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電纜交聯過程中絕緣下垂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0 12:52:30 2
專利名稱:消除電纜交聯過程中絕緣下垂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消除電纜交聯過程中絕緣下垂的裝置,屬製造電纜的專用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的懸鏈式交聯電纜生產線生產電纜時,在絕緣進入交聯管路時,由於重力的作用會產生下垂現象,導致絕緣層不圓整和偏心。耐壓等級越高的電纜絕緣層越厚,絕緣層不圓整和偏心問題越嚴重,因而限制了懸鏈式生產線所生產電纜的耐壓等級。立塔式生產線由於不受重力影響,可以滿足完全圓整和同心的質量要求,生產非常高耐壓等級的電纜,但立塔建築成本非常昂貴,使高壓、超高壓電纜的成本居高不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解決絕緣層不圓整和偏心問題,提高所生產電纜的耐壓等級,降低高壓、超高壓電纜製造成本的消除電纜交聯過程中絕緣下垂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這種消除電纜交聯過程中絕緣下垂的裝置,由三層共擠機頭、上封閉器、至少一段加熱管等組成的懸鏈式生產線以及氮氣熱交換器構成,其特點是在第一段加熱管的末端連通有氮氣引出管,氮氣引出管經閥門與氮氣熱交換器輸入端連通,氮氣熱交換器的冷氮氣輸出端與冷氮氣輸出管連通,冷氮氣輸出管經風機和閥門與上封閉器的三層共擠機頭端連通。
如果生產耐壓要求比較低的絕緣電纜,也可在上封閉器的末端連通有低耐壓電纜用氮氣引出管,低耐壓電纜用氮氣引出管經閥門與氮氣熱交換器輸入端連通。
在懸鏈式生產線中,熱的絕緣通過三層共擠機頭均勻包覆在導體周圍形成三層結構的絕緣層,這時由於絕緣沒有形成交聯仍處於熱熔融狀態,粘度比較低易於流動,特別在上封閉器和第一段加熱管之間,絕緣最容易形成下垂的鴨梨狀,越是耐壓高的電纜絕緣層越厚,下垂越明顯。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將在第一段加熱管中工作的氮氣引出,送入氮氣熱交換器冷卻,再將冷卻後的冷氮氣送入上封閉器的三層共擠機頭端,使冷氮氣在上封閉器的三層共擠機頭端至第一段加熱管之間進行循環,對絕緣層表面進行冷卻,使絕緣層表面形成一層溫度較低的固化層,該固化層在冷卻過程中產生收縮,周長減小,形成一個向心的作用力,使處於下垂過程中熔融狀態的絕緣回歸到非下垂狀態。由於絕緣材料已經處於較冷的固化狀態,不會再產生流動而導致絕緣下垂,這樣絕緣層在後續的交聯過程中就可以始終保持一種較好的圓整和同心狀態,從而達到生產最佳圓整度和最好同心度的高壓、超高壓電纜的目的。對於耐壓要求比較低的電纜,可以只對上封閉器部分進行冷氮氣循環,達到生產最佳圓整度和最好同心度的中低壓電纜的目的。
本裝置結構簡單,容易實施。兩個氮氣循環管路的設置,可以保證生產出最佳圓整度和最好同心度的中低壓、高壓、超高壓電纜,有效提高懸鏈式生產線所能生產電纜的耐壓等級。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三層共擠機頭,2上封閉器,3第一段加熱管,4第二段加熱管,5氮氣熱交換器,6風機,7氮氣引出管,8冷氮氣輸出管,9低耐壓電纜用氮氣引出管,10、11、12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一步描述。
參照附圖,這種消除電纜交聯過程中絕緣下垂的裝置,由三層共擠機頭1、上封閉器2、第一段加熱管3、第二段加熱管4等組成的懸鏈式生產線以及氮氣熱交換器5構成。在第一段加熱管的末端連通有氮氣引出管7,氮氣引出管經閥門10與氮氣熱交換器輸入端a連通,氮氣熱交換器的冷氮氣輸出端b與冷氮氣輸出管8連通,冷氮氣輸出管經風機6和閥門12與上封閉器的三層共擠機頭端連通。在上封閉器的末端連通有低耐壓電纜用氮氣引出管9,低耐壓電纜用氮氣引出管經閥門11與氮氣熱交換器輸入端連通。
工作時,如果生產高壓、超高壓電纜,打開閥門10和閥門12、關閉閥門11,使冷氮氣在上封閉器和第一段加熱管之間進行循環,對絕緣層表面進行冷卻。如果生產中低壓電纜,打開閥門11和閥門12、關閉閥門10,僅對上封閉器部分進行循環冷卻。
權利要求1.一種消除電纜交聯過程中絕緣下垂的裝置,由三層共擠機頭、上封閉器、至少一段加熱管組成的懸鏈式生產線以及氮氣熱交換器構成,其特徵在於在第一段加熱管的末端連通有氮氣引出管,氮氣引出管經閥門與氮氣熱交換器輸入端連通,氮氣熱交換器的冷氮氣輸出端與冷氮氣輸出管連通,冷氮氣輸出管經風機和閥門與上封閉器的三層共擠機頭端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電纜交聯過程中絕緣下垂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在上封閉器的末端連通有低耐壓電纜用氮氣引出管,低耐壓電纜用氮氣引出管經閥門與氮氣熱交換器輸入端連通。
專利摘要消除電纜交聯過程中絕緣下垂的裝置,由三層共擠機頭、上封閉器、至少一段加熱管等組成的懸鏈式生產線及氮氣熱交換器構成,其特點是在第一段加熱管的末端連通有氮氣引出管,氮氣引出管與氮氣熱交換器輸入端連通,氮氣熱交換器的冷氮氣輸出端與冷氮氣輸出管連通,冷氮氣輸出管經風機與上封閉器的三層共擠機頭端連通。在上封閉器的末端還可連通有低耐壓電纜用氮氣引出管,低耐壓電纜用氮氣引出管與氮氣熱交換器輸入端連通。本裝置結構簡單,容易實施。兩個氮氣循環管路的設置,可以保證生產出最佳圓整度和最好同心度的中低壓、高壓、超高壓電纜,有效提高懸鏈式生產線所能生產電纜的耐壓等級。
文檔編號H01B13/00GK2935397SQ20062002925
公開日2007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06年8月23日
發明者肖宇志 申請人:肖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