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蝸殼式水動能外傳動射流複式冷卻塔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9:59:55 2
專利名稱:雙蝸殼式水動能外傳動射流複式冷卻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複式冷卻塔,特別是一種節能的雙蝸殼式水動能外傳動射流複式冷卻塔,其中主要技術是雙蝸殼式水動能水輪機立式安裝,臥式傳動至風筒內的專用變速箱後帶動風機,無電機配置及無填料裝置的雙蝸殼式水動能外傳動射流複式冷卻塔。
背景技術:
冷卻塔在國內外市場上近百年來,機力帶動風機,塔內安裝高密度填料技術的冷卻塔廣泛應用,此類傳統技術一直延續至今,還在佔主導地位。近幾十年來,市場上出現了各種結構形式的冷卻塔,從使用效果來看,長期運行,機力能耗高,噪音大,填料易老化,易結垢,阻力大,填料出現了結垢後,冷卻效率不穩定並逐步下降,需要不斷加入緩蝕除垢劑才能維持。維護和保證冷卻塔的冷卻效率成本高。我們研製的雙蝸殼式水動能外傳動水輪機,結合射流複式技術的冷卻塔運行平穩、安裝、改造、維修方便、壽命長、冷效恆定、效率尚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高效節能的冷卻塔——雙蝸殼式水動能外傳動射流複式冷卻塔,使循環水冷卻行業的產品更實用節能。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雙蝸殼式水動能外傳動射流複式冷卻塔,包括冷卻塔、配水系統、變速箱、固定在變速箱上的風機和氣水分離器,其特徵在於 所述變速箱與一設置在冷卻塔頂面的雙蝸殼式水輪機連接,該雙蝸殼式水輪機上的兩個進水口相分別與配水系統引出的兩個進水支管相連接,其出水口與配水系統相連接,在冷卻塔的中殼下部設有蝸殼式射流器並固定於配水系統管道上,配水系統管道的下方設有蜂窩狀整流器,該蝸殼式射流器的上方至氣水分離器的下方之間為3 4米中空的塔體。蜂窩狀整流器是六邊形孔連接的蜂窩狀結構組合件。所述氣水分離器為S型氣水分離器。所述蝸殼式射流器包括蝸殼形殼體、與蝸殼形殼體頂部連接的噴水嘴、與蝸殼形殼體側面連接的進水管和與進水管另一端連接法蘭。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很好地解決了傳統冷卻塔使用電機為風機動力和高密度填料而帶來的耗電、維護等諸多不利因素的狀況,新型高效節能冷卻塔,冷卻效率高、冷效恆定、 維護量極少、使用壽命長。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的冷卻塔頂平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的雙蝸殼式外傳動水輪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的蝸殼式射流器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的蜂窩狀整流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中,本實用新型高效節能雙蝸殼式水動能外傳動射流複式冷卻塔各主要零配件的實施方式雙蝸殼式水動能外傳動射流複式冷卻塔,包括冷卻塔1、配水系統5、變速箱3、固定在變速箱上的風機2和氣水分離器6,其特徵在於所述變速箱與一設置在冷卻塔頂面的雙蝸殼式水輪機4連接,該雙蝸殼式水輪機上的兩個進水口 41相分別與配水系統弓I出的兩個進水支管51相連接,其出水口 42與配水系統相連接,在冷卻塔的中殼下部設有蝸殼式射流器7並固定於配水系統管道上,配水系統管道的下方設有蜂窩狀整流器8,該蝸殼式射流器的上方至氣水分離器的下方之間為3 4米中空的塔體。所述蜂窩狀整流器由改性PVC製作成的六角蜂窩狀組合件,位於塔內的配水系統下方。冷卻塔運行時,可以使氣流均勻的進入到塔腔內部而不產生旋流,並且從蝸殼式射流器噴出的細小水滴衝到S型氣水分離器後,在重力和均勻氣流的影響下,均勻細小水滴下落到蜂窩狀整流器的孔內及表面,可以對細小水滴的餘熱進行二次冷卻,此裝置既起到整流作用,又提高了部分冷效。所述氣水分離器為S型氣水分離器,由改性PVC製作成的S型組合件,位於冷卻塔中殼上端。所述蝸殼式射流器包括蝸殼形殼體72、與蝸殼形殼體頂部連接的噴水嘴71、與蝸殼形殼體側面連接的進水管73和與進水管另一端連接連接法蘭74,有ABS、不鏽鋼二種,位於塔內配水系統的總管和支管上均勻布置。蝸殼式射流器在水流及壓力的作用下,氣水混合,使水束裂變、細化、成眾多的的細小水滴,構成很大的接觸表面積。蝸殼式射流器射出的細小水滴上噴,先順流,後逆流在塔腔設置高度為3-4米的空間運行,這種有機結合,增加了氣液接觸表面積的相對流速,這樣大大強化了射流的換熱效率,從而才能取消了高密度填料。所述雙蝸殼式水輪機,位於風筒外側立式安裝,臥式傳動至風洞內的專用變速箱, 根據用戶冷卻塔循環水進水壓力、流量、水質配套材質有鑄鋼、不鏽鋼的二種。蝸殼式射流器在水流及壓力的作用下,氣水混合,使水束裂變、細化、成眾多的的細小水滴,構成很大的接觸表面積。蝸殼式射流器射出的細小水滴上噴,先順流,後逆流在塔腔設置高度為3-4米的空間運行,這種有機結合,增加了氣液接觸表面積的相對流速,這樣大大強化了射流的換熱效率,從而才能取消了高密度填料。本實用新型雙蝸殼式水動能外傳動射流複式冷卻塔是這樣運作的開啟循環水系統的水泵,把來自各換熱設備的冷卻水通過管道輸入冷卻塔的雙蝸殼式水輪機衝擊葉輪旋轉產生動力,同時帶動傳動軸經專用變速箱和固定在變速箱的風機轉動產生抽力,使外界的不飽和空氣從進風窗吸入,並經蜂窩狀整流器後均勻進入塔腔內,雙蝸殼式水輪機的出水經出水管至塔內配水系統的主管及支管內將水送到蝸殼式射流器的進水口,水經蝸殼形殼體旋轉後爆發進入雙層結構的噴水嘴,在外層引風孔進氣的同時,氣水混合噴出的水滴均勻、細小,從而由經蜂窩狀整流器孔進入的不飽和空氣充分進行熱交換後,飽和空氣被風機抽力排出塔外,新鮮的不飽和空氣不斷進入補充。蝸殼式射流器噴出的細小水滴上衝到 S型氣水分離器後在重力和均勻氣流的影響下,均勻細小的水滴下落到蜂窩狀整流器的孔內,及表面上對細小水滴的餘熱進行二次冷卻,從蜂窩狀整流器出來的水滴下落到水池, 再由水泵送出已冷卻的水至所需的各換熱設備後,再回到冷卻塔的進水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很好地解決了傳統冷卻塔使用電機為風機動力和高密度填料而帶來的耗電、維護等諸多不利因素的狀況,新型高效節能冷卻塔,冷卻效率高、冷效恆定、 維護量極少、使用壽命長。
權利要求1.雙蝸殼式水動能外傳動射流複式冷卻塔,包括冷卻塔、配水系統、變速箱、風機和氣水分離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變速箱與一設置在冷卻塔頂面的雙蝸殼式水輪機連接,該雙蝸殼式水輪機上的兩個進水口相分別與配水系統引出的兩個進水支管相連接,其出水口與配水系統相連接,在冷卻塔的中殼下部設有蝸殼式射流器並固定於配水系統管道上,配水系統管道的下方設有蜂窩狀整流器,該蝸殼式射流器的上方至氣水分離器的下方之間為 3 4米中空的塔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蝸殼式水動能外傳動射流複式冷卻塔,其特徵在於蜂窩狀整流器是六邊形孔連接的蜂窩狀結構組合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蝸殼式水動能外傳動射流複式冷卻塔,其特徵在於所述氣水分離器為S型氣水分離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蝸殼式水動能外傳動射流複式冷卻塔,其特徵在於所述蝸殼式射流器包括蝸殼形殼體、與蝸殼形殼體頂部連接的噴水嘴、與蝸殼形殼體側面連接的進水管和與進水管另一端連接法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雙蝸殼式水動能外傳動射流複式冷卻塔,包括冷卻塔、配水系統、變速箱、固定在變速箱上的風機和氣水分離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變速箱與一設置在冷卻塔頂面的雙蝸殼式水輪機連接,該雙蝸殼式水輪機上的兩個進水口相分別與配水系統引出的兩個進水支管相連接,其出水口與配水系統相連接,在冷卻塔的中殼下部設有蝸殼式射流器並固定於配水系統管道上,配水系統管道的下方設有蜂窩狀整流器,該蝸殼式射流器的上方至氣水分離器的下方之間為中空的塔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很好地解決傳統冷卻塔使用電機為風機動力和高密度填料而帶來的耗電、維護等諸多不利因素,新型高效節能冷卻塔,冷卻效率高、冷效恆定、維護量極少、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F28F25/00GK201935594SQ20102024806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日
發明者周小珊, 陸仁德, 陸洪新 申請人:周小珊, 陸仁德, 陸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