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滑塊式汽車用蓄電池電瓶栓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04:56:30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瓶栓,尤其是涉及一種滑塊式汽車用蓄電池電瓶栓。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用蓄電池電瓶栓多採用壓鑄式製作工藝,壓鑄產品工藝複雜。產品結構相對笨重。壓鑄類電瓶栓安裝為水平式鎖緊,佔用較大的安裝空間。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空間尺寸不斷減小,壓鑄類電瓶栓的結構設計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設計了一款垂直鎖緊的電瓶栓,改設計採用衝壓式本體設計,配合滑塊、螺栓和螺母實現在電瓶栓與汽車蓄電池的鎖緊,垂直鎖緊的方式減小了對操作空間的要求。
中國專利CN204596867U公開了一種正極電瓶栓,包括有長條形連接塊,所述長條形連接塊的其中一個短邊端端部上設有鎖緊箍套,所述長條形連接塊的另一短邊端端部上設有接線凸塊,所述的接線凸塊上設有至少一個接線插槽,所述長條形連接塊的長邊端上設有至少一個向外延伸的接線凸耳,所述的接線凸耳上固定有接線柱。該專利雖然將鎖緊箍套傾斜設置,但仍是簡單的水平式鎖緊,存在佔用空間大、操作不便等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滑塊式汽車用蓄電池電瓶栓。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滑塊式汽車用蓄電池電瓶栓,包括本體、螺栓、螺母、第一滑塊、第二滑塊和拉杆,所述本體的形狀為中空的矩形體,本體頂面和底面上均分別設有一定位圓孔以及連通定位圓孔的開口通道,所述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上下設置且緊貼開口通道一側的本體側面,第一滑塊與第二滑塊之間的接觸面為斜面,所述螺母套設在螺栓的頂端,所述螺栓的底端豎直穿過第一滑塊後位於第二滑塊內,所述拉杆架設在開口通道兩側的本體側面上,拉杆的一端與本體側面固定,另一端穿過本體側面和第二滑塊後與螺栓的底端固定。
所述本體頂面的定位圓孔向下翻沿形成帶缺口的第一圓環,所述本體底面的定位圓孔向上翻沿形成帶缺口的第二圓環。
兩個開口通道的位置相錯位。
所述第二滑塊的斜面上設有滑道,所述第一滑塊的斜面上設有卡入滑道的凸起。
與拉杆端部固定的本體側面水平分為固定部和翻沿部,所述固定部與拉杆的一端固定,所述翻沿部向外折彎。
所述翻沿部上設有定位孔。
所述本體採用由銅合金板衝壓折彎而成的本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一、利用了上下滑塊和拉杆共同擠壓本體從而實現了擠壓本體變形的設計,保證了同一個電瓶栓與不同尺寸的蓄電池柱頭的配合。只要保證本體變形量達到預變性就可以實現可靠的連結。
二、安全可靠:本體設有上下兩個圓環結構,使得本體有兩個鎖緊結構;壓縮變形後與蓄電池柱頭有兩處鎖緊,保證了接觸的可靠性;
三、拆裝方便:垂直安裝的鎖緊方式既減少了安裝空間的要求,拆卸也很方便;
四、電瓶栓重量小:電瓶栓本體採用銅合金薄板衝壓折彎而成,上下滑塊採用粉末冶金技術,總體重量較輕;有助於降低汽車的總重;
五、結構穩定:開口通道的位置相錯位,可避免因開口通道位置相對而導致開口通道處受力薄弱的問題,整體結構更加穩定,不易變形。同時設置翻沿部,有利於拉杆固定端更易移動,翻沿部上的定位孔可用於本體的固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本體,2、第一圓環,3、螺栓,4、螺母,5、第一滑塊,6、第二滑塊,7、拉杆,8、第二圓環,9、固定部,10、翻沿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限於下述的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滑塊式汽車用蓄電池電瓶栓,包括本體1、螺栓3、螺母4、第一滑塊5、第二滑塊6和拉杆7,本體1採用銅合金薄板,經衝壓折彎而形成中空的矩形體,本體1頂面和底面上均分別設有一定位圓孔以及連通定位圓孔的開口通道,兩個開口通道的位置相錯位,本體1頂面的開口通道的兩側邊呈八字形,本體1底面的開口通道的兩側邊相平行,本體1頂面的定位圓孔向下翻沿形成帶缺口的第一圓環2,本體1底面的定位圓孔向上翻沿形成帶缺口的第二圓環8,第一滑塊5和第二滑塊6上下設置且緊貼開口通道一側的本體1側面,第一滑塊5與第二滑塊6之間的接觸面為斜面,第一滑塊5和第二滑塊6之間設有容納螺栓3和拉杆7端部的空間,螺母4套設在螺栓3的頂端,螺栓3的底端豎直穿過第一滑塊5後位於第二滑塊6內,拉杆7架設在開口通道兩側的本體1側面上,拉杆7的一端與本體1側面固定,另一端穿過本體1側面和第二滑塊6後與螺栓3的底端固定。
第二滑塊6的斜面上設有滑道,第一滑塊5的斜面上設有卡入滑道的凸起,有利於保證兩個滑塊之間穩定的滑動。
與拉杆7端部固定的本體1側面為銅合金薄板折彎的結合之處,且水平分為固定部9和翻沿部10,固定部9與拉杆7的一端固定,翻沿部10向外折彎,則拉杆7兩端的本體1側面長度不同,有利於拉杆7拉動固定部9。翻沿部10上設有用於固定本體1的定位孔。
使用時,旋緊螺母4後上滑塊將會隨著螺母4向下移動,同時螺栓3會在第一滑塊5的帶動下一起向外側移動,同時螺栓3帶動拉杆7壓縮本體1,本體1在拉杆7和第二滑塊6的夾緊作用下會受到擠壓而變形,使得本體1中心的兩個圓環壓縮變小後與蓄電池電瓶的正極柱頭夾緊,實現了電瓶栓和蓄電池柱頭的接觸鎖緊,將電瓶的電源分配到汽車的各個功能部分。
本實用新型電瓶栓本體1為衝壓件再折彎,加工工藝簡單,本體1重量小;第一滑塊5、第二滑塊6上下設計,在滑塊對滑過程中實現了本體1的壓縮變形,保證本體1與蓄電池柱頭連接的可靠性;電瓶栓設計實現了電瓶栓與蓄電池垂直安裝,節省了安裝空間;電瓶栓本體1設有兩個圓環結構,在鎖緊後保證有兩處與蓄電池柱頭鎖緊;電瓶栓主要由本體1、拉杆7、上下滑塊、螺栓3和螺母4構成,可調節的變形量可以與不同尺寸的蓄電池柱頭鎖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