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退熱中成藥及其製備方法
2023-09-11 03:49:45 2
專利名稱:一種退熱中成藥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及其製備方法,特別是一種退熱中成藥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代醫學上體溫升高即為發熱,是人類在患疾病時最常見的症狀之一,許多疾病 則以發熱為主要的臨床表現,現代醫學的退熱治療,對於感染性疾病一般要查明(或進行 判斷)人體受感染的微生物,選擇合適的抗菌藥物消滅之,對於非感染性發熱(不明原因包 括無菌性炎症)是採取措施清除生物化學意義上的「毒素」,作為對症性治療措施,應用解 熱鎮痛藥,可以暫時解除或緩解病人因發熱造成的痛苦,但與疾病的痊癒或好轉並非一回 事。王皓之等人於2000年申請了一件名為「一種退熱藥物及其製備方法」的發明專 利,專利號為00121310. 5,公開號為CN1334101A。該專利的藥物是發揮細胞正常功能,效 解體內脂多糖等致熱源,同時導致病毒細菌產生的毒素、毒力失去效力後的產物,隨即經動 靜脈毛細管之間、肌表上皮細胞、汗腺散發到體外,再部分經肝細胞消化器上皮同大便排出 體外,其極少部分經靜脈至肺泡呼吸道排出體外,極微量部分經腎盂、腎小球、膀胱排出體 外,使病理產物逐漸減少經肺臟交換、肝臟的轉換、腎臟的積存與排洩,使臟器免受侵害的 同時,提高臟器的自免力,從而達到退熱目的,它對臨床上以發熱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廣泛適 用,療效可靠,對於被現代醫學不能查明原因的發熱(無名發熱、發熱待查等)等非感染性 患者,特別臨床上數日數月數年不愈者,更顯獨特療效,使伴隨臨床上頭痛、咽痛、咳嗽、咳 痰、尿黃等症狀逐漸減輕至消失。該專利選用驢骨、鱉甲等原料藥製成。但是原料中有很多很難獲得並且價格偏高, 不容易工業化生產,並且在一些國家被視為違禁藥品,該藥品在出口的時候遇到很多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易於工業化生產的退熱中成藥。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退熱中成藥,所用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 秦艽9-11,銀柴胡18-25,羌活8-15,獨活8_15,貫眾8_15,防風8_15,桂枝8_10,片薑黃 8-15,制附片4-16,落得打25-40,川烏8-12,蜈蚣8-12,馬鞭草8_16,紫花地丁 8-16,蒲公 英8-16,白花蛇舌草8-16,肉桂3-5,玄參8_16,荊芥8_16,鬼箭羽8_16,虎仗8_16,烏藥 8-16,佩蘭根8-16,地骨皮8-16,豬牙皂10-12,細辛3-9,桃奴8-25,甘草3-9。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1)退熱中成藥原料容易獲得,藥源豐富並 且價格便宜,成本低;幻退熱中成藥的療效顯著,臨床效果好;幻原料中無違禁成分,便於 出口 ;4)本發明對臨床上感染性發熱針對性的治療也有輔助治療作用,並能縮短療程,不 含鎮靜抗過敏藥,因而服藥不產生頭暈思睡,純天然中藥,因而不含激素,對機體免疫能力 只有加強,而且無毒副作用,使用安全方便。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一種退熱中成藥,所用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秦艽9-11,銀柴胡18-25, 羌活8-15,獨活8-15,貫眾8-15,防風8_15,桂枝8_10,片薑黃8_15,制附片4_16,落得打 25-40,川烏8-12,蜈蚣8-12,馬鞭草8-16,紫花地丁 8-16,蒲公英8-16,白花蛇舌草8-16, 肉桂3-5,玄參8-16,荊芥8-16,鬼箭羽8-16,虎仗8-16,烏藥8-16,佩蘭根8-16,地骨皮 8-16,豬牙皂10-12,細辛3-9,桃奴8-25,甘草3-9。所用原料及其重量份數優選為秦艽9. 5-10. 5,銀柴胡21-22,羌活10. 5-12. 5, 獨活 10. 5-12. 5,貫眾 10. 5-12. 5,防風 10. 5-12. 5,桂枝 8. 5-9. 5,片薑黃 10. 5-12. 5,制 附片9-11,落得打31. 5-33. 5,川烏9-11,蜈蟲公9-11,馬鞭草11-13,紫花地丁 11-13,蒲公 英11-13,白花蛇舌草11-13,肉桂3. 5-4. 5,玄參11-13,荊芥11-13,鬼箭羽11-13,虎仗 11-13,烏藥11-13,佩蘭根11-13,地骨皮11_13,豬牙皂10-12,細辛5-7,桃奴15. 5-17. 5, 甘草5-7。本發明的一種退熱中成藥的製備方法為將所述各原料粉碎並攪拌均勻。本發明中 成藥可以製成膏劑或片劑、衝劑、膠囊劑。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1一種退熱中成藥,所用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秦艽9,銀柴胡18,羌活8,獨活8,貫 眾8,防風8,桂枝8,片薑黃8,制附片4,落得打25,川烏8,蜈蚣8,馬鞭草8,紫花地丁 8,蒲 公英8,白花蛇舌草8,肉桂3,玄參8,荊芥8,鬼箭羽8,虎仗8,烏藥8,佩蘭根8,地骨皮8, 豬牙皂10,細辛3,桃奴8,甘草3。製備的時候將各原料粉碎並攪拌均勻。實施例2一種退熱中成藥,所用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秦艽10,銀柴胡21. 5,羌活11. 5,獨 活11. 5,貫眾11. 5,防風11. 5,桂枝9,片薑黃11. 5,制附片10,落得打32. 5,川烏10,蜈蚣 10,馬鞭草12,紫花地丁 12,蒲公英12,白花蛇舌草12,肉桂4,玄參12,荊芥12,鬼箭羽12, 虎仗12,烏藥12,佩蘭根12,地骨皮12,豬牙皂11,細辛6,桃奴16. 5,甘草6。實施例3一種退熱中成藥,所用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秦艽11,銀柴胡25,羌活15,獨活15, 貫眾15,防風15,桂枝10,片薑黃15,制附片16,落得打40,川烏12,蜈蚣12,馬鞭草16,紫 花地丁 16,蒲公英16,白花蛇舌草16,肉桂5,玄參16,荊芥16,鬼箭羽16,虎仗16,烏藥16, 佩蘭根16,地骨皮16,豬牙皂12,細辛9,桃奴25,甘草9。實施例4一種退熱中成藥,所用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秦艽10,銀柴胡19,羌活10,獨活10, 貫眾10,防風10,桂枝9,片薑黃10,制附片10,落得打10,川烏10,蜈蚣10,馬鞭草10,紫花 地丁 10,蒲公英10,白花蛇舌草10,肉桂4,玄參10,荊芥10,鬼箭羽10,虎仗10,烏藥10,佩 蘭根10,地骨皮10,豬牙皂11,細辛8,桃奴16,甘草7。
權利要求
1.一種退熱中成藥,其特徵在於,所用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秦艽9-11,銀柴胡18-25, 羌活8-15,獨活8-15,貫眾8-15,防風8_15,桂枝8_10,片薑黃8_15,制附片4_16,落得打 25-40,川烏8-12,蜈蚣8-12,馬鞭草8-16,紫花地丁 8-16,蒲公英8-16,白花蛇舌草8-16, 肉桂3-5,玄參8-16,荊芥8-16,鬼箭羽8-16,虎仗8-16,烏藥8-16,佩蘭根8-16,地骨皮 8-16,豬牙皂10-12,細辛3-9,桃奴8-25,甘草3-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退熱中成藥,其特徵在於,所用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秦 艽 9. 5-10. 5,銀柴胡 21-22,羌活 10. 5-12. 5,獨活 10. 5-12. 5,貫眾 10. 5-12. 5,防風 10. 5-12. 5,桂枝 8. 5-9. 5,片薑黃 10. 5-12. 5,制附片 9_11,落得打 31. 5-33. 5,川烏 9_11,蜈 蚣9-11,馬鞭草11-13,紫花地丁 11-13,蒲公英11-13,白花蛇舌草11-13,肉桂3. 5-4. 5,玄 參11-13,荊芥11-13,鬼箭羽11-13,虎仗11_13,烏藥11_13,佩蘭根11_13,地骨皮11-13, 豬牙皂10-12,細辛5-7,桃奴15. 5-17. 5,甘草5-7。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退熱中成藥,其特徵在於,所用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為秦 艽10,銀柴胡21. 5,羌活11. 5,獨活11. 5,貫眾11. 5,防風11. 5,桂枝9,片薑黃11. 5,制附 片10,落得打32. 5,川烏10,蜈蚣10,馬鞭草12,紫花地丁 12,蒲公英12,白花蛇舌草12,肉 桂4,玄參12,荊芥12,鬼箭羽12,虎仗12,烏藥12,佩蘭根12,地骨皮12,豬牙皂11,細辛 6,桃奴16. 5,甘草6。
4.一種製造權利要求1、2或3所述退熱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將所述各原料 粉碎並攪拌均勻。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退熱中成藥,所用原料為秦艽,銀柴胡,羌活,獨活,貫眾,防風,桂枝,片薑黃,制附片,落得打,川烏,蜈蚣,馬鞭草,紫花地丁,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肉桂,玄參,荊芥,鬼箭羽,虎仗,烏藥,佩蘭根,地骨皮,豬牙皂,細辛,桃奴,甘草。本發明的退熱中成藥原料容易獲得,藥源豐富並且價格便宜,成本低;原料中無違禁成分,便於出口。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2091286SQ20091026286
公開日2011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11日
發明者王存之, 王月宏, 王皓之 申請人:王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