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於拆裝的紡絲機熔體過濾裝置製造方法
2023-09-16 12:55:15 3
便於拆裝的紡絲機熔體過濾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於拆裝的紡絲機熔體過濾裝置,包含出熔體座、外套、濾芯、進熔體座,濾芯與進熔體座螺接,濾芯通過頭部螺接檔內設的進入口與垂直設置在進熔體座內的熔體進口互通,外套兩端分別設內螺紋一和內螺紋二,墊片一套入進熔體座的外螺接檔二上,把外套下端的內螺接檔一與進熔體座的外螺接檔二螺接,出熔體座設外螺接檔一,墊片二套入外螺接檔一後,外螺接檔一與外套上端的內螺紋二螺接。本實用新型採用部件用部件螺接中間裝墊片方式,能避免熔體接觸外部連接位置,消除螺紋和墊片焦化或凝固而拆裝困難的現象,六角和對邊的設置,拆裝時便於工具能更好的受力,維護裝卸方便,結構簡單,減少勞動成本。
【專利說明】便於拆裝的紡絲機熔體過濾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絲設備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便於拆裝的紡絲機熔體過濾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如圖1所示,目前常用的紡絲機熔體過濾器,由出熔體座101、外套102、濾芯103、墊片104、進熔體座105組成,濾芯103螺接在進熔體座105上,出熔體座101、墊片104、進熔體座105分別依次設有相對應的穿螺絲通孔通孔一 1011、通孔二 1041、通孔三1051,外套102兩端面設有位置對應的螺孔一 1021和螺孔二 1022,在外套102兩端各裝墊片104後,再分別裝上出熔體座101和進熔體座105,用緊固螺絲106緊固連接,紡絲機工作完工後,由於墊片104熔體接觸,連接空隙間有滲入易焦化,冷卻後凝固一體,很難分離和清理,增加了工作量,同時由於長時間高溫,容易使緊固螺絲106碳化,拆裝時容易斷裂,導致過濾器部件的報廢。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便於拆裝的紡絲機熔體過濾裝置,各部件間的墊片設在外部,各部件直接用螺接方式,過濾器使用時高溫熔體無法接觸到墊片和部件螺接部位,消除了因為熔體焦化和凝固而導致拆裝困難的現象,省去了緊固螺絲,也避免了因高溫導致緊固螺絲碳化,拆裝時斷裂而引起部件報廢現象,部件上設有六角和對邊,增強拆裝工具的受力,拆裝時的扭力直接作用在部件上,剛性足,易於拆卸,也利於安裝到位,避免熔體的洩露。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便於拆裝的紡絲機熔體過濾裝置,包含出熔體座、外套、濾芯、進熔體座,所述進熔體座有三個臺階檔,下端為外六角端子二,上端設外螺接檔二,所述外螺接檔二上設外螺紋二,中間檔設由外而內的熔體進口,所述熔體進口與內螺紋三垂直互通,所述內螺紋三向上與空擋連接,所述濾芯設濾材和螺接檔,所述濾材內有濾前熔體腔,所述螺接檔中間設與濾前熔體腔互通的進入口,外部設外螺紋三,所述外螺紋三與進熔體座上的內螺紋三螺接,所述外套下端設內螺接檔一,中間設內腔,上端設內螺接檔二,所述內螺接檔一內設內螺紋一,所述內螺紋一與螺接檔二上設的外螺紋二中間套入墊片一後螺接,所述出熔體座中間為熔體囤積腔,所述熔體囤積腔底部垂直設置熔體出口與外相通,出熔體座下端設外螺接檔一,所述外螺接檔一外設外螺紋一,把墊片二上的孔二套入外螺接檔一,外螺紋一與外套上端內螺接檔二內設的內螺紋二螺接。過濾前的熔體從進熔體座的熔體進口流入,拐彎進入口流入濾芯的濾前熔體腔,熔體通過濾材過濾後流入外套與濾芯的空隙,濾後的熔體進入與前述空隙連通的出熔體座內的熔體囤積腔,並從熔體出口排出。
[0005]進一步設置,所述的出熔體座上端設外六角端子。
[0006]進一步設置,所述的外套外設有對邊。
[0007]進一步設置,墊片一內設有孔一。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出熔體座、進熔體座和外套均為螺接式,連接穩定,緊固剛性足,連接性能受環境溫差變化的影響較小;部件螺接處設有墊片作為緩衝媒介,利於連接緊固和穩定,有利於避免高溫熔體的洩漏和安全隱患;部件螺接部位和墊片均和內部高溫熔體無接觸,消除了因熔體的滲入和凝固導致拆卸和清除困難的現象,拆裝簡易方便,減少維修工時和勞動力;出熔體座和進熔體座設有外六角端子,外套設有對邊,便於能更大扭力的旋轉拆裝,方便拆裝工具的固定;省略緊固螺絲的應用,消除了因緊固螺絲碳化導致拆裝時斷裂導致部件報廢現象,節約維修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現有熔體過濾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
[0011]圖中:出熔體座1、熔體出口 11、熔體囤積腔12、外螺接檔一 13、外螺紋一 14、外六角端子15、外套2、內螺接檔一 21、內螺紋一 211、內螺接檔二 22、內螺紋二 221、內腔23、對邊24、濾芯3、濾前熔體腔31、濾材32、螺接檔33、外螺紋三331、進入口 34、進熔體座4、熔體進口 41、空擋42、外螺接檔二 43、外螺紋二 44、內螺紋三45、外六角端子二 46、墊片一 5、孔一 51、墊片二 6、孔二 61。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通過實施例和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說明。
[0013]如圖2所示,便於拆裝的紡絲機熔體過濾裝置,包含出熔體座1、外套2、濾芯3、進熔體座4,所述進熔體座4有三個臺階檔,下端為外六角端子二 46,上端設外螺接檔二 43,所述外螺接檔二 43上設外螺紋二 44,中間檔設由外而內的熔體進口 41,所述熔體進口 41與內螺紋三45垂直互通,所述內螺紋三45向上與空擋42連接,所述濾芯3設濾材32和螺接檔33,所述濾材32為中空,內有濾前熔體腔31,所述螺接檔33中間設與濾前熔體腔31互通的進入口 34,外部設外螺紋三331,所述外螺紋三331與進熔體座4上的內螺紋三45螺接,所述外套2下端設內螺接檔一 21,中間設內腔23,上端設內螺接檔二 22,所述內螺接檔一 21內設內螺紋一 211,所述內螺紋一 211與螺接檔二 43上設的外螺紋二 44中間套入墊片一 5後螺接,所述出熔體座I中間為熔體囤積腔12,所述熔體囤積腔12底部垂直設置熔體出口 11與外相通,出熔體座I下端設外螺接檔一 13,所述外螺接檔一 13外設外螺紋一14,把墊片二 6上的孔二 61套入外螺接檔一 13,外螺紋一 14與外套2上端內螺接檔二 22內設的內螺紋二 221螺接。過濾前的熔體從進熔體座4的熔體進口 41流入,拐彎進入口流入濾芯3的濾前熔體腔31,熔體通過濾材32過濾後流入外套2與濾芯3的空隙,濾後的熔體進入與前述空隙連通的出熔體座I內的熔體囤積腔12,並從熔體出口 11排出。本實用新型出熔體座1、進熔體座4和外套2均為螺接式,連接穩定,緊固剛性足,連接性能受環境溫差變化的影響較小,部件螺接處設有墊片作為緩衝媒介,利於連接緊固和穩定,有利於避免高溫熔體的洩漏和安全隱患,部件螺接部位和墊片均和內部高溫熔體無接觸,消除了因熔體的滲入和凝固導致拆卸和清除困難的現象,拆裝簡易方便,減少維修工時和勞動力,出熔體座I和進熔體座4設有外六角端子,外套設有對邊,便於能更大扭力的旋轉拆裝,方便拆裝工具的固定,取消緊固螺絲106的連接方式,節省緊固螺絲106的同時,消除了因緊固螺絲碳化導致拆裝時斷裂導致部件報廢現象,節約維修成本。
[0014]所述的出熔體座I上端設外六角端子15,拆裝時利於增強旋轉扭力,便於拆裝工具固定。
[0015]所述的外套2外設有對邊24,拆裝時固定方便。
[0016]所述的墊片一 5內設有孔一 51。
[0017]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以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也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案例的限制,上述實施案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範疇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力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便於拆裝的紡絲機熔體過濾裝置,其特徵在於:包含出熔體座(I)、外套(2)、濾芯(3)、進熔體座(4),所述進熔體座(4)有三個臺階檔,下端為外六角端子二(46),上端設外螺接檔二(43),所述外螺接檔二(43)設外螺紋二(44),中間設熔體進口(41),所述熔體進口(41)與內螺紋三(45)垂直互通,所述內螺紋三(45)向上與空擋(42)連接,所述濾芯(3)設濾材(32)和螺接檔(33),所述濾材(32)內有濾前熔體腔(31),所述螺接檔(33)中間設與濾前熔體腔(31)互通的進入口(34),外部設外螺紋三(331),所述外螺紋三(331)與進熔體座(4)上的內螺紋三(45)螺接,所述外套(2)下端設內螺接檔一(21),中間設內腔(23),上端設內螺接檔二(22),所述內螺接檔一(21)內設內螺紋一(211),所述內螺紋一 (211)與螺接檔二(43)上設的外螺紋二(44)中間套入墊片一(5)後螺接,所述出熔體座(I)中間為熔體囤積腔(12),所述熔體囤積腔(12)底部垂直設置熔體出口(11)與外相通,出熔體座(I)下端設外螺接檔一(13),所述外螺接檔一(13)外設外螺紋一(14),把墊片二(6)上的孔二 ¢1)套入外螺接檔一(13),外螺紋一(14)與外套(2)上端內螺接檔二(22)內設的內螺紋二(221)螺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描述的一種便於拆裝的紡絲機熔體過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出熔體座I上端設外六角端子(1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描述的一種便於拆裝的紡絲機熔體過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套(2)外設有對邊(2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描述的一種便於拆裝的紡絲機熔體過濾裝置,其特徵在於:墊片一 (5)內設有孔一(51)。
【文檔編號】D01D1/10GK204174322SQ201420550052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3日
【發明者】樓近龍 申請人:諸暨紹彈化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