;
將對應型號的絲杆絲套以及齒輪手動擰至初始預擰狀態,將絲杆放置在絲杆支座的滑槽內;
推動氣缸工作,將蓋板移動至絲杆支座上方蓋住,氣爪抓緊絲套端部,點膠針筒運行至絲杆與絲套配合端部;
電機旋轉,帶動絲套旋轉,絲杆受螺旋力水平移動,點膠針筒給絲杆部位塗抹潤滑油脂;
完成旋轉後,電機反轉復位到指定裝配位置,推動氣缸工作將蓋板移走,氣爪鬆開絲套;
操作人員將絲杆組件取出。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發明具體實現並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採用了本發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發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於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