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斷路器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02:00:4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繼電控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斷路器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一般斷路器都配備斷路器操作箱(例如南瑞JFZ系列、四方CZX等),斷路器的遠方操作都是通過斷路器操作箱實現。但是當遠方操作「分閘」時,只有斷路器「分開」後,操作箱分閘繼電器才會返回,反之「合閘」依然。
現在國內外斷路器廠家生產的斷路器其分合閘操作均是電磁鐵原理來實現機械機構的分合閘。但當斷路器機械機構卡死,不能分閘(或合閘),斷路器內部輔助接點不變位,分閘線圈(或合閘線圈)一直帶電,就會造成線圈燒毀,將損失擴大化。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斷路器控制系統,本實用新型適用範圍非常廣,可以完全解決斷路器機械機構卡死燒毀線圈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方案如下:
一種斷路器控制系統,包括串聯在斷路器控制迴路中的時間繼電器及所述時間繼電器的常閉接點,所述時間繼電器的延時斷開的常開接點串聯在該斷路器所要控制的線圈迴路中。
進一步的,所述斷路器控制迴路包括合閘控制迴路、主分閘控制迴路及副分閘控制迴路,所述合閘控制迴路與用於監測該迴路的合閘監測及防跳迴路並聯,所述主分閘控制迴路與用於監測該迴路的主分閘線圈監視迴路並聯,所述副分閘控制迴路與用於監測該迴路的副分閘線圈監視迴路並聯。
進一步的,所述時間繼電器為斷電延時時間繼電器且帶有瞬動接點,所述瞬動接點包括常閉接點與常開接點,所述常閉接點瞬時動作打開,所述常閉接點在時間繼電器線圈通電時瞬時打開,所述常開接點瞬時動作閉合,所述常開接點在時間繼電器線圈通電時瞬時閉合。
進一步的,所述時間繼電器延時接點瞬時閉合、延時打開,延時時間為斷路器合閘時間的1.5倍。
進一步的,所述時間繼電器的常開接點瞬時動作時,給DCS或NCS發信號提示運行人員機構卡死。
進一步的,所述合閘控制迴路包括近控/中控選擇開關及合閘控制開關,所述近控/中控選擇開關的接點1、2及合閘控制開關之間串聯有聯鎖接點,所述合閘監測及防跳迴路中的時間繼電器為合閘時間繼電器,所述近控/中控選擇開關的接點3、4與合閘時間繼電器的常閉接點相串聯,合閘控制開關與合閘時間繼電器的常閉接點的公共接點連接至與合閘時間繼電器線圈串聯的斷路器常閉接點。
進一步的,所述合閘監測及防跳迴路包括防跳繼電器的常閉接點、斷路器常閉接點、壓力繼電器常閉接點、儲能行程接點與斷路器合閘線圈,所述繼電器的接點與合閘線圈相串聯。
進一步的,所述主分閘控制迴路的時間繼電器為主分閘時間繼電器,所述主分閘時間繼電器與主分閘時間繼電器的常閉接點相串聯,所述主分閘時間繼電器的常閉接點與相串聯的近控/中控選擇開關及主分、副分控制開關相併聯。
進一步的,所述主分閘線圈監視迴路包括相串聯的主分閘時間繼電器的常開接點及主分閘線圈。
進一步的,所述副分閘控制迴路的時間繼電器為副分閘時間繼電器、,所述副分閘時間繼電器與副分閘時間繼電器的常閉接點相串聯,所述副分閘時間繼電器的常閉接點與相串聯的近控/中控選擇開關及主分、副分控制開關相併聯。
進一步的,所述副分閘線圈監視迴路包括相串聯的斷路器的常開接點及副分閘線圈。
本實用新型斷路器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在常規斷路器控制迴路中增加「合閘時間繼電器、主分閘時間繼電器及副分閘時間繼電器」將「合閘線圈、主分閘線圈及副分閘線圈」與相應的控制迴路隔離。每個控制迴路啟動相應的「時間繼電器」,通過該「時間繼電器」接點瞬時啟動對應的「線圈」,並延時斷開,防止線圈長時間帶電,損壞線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完全消除燒毀線圈的影響,可以徹底解決斷路器機械機構卡死燒毀線圈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適用於所有電壓等級的斷路器。
附圖說明
圖1是某斷路器控制系統(合閘迴路及主分迴路)示意圖;
圖2是某斷路器控制系統(副分迴路)示意圖;
圖3是某斷路器儲能迴路示意圖;
圖中的符號含義具體為:Q1為控制迴路開關,Q2為副分控制迴路開關,Q3為電機電源控制開關,SBT1為近控/中控選擇開關,SBT2為合閘控制開關,SBT3為主分、副分控制開關,SBT4為手動/電動聯鎖開關,KO為防跳繼電器,K1為SF6低氣壓報警繼電器,K2為SF6低氣壓閉鎖繼電器(主分),K3為SF6低氣壓閉鎖繼電器(副分),K4儲能控制繼電器,KT儲能控制時間繼電器,K11為合閘線圈,K22為主分閘線圈,K33為副分閘線圈(僅雙跳迴路使用),SP1及SP2均為儲能行程開關,KM為電機控制接觸器,M交直流電動機,KD為密度繼電器,HL2為SF6低氣壓報警信號燈,S為輔助開關,XB1為連接片,KTC為合閘時間繼電器,KT0-1為主分閘時間繼電器,KTO-2為副分閘時間繼電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圖1、2所示,該斷路器對應的狀態:斷路器處於分閘位置、合閘彈簧未儲能、SF6氣體壓力正常,控制迴路不帶電。當不使用副分閘迴路時,不加電源即可。
當斷路器送上控制電源(Q1、Q2),儲能電源(Q3),斷路器儲能。(如圖3儲能控制迴路,不再詳細介紹)當斷路器完成儲能後,儲能行程開關SP2接點COM1、NO1閉合。
圖1所示:斷路器「就地合閘」,短接「聯鎖接點」,就地/遠方開關SBT1,選擇「就地」SBT1接點1、2閉合,旋轉「合閘控制開關」SBT2,SBT2接點1、2瞬時閉合、瞬時返回,通過斷路器行程開關S其接點1、3,「合閘時間繼電器」KTC瞬時帶電、瞬時斷電,KTC延時接點31、32瞬時閉合、延時打開(KTC繼電器31、32接點為斷電延時接點,延時時間為斷路器合閘時間的1.5倍),當KTC繼電器接點31、32閉合後啟動合閘迴路,完成合閘操作(合閘過程不再詳述)。
圖1所示:斷路器「遠方合閘」,短接「聯鎖接點」,就地/遠方開關SBT1,選擇「遠方」SBT1接點3、4閉合,遠方操作箱發「合閘指令」,通過斷路器行程開關S其接點1、3,啟動「合閘時間繼電器」KTC,KTC瞬時接點11、12瞬時斷開,然後KTC繼電器延時接點31、32瞬時閉合、延時打開(KTC繼電器31、32接點為斷電延時接點,延時時間為斷路器合閘時間的1.5倍),當KTC繼電器接點31、32閉合後啟動合閘迴路,完成合閘操作(合閘過程不再詳述)。
圖1、圖2所示的「遠方分閘」、「就地分閘」與上述圖1的「遠方/就地合閘」類似,具體過程不再詳細描述。
本申請在使用時的具體情況如下:
1、將分、合閘線圈與操作箱控制迴路斷開,操作箱的分、合閘指令通過啟動「分、合閘時間繼電器」,「分、合閘時間繼電器」的延時接點動作於斷路器線圈,完成斷路器的分、合閘操作。
2、正常操作情況:如圖1:以合閘為例,操作箱發出「合閘指令」,啟動KTC時間繼電器,KTC時間繼電器接點31、32瞬時閉合啟動合閘線圈K11,合閘線圈K11動作,完成斷路器合閘操作,在啟動KTC時間繼電器的同時,其接點11、12瞬時打開,復歸操作箱的合閘繼電器。
3、機構卡死情況:以合閘為例,假如此時斷路器機構卡死(機構不動作),操作箱發出「合閘指令」,啟動KTC時間繼電器,KTC時間繼電器接點11、12瞬時打開,復歸操作箱的合閘繼電器,在啟動KTC時間繼電器的同時,其接點31、32瞬時閉合,去啟動合閘線圈,但接點31、32閉合的時間只有斷路器合閘時間的1.5倍,完全不會因線圈一直導通而燒毀線圈。
4、分合閘把手接點粘連加斷路器機構卡死情況:
以合閘為例,假如斷路器此時處於「分閘狀態」,就地操作人員旋轉合閘把手,合閘把手「合閘指令接點」粘連,此時KTC時間繼電器只會把接點11、12打開,斷開操作箱迴路,而不會啟動31、32接點,進而合閘線圈不會啟動,避免了線圈損毀,接點41、42瞬時動作,給DCS或NCS一直長發信號提示運行人員機構卡死,讓運行人員及時處理,並且也可以有效的防止斷路器跳躍。
1)KTC、KTO-1、KTO-2為斷電延時時間繼電器且帶有瞬動接點,接點11、12瞬時動作常閉;接點21、22瞬時打開延時閉合(備用接點),接點31、32瞬時閉合延時打開;接點41、42瞬時動作常開(信號接點),且此時間繼電器須精度達到0.001S。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