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玻璃熱彎爐的玻璃轉移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15:23:00 4

本發明涉及熱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玻璃熱彎爐的玻璃轉移系統。
背景技術:
經玻璃熱彎爐進行加工後的玻璃,通常需要降低或升高到不同高的運輸線進行下一道工序加工處理,在此過程中需要通過輸送機構實現對玻璃的轉移,玻璃在實際輸送過程中,往往從上一加工設備輸送至下一加工設備中,其移動方向發生90°或180°改變以適應加工要求。日前,傳統的轉移運輸方式多採用機械手搬運或鏈傳動,眾所周知,玻璃是易碎品,特別是針對大尺寸的玻璃輸送,由於玻璃重量大,機械手搬運或鏈傳動方式在轉移過程中玻璃會發生晃動,容易脫落或破碎,而且鏈傳動只能實現同向傳送,若改變玻璃輸送方向,需要設置相應輸送方向的輸送機構,但輸送機構之間需要藉助叉車或機械手輔助轉移,其輸送過程穩定性差,效率低,易破碎且勞動成本高。
中國發明專利201510251749.8公開了一種玻璃傳送臺,底座上連接曲柄組件,曲柄組件包括一對雙軸組件,雙軸組件中設置相互平行的上軸和下軸,並且上軸和下軸相對固定;下軸通過軸承及軸承座與底座連接,上軸通過軸承及軸承座與升降臺組件裝配連接;升降臺組件包括平臺梁框,平臺梁框通過軸承及軸承座與上軸裝配連接;平臺梁框兩端設有一組成對支架,平臺梁框上連接一組傳輸裝置。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有效降低人工勞動強度,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雖然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升降臺組件及曲柄組件對玻璃板進行升降,解決了玻璃板升降問題,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該技術方案通過在帶輪之間裝配傳送帶,利用傳送帶完成對玻璃的輸送,但由於傳送帶較柔軟,對於大尺寸玻璃板放置在該傳送帶上,傳送帶易向下彎曲,疲勞強度大,導致玻璃板放置不穩,影響傳送速度,且玻璃容易破碎,同時該機構只具有單向傳送,無法實現玻璃板自動換向傳送,適用範圍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用於玻璃熱彎爐的玻璃轉移系統,橫向傳送機構與縱向傳送機構巧妙結合,一體式設計,實現玻璃自動換向轉移,快速連續傳送,輸送效率高,佔用空間小,運行平穩,成本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於玻璃熱彎爐的玻璃轉移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
縱向傳送機構,用以接收從玻璃熱彎爐輸送來的玻璃及將所述玻璃沿原有路徑輸送;
橫向傳送機構,用以接收從縱向傳送機構輸送來的所述玻璃及將所述玻璃沿與所述原有路徑相垂直的方向輸送至下一工序進行加工;
第一檢測模組,用於檢測從所述玻璃熱彎爐輸送來的玻璃的移動距離,在所述玻璃到達第一預設位置時所述縱向傳送機構開始輸送所述玻璃;
第二檢測模組,用於檢測所述縱向傳送機構輸送的所述玻璃的移動距離,在所述玻璃到達第二預設位置時所述橫向傳送機構開始輸送所述玻璃。
作為改進,所述橫向傳送機構包括:
機架,該機架的兩端部分別對應安裝一帶輪軸,帶輪軸上分別均勻裝配若干個帶輪;
多根傳送帶,帶輪軸上相對設置的兩帶輪之間均裝配一傳送帶,該傳送帶的下方設有若干個用於定位該傳送帶的導輪;
第一驅動裝置,該第一驅動裝置安裝於一帶輪軸上,用於驅動所述帶輪軸轉動,以將所述傳送帶上的玻璃往下一工序方向傳送。
作為改進,所述縱向傳送機構包括:
支撐平臺,該支撐平臺位於所述傳送帶的下方,且其兩端部沿縱向分別均勻豎直設置多個支撐座;
第一滾棒組和第二滾棒組,上下對應安裝於支撐平臺上,該第一滾棒組和第二滾棒組之間通過鏈條傳動連接;
驅動組件,該驅動組件包括傳動軸和第二驅動裝置,傳動軸與第二滾棒組之間嚙合傳動,第二驅動裝置安裝於傳動軸的一端,用於驅動所述傳動軸帶動所述第二滾棒組同步轉動;
升降組件,設置在支撐平臺的下方,用以驅動支撐平臺整體上下移動,使所述第一滾棒組上升可承接從玻璃熱彎爐內輸送來的玻璃,下降可將其上的所述玻璃轉移至所述傳送帶的放置座上。
作為改進,所述第一滾棒組包括若干根與所述傳送帶平行設置的滾棒a,該滾棒a兩兩一組形成滾棒組件a,其中,相鄰兩組滾棒組件a之間均勻間隔設置。
作為改進,所述相鄰兩組滾棒組件a之間具有與相應的傳送帶對應的間隙,使得第一滾棒組上下移動時與橫向傳送機構之間不發生幹涉。
作為改進,所述第二滾棒組包括若干根與所述滾棒a上下對應設置的滾棒b,該滾棒b兩兩一組形成滾棒組件b。
作為改進,所述滾棒a和滾棒b的兩端分別轉動設置在相對應的支撐座上,上下對應的滾棒a和滾棒b之間通過鏈條連接。
作為改進,所述滾棒b上均設有第一齒部,傳動軸沿其軸向上設有與對應的滾棒b上的第一齒部相嚙合的第二齒部。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升降組件包括雙作用氣缸和至少一個曲柄組件,雙作用氣缸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曲柄組件的一端通過轉動副與雙作用氣缸的活塞杆相連接,另一端可轉動連接於所述支撐平臺的底部。
作為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滾棒a均套設有保護套,增加玻璃與滾棒之間的摩擦力,加快傳送速度。
作為更近一步的改進,所述傳動軸上還設有多個旋轉支撐組件,該旋轉支撐組件安裝於支撐平臺的底部,對傳動軸轉動過程中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提高轉動穩定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1)本發明通過將橫向傳送機構和縱向傳送機構巧妙地相結合,一體化設計,減少佔用空間,實現了玻璃自動化生產線中輸送設備的成套化;同時縱向傳送機構中的第一滾棒組與橫向傳送機構中的輸送帶之間等距交錯設置,使得通過第一滾棒組的升降實現玻璃的承接轉移且玻璃輸送方向改變90°,整個輸送過程平穩、快速、連續性好,自動化程度高,實現玻璃自動換向傳送;
(2)縱向傳送機構中通過升降組件控制第一滾棒組的升降,驅動組件帶動第一滾棒組中的滾棒同步轉動,藉助滾棒與玻璃之間的摩擦作用,實現玻璃的快 速輸送,升降組件與驅動組件協同配合作用下,實現玻璃在縱向方向上的自動換向及快速輸送同步進行,提高輸送效率;
(3)橫向傳送機構中通過帶輪與導輪相結合,對傳送帶起到精確導向支撐作用的同時,使得多根傳送帶均位於同一水平面捏,提高玻璃在傳送帶上輸送的平穩性;
綜上所述,本發明能夠實現玻璃在不同傳送方向進行快速、準確、連續輸送,具有自動化程度高,運行平穩,成本低,通用性強等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縱向傳送機構與橫向傳送機構在豎直方向上的位置關係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縱向傳送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中縱向傳送機構與橫向傳送機構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說明。
實施例一
以下參照附圖對實施例進行說明,下面所示的實施例不對權利要求所記載的發明內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實施例所表示的構成的全部內容不限於作為權利要求所記載的發明的解決方案所必需的。
圖1為本發明用於玻璃熱彎爐的玻璃轉移系統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該轉移系統包括:
縱向傳送機構Ⅰ,用以接收從玻璃熱彎爐輸送來的玻璃1及將所述玻璃1沿原有路徑輸送;
橫向傳送機構Ⅱ,用以接收從縱向傳送機構Ⅰ輸送來的所述玻璃1及將所述玻璃1沿與所述原有路徑相垂直的方向輸送至下一工序進行加工;
第一檢測模組Ⅲ,用於檢測從所述玻璃1熱彎爐輸送來的玻璃1的移動距離,在所述玻璃1到達第一預設位置時所述縱向傳送機構Ⅰ開始輸送所述玻璃1;
第二檢測模組Ⅳ,用於檢測所述縱向傳送機構Ⅰ輸送的所述玻璃1的移動距離,在所述玻璃1到達第二預設位置時所述橫向傳送機構Ⅱ開始輸送所述玻璃1。
其中,第一檢測模組和第二檢測模組分別設置在縱向傳送機構Ⅰ的上料處和卸料處,分別用於控制縱向傳送機構Ⅰ和橫向傳送機構Ⅱ動作,實現對玻璃1的連續傳送。
本實施例中,所述橫向傳送機構Ⅱ包括機架2、多根傳送帶3和第一驅動裝置4,該機架2的兩端部分別通過安裝座20對應安裝一帶輪軸21,帶輪軸21上分別均勻裝配若干個帶輪22,相對設置的兩帶輪22之間均裝配一傳送帶3,其中,第一驅動裝置4安裝於一帶輪軸21上,用於驅動所述帶輪軸21轉動的同時,帶動傳送帶3同步轉動,以將所述傳送帶3上的玻璃1往下一工序方向傳送,該過程中,傳送帶3的傳送方向與該帶輪軸21的轉動方向一致。此外,為了提高玻璃2在傳送帶3上輸送的平穩性,在每根傳送帶3的下方沿其傳送方向均勻設有若干個導輪31,且該導輪31均通過支架32固定在所述機架2上,該導輪31上均設有與所述傳送帶3相適配的導向槽311,對傳送帶3起到很好的導向支撐作用,降低傳送帶3的疲勞強度,延長其使用壽命,同時確保多根傳送帶3均位於同一水平面,玻璃放置在傳送帶3上穩定性好,輸送效率高。
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所述縱向傳送機構Ⅰ包括支撐平臺5、第一滾棒組6、第二滾棒組7、驅動組件9和升降組件10,該支撐平臺5位於所述傳送帶3的下方,且其兩端部沿縱向均勻豎直設置多個支撐座51;第一滾棒組6和第二滾棒組7上下對應安裝於支撐平臺5上,該第一滾棒組6和第二滾棒組7之間通過鏈條8傳動連接;所述驅動組件9包括傳動軸91和第二驅動裝置92,傳動軸91與第二滾棒組7之間嚙合傳動,第二驅動裝置92安裝於傳動軸91的一端,用於驅動所述傳動軸91帶動所述第二滾棒組7同步轉動;所述升降組件10設置在支撐平臺5的下方,用以驅動支撐平臺5整體上下移動,使所述第一滾棒組6上升時可承接從玻璃1熱彎爐內輸送來的玻璃1,下降時可將其上的所述玻璃1轉移至所述傳送帶3上。
其中,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滾棒組6包括若干根與所述傳送帶3平行設置 的滾棒a61,該滾棒a61兩兩一組形成滾棒組件a60,相鄰兩組滾棒組件a60之間均勻間隔設置,且所述相鄰兩組滾棒組件a60之間具有與相應的傳送帶3對應的間隙62,使得第一滾棒組6上下移動時與橫向傳送機構Ⅱ之間不發生幹涉。
其中,所述第二滾棒組7包括若干根與所述滾棒a61上下對應設置的滾棒b71,該滾棒b71兩兩一組形成滾棒組件b70,相鄰兩組滾棒組件b70之間均勻間隔設置。
本實施例中,滾棒a61和滾棒b71的兩端分別通過軸承轉動設置在相對應的支撐座51上,上下對應的滾棒a61和滾棒b71之間通過鏈條8連接。所述滾棒b71上均設有第一齒部711,傳動軸91沿其軸向上設有與對應的滾棒b71上的第一齒部711相嚙合的第二齒部712,傳動軸91同步驅動第二滾棒組7轉動的同時,通過鏈條傳動使得第一滾棒組6帶動玻璃1與所述第二滾棒組7同步轉動,實現玻璃1的平穩輸送。此外,所述傳動軸91上還設有多個旋轉支撐組件912,該旋轉支撐組件912安裝於支撐平臺5的底部,對傳動軸91轉動過程中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提高轉動穩定性。
本實施例中,升降組件10包括雙作用氣缸101和至少一個曲柄組件102,雙作用氣缸101設置在所述機架2上,如圖2所示,在支撐平臺5的下方設置三個曲柄組件102,曲柄組件102的上端均科轉動連接於所述支撐平臺5的底部,位於中間位置的曲柄組件102的底端通過轉動副與雙作用氣缸101的活塞杆相連接,其餘兩個曲柄組件102的底端通過轉動副設置在所述機架2上,三個曲柄組件102通過雙作用氣缸101驅動同步運動,確保滾棒組件升降過程的穩定性,提高輸送質量。
縱向傳送機構Ⅰ通過升降組件10控制第一滾棒組6的升降,以承接從玻璃熱彎爐輸送來的玻璃2,實現玻璃2的轉移,此外,通過驅動組件9配合齒輪嚙合及鏈條傳動作用,使得第一滾棒組6中的滾棒a61均繞其軸線同步轉動,藉助滾棒與玻璃之間的摩擦作用,實現玻璃2的輸送;該過程中通過升降組件10與驅動組件9協同配合作用,同步實現玻璃2的快速轉移和輸送。
此外,為了增加玻璃1與滾棒之間的摩擦力,加快傳送速度,在所述滾棒a61上均套設有保護套,滾棒a61通過自轉藉助其與玻璃1之間的摩擦作用而帶動玻璃1向前移動,該過程中玻璃1的傳送方向與所述傳送帶3的傳送方向相垂 直,以實現玻璃1的換向轉移。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驅動裝置4和第二驅動裝置92可由電機和鏈輪鏈條傳動機構組成,驅動平穩,結構簡單,成本低。
工作過程如下:
如圖4所示,經玻璃1熱彎爐輸送來的玻璃1移動至縱向傳送機構Ⅰ前的第一預設位置時,第一檢測模組控制縱向傳送機構Ⅰ中的升降組件10驅動支撐平臺5上升使得第一滾棒組6置於橫向傳送機構Ⅱ中的傳送帶3的上方,該過程中,驅動組件9驅動第一滾棒組6中的滾棒a61均繞其軸線與傳動軸91同步轉動承接該玻璃1,並將其輸送至第二預設位置,此時,第一檢測模組控制升降組件10驅動支撐平臺5下降使得第一滾棒組6上的玻璃1整體落至橫向傳送機構中的放置座31上,實現玻璃2的快速轉移,與此同時,第二檢測模組控制橫向傳送機構Ⅱ中的第一驅動裝置4工作驅動帶輪軸21轉動,使得傳送帶3同步繞兩帶輪軸21之間輸送,完成將玻璃1輸送至下一道工序,並改變玻璃1的傳送方向。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中的描述中,術語「縱向」、「橫向」、「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簡化描述本發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設備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徵。在本發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以上所述,僅為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