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承限位及刷架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22:46:45 2
專利名稱:軸承限位及刷架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電機領域,具體地是一種軸承限位及刷架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刷架的作用是通過彈簧將壓力加在與換向器或集電環表面滑動接觸的碳刷上,使其在固定體與旋轉體之間穩定地傳導電流。對電機來說,刷架和碳刷都是非常重要的部件。不管碳刷的特性多麼好,刷架不合適時,碳刷不僅不能充分發揮它的優良特性,而且會給電機本身的性能和壽命帶來很大的影響。現有電機的刷架和軸承分別固定,這樣的電機結構比較複雜,更換刷架和軸承時比較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機的軸承限位及刷架固定裝置,所述電機包括機殼、端蓋和電機軸,所述機殼內部裝有刷架,所述端蓋具有凹部,凹部中設置軸承,所述電機軸穿過刷架和軸承的中心孔,包括軸承固定板,所述軸承固定板一側壓緊所述刷架,另一側壓緊所述軸承。進一步的,所述機殼的相對端設有槽口,所述刷架具有二個第一耳部,所述第一耳部分別開有第一孔,所述軸承固定板具有二個第二耳部,所述第二耳部分別開有第二孔,所述第一和第二耳部嵌入所述槽口中。進一步的,緊固螺釘插入所述第一、第二孔將所述刷架和軸承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機殼上。本實用新型的軸承限位及刷架固定裝置通過將刷架和軸承固定板與電機機殼槽口配合,通過緊固螺釘將軸承固定板和刷架軸向固緊,同時通過軸承固定板將軸承軸向固定,其結構簡單,方便軸承和刷架的更換。
圖1是具有本實用新型的軸承限位及刷架固定裝置的電機的示意圖;圖2是具有本實用新型的軸承限位及刷架固定裝置的電機的俯視圖;圖3是具有本實用新型的軸承限位及刷架固定裝置的電機的剖視圖;圖4是機殼的示意圖;圖5是刷架的示意圖;圖6是軸承固定板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至3所示,具有本實用新型的軸承限位及刷架固定裝置的電機,包括機殼1、端蓋2和電機軸3,機殼I內部裝有刷架4,端蓋2具有凹部,凹部中設置軸承5,電機軸3穿過刷架4和軸承5的中心孔,軸承固定板6 —側壓緊刷架4,另一側壓緊軸承5。如圖4至6所示,機殼I的相對端設有槽口 7,所述刷架4具有二個耳部8,耳部8開有孔9,所述軸承固定板6也具有二個耳部10,耳部10開有孔11。所述耳部8、10嵌入槽口 7中,並通過緊固螺釘12插入孔9、11固定在機殼I上。以上所述及圖中所示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型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軸承限位及刷架固定裝置,所述電機包括機殼(1)、端蓋(2)和電機軸(3),所述機殼(I)內部裝有刷架(4),所述端蓋(2)具有凹部,凹部中設置軸承(5),所述電機軸(3)穿過刷架(4)和軸承(5)的中心孔,其特徵在於:包括軸承固定板(6),所述軸承固定板(6) —側壓緊所述刷架(4),另一側壓緊所述軸承(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限位及刷架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殼(I)的相對端設有槽口(7),所述刷架(4)具有二個第一耳部(8),所述第一耳部(8)分別開有第一孔(9),所述軸承固定板(6)具有二個第二耳部(10),所述第二耳部(10)分別開有第二孔(11),所述第一和第二耳部(8、10)嵌入所述槽口(7)中。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軸承限位及刷架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緊固螺釘(12)插入所述第一、第二孔(9、11)將所述刷架(4)和軸承固定板(6)固定在所述機殼(1)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機的軸承限位及刷架固定裝置,所述電機包括機殼(1)、端蓋(2)和電機軸(3),所述機殼(1)內部裝有刷架(4),所述端蓋(2)具有凹部,凹部中設置軸承(5),所述電機軸(3)穿過刷架(4)和軸承(5)的中心孔,包括軸承固定板(6),所述軸承固定板(6)一側壓緊所述刷架(4),另一側壓緊所述軸承(5)。本實用新型的軸承限位及刷架固定裝置通過將刷架和軸承固定板與電機機殼槽口配合,通過緊固螺釘將軸承固定板和刷架軸向固緊,同時通過軸承固定板將軸承軸向固定,其結構簡單,方便軸承和刷架的更換。
文檔編號H02K5/16GK202918100SQ201220558928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9日
發明者申屠君 申請人:浙江聯宜電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