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佐塞米中間體合成方法與流程
2023-09-19 02:36:55 5
本發明涉及一種有機中間體的製備方法,具體為阿佐塞米中間體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阿佐塞米化學名為2-氯-5-(1H-四氮唑-5-基)-4-(2-噻吩甲基氨基)苯磺醯胺,是一種髓襻利尿藥,能抑制亨利襻升支部分對鈉、鉀和氯離子的重吸收。本品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為10%,達峰時間約為3h,口服僅2%吸收,靜脈注射有20%以原藥形式隨尿排出,口服和靜注後的消除半衰期為2-2.5h,略長於其他磺胺類髓襻利尿藥。阿佐塞米為日本三和研究所開發,90%市場在日本,已經上市10年以上。其合成阿佐塞米用到重要中間體為5-(2-氨基-4-氯-5-苯磺醯胺)-1H-四氮唑。
5-(2-氨基-4-氯-5-苯磺醯胺)-1H-四氮唑是以4-氯-2-硝基苯腈為起始原料,經四氮唑反應、氫化反應、氯磺化反應、氨化反應合成合格成品。此工藝原料易得,操作簡單,廢水相對較少,適合工業化生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阿佐塞米中間體合成方法。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阿佐塞米中間體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四氮唑反應
向1000ml的四口燒瓶中加入4-氯-2-硝基苯腈和疊氮化鈉,再加入溶劑,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升溫反應,在反應液加入水:500g,降溫至25-35℃靜置分層,收集水相即得化合物A反應液,然後轉入第二步反應,其合成過程如下:
步驟二:氫化反應
將步驟一得到的化合物A反應液化和催化劑在高壓釜內通入氫氣進行氫化反應,反應合格後,過濾回收催化劑以備套用,母液經酸調PH至2-3,析出大量固體,過濾,水洗濾餅至PH為5-6,抽乾,濾餅經100℃左右減壓烘乾至水份≤0.3%,得中間體化合物B,其合成過程如下:
步驟三:氯磺化反應
將步驟二得到的化合物B和氯磺酸在升溫反應、中控合格後,緩慢滴入冷水中,用有機溶劑萃取,靜置分層,有機相減壓蒸乾溶劑即得化合物粗品C,其合成過程如下:
步驟四:氨化反應
將步驟三得到化合物粗品C用有機溶劑溶解,緩慢滴加氨水,室溫反應至合格,減壓蒸出溶劑至PH為中性,加入水,升溫溶解,加入活性炭脫色,過濾,母液經酸調PH至2-3,析出大量固體,過濾,水洗濾餅至PH為5-6,抽乾,濾餅經90-110℃左右減壓烘乾至水份≤0.3%,得成品化合物D,其合成過程如下:
本發明一種阿佐塞米中間體合成方法中,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特徵是:
1、所述步驟一中加入的所述的催化劑為乙酸、氯化銨、三乙胺鹽酸鹽等,所述的溶劑為甲苯,二甲苯、正丁醇、二氯甲烷,氯仿等。
2、所述步驟二中所述的催化劑為鈀碳、雷尼鎳、氧化鉑等金屬催化劑,所述的酸為鹽酸、硫酸、磷酸等無機酸。
3、所述步驟三中有機溶劑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二氯甲烷、氯仿、甲苯等有機溶劑。
4、所述步驟四中有機溶劑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二氧六環等有機溶劑,所用的酸為鹽酸、硫酸、磷酸等無機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原料價廉易得、成本低、操作簡便、適於工業化,產生的三廢少,而且是廢物的綜合利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以便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地理解本發明,而不構成其權力的限制。
實施例一:
(1)化合物A的合成
向1000ml的四口燒瓶中加入AZS-4:60g,疊氮化鈉:21.4g,三乙胺鹽酸鹽:45.2g,甲苯:約430g緩慢升溫至65-70℃攪拌3小時,中控HPLC:4-氯-2-硝基苯腈≤1%(如不合格適當延長反應時間直到合格),加入水:500g,降溫至25-35℃靜置分層,收集水相即得化合物A反應液(有機相待回收利用)化合物B的合成
向1L高壓釜內加入化合物A反應液,加入10%Pb/C:3g,密封高壓釜,先用氮氣檢測氣密性保證高壓釜不漏氣後,氮氣置換3次,氫氣置換3次,加氫氣壓力至1.0MPa,持續通入氫氣保持壓力至1.0-1.1MPa反應6-8小時,取樣HPLC:化合物A≤1%(如不合格繼續延長反應時間直到合格),取反應液過濾(回收鈀碳準備下一批套用),收集母液。
向2L的反應瓶中加入水:700g,c-H2SO4:30g,緩慢滴加上述水相,邊滴加邊攪拌,滴完後保溫攪拌1小時,降溫至10-20℃並保溫攪拌1小時,過濾,濾餅用少了水洗,抽乾即得化合物B溼品,溼品在真空乾燥器中100℃左右烘乾即得化合物B幹品(烘乾後約61g,兩步收率:95%,純度:≥99%,水份≤0.3%)
化合物C的合成
向250ml的反應瓶中加入氯磺酸:68g,加入化合物B:56g,加入的過程中控內溫≤60℃,緩慢升溫至85-95℃,保溫反應2小時,中控HPLC:化合物B≤1%,反應畢,降溫至5℃以下。
向3000ml的反應瓶中加入水:1500g,攪拌降溫至0-5℃以下,滴加上述反應液,滴加的過程中控內溫15℃以下,滴畢,攪拌20min,停止攪拌,向反應瓶中注入甲苯:500g,攪拌30min,靜置分層(分去下層酸性廢水),向有機相中加入水300g,攪拌30min,靜置分層,有機相在達到PH=3之前反覆清洗,有機相控外溫小於80℃減壓濃縮(回收甲苯以備套用),至釜內殘有液體350ml左右停止濃縮,降溫,即得化合物粗品C以備進行下一步反應
化合物D的合成
向2L反應瓶含有一批AZS-7濃縮液中加入乙酸乙酯:270g,攪拌降溫至20℃以下,緩慢滴加入25%氨水:195g,加入氨水的過程中控制內溫不要超過35℃,加畢後控制內溫15-35℃攪拌1小時,中控HPLC:化合物C≤1%,反應完畢,控制內溫小於80℃減壓濃縮,直到殘夜的PH=6-7,停止濃縮,向含有殘夜的反應瓶中加入水:840g,升溫至75-85℃攪拌溶清,加入活性炭3g,保溫攪拌30min,趁熱過濾,母液攪拌升溫至75-85℃,滴加預先配製好的10%的稀硫酸:140g(c-H2SO4:14g+H2O:126g),滴加完畢後降溫至15-25℃,保溫攪拌約5小時,過濾,抽乾,濾餅用水洗抽乾記得化合物D溼品(烘乾後約70g,兩步收率:89%左右,純度:≥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