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模溫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14:30:40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溫機,特別涉及一種電磁模溫機。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能源節約已經成為必然和社會共識。各種行業必朝向節省能源、使用方便、節約空間、安全高效等特點的方向發展。
電磁感應加熱採用磁場感應電流(又稱渦流)的加熱原理,電磁灶熱源的產生是通過電子線路板組成部分產生高頻電流,由整流電路將50HZ/60HZ的交流電變成直流電壓,再經過控制電路將直流電壓轉換成頻率為20-25KHz的高頻電流,通過螺旋狀的磁感應圈,形成高頻交變磁場,當磁場內的磁力線通過金屬器皿(導磁材料)加熱部位金屬體內產生交變的電流(即渦流),渦流使鍋具鐵分子高速無規則運動,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產生熱能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發熱,從而將電能轉換為熱能,用來加熱和烹飪食物,從而達到煮食的目的。電磁加熱技術的熱效率高達98%,比傳統的電熱絲加熱高出40%。大大節約了能源,應用非常廣泛。
模溫機是一種通過熱載體(如水,導熱油)對需要加熱的模具設備提供熱量以維持模具的溫度的設備,在塑料,電子,五金模具,建材等行業使用廣泛。現有的模溫機等一般採用傳統的電熱式發熱管對熱載體進行加熱,普遍存在耗能大,加熱速度慢,提供熱效率低,更換發熱管難等缺點。現有的電熱管,只有45%左右的加熱效率,而且熱量必須穿過接觸阻抗,加熱器上的熱慣量加到系統上,熱效率低加熱慢,效率低,能耗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磁模溫機。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電磁模溫機,具有與模具設備相連接的出液口和回液口,熱載體經由回液口進入電磁模溫機後,經過電磁加熱總成進行加熱後,再經由出液口流出,電磁加熱總成包括電磁發熱體、電磁線圈和控制器,電磁發熱體通過管道分別與回液口和出液口相連通,電磁線圈包覆於電磁發熱體外壁,電磁線圈通電後使電磁發熱體快速升溫,控制器與電磁線圈相連接,用於控制電磁線圈的電流狀態,回液口與電磁發熱體之間還串接有高溫泵。
採用以上技術方案的電磁模溫機,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將電能轉換為熱能,在控制器內由整流電路將50/60HZ的交流電壓變成直流電壓,再將直流電壓轉換成頻率為20—25KHZ的高頻電壓,高速度變化的電流通過電磁線圈會產生高速度的磁場,當磁場內部的磁力線通過作為電磁發熱體的金屬容器(導磁材料製造)時產生無數的小渦流,使金屬容器自行高速發熱,從而使流經金屬容器的熱載體溫度升高。電磁感應加熱,是無接觸電磁感應加熱的,熱量直接產生在金屬容器筒壁上,大約有95%的加熱效率,比傳統的電熱管加熱高出40%。大大節約了能源,應用非常廣泛。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電磁線圈外側還設有磁場隔離磁條,磁場隔離磁條用於防止電磁線圈產生的磁力線外洩。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電磁發熱體與高溫泵之間還設有流量檢測器,流量檢測器與控制器信號連接。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電磁發熱體與高溫泵之間還設有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與控制器信號連接。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設有壓力表,壓力表與壓力傳感器信號連接,用於顯示壓力傳感器檢測到的管內液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出液口和回液口附近的管道還分別設有溫度傳感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回液口與高溫泵之間還串聯有聚液腔,聚液腔的內徑大於回液口的內徑。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設有用於儲存熱載體的儲液箱,儲液箱與聚液腔通過管路相連接,管路還串聯有開關閥,開關閥開啟時,儲液箱中的熱載體經由管路流入聚液腔。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儲液箱還設有加液口和液位尺。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聚液腔還設有排氣口和卸液口。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排氣口和卸液口分別位於儲液箱和聚液腔連接處的上方和下方,儲液箱位於聚液腔上方,排氣口與儲液箱上部連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電磁模溫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電磁發熱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合圖2示意性地顯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的一種電磁模溫機。如圖所示,該裝置具有與模具設備相連接的出液口3和回液口4。熱載體經由回液口4進入電磁模溫機後,經過電磁加熱總成進行加熱後,再經由出液口3流出。
其中,電磁加熱總成包括導磁性的金屬容器7、電磁線圈15和控制器16。金屬容器7通過管道分別與回液口4和出液口3相連通。電磁線圈17包覆於金屬容器7外壁,電磁線圈15通電後使金屬容器7快速升溫,控制器16與電磁線圈15相連接,用於控制電磁線圈15的電流狀態。
回液口4與金屬容器7之間還串接有高溫泵8。
電磁線圈15外側還設有磁場隔離磁條12。磁場隔離磁條12用於防止電磁線圈15產生的磁力線外洩。
控制器16還設有電流超壓過載及漏電保護。
金屬容器7與高溫泵8之間還設有流量檢測器9。流量檢測器9與控制器16信號連接。
金屬容器7與高溫泵8之間還設有壓力傳感器10。壓力傳感器10與控制器16信號連接。
該裝置還設有壓力表11。壓力表11與壓力傳感器10信號連接,用於顯示壓力傳感器10檢測到的管內液壓。
出液口3和回液口4附近的管道還分別設有溫度傳感器2。通過溫度傳感器2,控制器16可以進行控制電磁線圈15的電流狀態,從而進行超溫保護。
回液口4與高溫泵8之間還串聯有聚液腔6。
聚液腔6的內徑大於回液口4的內徑。
該裝置還設有用於儲存熱載體的儲液箱8。儲液箱8與聚液腔6通過管路相連接。管路還串聯有開關閥14。開關閥14開啟時,儲液箱8中的熱載體經由管路流入聚液腔6。
儲液箱8還設有加液口1和液位尺17。
聚液腔6還設有排氣口5和卸液口13。
排氣口5和卸液口13分別位於儲液箱8和聚液腔6連接處的上方和下方,儲液箱8位於聚液腔6上方,排氣口5與儲液箱8上部連通。
採用以上技術方案的電磁模溫機,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將電能轉換為熱能,在控制器內由整流電路將50/60HZ的交流電壓變成直流電壓,再將直流電壓轉換成頻率為20—25KHZ的高頻電壓,高速度變化的電流通過電磁線圈會產生高速度的磁場,當磁場內部的磁力線通過作為電磁發熱體的金屬容器(導磁材料製造)時產生無數的小渦流,使金屬容器自行高速發熱,從而使流經金屬容器的熱載體溫度升高。電磁感應加熱,是無接觸電磁感應加熱的,熱量直接產生在金屬容器筒壁上,大約有95%的加熱效率,比傳統的電熱管加熱高出40%。大大節約了能源,應用非常廣泛。
發明的工作原理及過程如下:
第一步、向加液口1中加入導熱載體(以下以導熱油為熱載體為例),到儲液箱18中至液位尺17中上部位;
第二步、打開高溫開關閥14(A處與聚液腔6的進口A相聯),導熱油進入聚液腔6中,聚油腔6的卸油口13與外部相聯。聚油腔6的排氣口5與油箱18的B口相聯形成排氣管路。聚液腔6與回液口4相連接,中間部位裝有溫度傳感器2(可探測回油溫度),回液時多餘的氣體將經排氣管路由儲液箱加液口1排出;
第三步、當電動高溫泵8啟動後,流量檢測開關9測到有導熱油經過,液位壓力表11顯示有0.2~0.6Mpa壓力時,控制器16控制電磁線圈15開始通電,產生磁場,從而使金屬容器7自身感應發熱,迅速產生熱量;
第三步、導熱油經過到金屬容器7,流到出液口3,出液口3與外接模具設備相連接,出液口3中間部位裝有溫度傳感器2,以測量出油溫度。
第四步、導熱油經過回液口4流回聚液腔6,循環加熱。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