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降低手足口病發病率、減少重症發生的食療方法
2023-09-20 09:58:55 1
專利名稱:一種降低手足口病發病率、減少重症發生的食療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降低手足口病發病率、減少重症發生的食療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手足口病連續流行,嚴重威脅著嬰幼兒健康和生命。其元兇就是小RNA病 毒科腸道病毒屬病原,其中EV71引起部分人群的重症發生,甚至引起患兒死亡,主要通過 糞口途徑傳播。目前尚缺乏特異性治療方案。接種疫苗是主動免疫方法,是預防疾病的有效方法,比如腸道病毒屬的脊髓灰質 炎病毒疫苗已經有效限制了該病毒的傳播,繼天花之後,又一個即將消滅的人類病毒。但是,EV71病毒的滅活疫苗尚在開發中。牛奶中含有豐富的球蛋白,IgG含量豐富,可預防乳牛多種疾病發生。這些球蛋白 糖基化程度高,蛋白的結構和活性相對穩定、易存放,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健康食品。如果將 牛奶賦予特定的免疫球蛋白,作為食品的牛奶,則可獲得預防疾病的功效。比如,採用口服 或注射疫苗免疫乳牛,乳牛則產生抗體並將抗體分泌至乳汁中。人們在飲用這種免疫牛奶 時,相應的病毒則會被中和(或部分中和),從而阻斷病毒的感染。免疫奶更適用於糞口傳 播途徑的病毒性疾病的預防,如腸道病毒屬病毒、呼腸孤病毒科病毒。但是目前現有技術 中並未有這方面的相關報導,其可實施性、可操作性及有效性需要得到驗證和進一步的研 允。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降低手足口病發病率、減少重症發生的食療方 法,本發明設計對乳牛進行免疫,使乳牛分泌的牛奶含有特異性抗體,這樣,人在服用牛奶 時,可以中和掉部分病原,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減少重症的發生。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含特異抗體免疫牛奶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滅活病毒或基因克隆病毒蛋白免疫乳牛,免疫方法為注射;(2)採用普通機械或手工擠奶方法獲取牛奶,用ELISA方法檢測抗體,檢測抗體陽 性的,即為免疫牛奶。所述滅活病毒為EV71病毒。所述免疫方法為注射,具體為分別於第0d、7d、14d、28d皮下多點注射滅活病毒 或基因克隆病毒蛋白lmg,35d時免疫成熟。一種降低手足口病發病率、減少重症發生的食療方法,人們飲用上述方法製備得 到的含特異抗體免疫牛奶。本發明製備得到的免疫牛奶可以供人們飲用。人們在飲用牛奶時,奶中的病毒抗 體就可以特異性地中和(或部分中和)腸道中的病毒,從而實現降低發病率和降低重症發 生的目的。
經實驗證明,免疫奶確實能夠起到中和病毒的作用,能夠達到預期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製備含有抗體的免疫牛奶步驟如下(1)將滅活病毒(EV71,山東地方株)免疫乳牛,滅活病毒的方法為公知方法,在此 不再贅述。免疫方法為注射,具體為分別於第0d、7d、14d、28d皮下多點注射滅活病毒或基 因克隆病毒蛋白lmg,35d時免疫成熟。(2)採用手工或機器擠奶方法(公知方法)獲取牛奶,用ELISA方法檢測抗體(公 知方法),檢測抗體陽性的,即為免疫牛奶。表1為4頭奶牛分泌乳汁中抗EV71抗體效價。表IELISA檢測牛奶EV71-VP1抗體
權利要求
一種含特異抗體免疫牛奶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將滅活病毒或基因克隆病毒蛋白免疫乳牛,免疫方法為注射;(2)採用普通機械或手工擠奶方法獲取牛奶,用ELISA方法檢測抗體,檢測抗體陽性的,即為免疫牛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特異抗體免疫牛奶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滅 活病毒為滅活的EV71病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特異抗體免疫牛奶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基 因克隆病毒蛋白為EV71-VP1蛋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特異抗體免疫牛奶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免 疫方法為注射,具體為分別於第0d、7d、14d、28d皮下多點注射滅活病毒或基因克隆病毒 蛋白lmg,35d時免疫成熟。
5.一種降低手足口病發病率、減少重症發生的食療方法,其特徵在於飲用含特異抗 體免疫牛奶。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降低手足口病發病率、減少重症發生的食療方法,本發明設計對乳牛進行免疫,使乳牛分泌的牛奶含有特異性抗體,這樣,人在服用牛奶時,可以中和掉部分病原,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減少重症的發生。所述含特異抗體免疫牛奶的製備方法為(1)將滅活病毒或基因克隆病毒蛋白免疫乳牛,免疫方法為注射;(2)採用普通機械或手工擠奶方法獲取牛奶,用ELISA方法檢測抗體,檢測抗體陽性的,即為免疫牛奶。經實驗證明,免疫奶確實能夠起到中和病毒的作用,能夠達到預期效果。
文檔編號A61P31/14GK101946746SQ20101026597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30日
發明者姜國勝, 孟紅, 宋楠楠, 嶽盈盈, 張穎, 李志會, 李鵬, 蓋中濤 申請人: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濟南市傳染病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