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公路路面病害處置的可攜式碎石布料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15:09:15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公路路面病害處置的可攜式碎石布料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公路路面病害處置的可攜式碎石布料器,屬公路路面病 害處置裝置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浙青或混凝上路面裂縫是路面早期破壞最常見的病害之一,對裂縫的處置是公路 養護的首選對象,公路建成後,無論基層是柔性的還是半剛性的,表面都會反射或產生各種 裂縫,從相關資料中也發現,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公路通車一定時間內就會出現一定量的 裂縫,並且裂縫隨時間的延繼在增加。路面出現裂縫不但影響路容美觀和行車的舒適性,而 且這些裂縫不及時處理,將會引發大面積的龜裂和坑槽鬆散,並且裂縫的存在大大增加了 路面透水的可能性,從裂縫滲入的水份甚至可使路面基層和路基軟化,導致裂縫處路面的 承 載能力下降,最終造成路結構性破壞,縮短路面的使用壽命。因此,如何有效解決公路路 面病害已成為同領域技術人員非常關注的問題。現有的解決辦法是將浙青或混凝土路面出現裂縫較為嚴重的路段封閉,對封閉 路段的整段路面重新進行處理。該辦法能夠有效的解決路面裂縫問題,但需要花費大量的 人力和財力,成本較高。經文獻檢索,未見與本實用新型相同的報導。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浙青、混凝土路面養護資金不足,無法實現大面積罩 面中修的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快捷、靈活、處置造價低、效果好的一種用 於公路路面病害處置的可攜式碎石布料器。本實用新型的可攜式碎石布料器由出料管(1)、置於出料管(1) 一端的出料口 (2),分別與出料管(1)和石料儲存器(7) —側連接的提手(3),置於石料儲存器(7)上方的 提手(4)、碎石入口(5),置於石料儲存器(7)另一側的提手(6)、石料儲存器(7)組成。本實用新型採用市場購買的中厚鋼板按附圖所示結構用常規方法成型後焊接而 成。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和攜帶方便、能夠及時處置造價較低的浙 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優點。特別適用於低等級浙青路面養護的裂縫處置。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左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結構不僅局限於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可攜式碎石布料器由出料管1、置於出料管1 一端的出料口 2,分別 與出料管和石料儲存器7 —側連接的提手3,置於石料儲存器7上方的提手4、碎石入口 5, 置於石料儲存器7另一側的提手6、石料儲存器7組成。使用時,碎石通過碎石入口 5進入 石料儲存器7,再經置於出料管1 一端的出料口 2將碎石布料在病害路面的上方。本實用新型採用市場購買的中厚鋼板按附圖所示結構用常規方法成型後焊接而 成。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當設備運至路面病害處置路段後,先利用本申請人與 本申請同時申請的「一種用於公路路面病害處置的可攜式浙青加熱存儲器」加熱所需浙青, 隨後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可攜式碎石布料器對路面病害上方布料,布料完畢後,利用本申請 人與本申請同時申請的「一種用於公路路面病害處置的可攜式浙青」將浙青均勻地撒於已 布料的石料上方。使用表明,本實用新型不僅能有效克服低等級浙青路面養護資金不足,無法實現 大面積大、中修以修復小病害,而且結構簡單、操作和攜帶方便。
權利要求一種用於公路路面病害處置的可攜式碎石布料器,其特徵在於本可攜式碎石布料器由出料管(1)、置於出料管(1)一端的出料口(2),分別與出料管(1)和石料儲存器(7)一側連接的提手(3),置於石料儲存器(7)上方的提手(4)、碎石入口(5),置於石料儲存器(7)另一側的提手(6)、石料儲存器(7)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公路路面病害處置的可攜式碎石布料器,屬公路路面病害處置裝置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可攜式碎石布料器由出料管(1)、置於出料管(1)一端的出料口(2),分別與出料管(1)和石料儲存器(7)一側連接的提手(3),置於石料儲存器(7)上方的提手(4)、碎石入口(5),置於石料儲存器(7)另一側的提手(6)、石料儲存器(7)組成。本實用新型採用市場購買的中厚鋼板按照常規方法成型後焊接而成。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和攜帶方便、能夠及時處置造價較低的瀝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優點。特別適用於低等級瀝青路面養護的裂縫處置。
文檔編號E01C23/09GK201560380SQ20092025384
公開日2010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7日
發明者吳小榮, 施銀生, 李學成, 熊朝國, 王新華, 趙正元, 陳林 申請人:六庫公路管理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