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出料託盤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9:04:05 2
專利名稱:一種出料託盤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出料託盤機構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機械技術領域,特指一種自動化的出料託盤機構。
技術背景[0002]為了加速產業從傳統生產模式向現代化生產模式轉變的進程,促進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必須實現生產手段的現代化,用機械化替代或者部分替代手工勞動是必經之路。傳統的手工勞動,其勞動效率比自動化生產的效率低,並且在手工勞動的情況下,其出現錯誤的機率也比自動化生產出現錯誤的機率大。後期在輸送物料時用到的物料傳輸機構,一種是人工操作加上機械操作,雖然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其自動化的程度不高,另一種是全自動化的,但是其自動化過程中,物料之間的擠壓對產品的質量有所影響,並且傳輸過程中產品產生堆積,對下一步工序帶來影響。[0003]例如,在加工繼電器等小型產品,對加工完的產品料件進行收集、封裝時,需要將料件放入指定的物料盤中,以便於後續的封裝。但是目前這種收集過程多採用手工作業,不僅效率低,並且容易對產品造成損壞。為此,本發明人設計出一種出料託盤機構來解決該問題。實用新型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自動出料託盤機構。[0005]本實用新型實現其目的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出料託盤機構包括基座、安裝於基座上的升降架、與基座配合的傳輸機構和機械臂;所述的升降架通過主螺杆與基座連接並可沿主螺杆上下移動;所述的機械臂上設置一可移動吸盤。[0006]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基座下方安裝有基座氣缸,主螺杆與基座氣缸連接,在基座氣缸的驅動下升降架可沿主螺杆上下移動。[0007]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機械臂上順序連接有吸盤、吸盤氣缸、移動板、螺杆和機械臂馬達,在機械臂馬達驅動下移動板沿螺杆水平移動,吸盤在吸盤氣缸驅動下上下移動。[0008]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傳輸機構包括兩相交的第一、第二傳輸軌道以及設置於其中一傳輸軌道與升降架之間的中間輸送軌道。[0009]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傳輸軌道上均設置有用於傳輸料件的傳輸帶;其中第一傳輸軌道通過固定件與推桿連接;第二傳輸軌道中設置有探測器, 並於第二傳輸軌道的末端與推桿之間設置一抵條。[0010]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中間輸送軌道上設置一託板,在軌道馬達的驅動下託板沿輸送軌道來回移動。[0011]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升降架上對稱設置有多層進料板和多層出料板,所述的升降架兩側通過定位滑板與基座上的滑軌條配合。[0012]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基座上設置有推桿,該推桿對應所述的所稱進料板,通過推桿將物料盤推入進料板。[0013]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4]1、本實用新型各個工序之間採用自動化,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各個工序之間能夠很好的銜接。[0015]2、本實用新型在傳輸機構上安裝有探測器,當偵測到有產品到達或者上一步驟實行到位後再執行下一步,保證各個工序之間不會出現執行不到位或者錯位等現象。[0016]3、本實用新型在運輸物料的過程中幾乎不對產品造成損傷,保證產品的質量。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0020]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0021]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機械臂的主視圖。[0022]附圖標記說明[0023]1基座 11滑軌條12定位滑板2升降架[0024]21主螺杆 22進料板23出料板3傳輸機構[0025]31第一傳輸軌道 32第二-傳輸軌道 321、322、321探測器[0026]33輸送軌道 331託板332軌道馬達333物料盤[0027]4機械臂 41吸盤411吸頭42吸盤氣缸[0028]43移動板 44螺杆45機械臂馬達5基座氣缸[0029]6推桿 61推桿62固定件7抵條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0031]見圖1,該出料託盤機構,包括基座1、安裝於基座1上的升降架2、與基座1配合的傳輸機構3和機械臂4 ;所述的升降架2通過主螺杆21與基座1連接並可沿主螺杆21上下移動;所述的機械臂4上設置一可移動吸盤41。[0032]具體而言,見圖1和4,所述的基座1下方安裝有基座氣缸5,主螺杆21與基座氣缸5連接,在基座氣缸5的驅動下升降架2沿主螺杆21上下移動。所述的升降架2上對稱設置有多層進料板22和多層出料板23,所述的升降架2兩側通過定位滑板12與基座1上的滑軌條11配合。當基座氣缸5啟動,帶動主螺杆21轉動,與主螺杆21配合的升降架2 開始沿滑軌條11上下移動,從而調節進料板22和出料板23的高度,使之與中間傳輸軌道 33上的託板331齊平。[0033]見圖5,所述的機械臂4上順序連接有吸盤41、吸盤氣缸42、移動板43、螺杆44和機械臂馬達45。機械臂馬達45與螺杆44連接,移動板43與螺杆44配合。在機械臂馬達 45驅動下移動板43沿螺杆44水平移動,令吸盤41實現在X軸上的運行。吸盤41與吸盤氣缸42連接,在吸盤氣缸42驅動下進行上下移動,實現吸盤41在Y軸上的運行。[0034]吸盤41上安裝有多個吸頭411,可一次性吸取多個物料,提高生產效率。吸頭411採用抽真空(或負壓)的結構。[0035]見圖1和2,所述的傳輸機構3包括兩相交的第一、第二傳輸軌道31、32和設置於傳輸軌道32與升降架2之間的中間輸送軌道33。第一、第二傳輸軌道31、32上設置有傳輸帶。其中第一傳輸軌道31與上移工序的機構連接,通過傳輸帶將加工後的料件輸送至本實用新型。料件經過第一傳輸軌道31後,被重新排列進入與第一傳輸軌道31相交的第二傳輸軌道32,並在第二傳輸軌道32末端等待吸盤41的吸取。[0036]第二傳輸軌道32中設置有探測器321、322、323,並於第二傳輸軌道32的末端與第一傳輸軌道31結合處設置一抵條7,抵條7的寬度應該和傳輸軌道32的寬度一致,通過抵條7將料件由第一傳輸軌道31輸入第二傳輸軌道32的傳輸帶上。[0037]所述的中間輸送軌道33上設置一託板331和驅動託板331運行的軌道馬達332, 該託板331同樣採用了螺杆傳輸結構,在軌道馬達332的驅動下託板331沿中間輸送軌道 33上的螺杆來回移動。[0038]為了自動將物料盤333推入進料板22和出料板23,在基座1上設置有推桿61,該推桿61對應所述的所稱進料板22,通過推桿61將物料盤333推入進料板23。推桿61採用氣缸。在第一傳輸軌道31的側面通過固定件62固定有另一推桿6。[0039]工作時,先將多個物料盤333分別放入進料板22上,待進料板22與託板331齊平後,通過推桿61將物料盤333由進料板22推入託板331。同理,待託板331與出料板23齊平後,通過推桿6將物料板333有託板331推入出料板23。[0040]見圖1-5,下面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第一傳輸軌道31上的物料為繼電器,該第一傳輸軌道31的寬度為繼電器外殼等寬,第二傳輸軌道32的寬度為繼電器外殼寬的2倍,繼電器料件在第一傳輸軌道1中隨傳輸帶運行,當運行到第一傳輸軌道的末端, 在探測器321的阻擋下不再沿傳輸帶繼續前進,此時探測器321偵測到繼電器已經運輸到第一傳輸軌道31的末端,啟動抵條7,通過抵條7將把繼電器成對地從第一傳輸軌道31推到第二傳輸軌道32上。[0041]進入第二傳輸軌道32的物料沿其傳輸帶繼續運行,直至運行到第二傳輸軌道32 的末端,通過探測器322、323監控物料的數量,當輸送的數量與吸盤41的吸頭411數量對應後,第二傳輸軌道32停止運行,等待吸盤41吸取料件。[0042]與此同時,推桿61把位於第一層的進料板23上放置的物料盤333推到中間傳輸軌道33上的託板331中,該物料盤333通常為塑料盤,其上設置有用於容置繼電器料件的料槽334。[0043]同時,機械臂4上的吸盤41在機械臂馬達45、吸盤氣缸42驅動下調整位置,然後向下移動令吸頭411吸住繼電器料件後,移動到指定的位置時吸盤41在吸盤氣缸42帶動下向,將吸頭411吸取的繼電器料件放置於料槽334中,接著吸盤41返回,機械臂重複上述操作,直至物料盤333中所有的料槽334放滿繼電器。接著,託板331在軌道馬達332的驅動下向中間輸送軌道33的另一端移動,到達後推桿6把物料盤333推進升降架2中的出料板23中,託板331沿路返回,操作者將其取出放好。接著,升降架2向下移動,推桿61把第二層進料板22上的物料盤333推到託板331中,機械臂4繼續往吸取繼電器物料,依照上述步驟循環工作。上述的自動化操作中,各個步驟之間根據已設定的程序一步一步的操作, 各個步驟之間能夠很好的銜接。5[0044] 當然,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而已,並非來限制本實用新型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述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於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出料託盤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基座(1)、安裝於基座(1)上的升降架O)、 與基座(1)配合的傳輸機構( 和機械臂;所述的升降架( 通過主螺杆與基座 (1)連接並可沿主螺杆上下移動;所述的機械臂(4)上設置一可移動的吸盤0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出料託盤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基座(1)下方安裝有基座氣缸(5),主螺杆與基座氣缸( 連接,在基座氣缸( 的驅動下升降架(2)沿主螺杆上下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出料託盤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機械臂(4)上順序連接有吸盤(41)、吸盤氣缸(42)、移動板(43)、螺杆04)和機械臂馬達(45),在機械臂馬達0 驅動下移動板沿螺杆G4)水平移動,吸盤Gl)在吸盤氣缸0 驅動下上下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出料託盤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傳輸機構(3)包括兩相交的第一、第二傳輸軌道(31、32)以及設置於其中一傳輸軌道(3 與升降架( 之間的中間輸送軌道(3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出料託盤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第二傳輸軌道(31、3幻上均設置有用於傳輸料件的傳輸帶;其中第一傳輸軌道(31)通過固定件(62) 與推桿(6)連接;第二傳輸軌道(3 中設置有探測器(321、322、323),並於第二傳輸軌道 (32)的末端與推桿(6)之間設置一抵條(7)。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出料託盤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中間輸送軌道(33) 上設置一託板(331),在軌道馬達(332)的驅動下託板(331)沿輸送軌道(3 來回移動。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出料託盤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升降架(2)上對稱設置有多層進料板0 和多層出料板(23),所述的升降架( 兩側通過定位滑板(12)與基座(1)上的滑軌條(11)配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出料託盤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基座(1)上設置有推桿(61),該推桿(61)對應所述的所稱進料板(22),通過推桿(61)將物料盤(33 推入進料板(2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出料託盤機構,包括基座、安裝於基座上的升降架、與基座連接的傳輸機構和機械臂;所述的升降架通過主螺杆與基座連接並可沿主螺杆上下移動;所述的機械臂上設置一可移動的吸盤。本實用新型各個工序之間採用自動化,結構緊湊,保證各個工序之間不會出現執行不到位或者錯位等現象,各個工序之間能夠很好的銜接,在運輸物料的過程中幾乎不對產品造成損傷,保證產品的質量。
文檔編號B65G47/91GK202279523SQ20112028701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9日
發明者張福祥 申請人:張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