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13:03:55
一種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包括初級飛輪組件和與所述初級飛輪組件配合的次級飛輪組件,所述初級飛輪組件的前殼體或者後殼體上設置有信號輪,所述信號輪為通過銑齒工藝或者滾齒工藝加工成型的信號輪。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質量飛輪,包括初級飛輪組件和次級飛輪組件,初級飛輪組件的前殼體或者後殼體上設置有信號輪。本方案提供信號輪為通過銑齒或者滾齒工藝加工成型的信號輪,銑齒或者滾齒工藝製作的信號輪相對與現有技術中通過衝壓工藝製作的信號輪,厚度相對較大,使得信號輪的強度相應提高,信號輪在運輸和安裝過程中不易發生變形,保證了信號輪形狀和尺寸的精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雙質量飛輪的裝配質量。
【專利說明】 一種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製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
【背景技術】
[0002]所謂雙質量飛輪,就是將原來的一個飛輪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保留在原來發動機的一側,起到原來飛輪的作用,用於起動和傳遞發動機的轉動扭矩,這一部分稱為初級飛輪組件;另一部分則設置在傳動系統的變速器一側,用於提高變速器的轉動慣量,這一部分稱為次級飛輪組件;在初級飛輪組件和次級飛輪組件之間有一個環形油腔,在環形油腔內裝有扭轉減振器,扭轉減振器將初級飛輪組件和次級飛輪組件連接為一個整體。雙質量飛輪能有效地減小動力傳動系統的扭轉振動,降低汽車傳動系統的低階固有頻率,延長汽車傳動系統中各零部件的使用壽命,同時提高了汽車乘坐的舒適性。
[0003]初級飛輪組件上的信號輪與前殼體或者後殼體連接,作用是為曲軸位置傳感器採集信號,將採集的曲軸轉動角度和發動機轉速信號輸入電子控制單元(ECu),以便確定發動機的點火時刻和噴油時刻。
[0004]現有技術中的信號輪大都採用衝壓製作成型,通過衝壓工藝製作的信號輪厚度較薄,在運輸和安裝過程中容易發生變形,影響雙質量飛輪的裝配質量。
[0005]因此,如何提高雙質量飛輪的裝配質量,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以提高雙質量飛輪的裝配質量。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8]一種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包括初級飛輪組件和與所述初級飛輪組件配合的次級飛輪組件,所述初級飛輪組件的前殼體或者後殼體上設置有信號輪,所述信號輪為通過銑齒工藝或者滾齒工藝加工成型的信號輪。
[0009]優選的,在上述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中,所述信號輪為鋼材料製作的信號輪。
[0010]優選的,在上述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中,所述前殼體為鋼材料製作的前殼體。
[0011]優選的,在上述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中,所述後殼體為鋼材料製作的後殼體。
[0012]優選的,在上述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中,所述信號輪與所述前殼體或者所述後殼體焊接連接。
[0013]優選的,在上述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中,所述信號輪與所述前殼體或者所述後殼體過盈連接。
[0014]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包括初級飛輪組件和次級飛輪組件,初級飛輪組件的前殼體或者後殼體上設置有信號輪。本方案提供信號輪為通過銑齒或者滾齒工藝加工成型的信號輪,銑齒或者滾齒工藝製作的信號輪相對與現有技術中通過衝壓工藝製作的信號輪,在加工過程中對指定厚度的樣品進行銑齒或者滾齒操作,保證信號輪的厚度較大,信號輪的強度相應提高,在運輸和安裝過程中不易發生變形,保證了信號輪形狀和尺寸的精度,提高了雙質量飛輪的裝配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的主視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的右視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信號輪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以提高雙質量飛輪的裝配質量。
[0020]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21]請參閱圖1-圖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的右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信號輪的結構示意圖。
[0022]一種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包括初級飛輪組件和與初級飛輪組件配合的次級飛輪組件,初級飛輪組件的前殼體2或者後殼體3上設置有信號輪1,信號輪I為通過銑齒工藝或者滾齒工藝加工成型的信號輪。
[0023]現有技術中的信號輪I為通過衝壓工藝製作的信號輪,衝壓工藝製作的信號輪厚度較薄,在運輸和安裝的過程中容易發生變形;本方案提供的信號輪I通過銑齒或者滾齒工藝製作,銑齒為在銑床上用齒輪銑刀對樣品銑削成型,滾齒為滾齒的滾刀直接在樣品上進行切削,銑齒和滾齒工藝都可以控制信號輪的厚度,進而保證信號輪I的使用強度,從而避免信號輪3在運輸與安裝過程中發生形變,保證了信號輪I的安裝質量。本方案提供的裝置,保證了信號輪I的厚度,使其強度增大,從而也降低了信號輪I的運輸難度。
[0024]為了保證信號輪I的使用強度和使用壽命,信號輪I為鋼材料製作的信號輪。
[0025]為了保證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的使用壽命,前殼體2為鋼材料製作的前殼體,後殼體3為鋼材料製作的後殼體,鋼具有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從而使得前殼體2和後殼體3也具有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0026]信號輪I與前殼體2或者後殼體3具有多種連接方式,第一種是:信號輪I與前殼體2或者後殼體3焊接連接,此種方法連接方便,並且安裝牢固;第二種是:信號輪I與前殼體2或者後殼體3過盈連接,信號輪I的內徑較前殼體2或者後殼體3的外徑小,實現兩者的過盈配合,安裝簡單方便。
[0027]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包括初級飛輪組件和與所述初級飛輪組件配合的次級飛輪組件,所述初級飛輪組件的前殼體(2)或者後殼體(3)上設置有信號輪(1),其特徵在於,所述信號輪(I)為通過銑齒工藝或者滾齒工藝加工成型的信號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其特徵在於,所述信號輪(I)為鋼材料製作的信號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其特徵在於,所述前殼體(2)為鋼材料製作的前殼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其特徵在於,所述後殼體(3)為鋼材料製作的後殼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其特徵在於,所述信號輪(I)與所述前殼體(2)或者所述後殼體(3)焊接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採用新式信號輪的雙質量飛輪,其特徵在於,所述信號輪(I)與所述前殼體(2)或者所述後殼體(3)過盈連接。
【文檔編號】F16F15/30GK204004180SQ201420372639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7日
【發明者】張貴輝, 張忠仁, 權彥, 吳加州, 陳闖, 李建 申請人:吉林大華機械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