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式栽培架的製作方法
2023-09-13 14:18:30 2
專利名稱:組合式栽培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組合式栽培架,尤指一種可供藤類植物種植並攀爬的組合式栽培架。
背景技術:
按,某些藤類植物具有攀爬衍生的習性,因此植種時必須製作一種藤架供其攀附與盤繞;傳統供藤類植物攀爬的藤架,大多利用由細長的竹杆插設於農地以供其攀旋生長,栽種者需伐取適當長度的竹子,並於農地預先搗挖孔洞,再將該竹杆插設固定於孔洞之中、或搭設竹架,以供該藤類植物攀爬生長,然而,該種供藤類植物攀附用的竹杆具有下列諸多缺失。1.該種藤架的插置或架設均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竹子,且除了竹子成本高昂之外,複數的竹子之間必需互為支撐而捆綁固定,因此在組合藤架上十分浪費人力。
2.該竹杆下端埋設於土壤中,經使用後會因受潮腐壞而降低剛性,因此,植栽者必須定期將竹杆抽出,切除底部腐壞處再重新安插於土壤中,此又造成人力物力的耗費。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即在提供一種組合式栽培架,其提供一種種植藤類植物並沿著傾斜部攀爬的栽培架。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手段如下。一種組合式栽培架,其特徵在於,至少包含有底座,其周圍設有圍邊,該圍邊則圍設成一容置槽,該圍邊頂側則設有第一結合件;以及頂座,蓋合於該底座上,該頂座底側設有第二結合件,可與該第一結合件相固定結合而定位,且該頂座設有至少一傾斜部,該傾斜部並設有複數植栽孔。該頂座設有二個朝相反方向傾斜的傾斜部,二傾斜部並以頂側相互連接。該底座兩側分別設有左、右底座,該左、右底座上方分別設有左、右頂座,而該左、右頂座則分別設有左、右傾斜部,該左、右傾斜部並設有複數植栽孔。該底座兩側分別設有左、右底座,該左、右底座上方分別設有左、右頂座,而該左、右頂座則分別設有左、右平直部,該左、右平直部並設有複數植栽孔,且該底座上的傾斜部高於該左、右平直部。該左、右底座頂側設有第一結合件,該左、右頂座底側設有第二結合件,可與該第一結合件相固定結合而定位。該第一結合件為凸出結構體,而該第二結合件為相對應的凹槽結構體;或者,該第一結合件為凹槽結構體,而該第二結合件為相對應的凸出結構體。該底座的容置槽進一步設有至少一進水口以及出水口,該出水口處設有一水位限制件,該水位限制件設有貫穿的通孔,該水位限制件固定於該出水口處並高於容置槽底部,該通孔則與該出水口相通。[0015]該水位限制件周圍並設有至少一排水孔,該排水孔並與該通孔相通。該容置槽底部設有一環槽以供該水位限制件卡掣定位。該底座下方進一步設有一儲液槽,該儲液槽並設有至少一出水口。本實用新型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栽培架至少包含有底座以及頂座,該底座周圍設有圍邊,該圍邊則圍設成一容置槽,該圍邊頂側則設有第一結合件,該頂座則蓋合於該底座上,該頂座底側設有第二結合件,可與該第一結合件相固定結合而定位,且該頂座設有至少一傾斜部,該傾斜部並設有複數植栽孔,可供植物種植於該植栽孔內,尤其是可供藤類植物種植並攀爬於該傾斜部上。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組合式栽培架的結構分解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組合式栽培架的結構立體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容置槽與水位限制件的結構分解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容置槽與水位限制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組合式栽培架的另一結構分解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組合式栽培架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立體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組合式栽培架再一實施例的結構立體圖。圖號說明組合式栽培架I底座10左底座101右底座102圍邊11容置槽12環槽121第一結合件13進水口14出水口15水位限制件16通孔161排水孔162頂座20左頂座201右頂座202左傾斜部203右傾斜部204植栽孔205左平直部206[0048]右平直部207第二結合件21傾斜部22頂側221 植栽孔222植物3O養液40儲液槽50出水口51。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栽培架I至少包含有底座10以及頂座20 ;其中該底座10周圍設有圍邊11,該圍邊11則圍設成一容置槽12,該圍邊11頂側則設有第一結合件13。該頂座20蓋合於該底座10上,該頂座20底側設有第二結合件21,可與該第一結合件13相固定結合而定位,且該頂座20設有至少一傾斜部22,如圖所示的實施例中,該頂座20設有二個朝相反方向傾斜的傾斜部22,二傾斜部22並以頂側221相互連接,該傾斜部22並設有複數植栽孔222。其中,該第一結合件13可以為凹槽結構體,而該第二結合件21可以為相對應的凸出結構體;整體組裝時,藉由該第一結合件13與該第二結合件21的相互卡合作用,使該頂座20蓋合固定於該底座10上,而該植栽孔222內則可供種植有植物30,尤其是可供藤類植物30種植並攀爬於該傾斜部22上;當然,該第一結合件亦可以為凸出結構體,而該第二結合件可以為相對應的凹槽結構體。請同時參閱圖3及圖4所示,該底座的容置槽12進一步設有至少一進水口 14以及出水口 15,該出水口 15處設有一水位限制件16,該容置槽12底部相對於該出水口 15外圍處設有一環槽121,可以供該水位限制件16卡掣定位,使該水位限制件16可固定於該出水口 15處並高於容置槽12底部,該水位限制件16設有貫穿的通孔161,該通孔161則與該出水口 15相通,該水位限制件16周圍並設有至少一排水孔162,該排水孔162並與該通孔161相通,讓該容置槽12內裝設有養液40時,可由該水位限制件16維持適當的液面高度,若高於該水位限制件16的養液40則可由該通孔161經由該出水口 15排出,以及養液40利用該排水孔162經由該出水口 15排出,可維持養液40循環;當然,如圖5所示,該底座10下方進一步設有一儲液槽50,該儲液槽50並設有至少一出水口 51,該儲液槽50可承接來自於該出水口 15排出的養液,並可經由該出水口 51輸出,可連接至該容置槽的進水口14而形成養液的循環利用。再者,如圖6的另一實施例所示,該底座10兩側分別設有左、右底座101、102,該左、右底座101、102上方分別設有左、右頂座201、202,該左、右底座101、102頂側設有第一結合件13,該左、右頂座201、202底側設有第二結合件21,同樣藉由該第一結合件13與第二結合件21的固定結合而定位,而該左、右頂座201、202則分別設有左、右傾斜部203、204,該左、右傾斜部203、204並設有複數植栽孔205,同樣可供種植植物。[0062]另外,如圖7的再一實施例所示,該底座10兩側分別設有左、右底座101、102,該左、右底座101、102上方分別設有左、右頂座201、202,而該左、右頂座201、202則分別設有左、右平直部206、207,且該底座上的傾斜部22高於該左、右平直部206、207,該左、右平直部206、207並設有複數植栽孔205,可供容置栽培生長於傾斜部的植物所生成的育苗。 值得一提的是,本實用新型的栽培架不僅可用於栽種藤類植物,供其攀爬,並可取代傳統的土耕栽培方式,利用水耕方式栽種,且藉由相互結合組裝的結合件,更可方便使用者進行組裝成不同形式的栽培架。
權利要求1.一種組合式栽培架,其特徵在於,至少包含有底座,其周圍設有圍邊,該圍邊則圍設成一容置槽,該圍邊頂側則設有第一結合件;以及頂座,蓋合於該底座上,該頂座底側設有第二結合件,可與該第一結合件相固定結合而定位,且該頂座設有至少一傾斜部,該傾斜部並設有複數植栽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栽培架,其特徵在於,該頂座設有二個朝相反方向傾斜的傾斜部,二傾斜部並以頂側相互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合式栽培架,其特徵在於,該底座兩側分別設有左、右底座, 該左、右底座上方分別設有左、右頂座,而該左、右頂座則分別設有左、右傾斜部,該左、右傾斜部並設有複數植栽孔。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合式栽培架,其特徵在於,該底座兩側分別設有左、右底座, 該左、右底座上方分別設有左、右頂座,而該左、右頂座則分別設有左、右平直部,該左、右平直部並設有複數植栽孔,且該底座上的傾斜部高於該左、右平直部。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組合式栽培架,其特徵在於,該左、右底座頂側設有第一結合件,該左、右頂座底側設有第二結合件,可與該第一結合件相固定結合而定位。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組合式栽培架,其特徵在於,該第一結合件為凸出結構體,而該第二結合件為相對應的凹槽結構體;或者,該第一結合件為凹槽結構體,而該第二結合件為相對應的凸出結構體。
7.如權利要求1至4其中任一所述的組合式栽培架,其特徵在於,該底座的容置槽進一步設有至少一進水口以及出水口,該出水口處設有一水位限制件,該水位限制件設有貫穿的通孔,該水位限制件固定於該出水口處並高於容置槽底部,該通孔則與該出水口相通。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組合式栽培架,其特徵在於,該水位限制件周圍並設有至少一排水孔,該排水孔並與該通孔相通。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組合式栽培架,其特徵在於,該容置槽底部設有一環槽以供該水位限制件卡掣定位。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組合式栽培架,其特徵在於,該底座下方進一步設有一儲液槽,該儲液槽並設有至少一出水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栽培架至少包含有底座以及頂座,該底座周圍設有圍邊,該圍邊則圍設成一容置槽,該圍邊頂側則設有第一結合件,該頂座則蓋合於該底座上,該頂座底側設有第二結合件,可與該第一結合件相固定結合而定位,且該頂座設有至少一傾斜部,該傾斜部並設有複數植栽孔,可供植物種植於該植栽孔內,尤其是可供藤類植物種植並攀爬於該傾斜部上。
文檔編號A01G9/02GK202873404SQ201220504358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7日
發明者林銘村 申請人:林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