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天皮結構的鞋跟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21:47:30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鞋子領域,尤其涉及鞋子的鞋跟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具有天皮結構的鞋跟。
背景技術:
鞋子是人們日常生活行走都會用到的必備用品,鞋跟在鞋子的美觀性和舒適性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現有的鞋跟通常採用硬質材料製作的天皮通過嵌入在天皮中的金屬杆與鞋跟中的安裝孔過盈配合實現緊固連接。採用這種方式的優點在於便於更換天皮,但其帶來的問題也較為突出,主要體現在:1、為了實現連接金屬杆與天皮的可靠連接,天皮的材質只能選擇硬度高的材料,由此硬質天皮將產生較大的噪音,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咯噔」的聲音;2、硬質天皮不具有彈性形變特性不具有減震效果;3、由於採用金屬杆連接,鞋跟需採用實心結構才能保證其連接的可靠性,否則容易龜裂,影響壽命,但實心鞋跟會增加鞋子的重量,降低鞋子的舒適性。
傳統的天皮採用硬質材料製作,具有一體結構上附有緊固作用的天皮釘,因天皮釘的硬度需求高,故而天皮的硬度高,影響著地力的緩衝,舒適感明顯降低。
中國專利CN 204070809 U公開了一種無聲耐磨鞋跟出面,包括有硬膠層和軟膠層,其特徵在於:軟膠層將硬膠層包圍或半包圍,使軟膠層和硬膠層兩者組合成一體,所述硬膠層設有一個以上鞋釘。該專利雖在鞋跟上粘接了一層軟膠層起到了一定的緩衝作用,但其硬膠層上依然需要設置類似於現有的金屬杆一樣的連接件,即設置一個以上的鞋釘,同樣會導致鞋跟需要採用實心結構,增加鞋跟重量。
中國專利CN 203538502 U公開了一種可更換橡膠耐磨層的鞋跟,它包括一採用黃牛底革製作而成的鞋 跟本體,所述鞋跟本體的底部粘貼有與所述鞋跟本體底部形狀相同的成型橡膠底片,所述 成型橡膠底片的後端底部間隔釘設有一個以上的金屬三角釘。該實用新型專利將傳統的硬質天皮更換為橡膠底片,即相當於現有鞋跟天皮的作用,增強了天皮的耐磨性,但由於其橡膠底片上設置有一個以上的金屬三角釘雖能增強鞋底與鞋跟之間的銜接力,但會產生較大的「咔嗒」聲噪音,不便於日常生活用的鞋子採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天皮結構的鞋跟,用於解決現有的鞋跟與天皮採用金屬杆連接方式會存在:第一,行走時噪音較大;第二,需採用實心鞋跟才能進行可靠連接,會增加鞋跟的重量,降低鞋子的舒適性;第三,金屬杆需要與硬質天皮才能可靠連接,硬質天皮防滑效果、減震效果和緩衝效果不好。本實用新型通過採用橡膠材質的天皮與鞋跟連接,且在天皮與鞋跟之間設置有隔層,如此以來,既保證了天皮與鞋跟的連接可靠性,同時又可對鞋跟進行中空設置,達到減輕鞋跟重量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具有天皮結構的鞋跟,包括鞋跟本體和安裝在所述鞋跟本體下端面的天皮,所述鞋跟本體與天皮之間設置有硬質材料製成的隔層。
在鞋跟本體與天皮之間增加硬質材料製成的隔層,一是對軟質天皮起到支撐的作用而使得軟質天皮有效實現其緩衝的作用,二是保障天皮與鞋跟的大面積接觸連接更可靠而不易脫開,三是使得中空設計的鞋跟任然具有較高的強度,軟質天皮可以更好減震、中空設計的鞋跟可以更有效減輕整體重量,從而更好的提升穿著時的舒適性。
鞋跟是承受人體重量的關鍵部位,尤其是高跟鞋,穿著者的重量集中在截面積較小的鞋跟處,對鞋跟承重力、舒適性有更高的要求。在高跟鞋的鞋跟中增設隔層,不僅可以更好的發揮天皮的緩衝作用,還能增加支撐、減輕鞋整體重量,大大提升其穿著舒適度。
為了減輕鞋跟的重量,從而增強鞋子的舒適性和靈活性,優選地,所述鞋跟本體內設置有空腔。
為了提高鞋跟本體與隔層連接的可靠性和美觀性,優選地,所述鞋跟本體下端面設置有用於安裝所述隔層的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形狀和深度與所述隔層相適應。所述隔層安裝在所述安裝槽中後,鞋跟本體的下端面則為一個平面結構,能夠完全的與所述天皮進行可靠貼合和粘接,增大了粘接面積,提高了天皮與鞋跟本體的連接可靠性。
為了進一步的增強所述隔層的抗壓能力,優選地,所述空腔內設置有隔框,所述隔框與鞋跟本體一體連接且與所述隔層相互垂直。按照上述隔框的設置,隔層靠近鞋跟本體的一面由鞋跟本體內的安裝槽支撐隔層的邊緣,隔框支撐隔層的中部,增大了支撐受力面積,降低了隔層受到的壓強,從而對隔層的壽命有所提高。
為了更進一步的提高隔層的抗壓能力,提高隔層與天皮的連接可靠性,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隔框上設置有隔框凸臺。
優選地,所述空腔的內壁上設置有一體連接的多個凸臺。
為了提高天皮的耐磨性,優選地,所述天皮的材料為橡膠。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在鞋跟與天皮之間設置有隔層,解決了現有技術採用的金屬杆連接結構帶來的鞋跟重量大,舒適性不高,同時天皮硬度高,行走時會產生較大的噪音問題。
(2)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是橡膠材質的天皮,具有較高的耐磨性和緩衝效果,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天皮不耐磨,壽命短,更換頻繁的問題,同時橡膠材質的天皮在增加耐磨性能的同時能夠吸收地面不平造成的舒適度降低的問題。
(3)本實用新型的鞋跟本體中設置有空腔和隔框,既滿足了鞋跟在使用過程中有足夠的支撐強度和剛度,同時也減輕了鞋跟的重量,進一步提升了鞋子的舒適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與鞋底連接的示意圖;
圖2為鞋跟本體的裝配示意圖;
圖3為鞋跟本體與隔層安裝效果示意圖;
圖4為鞋跟本體底部端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A-A截面剖視圖;
圖6為圖4中B-B截面剖視圖;
其中1-鞋底;2-鞋跟本體;3-天皮;21-隔層;22-空腔;23-安裝槽;24-凸臺;25-隔框;26-隔框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
實施例:
結合附圖1-6所示,一種具有天皮結構的鞋跟,包括鞋跟本體2和安裝在所述鞋跟本體2下端面的天皮3,其特徵在於,所述鞋跟本體2與天皮3之間設置有硬質材料製成的隔層21。
為了減輕鞋跟的重量,從而增強鞋子的舒適性和靈活性,優選地,所述鞋跟本體2內設置有空腔22。
為了提高鞋跟本體2與隔層21連接的可靠性和美觀性,優選地,所述鞋跟本體2下端面設置有用於安裝所述隔層21的安裝槽23,所述安裝槽23的形狀和深度與所述隔層21相適應。所述隔層21安裝在所述安裝槽23中後,鞋跟本體2的下端面則為一個平面結構,能夠完全的與所述天皮3進行可靠貼合和粘接,增大了粘接面積,提高了天皮3與鞋跟本體2的連接可靠性。
為了進一步的增強所述隔層21的抗壓能力,優選地,所述空腔22內設置有隔框25,所述隔框25與鞋跟本體2一體連接且與所述隔層21相互垂直。按照上述隔框25的設置,隔層21靠近鞋跟本體2的一面由鞋跟本體2內的安裝槽23支撐隔層21的邊緣,隔框25支撐隔層21的中部,增大了支撐受力面積,降低了隔層21受到的壓強,從而對隔層21的壽命有所提高。
為了更進一步的提高隔層21的抗壓能力,提高隔層21與天皮3的連接可靠性,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隔框25上設置有隔框凸臺26。
優選地,所述空腔22的內壁上設置有一體連接的多個凸臺24。
為了提高天皮3的耐磨性,優選地,所述天皮3的材料為橡膠。所述鞋跟本體的材料可採用塑料、PU或者TPR中的一種。PU或者TPR都是現有常用的製作鞋跟的材料,屬於現有技術,在此就不再詳述。
工作原理及受力情況分析: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來自於天皮3下表面傳遞來的壓力被均勻的分配到隔層21上和鞋跟本體2的外緣上,由於隔層21安裝在鞋跟本體2內的安裝槽23內,且與鞋跟本體2和位於鞋跟本體2空腔22內的隔框25可靠連接,實現有效的支撐受力。
值得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天皮3採用橡膠材質,經過耐磨試驗證明,根據不同人的行走習慣和地面材質其耐磨壽命為普通硬質天皮耐磨壽命的1.5-2.2倍以上。本橡膠天皮在粗糙的硬質地面上的耐磨性能尤為明顯,最高可達到進口PU耐磨度的3被以上,經過超過10組男女鞋試驗,在正常行走使用過程中,其不間斷使用下,即每天都穿同一雙鞋,正常使用8-10小時/天,經過5個月試驗第一雙女鞋出現輕微脫膠情況,7個月時,鞋子出現各種問題的數量累積達到4雙,9個月時,達到9雙,但對10雙鞋子的橡膠天皮進行檢查時,磨損最嚴重的一雙鞋子的橡膠天皮最大磨損度為橡膠天皮原始厚度的45%,由上述試驗可以說明,採用是本用新型中的橡膠天皮正常使用情況下,其壽命明顯大於鞋子的壽命,在鞋子正常使用情況下無需更換天皮,從而降低了鞋子的養護成本。
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採用的鞋跟本體2與現有技術中的實心鞋跟相比,其對鞋子的重量減輕的情況用如下實例進行說明:
已女鞋粗高跟為例,具體如下:
天皮與地面接觸面積:8.35平方釐米;
鞋跟與鞋底之間的接觸面積:12.45平方釐米;
鞋跟高度:8釐米;
材質:進口PU;
鞋跟平均密度:1.25克/立方釐米;
根據質量公式:質量=密度*體積 體積=底面積*高
結合上述數據,可以大概得出該女鞋粗高跟的質量約為:75克;
即如果採用純進口PU材料製作出上述女鞋粗高跟的實心結構質量為75克,採用本實用新型的帶空腔22的結構,質量可以將至35克,即相當於實心鞋跟質量的46.7%,也就是說,採用本實用新型的鞋跟,在相同尺寸,相同材料的情況下,可以降低鞋跟重量的50%以上,大大的減輕了鞋子的重量,提高了鞋子的舒適度。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