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輪導風罩散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11:58:25 1
專利名稱:飛輪導風罩散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飛輪導風罩散熱器,尤其是涉及一種小型風冷發動機或空壓機用的飛輪導風罩散熱器。
背景技術:
目前小型風冷發動機為適應輸出功率不斷提高,同時仍能滿足可攜式的要求而採取各種擴容措施,結果往往造成機油溫度過高而使得可靠性下降,這類發動機為解決散熱問題,通常是在飛輪導風罩外側安裝一小型風冷散熱器(一般為矩形串片式或板翅式結構),所需風源由導風罩高壓區開一窗口導出,其結果減弱了飛輪風扇供給機體肋片的冷卻風量,同時由於可攜式發動機外形尺寸及重量的限制,難於保證在一定風速條件下的有效散熱面積,也就難於獲得理想的冷卻效果,即便通過改變風扇尺寸,增加風扇功率消耗,加大冷卻風量,這類外置式散熱器(串片式或板翅式)還會因容易在散熱片窄小間隙內結垢而造成堵塞,故不易長期維持理想的散熱效果。對於空氣壓縮機製造業來說,也總是希望通過簡便的散熱措施,使到達儲氣罐前的壓縮氣體得到充分冷卻,以增加儲氣量,避免空壓機頻繁啟動引起損傷,同時還希望適當控制壓縮機機油的溫度,以保證一定的油膜厚度,減少機油流失,並減少氣缸磨損,延長壽命。但在現有中、小型空壓機產品上較少有理想的風冷散熱器配置,一般僅是在鋼製氣管外面纏繞金屬肋片以助散熱,但由於管內(無肋片)傳熱面積大大低於管外散熱面積,且纏繞的金屬肋片與鋼管表面在實際使用中存在較大的接觸熱阻(由於熱脹冷縮、鏽蝕和震動等原因),這種散熱形式難於達到預期的冷卻效果。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製作工藝簡單,節省材料且能明顯提高冷卻效果經久耐用的裝於飛輪導風罩內側的散熱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飛輪導風罩散熱器,其中,所述飛輪導風罩散熱器包括一安置於飛輪導風罩內的散熱器本體,所述散熱器本體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換熱管,所述第一換熱管包括管內設置的若干個縱向翅片和固定設置於管外的若干橫向翅片。進一步地,所述飛輪導風罩散熱器設置於所述飛輪和所述導風罩之間的風道空隙中,並固定連接所述導風罩。再進一步地,所述的散熱器本體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二換熱管,所述第二管熱管包括管內設置的金屬螺旋片擾流器和固定設置於管外的若干鋁翅片管。所述飛輪導風罩散熱器還包括一套設於所述散熱器本體外圍的固定支架。所述飛輪導風罩散熱器還包括將所述固定支架安裝於飛輪導風罩的螺栓,以及與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所述散熱器本體一端安裝有一端流體進出口接頭,另一端則連接有彎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冷卻效果好、成本較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最佳實施方式中飛輪導風罩散熱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最佳實施方式中第一-換熱管的剖面視圖。
圖3是本發明最佳實施方式中第二-換熱管剖面視圖。
其中
1散熱器本體2固定支架3螺栓
4螺母5接頭6連接彎管
7飛輪8導風罩110第一換熱管
111縱向翅片112橫向翅片120第二換熱管
121鋁翅片122螺旋片擾流器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圖2、圖3所示,在本發明飛輪導風罩散熱器的最佳實施方式中,該飛輪導風罩散熱器包括安裝於飛輪導風罩8內的散熱器本體1、套設於所述散熱器本體外圍的固定支架2、連接螺栓3、螺母4、與散熱器本體1 一端連接的流體進出口接頭5和與散熱器本體1另一端連接有彎管6,其中,散熱器形狀由飛輪(或風扇)7與導風罩8之間的風道空隙及固定與連接的具體條件而定,固定支架2分別連接散熱器本體1的兩端,並通過與螺栓3 和螺母4配合將其固定於所述飛輪導風罩8上。其散熱器管內流體一般為機油,也可以是氣體或其它工質,該散熱器設置於飛輪導風罩內側低溫高風速區域,通過其第一換熱管110 或第二換熱管120等傳熱元件,迅速冷卻管內的高溫流體,從而比傳統外置的串片式散熱器等更容易獲得較低的流體出口溫度,且利於提高主機性能和主機緊湊程度。如圖2、圖3所示,在所述散熱器本體1中的冷卻效果要求高的場合,採用所述第一換熱管110,所述第一換熱管110包括管內的多個縱向翅片111和管外的多個橫向翅片 112,並由該縱向翅片111和該橫向翅片112組成一內縱外橫高翅片的散熱器,使得該第一換熱管能夠在管側大幅增加二次傳熱面,使金屬壁面在無接觸熱阻的情況下直接冷卻管內流體的熱核部位,促使熱流體迅速冷卻。而在所述散熱器本體1中冷卻效果要求一般的場合,則採用所述第二換熱管120,所述第二換熱管120包括管內裝有的金屬螺旋片擾流器 122和管外設置的多個鋁翅片管121等散熱器,該管雖然不能增加二次傳熱面,但可以不斷改變流體的流動方向,抑制邊界層的形成,改善粘性流體對金屬壁面的傳熱效果,並明顯增加流體在管內的流程,達到提高冷卻效果的目的。所述散熱器本體1可通過彎曲成形以符合導風罩8內置式裝配要求,並用前後固定支架2通過連接螺栓3將散熱器本體1夾牢,再通過連接螺栓3配合螺母4的使用,可以將散熱器本體1方便地固定在飛輪導風罩8內側風道中。當然,為防止螺母4鬆脫,除在螺紋處塗以專用螺紋鎖固膠外,最好使用防松螺母,並在散熱器本體1內側弧面與飛輪空隙處設置防護板,這是主機廠在裝配該散熱器時應注意的。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兩種散熱器本體1的外翅片由於直接軋制在管體上,故無接觸熱阻,也無窄縫存在,且高強度肋片間片距均勻,加上軸截面上內厚外薄的翅片呈螺旋狀分布,因而在導風罩8低溫大風速風道內基本無傳熱死角,也不容易結垢堵塞,故而其冷卻效果較傳統外置式(串片式或板翅式)散熱器明顯要好,且能長久維持。由於該散熱器本體 1採用軋制方法生產的,所以散熱管的長度和數量根據冷卻量的不同可以方便調整,而無需大量模具投入,因此製作簡單,節省人力、物力;當冷卻量要求較小時,散熱器本體1還可用光管或盤管形式;如需增大管外散熱面積可用普通翅片管,串片管,繞片管等;散熱器本體 1可以是熱管的冷凝端,熱管的蒸發端可以放在主機油底殼內或其他高溫部(需冷卻的部分)。上述裝於飛輪導風罩8內側的散熱器,其具體形狀,連接方式,固定形式按飛輪導風罩等具體條件而定,可以採用單管、雙管、多排管的散熱器,重要的是將其置於有足夠空間能充分冷卻安全固定的罩內位置,而不是將其置於罩前,這樣可能嚴重影響飛輪風扇吸入條件,也不是置於風罩外圍,這樣冷風分流不利機體散熱。綜上所述,裝於飛輪導風罩內側的散熱器由於處於低溫強風區而對小型風冷發動機及空壓機改善冷卻效果,提高結構緊湊程度,可以在不改變飛輪風扇尺寸,增加風機功率消耗的情況下得到滿足,從而體現出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前景。儘管為示例目的,已經公開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意識到,在不脫離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公開的本發明的範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各種改進、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權利要求
1.一種飛輪導風罩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飛輪導風罩散熱器包括一安置於飛輪導風罩內的散熱器本體,所述散熱器本體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換熱管,所述第一換熱管包括管內設置的若干個縱向翅片和固定設置於管外的若干橫向翅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飛輪導風罩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飛輪導風罩散熱器設置於所述飛輪和所述導風罩之間的風道空隙中,並固定連接所述導風罩。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飛輪導風罩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散熱器本體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二換熱管,所述第二管熱管包括管內設置的金屬螺旋片擾流器和固定設置於管外的若干鋁翅片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飛輪導風罩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飛輪導風罩散熱器還包括一套設於所述散熱器本體外圍的固定支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飛輪導風罩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飛輪導風罩散熱器還包括將所述固定支架安裝於飛輪導風罩的螺栓,以及與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飛輪導風罩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散熱器本體一端安裝有一端流體進出口接頭,另一端則連接有彎管。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飛輪導風罩散熱器,其中,所述飛輪導風罩散熱器包括一安置於飛輪導風罩內的散熱器本體,所述散熱器本體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換熱管,所述第一換熱管包括管內設置的若干個縱向翅片和固定設置於管外的若干橫向翅片。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冷卻效果好、成本較低。
文檔編號F04B39/06GK102278895SQ20101019863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1日
發明者張榮群 申請人:張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