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卸水土釘及邊坡卸水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08:21:25 2
專利名稱:一種卸水土釘及邊坡卸水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邊坡卸水裝置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卸水土釘及邊坡卸水系統。
背景技術:
邊坡指的是為保證路基穩定,在路基兩側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水對邊坡穩定的影響非常大,大多數邊坡的失穩破壞都與地下水有關,設置排水裝置是邊坡治理一項主要技術措施。目前,邊坡卸水裝置主要包括卸水管及其過濾系統,通過過濾系統對地下水進行過濾,然後由卸水管將過濾後的地下水導出至邊坡外部。卸水管的兩端開口,其中過濾系統通常設置在卸水管的一端開口處,卸水管的另一端開口伸出邊坡之外。即卸水作用發生在卸水管的端部,使得卸水點集中,地下水必須由卸水管的一端流向另一端,地下水在邊坡土體中的滲流距離長,滲流強度大,容易擾動土體。另外,過濾系統常常做不好,容易引起湧沙等現象,導致邊坡失穩。因此,如何減少地下水滲流距離,從而降低滲流強度,不易引起湧沙等不良現象,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卸水土釘及邊坡卸水系統,以減少地下水滲流距離,從而降低滲流強度,不易引起湧沙等不良現象。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卸水土釘,用於邊坡卸水,包括卸水管體,所述卸水管體形成用於地下水流動的卸水通道,所述卸水管體上開設有多個與所述卸水通道連通的滲水孔,所述卸水管體至少一端具有與所述卸水通道連通的排水口。優選地,在上述卸水土釘中,所述卸水管體與所述排水口相對的一端封閉。優選地,在上述卸水土釘中,所述卸水管體封閉的一端為錐形尖端。優選地,在上述卸水土釘中,所述卸水管體為鋼花管。優選地,在上述卸水土釘中,所述卸水管體的管口半徑為2(T30mm,長度為2 3m。優選地,在上述卸水土 釘中,所述卸水管體在180°範圍內開設所述滲水孔。優選地,在上述卸水土釘中,所述卸水管體沿軸向有多組滲水孔組,且每組具有多個所述滲水孔,且相鄰兩組滲水孔組之間間隔f 4cm。優選地,在上述卸水土釘中,所述滲水孔的直徑為0.5^1.5mm。一種邊坡卸水系統,包括邊坡,其中,還包括設置於所述邊坡內,如上任一項所述的卸水土釘,且所述卸水土釘的排水口伸出所述邊坡之外。優選地,在上述邊坡卸水系統中,所述卸水土釘傾斜布置,且排水口一端的位置較低。[0018]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卸水土釘,為把卸水功能添加到土釘上的一種卸水裝置,通過在卸水管體上開設有多個與所述卸水通道連通的滲水孔,用來分散卸水,與傳統的在孔口處集中卸水的排水孔相比較,具有分散卸水,減少地下水滲流距離,從而降低滲流強度,不易引起湧沙等不良現象,既起到了卸水的作用,又不擾動或很少擾動土體,利於邊坡穩定;同時,本實用新型不需要安裝過濾系統,施工更為簡便。此外,本實用新型的長度較大,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土釘的作用,可以納入邊坡支護系統。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卸水土釘既可作為卸水水管,又可作為加固土釘,一桿兩用,節省材料,對邊坡穩定性更有利。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卸水土釘安裝位置的模擬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卸水土釘安裝位置的側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卸水土釘的結構示意圖。其中,I為水泥池。2為上層卸水土釘,3為下層卸水土釘,4為滲水孔,5為錐形尖端,6為排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卸水土釘及邊坡卸水系統,以減少地下水滲流距離,從而降低滲流強度,不易引起湧沙等不良現象。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請參閱圖3,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卸水土釘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卸水土釘,用於邊坡卸水,其中,包括卸水管體,卸水管體形成用於地下水流動的卸水通道,卸水管體上開設有多個與卸水通道連通的滲水孔4,滲水孔4可規則開設也可不規則開設。卸水管體至少一端具有與卸水通道連通的排水口 6。邊坡內滲出的地下水,沿滲水孔4進入卸水通道,並沿該卸水通道流動,最後由排水口 6處排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卸水土釘,為把卸水功能添加到土釘上的一種卸水裝置,通過在卸水管體上開設有多個與所述卸水通道連通的滲水孔4,用來分散卸水,與傳統的在孔口處集中卸水的排水孔相比較,具有分散卸水,減少地下水滲流距離,從而降低滲流強度,不易引起湧沙等不良現象,既起到了卸水的作用,又不擾動或很少擾動土體,利於邊坡穩定;同時,本實用新型不需要安裝過濾系統,施工更為簡便。此外,本實用新型的長度較大,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土釘的作用,可以納入邊坡支護系統。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卸水土釘[0030]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卸水管體與排水口 6相對的一端封閉,相應地,卸水管體封閉的一端可優選為錐形尖端5。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卸水管體的一端設計為封閉的錐形尖端5,以方便施工時將其插入土中,具體可以採用衝擊錘將其壓入土中。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卸水管體為鋼花管,管口半徑為2(T30mm,長度為2 3m。優選地,管口半徑為25mm,長度為2.5m。卸水管體的具體半徑和長度,應該根據應用環境自行調整,本文對卸水管體的具體尺寸沒有要求。進一步地,卸水管體可在180°範圍內開設滲水孔4。即在具體使用時,只需要卸水管體上半管體上開設滲水孔4即可,因為在重力的作用下,只有位於卸水管體上測的地下水可通過卸水管體上側的滲水孔4進入管體內,而卸水管體下側的滲水孔4的作用不太,可不用開設。當然,在卸水管體的整個圓周上均開設滲水孔4,也不會影響其使用,只是生產時需要開設更多的滲水孔4而已。但是若在卸水管體的整個圓周上均開設滲水孔4,這樣對卸水土釘的安裝要求較低,即無需考慮滲水孔4的位置,直接釘入邊坡即可。進一步地,卸水管體沿軸向有多組滲水孔組,且每組具有多個滲水孔4,且相鄰兩組滲水孔組之間間隔f4cm。優選地,相鄰兩組滲水孔組之間間隔2cm。滲水孔4的直徑為
0.5^1.5_,優選地滲水孔4的直徑為1_。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邊坡卸水系統,包括邊坡,其中,還包括設置於邊坡內,如上述實施例公開的 卸水土釘,且卸水土釘的排水口 6伸出邊坡之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邊坡卸水系統,由於採用上述卸水土釘作為卸水裝置,因此兼具上述卸水土釘所有的技術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贅述。進一步地,為了保證滲入卸水通道內的地下水能夠迅速導出,卸水土釘應傾斜布置,且排水口 6 —端的位置較低。為了進一步論證上述卸水土釘的效果,下面通過一個試驗進行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卸水土釘安裝位置的模擬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卸水土釘安裝位置的側視圖。通過實驗室大比例模型進行了卸水土釘的模擬實驗。首先用水泥磚砌築一個
2.5mX 1.2mX 0.8m的水泥池I,然後在水泥池I裝75cm厚的粉砂,此粉砂取自海邊的海砂。接著,沿長邊方向向實驗土體中插入兩排卸水土釘(上層卸水土釘2和下層卸水土釘3),每層均安插3根卸水土釘,卸水土釘的縱向坡度為3%,上層卸水土釘2距底層的高度為600mm,下層卸水土釘3距離底層的高度為170mm ;卸水土釘的半徑為25mm,卸水土釘上每隔2cm左右的位置不規則打孔,孔徑為1_,並分別在6個卸水土釘排水口 6處安裝水龍頭,以控制流量。砂面上放置一均勻環繞的放水管,放水管上扎有若干孔洞,把此放水管與供水裝置連接,從放水管上孔洞均勻灑在砂面上,模擬現場天然降水。首先用砂面上的放水管以750L/h的流速向砂中排水一小時,至水面淹沒砂面3cm左右,然後打開6根卸水土釘的水龍頭開始排水,並在上、下水龍頭處分別放置量具接水,掌握其排水量,同時記錄其所用時間和水位情況。由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水位明顯下降,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排水效果顯著;並且隨著水位的降低,即孔隙水壓的減小,卸水土釘的排水流速也跟著下降,當水位降低至170_左右時,即水位到達下層卸水土釘3位置時,水位基本不再發生變化,流速也相應保持不變。[004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卸水土釘由於其分散卸水,縮短了滲流距離,從而降低了滲流強度,減少了土體的擾。且此卸水土釘既可作為卸水水管,又可作為加固土釘,一桿兩用,節省材料,對邊坡穩定性更有利。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卸水土釘,用於邊坡卸水,其特徵在於,包括卸水管體,所述卸水管體形成用於地下水流動的卸水通道,所述卸水管體上開設有多個與所述卸水通道連通的滲水孔(4),所述卸水管體至少一端具有與所述卸水通道連通的排水口(6)。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卸水土釘,其特徵在於,所述卸水管體與所述排水口(6)相對的一端封閉。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卸水土釘,其特徵在於,所述卸水管體封閉的一端為錐形尖端(5)。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卸水土釘,其特徵在於,所述卸水管體為鋼花管。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卸水土釘,其特徵在於,所述卸水管體的管口半徑為2(T30mm,長度為2 3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卸水土釘,其特徵在於,所述卸水管體在180°範圍內開設所述滲水孔(4)。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卸水土釘,其特徵在於,所述卸水管體沿軸向有多組滲水孔組,且每組具有多個所述滲水孔(4),且相鄰兩組滲水孔組之間間隔f4cm。
8.如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卸水土釘,其特徵在於,所述滲水孔(4)的直徑為0.5 L Smnin
9.一種邊坡卸水系統,包括邊坡,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置於所述邊坡內,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卸水土釘,且所述卸水土釘的排水口(6)伸出所述邊坡之外。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邊坡卸水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卸水土釘傾斜布置,且排水口(6)—端的位置較低。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卸水土釘及邊坡卸水系統,公開了一種卸水土釘,用於邊坡卸水,包括卸水管體,所述卸水管體形成用於地下水流動的卸水通道,所述卸水管體上開設有多個與所述卸水通道連通的滲水孔,所述卸水管體至少一端具有與所述卸水通道連通的排水口。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卸水土釘,為把卸水功能添加到土釘上的一種卸水裝置,通過在卸水管體上開設有多個與所述卸水通道連通的滲水孔,用來分散卸水,與傳統的在孔口處集中卸水的排水孔相比較,具有分散卸水,減少地下水滲流距離,從而降低滲流強度,不易引起湧沙等不良現象,既起到了卸水的作用,又不擾動或很少擾動土體,利於邊坡穩定。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具有上述卸水土釘的邊坡卸水系統。
文檔編號E01F5/00GK202969284SQ201220646260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9日
發明者衛宏, 薛翔, 衣君 申請人:海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