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形輸送帶調偏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0 11:05:20 5

本實用新型屬於輸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槽形輸送帶調偏裝置。
背景技術:
機械的輸送其逐步代替了人為的搬運,機械輸送其不僅輸送效率非常高,而且大幅降低勞動強度。槽形輸送帶是目前常用的一種輸送帶。設置呈倒置拱形的輸送輥筒架,然後槽形輸送帶在輸送輥筒架上行走從而達到輸送的功能。
槽形輸送帶在輸送輥筒架上行走時,其需要進行調偏,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輸送帶自動調偏裝置[申請號:200720024529.2],由固定杆、支架、轉輪及託軸組成,支架下部與固定杆鉸接,支架上部兩側安裝有芯軸,芯軸上安裝有轉輪,轉輪上帶有卡槽,託軸安裝在支架上。輸送帶卡在兩轉輪的卡槽之間,當輸送帶發生偏斜時,可隨支架偏擺,能夠自動調整。該方案承託輸送帶的各部件均安裝在支架上,支架可自動偏擺,輸送帶偏斜時可自動調整,不會從託軸上脫出,也不會與其他部件摩擦,不會造成輸送帶的損壞,也不影響物料輸送。
上述的方案雖然具有以上諸多的優點,但是,上述的方案其結構複雜且調偏繁瑣,實用性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調偏簡單且實用性更強的槽形輸送帶調偏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槽形輸送帶調偏裝置包括安裝支架,在安裝支架上設有水平設置且能夠相對安裝支架轉動的中託輥筒,在中託輥筒上連接有固定架,在固定架上設有兩個調偏輪連接架,在每個調偏輪連接架上分別設有能夠自由轉動的錐形調偏輪且每根錐形調偏輪分別呈上小下大的結構,兩個錐形調偏輪對稱設置且分別位於中託輥筒的兩端外側,所述的固定架和調偏輪連接架之間設有用於調節兩根錐形調偏輪之間距離的調節結構。
在上述的槽形輸送帶調偏裝置中,兩根錐形調偏輪的軸心線形成小於180°的夾角。
作為另外一種方案,在上述的槽形輸送帶調偏裝置中,兩根錐形調偏輪的軸心線相互平行。
在上述的槽形輸送帶調偏裝置中,所述的調節結構包括設置在固定架上且水平設置的調節通孔,其中一個調偏輪連接架遠離錐形調偏輪的一端從調節通孔的一端插入,另一個調偏輪連接架遠離錐形調偏輪的一端從調節通孔的另一端插入,在固定架上穿設有至少兩根內端伸入至調節通孔且與固定架螺紋連接的鎖緊件,至少一根鎖緊件的內端抵靠在每個調偏輪連接架的外壁。
在上述的槽形輸送帶調偏裝置中,所述的固定架包括套設在中託輥筒兩端的固定板,在兩塊固定板之間設有位於中託輥筒下方且水平設置的方形管,所述的調偏輪連接架包括連接在錐形調偏輪下端的連接座,在連接座上連接有內端能夠插於所述的方形管中的方形管/棒材,在方形管的兩端分別設有至少一根所述的鎖緊件。
在上述的槽形輸送帶調偏裝置中,在每塊固定板的下端分別設有方形定位孔,所述的方形管兩端分別穿設在方形定位孔中,在每塊固定板上分別設有內端能夠伸入至方形定位孔內並抵靠在方形管外壁上的第一螺栓。
在上述的槽形輸送帶調偏裝置中,所述的連接座上設有供錐形調偏輪轉杆插入的轉杆孔,在連接座上穿設有至少一根內端能夠伸入至轉杆孔內並抵靠在轉杆上的第二螺栓。
在上述的槽形輸送帶調偏裝置中,所述的安裝支架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安裝架,在兩個安裝架之間設有兩根間隔設置的連接杆,在兩根連接杆的一端和兩根連接杆的另一端之間分別設有輥筒安裝座,所述的中託輥筒兩端分別安裝在輥筒安裝座上。
在上述的槽形輸送帶調偏裝置中,所述的固定板下端伸入至兩根連接杆之間的空間中。
在上述的槽形輸送帶調偏裝置中,兩個調偏輪連接架對稱設置。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槽形輸送帶調偏裝置的優點在於:
1、設計更合理,設置的錐形調偏輪,其可以通過槽形輸送帶與錐形調偏輪接觸的速差(高度方向)和阻力進行自行調偏,調偏簡單且實用性更強。
2、結構簡單且易於製造,符合當前社會技術的發展趨勢。
3、設置的調節結構可以調節兩根錐形調偏輪之間的距離,不僅可以擴大適用範圍,而且還可以便於調偏的調整。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中,安裝支架1、安裝架11、連接杆12、輥筒安裝座13、中託輥筒2、錐形調偏輪3、固定架4、調節通孔4a、鎖緊件4b、固定板41、方形管42、調偏輪連接架5、連接座51、方形管/棒材52、第二螺栓53。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一
如圖1-2所示,本槽形輸送帶調偏裝置包括安裝支架1,該安裝支架1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安裝架11,在兩個安裝架11之間設有兩根間隔設置的連接杆12,在兩根連接杆12的一端和兩根連接杆12的另一端之間分別設有輥筒安裝座13。
安裝架11上設有條形過釘孔,其便於安裝和安裝位置的調節。安裝架11呈L形,通過鑄造或者板材的衝壓折彎製成。
在安裝支架1上設有水平設置且能夠相對安裝支架1轉動的中託輥筒2,該中託輥筒2兩端分別安裝在輥筒安裝座13上且中託輥筒2的結構為現有技術。在每個輥筒安裝座13上分別設有定位槽,即,中託輥筒2兩端分別卡於所述的定位槽中。
在中託輥筒2上連接有固定架4,在固定架4上設有兩個調偏輪連接架5,兩個調偏輪連接架5對稱設置。在每個調偏輪連接架5上分別設有能夠自由轉動的錐形調偏輪3且每根錐形調偏輪3分別呈上小下大的結構,兩個錐形調偏輪3對稱設置且分別位於中託輥筒2的兩端外側,所述的固定架4和調偏輪連接架5之間設有用於調節兩根錐形調偏輪3之間距離的調節結構。
設置的調節結構可以調節兩根錐形調偏輪3之間的距離,不僅可以擴大適用範圍,而且還可以便於調偏的調整。
兩根錐形調偏輪3的軸心線形成小於180°的夾角a。優化方案,本實施例的兩根錐形調偏輪3的軸心線形成小於30-50°的夾角a。
設置的錐形調偏輪3,其可以通過槽形輸送帶與錐形調偏輪3接觸的速差(高度方向)和阻力進行自行調偏,調偏簡單且實用性更強。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的調節結構包括設置在固定架4上且水平設置的調節通孔4a,其中一個調偏輪連接架5遠離錐形調偏輪3的一端從調節通孔4a的一端插入,另一個調偏輪連接架5遠離錐形調偏輪3的一端從調節通孔4a的另一端插入,在固定架4上穿設有至少兩根內端伸入至調節通孔4a且與固定架4螺紋連接的鎖緊件4b,鎖緊件4b為螺釘或者螺栓。至少一根鎖緊件4b的內端抵靠在每個調偏輪連接架5的外壁。
更進一步地,固定架4包括套設在中託輥筒2兩端的固定板41,固定板41下端伸入至兩根連接杆12之間的空間中。在兩塊固定板41之間設有位於中託輥筒2下方且水平設置的方形管42,所述的調偏輪連接架5包括連接在錐形調偏輪3下端的連接座51,在連接座51上連接有內端能夠插於所述的方形管42中的方形管/棒材52,在方形管42的兩端分別設有至少一根所述的鎖緊件4b。
方形管42結合方形管/棒材52的結構,其可以避免相互之間的周向轉動。
其次,在每塊固定板41的下端分別設有方形定位孔,所述的方形管42兩端分別穿設在方形定位孔中,在每塊固定板41上分別設有內端能夠伸入至方形定位孔內並抵靠在方形管42外壁上的第一螺栓。
另外,在連接座51上設有供錐形調偏輪3轉杆插入的轉杆孔,在連接座51上穿設有至少一根內端能夠伸入至轉杆孔內並抵靠在轉杆上的第二螺栓53。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同實施例一的結構及原理基本相同,固在此不作贅述,而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兩根錐形調偏輪3的軸心線相互平行。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
儘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安裝支架1、安裝架11、連接杆12、輥筒安裝座13、中託輥筒2、錐形調偏輪3、固定架4、調節通孔4a、鎖緊件4b、固定板41、方形管42、調偏輪連接架5、連接座51、方形管/棒材52、第二螺栓53等術語,但並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