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說明文說明方法
2023-09-10 17:09:50 2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用來介紹或解釋事物的狀態、性質、構造、功用、製作方法、發展過程以及內在事理的一種實用文體。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語文說明文說明方法,歡迎閱讀參考!
說明文的說明方法
一、要把握說明對象及特徵。
閱讀說明文,首先要準確把握說明對象,區分事理說明文和事物說明文。說明對象,即文章說明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具體事物,包括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和特徵等;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質、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把握說明對象可先從標題入手,如果並無標題,那還得認真閱讀文本?語段,逐段逐句排隊、梳理,找出說明對象。接著還要重點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徵。了解事物的特徵,不能停留在表面現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內在的本質。把握事物的特徵也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1、從標題著眼。有的標題在指出文章說明對象的同時,就指出其特徵。如《雄偉的人民大會堂》一文,標題指出說明對象是「人民大會堂」,也指出其特徵「雄偉」。
2、從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紹了有關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徵,然後歸納小結。例如《中國石拱橋》一文中,「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和「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兩句,就點明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二、要理清結構,分析說明順序。
說明文的結構並不複雜。常見的結構形式有「總?概括——分?具體」式、「總?概括——分?具體——總?概括」式、「分?具體——總?概括」式、並列式、遞進式等。例如,《蘇州園林》一文採用了「總——分」式結構。常用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三種。那麼,如何分析說明順序呢?
1、認清說明對象,分析說明順序。說明對象的特點決定了說明順序的選擇。有些事物內部構造比較複雜,通常按空間順序說明。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主要採用空間順序介紹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築結構。介紹事物各個階段的特點或製作過程,往往採用時間順序。介紹抽象事理或事物,多數採用邏輯順序,通常採用總分、主次、層進等方式,從現象到本質、從簡單到複雜、從原因到結果、從概述到具體地揭示事物的特徵。例如《死海不死》兩部分之間有一個由結果到原因的內在的邏輯順序。
2、把握語言標誌,「讀」出說明順序。例如,時間順序多用表時間變化的詞語,空間順序多用表方位的詞語,邏輯順序多用表邏輯層次的關聯詞語等。
三、要分析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為了說清楚事物的特徵,需要採用恰當的說明方法。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作詮釋、配圖表等。此外還要深入地理解說明方法的作用。方法恰當,可以使陌生的事物變為熟悉,抽象的事理變為具體,複雜的過程變為簡單,更易於讓讀者了解和接受。籠統地說,列數字能給人確切、具體的印象;打比方能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舉例子能反映一般情況,真切地說明事物;下定義可使讀者對說明對象產生一個明確的概念;分類別能收到全面、清楚的表達效果;作比較能使原先難說清的事物變得淺顯易懂,鮮明具體。
四、要體會說明文的語言特點。
準確、簡潔是說明文語言的主要特點。一般來說,以說明事物為主的說明文,重在抓住事物的特點,用簡明的語言平實地加以說明。而科學小品,講究趣味性、文藝性,需要作必要的生動、形象的說明。另外要重視具有修辭性功能的詞語表義的準確性,恰當地使用表程度、範圍的副詞和數量詞,可使語言表達更具體、更全面。恰當地使用關聯詞語,可使語言表達更連貫、更嚴密,從而更好地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特點。
說明文各種說明方法的作用
1.下定義:簡潔明了的概括說明對象的內涵本質,使說明文章更嚴密科學嚴謹.
2.作詮釋:對事物進行解釋說明,用於解釋被說明內容的成因及內在聯繫.使讀者在閱讀時對抽象的字詞能夠更加理解.
3.舉例子: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其作用是使說明的對象具體形象,便於讀者理解.
4.列數字:列舉數字進行說明.其作用是使說明準確無誤,令讀者信服.
5.打比方:用修辭方法中的明喻、暗喻來生動形象說明,增強文章的趣味性.
6.作比較:一個事物跟另一個事物做比,以突出強調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7.引用:引用別人的話或資料原文,加強被說明事物的理論依據的真實性.
8.分類別:把一個大的範圍分為一個個小的範圍,把複雜的事物按一定的標準分成若干小的事物來說明.其作用是使說明條理清楚.
9.摹狀貌:通過具體的描寫揭示事物的特徵,能使說明生動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讀性.
10.列圖表:畫出圖表,可使說明內容直觀形象.
說明文基本知識
1、概念: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用來介紹或解釋事物的狀態、性質、構造、功用、製作方法、發展過程以及內在事理的一種實用文體。
2、與其它文體的區別:議論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點;記敘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點;說明文以知授人,知識性是它的主要特點。
3、說明文的分類
事物說明文:如《蘇州園林》,說明「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的特徵。
事理說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學的說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於「海水的鹹度很高」。
說明文閱讀技巧
閱讀說明文要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招:善於找準說明對象。
第二招:善於概括說明對象的特點。
第三招:善於分析說明順序。
第四招:善於分析說明文的語言。
第五招:善於分析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弄清楚了說明方法的特點,分析它們在文章中的具體作用。
第六招:善於分析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義,現聯繫說明的內容,看看這兩者間有何內在聯繫,就能領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說明的開頭文段或中間敘述有關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在文章開頭敘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為了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或者是為了引出說明對象。在文章或段落中間敘述故事,往往是為了增強說明文的可讀性,同時也為了說明事物的來源或作用。
第七招:善於完成開放性問題。中考說明文閱讀,根據「新課標」中要求「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的要求,說明文閱讀考查的題目勢必要引導學生關注人類、關注自然、關注生態環境、關注科技進程、關注未來發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科學思想、科學品質、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