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及使用該結構的手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21:12:4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耳機插頭固定結構,尤其涉及一種應用於防水通訊設備的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在通訊領域,耳機作為標準配備,其使用十分普遍,而用戶在耳機的使用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插拔以實現耳機的使用或停止使用,在耳機不斷插拔的過程中,由於耳機未具有其他的固持結構,因此常常因為耳機絆倒物品或其他原因而使得耳機插頭容易從通訊設備上脫落而影響耳機的正常使用。
由此,帶有緊固結構的耳機便應需要而生。以手機及其配套耳機為例,手機上通常設置有一耳機插孔,耳機則包括一耳機插頭,所述耳機插頭插拔部分為一五金杆,其位於所述耳機插孔內並與所述手機相互連接。為了防止耳機插頭的鬆脫,目前常用的緊固方式通常為以下兩種,其一為:將所述耳機插頭的五金杆後端設置為螺紋結構,而同時將所述耳機插孔內對應組裝位置設置有與之匹配的螺紋孔,通過螺紋擰入的方式實現緊固以防止所述耳機插頭鬆脫;其二為:在中國臺灣專利耳機插頭固定結構之改良【公開號:TWM268848】中公開了一種耳機插頭固定結構,該結構於耳機插頭的一端縱向凸設有一鎖片,並於耳機固定座上對應組裝位置設置有一鎖孔,通過鎖片裝入鎖孔並旋轉實現與所述鎖孔的錯位而抵頂所述鎖片,從而防止所述鎖片從鎖孔脫出。
隨著人們對戶外拓展的熱衷程度提升,三防通訊設備的使用日益普及,耳機在使用過程中,除了需要與所述通訊設備實現穩固的連接外,還需要兼顧防水功能。分析以上所公開的兩種耳機插頭固定連接中,存在以下問題:首先,對於防水功能而言,以上兩種所述耳機插頭固定結構都沒有針對防水的結構設計因而無法應用於三防通訊設備中;其次,對於固定效果而言,緊固方式一中雖然螺紋與螺紋孔的連接具有一定的固定效果,但要達到較好的連接緊固效果,必然需要一定的螺紋與螺紋孔的鎖合長度,因此,採用此結構的耳機插頭將在長度上佔用太多空間,對配套使用的通訊設備則由於需要提供配套長度的螺紋孔而對整體結構的設計帶來極大不便,同時在受限的空間實現螺紋孔結構也具有一定的難度;而對於緊固方式二,雖然採用的是鎖片和鎖孔的連接方式,但是由專利文件及其附圖可知,該鎖片旋轉到位後,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耳機插頭的脫出問題,但是由於鎖孔並沒有設計針對鎖片的固定結構,而僅僅是在耳機插頭拔出方向上通過鎖片的旋轉而形成了阻擋,因此,在耳機插頭的插入方向上,存在插入過深而導致的影響耳機使用效果或者損壞通訊設備內部結構的問題,同時還存在鎖片回位至鎖孔處而導致耳機插頭脫出的問題。
基於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改善防水耳機插頭的固定結構,以有效解決以上問題,提供一種兼顧有效固定及有效防水的耳機插頭固定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所述固定結構可解決現有耳機插頭固定結構中存在的無法實現防水的問題,以及耳機插頭因採用螺紋固定而存在耳機插頭較長,耳機孔設計空間受限、實現難度大的問題,以及耳機插頭採用鎖片與鎖孔的固定方式存在的耳機使用效果差、插入方向上無固定設計存在的可能損壞通訊設備內部結構的問題,同時還存在鎖片回位至鎖孔處而導致耳機插頭脫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採用以上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的手機,所述手機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手機其耳機無法防水的問題,以及耳機插頭因採用螺紋固定而設計較長,導致需要手機設計較大的耳機孔配合尺寸的問題,以及採用鎖片與鎖孔的方式固定耳機插頭可能存在的耳機插入深度過大導致的耳機使用效果差、可能損壞通訊設備內部結構的問題,以及鎖片由於缺乏固定而存在的回位至鎖孔處脫出的問題。
一種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其包括一殼體及一耳機,所述殼體上設置有一耳機固定座,所述耳機包括一金屬接頭及一導線輸出端,所述金屬接頭形成於該導線輸出端之前端用以插置於所述固定座內,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線輸出端包括一防水部及一鎖固部,所述鎖固部至少凸設有一固定鎖片,所述固定鎖片包括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所述固定座上對應所述固定鎖片開設有相應的至少一鎖槽,所述固定鎖片位於所述鎖槽內,且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分別與所述鎖槽相互抵靠,所述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還包括一防水圈,所述防水圈環設於所述防水部外周面上,並與所述固定座間擠壓過盈。
一種防水手機,所述防水手機採用如上所述的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
本實用新型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其產生的有益效果在於:
通過設置相互配合實現鎖固的固定鎖片及鎖槽,以及所述固定鎖片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與所述鎖槽抵靠的方式,以實現所述固定鎖片的固定及定位,使得所述固定鎖片在所述金屬接頭的插入方向及拔出方向上都設置了抵擋,從而可以有效防止所述固定鎖片在與所述鎖槽組裝到位後,所述固定鎖片仍可回位到可以脫離所述鎖槽的位置進而脫落的情況產生,即可以實現良好的固定效果,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所述鎖片缺乏插入方向的固定及限位而導致的回位及脫出問題;而在結構設計上,在所述鎖固部凸設一固定鎖片所需要的結構尺寸,相較於現有技術中螺紋長度所需的結構尺寸較小,因此,對應耳機座的結構尺寸要求較小;本實用新型同時結合所述防水圈與所述固定座間的擠壓過盈實現所述金屬接頭與所述固定座間的防水,從而提供了一種既可實現耳機插頭較好的固定,又可實現所述耳機插頭插入後的良好防水的一種結構思路,將其應用於戶外通訊設備領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爆炸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組裝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組裝圖A-A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組裝圖B-B剖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耳機的另一立體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殼體的另一立體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殼體C-C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及使用該結構的手機作進一步的說明。
請參照圖1至圖5,為本實用新型以一三防手機為例,對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進行說明的爆炸圖圖示,該三防手機耳機插頭固定結構包括一殼體1,一耳機2及一防水圈3,所述殼體1上設置有一耳機固定座11,所述耳機2包括一金屬接頭21及一導線輸出端22,所述金屬接頭21形成於所述導線輸出端22之前端用以插置於所述固定座11內,所述導線輸出端22包括一防水部221及一鎖固部222,所述鎖固部222上凸設有一固定鎖片2221,所述固定鎖片2221包括一上表面2222及一下表面2223(未標示),所述固定座11上對應所述固定鎖片2221開設有相應的一鎖槽111,所述固定鎖片2221位於所述鎖槽111內,且所述上表面2222及所述下表面2223分別與所述鎖槽111相互抵靠,所述防水圈3環設於所述防水部221外周面上,並與所述固定座11間擠壓過盈。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中,考慮到所述金屬接頭21需要根據用戶的使用需求經常插拔,為了防止所述金屬接頭21的鬆脫,設置了一用於固定所述金屬接頭21的固定鎖片2221,並通過所述固定鎖片2221與所述鎖槽111間的相互抵靠使得所述固定鎖片2221與所述固定座11間的連接可靠,從而所述金屬接頭21不存在從所述固定座11鬆脫而影響所述耳機2的使用;此外,所述防水圈3與所述固定座11間的擠壓過盈,使得所述耳機2在使用過程中刻意實現較好的防水,由此,本實用新型既可實現所述耳機插頭的良好固定效果,又可同時兼顧防水。
請參照圖6及圖7,進一步的,所述鎖槽111包括一第一孔位1111和一第二孔位1112,所述第一孔位1111沿所述金屬插頭21徑向設置,所述金屬插頭21徑向即為所述金屬插頭21插拔方向,所述第一孔位1111與所述第二孔位1112相互垂直並連通,所述固定鎖片2221自所述第一孔位1111沿所述金屬插頭21徑向插入後,沿與徑向垂直方向旋轉至所述第二孔位1112內,所述上表面2222及所述下表面2223與所述第二孔位1112相互抵靠。
以上結構中,所述金屬接頭21沿軸向插入所述固定座11的過程中,所述固定鎖片2221同時沿該軸向插入到所述第一孔位1111中,當所述金屬接頭21插入到位時,所述固定鎖片2221沿與該軸向垂直的方向旋轉至所述第二孔位1112內,且與所述第二孔位1112相互抵靠,從而實現所述固定鎖片的定位及限位,換而言之,此時,所述固定鎖片2221被限定於所述第二孔位1112內,既不能產生與所述金屬接頭21的徑向插拔一致的運動,也不會在無人為外力的作用下產生迴轉運動而從所述固定座11中脫出,根據以上結構特徵可知,對於本實用新型所述耳機接頭的固定,顯然可實現突出的技術效果。
優選的,考慮到所述固定鎖片2221在由徑向運動轉至旋轉運動的過程中,運動切換時的起始位置若有一限位控制,則可以實現更佳的效果;由此,本實用新型在所述第一孔位1111上於徑向方向上還設置有一止擋平面1113,所述固定鎖片2221沿該徑向插入至所述止擋平面1113後即開始轉旋轉運動至所述第二孔位1112內。
本實用新型基於所述殼體1的成型便利性考慮,所述第二孔位1112延伸至所述殼體1外表面,從而可以實現所述殼體1在成型過程中此處結構可以直接順利脫模,以節省所述殼體1的模具及成型成本,而由於所述第一孔位1111與所述第二孔位1112相互垂直並連通,因此所述孔位1112延伸至所述殼體1對應的外表面與所述固定座11的設置面相互垂直;由於所述第二孔位1112的延伸,顯然影響到本實用新型所述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的整體防水效果,基於此,請參照圖1及圖4,本實用新型所述固定結構還包括一防水擋片4,所述防水擋片4位於所述第二孔位1112靠近所述殼體1外表面處,在結構設計上,本實用新型於所述第二孔位1112靠近所述殼體外表面處設置一臺階孔1114,所述防水擋片4位於所述臺階孔1114內並與所述第二孔位1112間密封固定在一起,以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固定結構的整體良好的防水效果。
顯而易見的,所述防水擋片4隻需與所述殼體1間可實現組裝及密封以防水即可,在材質的選擇上無需單獨限定。本實施例中,所述防水擋片4為一PET片,同時所述防水擋片4與所述殼體1間採用防水膠點膠密封的方式來實現防水。
優選的,為了實現所述耳機2與所述殼體1組裝後的較好的整體外觀及使用便利性,本實用新型將所述臺階孔1114設置深度大於所述防水擋片4的厚度,從而當所述防水擋片4與所述殼體1間密封組裝後,將低於所述殼體外表面1.0~1.5mm,便於工人組裝時的點膠操作,可有效防止點膠時膠水外溢,降低操作難度和精細度,以及由於膠水凝固後高於殼體表面帶來的裝配不良問題。
進一步的,所述防水部221位於所述鎖固部222與所述金屬接頭21之間,所述固定鎖片2221則設置於所述鎖固部222靠近所述防水部221一端處。所述防水部221上設置的所述防水圈3與所述固定座11間擠壓過盈,以保護所述金屬接頭21及其內部的防水,而所述防水擋片4與所述殼體1的密封,則是防止所述防水部221外部環境中的水通過所述第二孔位1112進入到所述殼體1的內部空間,從而實現一個完整的防水結構。
進一步的,請參照圖3及圖5,所述防水部221外周面上還環設有一圈弧形凹槽2211,所述防水圈3套裝於所述防水部221上且位於所述弧形凹槽2211內,且所述防水圈3與所述固定座11間擠壓過盈。所述弧形凹槽2211的設置,為所述防水圈3套裝於所述防水部221上提供了定位及限位,同時,為了實現更加穩定的固定效果,所述防水圈3的內徑設置略小於所述弧形凹槽2211直徑,從而使得所述防水圈3產生彈性形變套裝於所述弧形凹槽2211內,實現更加可靠的防水效果。
當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將所述防水圈3與所述防水部221設置為一體結構也是可行的,也就是說,將所述防水圈3設置於所述防水部外周面上且與所述防水部一體成型,也可以實現同樣的防水效果。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其通過所述防水圈3與所述固定座11的擠壓過盈實現所述金屬接頭21及所述殼體1內部的防水;同時通過將所述第二孔位1112延伸至所述殼體1表面以節省所述殼體1的模具及成型成本;並通過所述防水擋片4與所述第二孔位1112間的密封固定連接實現所述第二孔位1112與所述殼體1內部空間的防水,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效的防水耳機固定結構,同時實現所述耳機2的固定及防水,為戶外運動愛好者們提供了更好的用戶體驗。
以上結合實施例及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所述防水耳機插頭固定結構的技術方案,顯然,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思路其應用範圍並不僅僅受限於耳機,所有防水通訊設備的外接擴展接口的防水,也可以借鑑本實用新型的思路進行變化、延伸及拓展,都應當歸屬為本申請的延伸,都為本申請的保護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