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作文550字
2023-09-13 06:34:15 1
篇一:遊北京頤和園
8月3日那天,爸爸和媽媽帶著我去北京頤和園遊玩,我非常高興,因為這是我多日來的一個願望。
大約9點鐘,我們就來到了頤和園東宮門外,來這裡遊玩的人真多呀!其中有很多外國遊客,爸爸說頤和園在世界上很有名,所以招來了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參觀。我還跟一些外賓遊客打招呼了呢!
頤和園位於北京西北部的海澱區,原為清代的行宮花園,是三山三園中最後興建的一座園林。始建於1750年,1764年建成,面積290公頃,是世界上最廣闊的皇家園林之一。
我們先從東宮門進入,東宮門是頤和園的正門,喻示著至高無上的皇權。門的兩邊有一對造型生動,雕鑄精美的銅獅。東宮門上懸掛著一塊光緒帝的御筆寫的《頤和園》三字的九龍鎦金大匾,很是氣派。
我們首先進入的是德和園,德和園裡的大戲樓是當年慈禧太后為看戲專門建的。再往前便道長廊,長廊全長728米,共273間,每一間長廊的頂上都畫著很多圖案,每一副圖案都是一個故事或是一首詩。順著長廊走就到了排雲殿,排雲殿的院後就是佛香閣。佛香閣高41米,依山而建,結構複雜,高臺矗立,氣勢磅礴。佛香閣的後面就是蘇州街。蘇州街全長三百米,一水兩街,設有六十多出鋪面,非常繁華。
遊玩蘇州街,我們又來到了十七孔橋。十七孔橋寬8米,長150米,由17個橋洞組成。在十七孔橋前面有一座銅牛像,當年乾隆皇帝是希望它能「永鎮悠水」,長久地鎮壓水患。
由於時間關係,遊玩十七孔橋,我們就依依不捨地從最近的新建宮門出來了。
北京頤和園真不愧是世界名園啊!
篇二:美麗的頤和園
今年暑假我去了美麗的頤和園。
我們從北如意門進去,走過了半璧橋,往前走了一會見到了大船塢。我第一眼看到大船塢,以為是被水淹了的大房子,仔細一看原來是大船塢。我們經過了宿雲簷、廷清賞樓見到了清晏舫,那可真是一條大船。清晏舫又名石舫,始建於1755年,船身採用巨石雕造而成。通長36米有上下兩層艙房,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說,喻示清王朝堅如磐石,水不能覆。經過石丈亭來我們到了百米長廊,百米長廊沿湖背山,全長728米,上繪14000餘幅彩畫,有「世界上最長的畫廊」之美譽。我從一個岔口走到了「山色湖光共一樓」站在二樓可以看到北面的萬壽山和南面的昆明湖。我們又來到了雲松巢,雲松巢可美了一棵棵松樹挺拔地站立著,撐起一把把綠傘,十分涼爽。樹下小草長得非常茂盛還有鮮花就像帶彩色斑點的綠色地毯。
我經過雲會寺到了眾香界。眾香界是磚石結構,表面用五色琉璃瓦件裝飾。這是座宗教牌坊,在牌坊的正、反面石額和智慧海的前後石額上,分別刻著「眾香界,衹樹林;智慧海,吉祥雲。」這首三字偈語巧妙地把這裡比作佛門福地。
我們來到了佛香閣,它高41米頂覆黃綠琉璃瓦,八面三層四重簷,飛簷翹角,鎏金寶頂,氣勢非凡。東面是轉輪藏,是存放經書的地方。西面是寶雲閣它是純銅做的。隨後我們又遊覽了其它的地方。
我們來到了碼頭租了一條船,我們划著船到了十七孔橋,它真是太長了啊!我仔細地數了一遍,果然有十七孔橋洞。十七孔橋通向的是一個小島,上面有一座龍王廟。
頤和園的景色真是美不勝收啊!她不愧為人類文明的燦爛瑰寶。
篇三:美麗的頤和園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跟著爸爸和媽媽來到了位於北京西北部的皇家園林—頤和園。
頤和園真美啊!萬壽山高聳入雲,昆明湖碧波千裡,十七孔橋橫跨在昆明湖上。
我們首先遊覽萬壽山。看著像巨人一樣立在眼前的萬壽山,我心裡想:這麼高,天又這麼熱,我能爬上去嗎?乾脆不爬算了!爸爸和媽媽說:「既然來了,就要勇於嘗試,不嘗試怎麼知道能不能爬上去呢?」我猶豫了一會兒,想到遊覽頤和園之前躍躍欲試的興奮心情,覺得只有親身體驗了才不虛此行啊!再說了,毛澤東不是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嗎?想到這,我二話不說就開始向上爬去。經過一番努力,我們終於爬到山頂!雖然臨近中午,從山頂俯瞰,昆明湖上還是飄著一層薄霧,真像是一大盆水裡加了一點點牛奶。山上綠樹成蔭,清風徐徐,非常涼爽,空氣中瀰漫著樹葉和小草的清香。
遊覽完萬壽山,我們開始泛舟昆明湖。我駕駛著租來的的電動船剛駛離碼頭一會兒,「滴滴答答」地下起了小雨,幸好船頂有雨篷。又過了一會兒,風大了,小雨也變成了大雨,湖上掀起陣陣大浪,風浪交加,大雨如注,小船左搖右晃,雨水和浪花不時衝進船裡,座位上全是水,衣服也溼了。湖面上的各種小船都四散奔逃。我們在湖中央,離岸邊遠,迫不得已駛向不遠處的十七孔橋,在爸爸媽媽和同船朋友們的努力下,將船停泊到了十七孔橋下。不一會兒,雨停了,我們將船駛出橋洞,朝岸邊駛去。
到了岸上,映入眼帘的是熱鬧非凡的街市,賣的食物更是數不勝數:有又香又辣的鐵板魷魚,有外焦裡嫩的炸雞腿,還有名揚中外的北京烤鴨……看得我都要流口水了!
頤和園真是一處美麗的人間仙境!
篇四:美麗的頤和園
暑假我和媽媽、大舅一家來到北京,開始了愉快的首都之旅。雖然小時候去過北京,但是印象不深刻了,這次一定要好好看看。
下了火車,北京好熱啊!來到位於前門的酒店,稍事休息,開始了我們北京之旅的第一站——頤和園。頤和園原名清漪園,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後慈禧太后重修,改名頤和園。以前從課文中學到過頤和園,對它有了深深的嚮往,這次終於如願了。我們從北宮門進入,北宮門在乾隆時期是頤和園的正門,放眼望去到處是參天的古樹,走過蘇州街,便看到滿池的荷花,粉的、白的襯著綠綠的荷葉,煞是好看!過了四大部洲就來到了萬壽山的後山,後山有宏麗的西藏佛教建築和屹立於綠樹叢中的五彩琉璃多寶塔。繞過後山,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物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這就是著名的佛香閣了,佛香閣內供奉有銅鑄金裹千手觀世音菩薩站像,美妙莊嚴熠熠生輝。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雲殿,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鬱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牆,正前面一汪綠得像碧玉的湖水,就是昆明湖,湖邊圍著長長的堤岸,兩岸種著數不清的垂柳,一座白橋橫臥在湖面上,難道這就是十七孔橋麼?仔細數數真的是十七個橋洞,哇!十七孔橋比課本上看到的還要漂亮,坐上遊船近距離觀賞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雕刻著一隻栩栩如生的小獅子,姿態不一。十七孔橋連著一座美麗的小島——南湖島。
頤和園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這裡的景觀,數不勝數,美不勝收,很是美麗!說也說不盡,你有機會也要去細細遊賞。
篇五:遊頤和園
暑假裡,我和爸爸媽媽等一行人到了北京。頤和園給我留下了不滅的印象,那裡的景色令我們心曠神怡。
一跨進高高的門檻,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大殿。屋頂的四邊像是要展翅高飛的雄鷹。這不僅令我感慨萬千。在遙遠的從前能建造這樣偉大的建築,真是令人佩服勞動人民的智慧。
再向前走,我們來到了昆明湖。這是一個十分美麗的湖。聽導遊說,這是老佛爺慈禧太后最喜歡來的避暑山莊。一年十二個月裡,老佛爺有九個月都在頤和園裡度過。慈禧太后建頤和園的時候為了自己方便,她特意從故宮修了一條直通頤和園的路。她也常坐船觀景。可惜,這些美景在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時候毀壞了,現在我們所見到的頤和園是後人重建的。這不能不令人心痛!
昆明湖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耀眼,隱隱看見有魚兒在水中嬉戲的身影。昆明湖在荷花的陪伴下更加美麗。在河面上有一座十七孔橋,是連接湖上神仙廟的。這個橋有十七個橋洞,開始認定有485個石獅子,在後人的研究中又在石洞下發現了6個石獅子,所以,這座橋一共有491個石獅子,比石拱橋多了好幾個呢!
對面的神仙廟傳說十分靈驗。當年康熙認為當時的老龍王就是京城裡管水的神仙,而老龍王就住在這個神仙廟的下面。康熙就曾跪拜在下面求龍王,要它用水來造福百姓,千萬不要禍害百姓。
欣賞了這恰似西湖的昆明湖,我十分開心。接著,我們來到了最出名的長廊。這裡是當時慈禧太后所走過的長廊。長廊的兩旁栽滿了鬱鬱蔥蔥的大樹,它們遙招手似乎在向我們笑呢!在這個園子裡山多、水多、樹更多。有了樹的遮擋,陽光不再那麼強烈。樹下行走,涼風習習。真是名不虛傳的避暑山莊啊!
坐在這長廊裡,欣賞著昆明湖的美麗風景,聽著鳥兒婉轉的鳴唱,真是十分愜意。
這頤和園裡的寶塔令我讚不絕口。它們屹立在萬壽山上。我們繼續前行來到了蘇州橋旁的小布達拉宮。這個小布達拉宮是用紅磚砌成的,專門供奉佛像,在第一個大殿裡就有十八羅漢。站在那的最高峰可以一覽北京市西邊的美麗景色。
頤和園,我愛你的宮殿,愛你的萬壽山,更愛你的昆明湖。你是最美麗的皇家園林,更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頤和園,我是你的過客,而你卻將永遠鐫刻在我的記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