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電影拐點將至(網絡電影還沒學會)
2023-09-10 18:22:24 1
隨著《檢察風雲》《哥,您好》《保你平安》等多部電影紛紛撤檔五一,線下電影市場已然沉寂,網絡電影市場則延續一季度時的「低頭爬坡」。
今年4月,在一眾男性向題材影片中,出現了3部女性向明顯的愛情玄幻題材電影,《青蛇:前緣》《畫皮》《長江妖姬》,其中前兩部累計分帳票房已突破600萬,雖然票房表現尚可,但影片質量並未使女性觀眾滿意。而網絡電影發展至今,雖有《靈魂擺渡·黃泉》《海大魚》等幾部女性向網絡電影出圈,但整體而言,女性向網絡電影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還不足以滿足女性觀眾需求。
作為包括網劇、網文、院線電影、泛二次元等多個內容市場的消費主力,女性觀眾在網絡電影市場中的潛力遠遠未被激發,這並不利於網絡電影市場規模的擴大。如何生產出能夠吸引女性觀眾的網絡電影,從而吸引更多潛在受眾、突破網絡電影票房「卡脖子」的現狀,值得網絡電影從業者思考。
「別再消費阿嬌了!」
4月1日由鍾欣潼主演的《青蛇:前緣》上線後,不少觀眾發出了如上感嘆,電影主要講述了青蛇在修仙時遇到心上人道清,此後她歷經幾世輪迴尋找道清轉世的故事。一個女性向氣質明顯的愛情故事,卻並未被大多數觀眾買帳,很大程度上在於影片中充斥著大量的軟色情及大尺度擦邊鏡頭。無獨有偶,4月16日上線的講述女妖小容和書生夫婦三角戀情的《畫皮》也有不少類似:「2022年了,還讓我看這種打擦邊球的片子」的評論。
「軟色情、擦邊、大尺度」自網絡電影自誕生之初就存在。不同於院線電影較為嚴格的審查制度及較高的製片成本,拍攝成本低、製作周期短的網絡電影在發展初期大多走了一條以暴力、色情等刺激性元素快速吸引眼球的創作路子。視覺上的刺激雖快速吸引了一批男性觀眾,但卻對女性觀眾造成了一定冒犯,這也導致了初期網絡電影的女性觀眾的比例並不高,2016年愛奇藝網大用戶中男性比例為70%,女性僅為30%。市場上也很少出現真正吸引女性觀眾的網絡電影。
如何在以男性觀眾為主的網絡電影市場中,創作出既能吸引男性觀眾又不會招致女性反感的作品成為創作者一直探索的事情。
2018年一部同名網劇衍生的網大《靈魂擺渡·黃泉》以4500多萬的分帳票房,首次讓業內看到了女性向網絡電影的市場潛力,影片主要講述黃泉路上孟婆「三七」的愛情故事,影片中既沒有數量眾多的大尺度鏡頭、還對女性面對愛情時的心理進行了細緻刻畫,這些都使該片受到女性觀眾歡迎。該片編劇小吉祥天曾公開表示,60%以上的女性觀眾,對於該片的播放點擊量、綜合討論度、熱度及口碑等多方面都大有裨益。
這也使更多從業者開始布局女性向網絡電影賽道,但這個過程並不算順利。2018年奇樹有魚年度發布會上,奇樹有魚宣布將聯手芒果TV、掌閱文學共同打造專門面向女性用戶的「芒果樹計劃」,並公開了《可惜沒如果》、《大理寺萌主》以及《天才女神探》這三部電影,但它們至今尚未有上線消息。
此後,雖有女性觀眾佔比較高的《人魚江湖》(2019年)、分帳票房4062萬的《海大魚》(2020年)出現,但2021年以來,女性向網絡電影並未迎來更大的突破,甚至出現了某種停滯。去年分帳票房破千萬影片中僅有累計票房3092.7萬的《白蛇:情劫》和1885.2萬的《大嫂歸來》兩部可歸為此類,票房總額及數量均少於2020年票房千萬級的《倩女幽魂·人間情》《海大魚》《龍無目》《特工狂花》《美人皮》《修羅新娘》。
而女性向網絡電影之所以發展緩慢,很大程度上與市場上符合女性審美的網絡電影數量不多且題材類型較為單一有關。
以愛情題材為例,相較於網文、網劇市場中,既有古裝、都市愛情等大類又有宮鬥、甜寵、青春、偶像等小類,網絡電影市場上的愛情片至今仍以古裝玄幻類為主,且它們大多改編自公版IP,如取自「白蛇傳」的《白蛇:情劫》 《青蛇:前緣》《雙世青蛇》以及脫胎於聊齋系列的《畫皮》《海大魚》《奇花記》《龍無目》。雖然網絡電影發展前期也曾出現過以《青春期》《成人記》《校花駕到》《後備空姐》為代表的青春愛情片,但這類影片往往以「荷爾蒙」為導向,並充斥著大量的軟色情元素,遠非女性觀眾喜愛的「純愛片」。此後隨著監管政策的不斷收緊,以及網絡電影市場自身的類型更新迭代,網絡電影中的青春片逐漸陷入沉寂。
這也使得,網絡電影市場中基本的愛情影片題材都不算豐富,更不用說現實主義、職場、古裝大女主等細分垂直女性內容賽道了。
但消費力強、社交分享欲強的女性群體並不能被網絡電影輕易「放棄」,據埃森哲報告,中國20-60歲女性消費者近4億,而她們每年掌控著高達10萬億人民幣的消費支出。而近年來多個視頻平臺數據都顯示,網絡電影女性用戶比例有所提升,如優酷2021年電影用戶中已有47%女性,騰訊視頻女性觀眾比例也從2017年的28%、2020年的31%增長到了2021年的38%。
於是男性向題材卻扎堆同質化嚴重的市場環境下,如何填補巨大的女性向內容缺口,吸引更多女性觀眾,從而達到擴大增量觀眾、打破網絡電影分帳票房天花板的目的,值得創作者持續思考。
縱觀分帳票房4000萬以上的《倩女幽魂:人間情》《靈魂擺渡·黃泉》《海大魚》,它們無一不在視聽及故事層面做出符合女性審美的嘗試:高顏值的男女主角,精緻、美觀的道服化,以及極具東方奇幻美學的特效及色調都使它們不同於早期粗製濫造的網大、更具視聽觀賞性;故事層面,它們往往將奇幻元素與愛情相融合,並對女性心理及她們對待愛情的勇敢態度進行了細膩刻畫,藉以吸引女性觀眾並引發她們的情感共鳴。
這給了創作者一定啟發:在創作過程中更加關注女性心理及情感、並不斷提高網絡電影的審美水平。
而想要生產出真正符合女性審美的作品,還需要女性創作者更多地參與。曾執導過《人魚江湖》《九州羽亂•相思劫》《男狐聊齋》等電影的網生女導演陳未衾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相較於男性向網絡電影更注重升級打怪的緊張刺激,女性向網絡電影更加注重情感鋪墊,也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打磨劇本,目前真正專注於女性向網絡電影創作的團隊並不多。
作為甘藍影視的聯合創始人,陳未衾以及團隊走得更多的是以一種「以網劇的思維做網絡電影,用網絡電影的思維來做網劇。」的創作道路,而甘藍影視目前也出片了《狐王殿下戀愛了》《衛校男生》《男狐聊齋2》等網絡電影以及網劇《我的初戀是暗戀》。但她也表示,女性觀眾和男性觀眾對於故事敘事節奏、以及情感進程的不同感受,是網絡電影行業至今難以解決的疑問。
此外,對於當下網絡電影來說,缺乏的也並非女性題材故事,畢竟網絡文學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不少女頻小說IP,它們也早已被多次改編為影視作品,也出現過如《甄嬛傳》《花千骨》《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現象級爆款劇集,但這些IP在網絡電影市場並未得到充分開發。改編自女頻網文的《九洲羽亂·相思劫》《人魚江湖》在票房表現上也不算理想。
曾執導過《粉絲櫻與大眠王》《溫暖的皇妃》《將軍諾》《青簪鎖三千》的女導演胭脂,走的則是一條從作家到編劇再到導演的創作之路,她的作品無論在片名還是劇情上都具有鮮明的女頻網文氣質,此前採訪中她也曾公開提到,自己致力於甜寵題材的創作,並把「一生只愛一個人」作為創作核心。
2020年上線的《青簪鎖三千》累計分帳票房814.4萬驗證著這條創作思路的可行性,但2021年上線的同為甜寵題材的《粉絲櫻與大眠王》《溫暖的皇妃》的票房均不足百萬,這也讓人反思,網絡電影要如何從甜寵劇中分流女性觀眾。
而近年來,隨著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女權的呼聲日漸高漲,女性觀眾早已不滿熒幕上千篇一律的「戀愛中的女人」形象,在網劇女主紛紛專注搞錢、搞事業、注重自我價值實現時,網絡電影對於女性角色及個性的塑造也需要多元化。女性英雄、女兵等強悍、實力派「大女主」也應該在網絡電影中被看到。好的一點是,2020年出現了《花木蘭之大漠營救》《花木蘭之巾幗英豪》《無雙花木蘭》等多部「花木蘭電影」,也有女導演曾黎執導、徐冬冬主演的《大嫂歸來》和《特工狂花》等不同以往的女性形象出現。
此外,對於出生時「男性基因」強烈、至今仍以男性觀眾為主流觀影人群,且以男性創作者為主導的網絡電影來說,要想做到真正吸引女性觀眾還有一條「金科玉律」,那就是:「尊重女性」。
— THE END —
作者 | 桓涵
主編 | 彭侃
排版 | 李可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