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溫空調製冷循環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9-15 21:42:50 1
專利名稱:寬溫空調製冷循環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調製冷循環系統,具體說涉及一種用於室內外溫差較大時的寬溫空調製冷循環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空調技術越來越成熟,大量的方艙、戶外機站、電器機櫃和坦克裝甲等艙室內安裝了空調設備,以滿足人員和電子設備正常工作的環境需求。空調在使用時,會暴露一些不足,例如在冬季,室外溫度低於零度以下,有些地方甚至達到_45°C,而艙室內因電子設備發熱量大,溫度達到30°C,此時需要實現低溫製冷,但是傳統的蒸氣壓縮製冷循環已無法實現。這時往往採用新風換熱技術來實現,但大多數艙室都有防沙塵、鹽霧、潮溼和氣密等要求,所以新風換熱技術並不能適用。同時,在過渡季節時,室外溫度不高,而室內的溫度高於室外溫度10-20°C時,雖然傳統的壓縮製冷循環可以實現,但是開啟空調製冷並不節能,能效比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寬溫空調製冷循環系統,該系統可以滿足室內外溫差較大時的空調製冷,且能效比高。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了以下技術方案由壓縮機、冷凝器、乾燥過濾器、儲液器、電子膨脹閥、蒸發器、氣液分離器依次通過管路連接成迴路,所述的壓縮機的輸出端與冷凝器的輸入端之間設有止逆閥,所述的儲液器設有第一、第二輸出端,其中第一輸出端通過電子膨脹閥與蒸發器的輸入端相連,第二輸出端通過第一電磁閥與蒸發器的輸入端相連,所述的氣液分離器設有第一、第二輸出端,其中第一輸出端與壓縮機的輸入端相連,第二輸出端通過第二電磁閥與冷凝器的輸入端相連,冷凝器的進風口設有第一溫度傳感器, 蒸發器的進風口設有第二溫度傳感器,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壓縮機、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電子膨脹閥、風機分別與控制器相連。本發明的儲液器第二輸出端的埠位於第一輸出端的埠的上方。本發明的儲液器上設有上、下二個視液鏡。本發明的氣液分離器的輸入端和氣液分離器的第一、第二輸出端均位於氣液分離器的上部。本發明的氣液分離器第二輸出端的埠位於氣液分離器輸入端的埠上方。本發明的氣液分離器第二輸出端的埠設在氣液分離器的頂部。本發明的冷凝器位於儲液器的上方,儲液器位於蒸發器的上方,氣液分離器輸入端的埠位於蒸發器的上方。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在傳統蒸氣壓縮製冷循環的基礎上,增加了系統自身的一個內循環,即當室內外的溫差達到設定溫度時,控制器切斷壓縮機、電子膨脹閥的信號,同時控制器給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工作信號,這時壓縮機停止工作,系統通過內循環實現製冷。該系統能效高,且能滿足防沙塵、鹽霧、潮溼和氣密等要求。
圖1是本發明的系統原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寬溫空調製冷循環系統,由壓縮機10、冷凝器20、乾燥過濾器30、儲液器 40、電子膨脹閥50、蒸發器60、氣液分離器70依次通過管路連接成迴路,所述的壓縮機10 的輸出端與冷凝器20的輸入端之間設有止逆閥80,所述的儲液器40設有第一、第二輸出端,其中第一輸出端通過電子膨脹閥50與蒸發器60的輸入端相連,第二輸出端通過第一電磁閥90與蒸發器60的輸入端相連,所述的氣液分離器70設有第一、第二輸出端,其中第一輸出端與壓縮機10的輸入端相連,第二輸出端通過第二電磁閥100與冷凝器20的輸入端相連,冷凝器20的進風口設有第一溫度傳感器,蒸發器60的進風口設有第二溫度傳感器, 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壓縮機10、第一電磁閥90、第二電磁閥100、電子膨脹閥 50、風機分別與控制器相連。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儲液器40上設有上、下二個視液鏡41,這樣可以方便觀察到製冷劑在儲液器40中的容量。本發明中的電子膨脹閥50也可以使用毛細管或熱力膨脹閥加電磁閥來替換,乾燥製冷劑30可以根據製冷系統的需要設立。本發明實際上包含有二種模式,其中模式I即常用的蒸氣壓縮製冷循環,工作流程是壓縮機10 —止逆閥80 —冷凝器20 —乾燥過濾器30 —儲液器40 —電子膨脹閥50 — 蒸發器60 —氣液分離器70 —壓縮機10。模式II即製冷劑的一個內循環,工作流程是蒸發器60 —氣液分離器70 —第二電磁閥100 —冷凝器20 —乾燥過濾器30 —儲液器40 —第一電磁閥90 —蒸發器60。模式II中的第一電磁閥90流經液態製冷劑,第二電磁閥100流經氣態製冷劑。從蒸發器60到冷凝器20之間的流程是氣流程,從冷凝器20到蒸發器60之間的流程是液流程,氣流程應確保氣態製冷劑在一定氣化壓力下順利上升,液流程應確保液態製冷劑在重力作用下順利下降,所以冷凝器20位於儲液器40的上方,儲液器40位於蒸發器60的上方,氣液分離器70輸入端的埠位於蒸發器60的上方,即冷凝器20的位置高於儲液器40的位置,儲液器40的位置高於蒸發器60的位置,氣液分離器70輸入端的埠位置不低於蒸發器60的位置;儲液器40第二輸出端的埠位於第一輸出端的埠的上方,即儲液器40第二輸出端的埠位置要高於第一輸出端的埠所處的位置;氣液分離器70的輸入端和氣液分離器70的第一、第二輸出端均位於氣液分離器70的上部;氣液分離器70 第二輸出端的埠位於氣液分離器70輸入端的埠上方,即氣液分離器70第二輸出端的埠位置高於氣液分離器70輸入端的埠所在的位置,作為優選方案,氣液分離器70第二輸出端的埠設在氣液分離器的頂部。
使用時,控制器是通過讀取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之間的溫差來確定啟動模式I或模式II,一般情況下,第一電磁閥90和第二電磁閥100常處關閉狀態,模式I 工作,當溫差到達設定值時,這時控制器給出壓縮機10和電子膨脹閥50停止工作的信號, 同時控制器給第一電磁閥90和第二電磁閥100啟動的信號,這時模式I關閉,模式II開始工作,模式II的原理是製冷劑在蒸發器60內吸熱後,變成有一定壓力的氣體,通過連接管流經氣液分離器70,再由氣液分離器70的第二輸出端經連接管流經第二電磁閥100到達冷凝器20,在冷凝器20中冷凝放熱,製冷劑由氣態變成液態,並在重力作用下,通過連接管流經儲液器40、再由儲液器40的第二輸出端經連接管流經第一電磁閥90回到蒸發器60,如此循環往復。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1)可以實現寬溫製冷工作,實現低溫製冷換熱;2)在室內溫度高於室外溫度10-20°C以上時,這時也採用模式II的內循環,壓縮機停止工作,有明顯的節能效果;3)能用於有氣密、三防等特殊要求的各類方艙、戶外機站、電器機櫃或坦克裝甲等裝備上;4)結構緊湊,成本低。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發明的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寬溫空調製冷循環系統,由壓縮機(10)、冷凝器(20)、乾燥過濾器(30)、儲液器 (40)、電子膨脹閥(50)、蒸發器(60)、氣液分離器(70)依次通過管路連接成迴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壓縮機(10)的輸出端與冷凝器(20)的輸入端之間設有止逆閥(80),所述的儲液器(40)設有第一、第二輸出端,其中第一輸出端通過電子膨脹閥(50)與蒸發器(60)的輸入端相連,第二輸出端通過第一電磁閥(90)與蒸發器(60)的輸入端相連,所述的氣液分離器 (70)設有第一、第二輸出端,其中第一輸出端與壓縮機(10)的輸入端相連,第二輸出端通過第二電磁閥(100)與冷凝器(20)的輸入端相連,冷凝器(20)的進風口設有第一溫度傳感器,蒸發器(60)的進風口設有第二溫度傳感器,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壓縮機 (10)、第一電磁閥(90)、第二電磁閥(100)、電子膨脹閥(50)、風機分別與控制器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寬溫空調製冷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儲液器(40)第二輸出端的埠位於第一輸出端的埠的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寬溫空調製冷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儲液器(40)上設有上、下二個視液鏡(4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寬溫空調製冷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氣液分離器(70)的輸入端和氣液分離器(70)的第一、第二輸出端均位於氣液分離器(70)的上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寬溫空調製冷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氣液分離器(70)第二輸出端的埠位於氣液分離器(70)輸入端的埠上方。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寬溫空調製冷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氣液分離器(70)第二輸出端的埠設在氣液分離器的頂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寬溫空調製冷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冷凝器(20)位於儲液器(40)的上方,儲液器(40)位於蒸發器(60)的上方,氣液分離器(70)輸入端的埠位於蒸發器(60)的上方。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寬溫空調製冷循環系統,由壓縮機、冷凝器、乾燥過濾器、儲液器、電子膨脹閥、蒸發器、氣液分離器依次通過管路連接成迴路,所述的壓縮機的輸出端與冷凝器的輸入端之間設有止逆閥,所述的儲液器設有第一、第二輸出端,其中第一輸出端通過電子膨脹閥與蒸發器的輸入端相連,第二輸出端通過第一電磁閥與蒸發器的輸入端相連,所述的氣液分離器設有第一、第二輸出端,其中第一輸出端與壓縮機的輸入端相連,第二輸出端通過第二電磁閥與冷凝器的輸入端相連,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在傳統蒸氣壓縮製冷循環的基礎上,增加了系統自身的一個內循環,能滿足防沙塵、鹽霧、潮溼和氣密等要求。
文檔編號F25B49/02GK102155827SQ20111004883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日
發明者張賢根, 易廣江, 王偉, 趙貝, 金從卓 申請人:合肥天鵝製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