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油管洩油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0 16:49:15 1
專利名稱:提油管洩油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油田機械採油用的提油管洩油器。
背景技術:
已有的洩油器種類很多,大多數是借用井內抽油杆打開洩油或地面投入工具打開洩油。這些類型的洩油器如果抽油杆斷脫後,抽油杆提不出來,無法實現洩油。如專利號為96238554.9一種分體式提油管洩油器,它的支撐式解鎖總成在上提油管時就會與洩油總成接觸而洩油,當作業工人操作失誤或下井過程中碰到新情況需要上提油管時就會造成洩油器打開洩油,使作業不成功。又有專利號00247456.5提油管洩油器,也存在上述專利(96238554.9一種分體式提油管洩油器)的問題。作業工人操作失誤是因為下油管過程中本身需要有上提油管的操作以及多年養成的難以改變的習慣,都有可能造成此類洩油器的打開洩油。專利號00258996.6的卡瓦式旋轉洩油器,卡瓦不能徑向張開,不能卡在套管上,所以不洩油,既是卡瓦能徑向張開卡在套管上,洩油後卡瓦有時不能收回而卡管柱,造成事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避免現有洩油器的不足,提供一種提油管洩油器,靠提油管時對油管的操作實現洩油器的打開洩油。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由內管、軌道銷釘、摩擦機構、釋放套、鎖球、密封套組成。摩擦機構套裝在內管外,內管外表面有軌道槽,軌道槽分上軌道槽(或短軌道槽)和下軌道(或長軌道槽),內管與摩擦機構由軌道銷釘聯接,軌道銷釘可在內管外表面的軌道槽裡運動,釋放套處於摩擦機構下部,密封套安裝在內管下部,內管下部有洩油孔,洩油孔由密封套覆蓋,洩油孔上、下有密封圈,密封套與內管由鎖球聯接,釋放套內孔套於密封套外,釋放套下端面處於鎖球之下。摩擦機構上的摩擦塊外徑大於套管,可隨套管內徑而變化。摩擦機構的作用是產生軸向力,在需要洩油時推動密封套移動。
本發明接於抽油泵上,軌道銷釘處於上軌道槽(或短軌道槽)裡,抽油泵工作時本發明處於密封狀態,下次作業提油管需要洩油時,先上提油管,在摩擦機構與套管之間的摩擦力作用下,摩擦機構、釋放套不動,使軌道銷釘處於內管外表面上的軌道槽的中部變形處,再旋轉油管後上提油管,在摩擦機構與套管之間的摩擦力作用下軌道銷釘處於內管外表面上的軌道槽的下軌道槽(或長軌道槽)裡,由於密封套、鎖球隨內管上行,鎖球進入釋放套內部擴孔處,鎖球失去對密封套的鎖定作用,密封套被摩擦機構阻擋,內管繼續上行,使內管上的洩油孔內外聯通洩油。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洩油時靠上提油管後旋轉油管再上提油管洩油,何時洩油可由人工隨意控制,不需投入開啟洩油器的工具和抽油杆,不受抽油杆斷脫的影響,因為下油管時不會有上提油管後旋轉油管再上提油管的連續操作,管柱下部帶有如Y221型的旋轉座封的封隔器在座封時是旋轉油管後下放油管,與打開洩油器的操作不同,所以不會造成油油器動作而洩油,因此,本發明工作可靠,作業成功率高。
四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裝配圖。
圖2、3、4、5是實施例中內管外表面上軌道槽的四種展開圖。
五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進行說明。
在圖中1是內管,2是軌道銷釘,3是摩擦機構,4是釋放套,5是鎖球,6是密封套。即本發明由內管1、軌道銷釘2、摩擦機構3、釋放套4、鎖球5、密封套6組成。摩擦機構3套裝在內管1外,內管1外表面有軌道槽,軌道槽分上軌道槽C(或短軌道槽,圖5所示)和下軌道E(或長軌道槽,圖5所示),內管1與摩擦機構3由軌道銷釘2聯接,軌道銷釘2可在內管1外表面的軌道槽裡運動,釋放套4處於摩擦機構3下部,密封套6安裝在內管1下部,內管1下部有洩油孔B,洩油孔B由密封套6覆蓋,洩油孔B上、下有密封圈,密封套6與內管1由鎖球5聯接,釋放套4內孔套於密封套6外,釋放套4下端面處於鎖球5之下。摩擦機構3上的摩擦塊外徑大於套管內徑,可隨套管內徑而變化。摩擦機構3的作用是與套管作用產生軸向力,在需要洩油時推動密封套6移動。本發明接於抽油泵上,軌道銷釘2處於上軌道槽C(或短軌道槽)裡,因為下油管時不會有上提油管後旋轉油管再上提油管的的連續操作,所以洩油器不會動作,抽油泵工作時本發明處於密封狀態。下次作業提油管需要洩油時,先上提油管,在摩擦機構3與套管之間的摩擦力作用下,摩擦機構3、釋放套4不動,使軌道銷釘2從內管1外表面上的上軌道槽C移動到軌道變形處D部,摩擦機構3也隨軌道銷釘2運動,再旋轉油管後上提油管,軌道銷釘2處於內管1外表面上的軌道槽下軌道槽E(或長軌道槽)裡,由於密封套6、鎖球5隨內管上行,鎖球5進入釋放套4的內部擴孔處,鎖球5失去對密封套6的鎖定作用,密封套6被摩擦機構3阻擋,內管1繼續上行,使內管1上的洩油孔B內外聯通,內管1內的原油從內管1經洩油孔B再經密封套6上的聯通孔A洩入套管裡。
摩擦機構3上的彈簧可採用壓縮彈簧,也可採用片彈簧。
如採用圖5所示的軌道槽,則洩油時不需要旋轉油管,洩油時下放油管使軌道銷釘從短軌道裡到達長短軌道交界處,再上提油管使軌道銷釘處於長軌道裡就能洩油。
內管1上的軌道可以單獨用鋼管加工出軌道後聯接在沒有軌道的內管上,兩件組合後可以替代圖中的內管1。
權利要求
1.一種提油管洩油器,由內管(1)、軌道銷釘(2)、摩擦機構(3)、釋放套(4)、鎖球(5)、密封套(6)組成,其特徵是摩擦機構(3)套裝在內管(1)外,內管(1)與摩擦機構(3)由軌道銷釘(2)聯接,釋放套(4)處於摩擦機構(3)下部,密封套(6)安裝在內管(1)下部,密封套(6)與內管(1)由鎖球(5)聯接,釋放套(4)內孔套於密封套(6)外,釋放套(4)下端面處於鎖球(5)之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油管洩油器,其特徵是內管(1)外表面有軌道槽,軌道槽分上軌道槽(或短軌道槽)和下軌道槽(或長軌道槽)。
全文摘要
一種提油管洩油器,由內管、軌道銷釘、摩擦機構、釋放套、鎖球、密封套組成,摩擦機構套裝在內管外,內管與摩擦機構由軌道銷釘聯接,釋放套處於摩擦機構下部,密封套安裝在內管下部,密封套與內管由鎖球聯接,釋放套內孔套於密封套外,釋放套下端面處於鎖球之下。洩油時靠上提油管後旋轉油管再上提油管洩油,何時洩油可由人工隨意控制,不需投入開啟洩油器的工具和抽油杆,不受抽油杆斷脫的影響。因為下油管時不會有上提油管後旋轉油管再上提油管的連續操作,管柱下部帶有如Y221型的旋轉座封的封隔器在座封時是旋轉油管後下放油管,與打開洩油器的操作不同,所以不會造成洩油器動作而洩油,因此,本發明工作可靠,作業成功率高。
文檔編號E21B34/12GK1702291SQ20051004376
公開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7日
發明者段世安, 孫貴豔 申請人:孫貴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