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計算機的擴充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22 09:11:31 1
專利名稱:微型計算機的擴充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型計算機的組件,尤其涉及一種可利用外接單元 擴充所需的接口設備,使該微型計算機達到薄型化的微型計算機的擴充結 構。
背景技術:
一般個人計算機的散熱組件體積大、使用的電源供應器、軟盤機及主機 板體積大或零件編排不當並因採用各式排線連接等原因,導致個人計算機主 機結構體積龐大,其中尤以零件編排不當並使用各式排線連接所浪費的空間 比例最大,如主機板經由排線連接光碟機、硬碟驅動器、刻錄器、電源供應器、 軟盤機等,其所浪費的空間甚至超過主機板、光碟機、硬碟等的體積。
鑑於普通個人計算機的缺點,從而產生了微型計算機,雖然該微型計算 機可以改進上述個人計算機的缺點,但是由於一般現有的微型計算機礙於空 間的限制,會將某些儲存單元,如軟盤機、硬碟驅動器及光碟機以層疊或錯位 的方式加以設置於微型計算機中,使該微型計算機的整體體積仍具有一定的 高度(厚度),讓微型計算機在使用上受到諸多限制,因而無法使微型計算 機進一步實現薄型化。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並提供一種微型 計算機的擴充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釆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微型計算機的擴 充結構,包含一機殼,且該機殼的表面上至少具有一長孔; 一設於機殼中的 主機板,該主機板一面上具有中央處理器、多數電子組件、儲存單元、及多 個按鍵部與連接埠; 一設於主機板一面上的至少一外接單元,該外接單元 的 一端面設有與機殼表面上所設長孔對應的插接槽。
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有效地改進了現有技術的缺點,其利用外 接單元來擴充所需的接口設備,使該微型計算機進一步實現薄型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狀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剖面示意圖。
主要零部件符號說明
機殼....1
上蓋....11
長孔....111,121
下蓋....12
前面....13
穿孔....131,141
後面板....14
固接部....15,16
封蓋....17
主機板....2
中央處理器..21
電子組件...22
儲存單元..23
按鍵部....24
連接埠 ...25
第一外接單元..3
插接槽...31
第二外接單元..4
結合部. ■ 4 1
接cr設備' 5
轉接部..■5 1
對才妄部' 5 2
插接槽.. 5 3
固定部.■ ■5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3所示,其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本實用 新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及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狀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 例是以主機板兩面皆具外接單元為例,本實用新型公開了 一種微型計算機的 擴充結構,由一機殼l、 一主機板2、 一第一外接單元3以及一第二外接單 元4所構成,可利用第一、二外接單元3、 4擴充所需的接口設備,使該微 型計算機進一步實現薄型化。
上述的機殼1是由一上蓋1 1及一下蓋1 2結合而成,且該機殼1兩端 分別設有一前面1 3板及一後面板1 4,該前、後面板l 3、 1 4上設有多 個穿孔13 1、 14 1,且該機殼1的兩表面上分別具有一長孔1 1 1、 1
2 1 ,並於該機殼1兩表面的適當處上分別設有固接部15、 16,該固接 部15、 1 6可為固定孔或為固定梢。
該主機板2設於上述機殼1中,該主機板2的一面上至少具有中央處理 器2 1、多個電子組件2 2、儲存單元2 3、及多個對應前、後面板l 3、 1 4所設穿孔13 1、 14 1的按鍵部2 4與連接埠 2 5 。
該第一外接單元3設置於上述主機板2 —面上的適當位置處,且該第一 外接單元3的一端面具有與機殼1表面上所設長孔11l對應的插接槽3 1 ,而該機殼1的長孔1 1 1對應具有一封閉該第一外接單元2所設插接槽
3 1的封蓋1 7 ,以此使該第一外接單元3於不使用時達到防塵的效果。
該第二外接單元4設置於上述主機板2另一面上的適當位置處,且該第 二外接單元4的一端面具有與機殼1另一表面上所設長孔12l對應的結 合部4 1。這樣,採用上述的結構就可以構成一全新的〗鼓型計算機的擴充結 構。
請參閱圖4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剖面示意圖。如圖所示當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可將所需的接口設備5與該微型計算機的第一外接單元 3及一第二外接單元4連結,而該接口設備5可為HD、 PCI-E擴充卡、 CD-ROM或可供與其它所需設備進行連結的連接埠組,以此進行所需的擴 充使用;而當各接口設備5與微型計算機進行連結時,是以各接口設備5上 與第一、二外接單元3、 4具有對應交換訊號的轉接部5 l進行插接,使該 接口設備5上的轉接部5l依需要與第一外接單元3的插接槽3l或(及) 第二外接單元4的結合部4 l連結,並使各接口設備5上的對接部5 2分別 與機殼1兩表面的固接部1 5 、 1 6固接,使各接口設備5相互層疊於微型 計算機的機殼1上(或者也可於接口設備5與微型計算機機殼1周緣上開設 貫穿孔,而直接以固定組件鎖固於接口設備5與微型計算機機殼的貫穿孔), 而各接口設備5的一面上另外還可設置有一插接槽5 3及固定部5 4 ,以提 供另一接口設備的組接;
另外,各接口設備5也可以採用一導線(圖中未示)分別連接接口設備 5上的轉接部5 1與第一外接單元3的插接槽3 1或(及)第二外接單元4 的結合部4 1,使該微型計算機與各接口設備5可依需要位置進行設置,進 行所需的相關操作;這樣,當該微型計算機省略某些設備達到薄型化之後, 仍可通過該第一、二外接單元3、 4與所需的外部擴充接口設備5連結,以 符合使用者於實際使用時的需要。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微型計算機的擴充結構可有效改進現有技 術的種種缺點,可利用外接單元擴充所需的接口設備,使該微型計算機進一 步實現薄型化。
權利要求1、一種微型計算機的擴充結構,其特徵在於,其包括有一機殼,且該機殼的表面上至少具有一長孔;一主機板,設於上述機殼中,該主機板的一面上至少具有中央處理器、多個電子組件、儲存單元、及多個按鍵部與連接埠;至少一外接單元,設置於上述主機板一面上的適當位置處,且該外接單元的一端面設有與機殼表面上所設長孔對應的插接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計算機的擴充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機 殼由一上蓋及一下蓋結合而成。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計算機的擴充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機 殼兩表面的適當處上分別設有固接部。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計算機的擴充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固 接部為固定孔。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計算機的擴充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固 才妄部為固定梢。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計算機的擴充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機 殼的長孔對應具有 一封閉該外接單元所設插接槽的封蓋。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計算機的擴充結構,其特徵在於,該主 機板另一面上的適當位置處,設有另一外接單元,且該外接單元的一端面設 有與機殼另 一表面上所設長孔對應的結合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微型計算機的擴充結構,包含一機殼,且該機殼的表面上至少具有一長孔;一設於機殼中的主機板,該主機板一面上具有中央處理器、多個電子組件、儲存單元、及多個按鍵部與連接埠;一設於主機板一面上的至少一外接單元,該外接單元的一端面具有與機殼表面上所設長孔對應的插接槽。這樣,就可以利用外接單元擴充所需的接口設備,使該微型計算機進一步實現薄型化。
文檔編號G06F1/18GK201072518SQ20072014845
公開日2008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6日
發明者鄭達陽 申請人:慶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