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毅和玲花合唱山河圖(這個幾十年前火遍奉新縣的明星)
2023-09-10 17:37:58 1
點擊奉新資訊
關注我喲
☀
奔跑中傳遞奉新資訊,信步時欣賞奉新美景,閒坐時敘說奉新故事,歡迎圍觀,共話奉新。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到奉新大街上隨便找個人問:「你知道皮金秀嗎?」如果對方回答不知道,那他就一定不是奉新人。因為皮金秀在奉新的知名度就像高安採茶戲表演藝術家彭金花在高安的知名度一樣家喻戶曉老少皆知。
那個年代到劇院看戲是奉新城裡人最愜意的精神享受。觀眾一走進奉新劇院,就可以看見進門的正牆上掛滿了主要演員的半身肖像和劇照,那些照片會常常更換,皮金秀的肖像卻從不更換,而且任何時候都是排在第一位。
皮金秀當年的掛牌照片
皮金秀出生於高安縣城郊,與許多老藝人一樣,童年很是悲苦。她呱呱落地之日,正是中國人民飽受日本侵略者鐵蹄踐踏之時。聽當地老人說,日本鬼子路過高安時施放了毒氣,不少高安人都染上了皮膚病。
皮金秀母親肚子裡懷著她的時候,就罹患了乳癰,一隻乳房爛成了馬蜂窩,終日流膿流血。皮金秀出生後,母親無法哺乳,只好送給他人抱養。養母待她不好,不僅挨打受罵,還常年吃不飽飯。
十歲那年,高安採茶劇團招收學員,她跟著一個要好的女夥伴瞞著家裡偷偷地去了報考,沒想她清秀的容貌和甜潤的嗓音一下就被主考師父看中,就這樣她成為了高安劇團的正式一員。
網絡配圖:劇團
皮金秀聰明過人,極有悟性,唱做念打,一學就會。為了鍛鍊自己的膽子,她常常把古裝戲中的勇士背褡偷偷地藏起來,只要臺上一需要跑龍套的,她馬上就可以穿上背褡衝上臺去。
沒過多久,她就能有模有樣地站在舞臺上了。當演員有特殊情況上不了臺需要救場時,不管什麼角色,她都能臨時頂上去,而且令觀眾耳目一新,不久她就能演一些有名有姓甚至很重要的角色了。
皮金秀的古裝戲劇照
1957年3月,奉上級文化部門指示,皮金秀所在的劇團全團遷入奉新,改為「國營奉新縣地方劇團」。從此她擁有了一個更能展示自己藝術天賦的平臺。她雖然沒有讀過書,但記憶力驚人,還能自己設計唱腔。她的戲路很寬,花旦、青衣、老旦無所不能。
凡是她出演的劇目,基本上都是擔任主角。傳統戲如《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的祝英臺,《秦香蓮》中的秦香蓮,《西廂記》中的紅娘,《七姐下凡》中的七仙女,《白蛇傳》中的白素貞;現代戲如《洪湖赤衛隊》中的韓英,《沙家浜》中的阿慶嫂,《小保管上任》中的小保管等都被她演繹得聲情並茂,深入人心,多次在省地戲曲匯演中榮獲獎項,著名劇作家、江西省文化局長石凌鶴對她的表演給予過高度評價。
在省文化部門部署的對瑞河高腔的搶救挖掘工作中她主演的傳統戲《蘆林會》幾次在會演中獲獎、現代戲《三代》、《帥家莊》在各地巡演中獲得了極大成功,為搶救瀕臨失傳的古老劇種做出了很大貢獻。
皮金秀復出後飾演瑞河高腔《蘆林會》中的龐母
為了不影響工作,她先後作過5次人流手術,生下的幾個孩子從來沒有親自哺過乳,而且一落地就送給了別人代養,以至於孩子長大後不肯喊一聲媽媽。由於她在表演藝術上的造詣,黨和政府給予了她很高榮譽,多次被選為縣人大代表,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每月都享有豬肉、雞蛋、白糖等特供食品。
與許多表演藝術家一樣,皮金秀在「文革」期間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她被貼過大字報,陪過鬥。下放到甘坊林場勞動時,縣裡的造反派幾次要把她揪到縣裡去批判鬥爭,都是當地的群眾巧妙地將她保了下來,用她自己的話說,如果不是好心人的保護 ,她恐怕嚇都被嚇死了。「文革」結束後,她重新回到了劇團工作,重排的瑞河高腔《蘆林會》在全省古老劇種調演中又榮獲「革新獎」;為培養年輕演員,她全心傳幫帶,從不言苦。
皮金秀與丈夫傅甫寬(奉新劇團武丑演員,已故)的合照
現在,皮金秀已經退休多年。年輕的朋友們,當你走在奉新的大街上,如果認出了滿頭華發的她,請心存一份敬意吧,她可是給予過你們父輩豐富精神食糧的那個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