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鶴為什麼不能賣奶粉(奶粉價格要降了)
2023-09-10 08:27:52 1
最近,股票市場持續動蕩,各大上市企業憂心忡忡。從七月份開始,涉及教育、網際網路、房地產行業股市暴跌,到八月份白酒、騰訊等不斷波動,曾經被市場看好的企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股價下跌。而這一切的背後,都是國家相關部門在對行業進行整頓。誰想搞壟斷,辦他。誰想搞大社會分配不均,辦他。誰阻礙人民生活,辦他。所以各行各業,誰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被整頓的對象。這不,最近配方奶粉被點名,看來這一次國產奶粉行業要變天了!我是財經十二辰,專注財經領域,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國產奶粉的那些事兒。
配方奶粉被點名,多家奶粉企業股價下跌
8.5日晚間,官方媒體點名批評了國產奶粉的營銷問題,其內容直指「配方奶粉」,噱頭大,實質低,價格與品質不相匹配。而且配方奶粉的營銷內容中:和母乳功能相近,接近母乳等內容,存在誘導消費者購買,並且涉及誇大宣傳。更強調了奶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能代替母乳進行餵養的,這屬於本質上的虛假宣傳。
這篇報導一出,奶粉行業的股市便開始反應了。和之前「雙減」政策對教育行業的影響一致,奶粉行業的股價開始下跌。其中飛鶴奶粉下跌得最多,一度達到了9%。其他的奶粉企業如貝因美、伊利、蒙牛等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跌幅。在眾多奶粉企業股市動蕩的背後,再一次表明的是相關部門對行業整頓的決心。曾經價格高上天的奶粉,價格要跌了。
奶粉行業為什麼成為點名批評的對象?
在被批評的國產奶粉中,營銷內容存在不實性、引導性。推崇配方奶粉接近母乳功能,和國民營養計劃的指示不符。我國目前新生兒的出生率逐漸走低,但是奶粉的銷量卻連年增高,這和實際消費預測不符。
能夠讓奶粉銷量增高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於奶粉價格的提高和奶粉宣傳的噱頭太大,對消費者購買產生誤導。在《國民營養計劃》中指出:0-6個月的嬰兒純母乳餵養的比例要達到50%以上,在2030年要再提高10%。母乳是嬰兒在出生之後應該接受到的最佳營養,堅持六個月以上的母乳餵養可以讓嬰兒的成長更健康,營養更加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寶寶抵抗力,促進孩子健康發育。
但是目前我國超過70%的孩子沒有辦法接受到母乳餵養的益處,更多的孩子在出生之後就在喝奶粉。造成這種現象的除了部分女性母乳不足外,配方奶粉宣傳和母乳營養價值一致,甚至比母乳營養價值還高,給消費者造成了誤導。也讓更多年輕的媽媽選擇配方奶粉為嬰兒哺育。
奶粉企業的宣傳是為了達到自己銷量提升的目的,本質上是企業軟性營銷。在銷售平臺上:搜索配方奶粉,基本上都存在「接近母乳」的宣傳內容。例如:飛鶴奶粉,在其宣傳時還使用「中國母乳黃金標準」等字樣,營銷性質明顯。
高價低質,國產奶粉「智商稅」
除了這次被官方點名的企業營銷宣傳問題之外,在我國國產奶粉市場還存在著「高價低質」的不良情況。大部分奶粉企業的利潤空間大到連茅臺都望其項背。奶粉行業利潤空間高,價格高,成本低,已經成為業內不爭的事實。
為什麼國產奶粉敢做「高價低質」的事兒呢?
針對國產奶粉高價低質,就不得不說國產奶粉這幾十年的沉浮。從三鹿奶粉被爆出三聚氰胺之後,國人對國產奶粉的信心下降,使得國產奶粉的銷售一度大跌,在市場份額中無法達到一半,商超中的奶粉從國產統治變為進口為上。從這開始,國產奶粉被 打入冷宮。
但是隨著外國奶粉也出現安全問題,包括價格高、不適合中國人體質等宣傳,讓國人開始對國產奶粉重燃希望。而國產奶粉企業飛鶴從這時開始找到了立足中國市場的新機會:適合中國寶寶體質。
利用這一宣傳語,讓飛鶴一躍成為了國產奶粉的銷量王。許多家長都被「專為中國人研製」所吸引,再加上飛鶴的價格在同等產品中是最高的,這就更讓家長願意購買。
對於大部分年輕爸媽來說,虧自己可以,虧孩子不行。奶粉的質量不好把握,但是「貴=好」一定沒錯。所以,中國奶粉的價格越來越高,而飛鶴也將高端奶粉路線拓展得越來越遠。飛鶴奶粉憑藉著「配方奶粉」和「專為中國寶寶研發」兩個內容,深受家長信賴,成為國產奶粉中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正是飛鶴提出的為中國寶寶研製奶粉這一概念,也讓許多奶粉企業看到營銷新方向,所以各式各樣的宣傳層出不窮。而相對應的國產奶粉價格越來越高。現在飛鶴一罐奶粉的售價在324元,折合成每克計算價格,飛鶴的奶粉排名世界第一。
奶粉價格高昂,也成為了增加養孩子負擔的罪魁禍首之一。根據業內人士表明:奶粉的生產、加工、宣傳到物流,最後售賣,其成本在60元左右,但是價格都能賣到300元。貴就等於質量好,奶粉企業將消費者當成了傻子,借著爸媽想要為孩子好的心,瘋狂撈金。
國產奶粉企業將大部分心思都花在了營銷上,而科研方面根本不在乎。拿飛鶴來說,宣傳「專為中國寶寶」,其每年都研發費用卻只有2.65億元,佔總收入的1%。其他同行也一樣,伊利 研發4.87億元,蒙牛3.18億元。用1%的錢用來研發,真的能夠達到它所宣傳的品質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國產奶粉企業為了能夠讓消費者多買單,相信他們的營銷內容,在宣傳方面願意給大價錢。飛鶴的營銷成本在2020年達到了52.63億元,2019年這一數字才僅為34.48億元。和研發費用相比,營銷成本堪稱天文數字。
羊毛必然出在羊身上。國產奶粉將大量資金投入到廣告宣傳中,這些成本都又加在了奶粉售價裡。高價低質,讓消費者頻頻貢獻「智商稅」,奶粉行業賺得盆滿鍋滿,是時候給消費者一個滿意的答覆了。
這次官媒的點名,為奶粉企業敲響警鐘:靠著營銷噱頭賺錢的日子過去了,為中國家庭貢獻的時候到了。產品質量才是企業發展硬道理。接下來的奶粉市場也會越來越規範,價格也會更透明。讓寶寶喝上放心奶、安心奶、價格相適的奶粉的日子不遠了。
我是財經十二辰,您對國產奶粉是怎麼看的呢?您認為接下來奶粉價格會適當下調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