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製造方法
2023-09-15 23:46:05 1
一種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屬於顯示【技術領域】,其可解決現有的3D顯示裝置顯示效果差的問題。本發明的顯示面板,其包括光柵,所述光柵的光柵常數設置為使得所述顯示面板的單視區的寬度範圍為130-195mm。本發明可用於小型的顯示面板,例如手機面板。
【專利說明】一種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顯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常見的裸眼3D顯示器,其最基本的做法是通過光柵100將畫面分割成適合左、右眼的兩個不同角度的圖像(也即是二視點裸眼3D顯示器),呈現給用戶多個相互間隔的左視區101和右視區102。當用戶左眼位於左視區101,右眼位於與左視區101相鄰的右視區102時,用戶左眼能看到對應的左眼圖像,右眼能看到對應的右眼圖像,左眼圖像和右眼圖像是一對立體圖像,這樣大腦就可以將他們融合成3D畫面,用戶就享受到3D立體畫面。
[0003]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在常規的3D顯示裝置的設計中,通常通過調整光柵常數,以調整左視區101和右視區102 (也就是單視區)的範圍與人的瞳距(一般人的瞳距在65mm左右)相同,對於二視點裸眼3D顯示器而言,用戶正常觀看的區域僅佔50%,不可避免產生「死區」。「死區」也即是說在用戶頭部動作時,左眼位於右視區102,右眼位於左視區101,此時無法觀看到3D立體圖像,還會產生眩暈、眼脹等不良反應。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包括,針對現有的上述3D顯示裝置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視覺效果好,體積輕薄的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0005]解決本發明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顯示面板,其包括光柵,所述光柵的光柵常數設置為使得所述顯示面板的單視區的寬度範圍為130-195_。
[0006]本發明的顯示面板,通過調整光柵常數以改變顯示面板的單視區的寬度,也就是每個光柵常數對應一個單視區的寬度值。本實施例中將單視區的範圍擴大至130-195mm,也就是每個相鄰的左視區和右視區的範圍均在130-195mm,此時在如圖2所示的兩個相鄰的單視區中間區域,左眼對應左視圖,右眼對應右視圖,此時觀看到的圖像呈現3D立體效果,而在兩個相鄰的單視區中間區域以外的其他區域,由於單視區的範圍變大,此時在兩個相鄰的單視區中間區域以外的部分區域(也就是緊挨著相鄰的單視區中間區域的位置)左眼可以看到左視圖,右眼也可以看到左視圖;或者右眼可以看到右視圖,左眼也可以看到右視圖,此時觀看到的圖像為2D圖像。與現有的3D顯示面板中將通過調整光柵常數將每個單視區的寬度設定為人眼瞳距的值,也就是在65mm左右相比,本發明將原有的部分「死區」位置顯示2D畫面,進而,在視覺上改善了兩個相鄰的單視區中間區域的3D顯示效果,而且將「死區」位置相應向兩個相鄰的單視區中間區域以外移,增大了整體連續觀看的視角。
[0007]優選的是,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設於背離所述光柵的出光面的一側。
[0008]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多個子像素彩膜,每個所述子像素彩膜的寬度在40um-100um之間。[0009]更進一步優選的是,通過以下公式計算所述彩膜基板與光柵之間的距離:
[0010]H=P/LXS,其中,H為所述彩膜基板與光柵之間的距離,P為每個所述子像素彩膜的寬度,S為用戶與顯示面板間的距離,該距離在200mm-400mm之間,L為單視區的寬度。
[0011]優選的是,所述顯示面板為手機面板。
[0012]解決本發明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上述顯示面板。
[0013]由於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包括上述顯示面板,故其顯示效果較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現有的3D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0015]圖2為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0016]圖3為現有的3D顯不面板串擾的白光売度分布曲線;以及
[0017]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顯示面板串擾的白光亮度分布曲線。
[0018]其中附圖標記為:100、光柵;101、左視區;102、右視區;200、彩膜基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0]實施例1:
[0021]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其包括光柵,所述光柵100的光柵常數設置為使得所述顯示面板的單視區的寬度範圍為130-195_。其中,所述顯示面板包括多個相鄰的左視區101和右視區102,每個左視區101或右視區102稱為一個單視區。
[0022]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每個光柵常數對應一個單視區的寬度值,通過調整光柵100的光柵常數以改變顯示面板的單視區的寬度。本實施例中將單視區的範圍擴大至130-195mm,也就是相鄰的左視區101和右視區102中的每一個的範圍均在130?195mm,此時在如圖2所示的兩個相鄰的單視區的中間區域(也就是兩個相鄰的左視區101和右視區102的中間區域),左眼對應左視圖,右眼對應右視圖,此時觀看到的圖像呈現3D立體效果。由於單視區的範圍變大,此時在兩個相鄰的單視區中間區域以外的部分區域(也就是緊挨著相鄰的單視區中間區域的位置)左眼可以看到左視圖,右眼也可以看到左視圖;或者右眼可以看到右視圖,左眼也可以看到右視圖,此時觀看到的圖像為2D圖像。與現有的3D顯示面板中將通過調整光柵常數將每個單視區的寬度設定為人眼瞳距的值,也就是在65mm左右相比,本實施例將原有的部分「死區」位置顯示2D畫面,進而,在視覺上改善了兩個相鄰的單視區中間區域的3D顯示效果,而且將「死區」位置相應向兩個相鄰的單視區中間區域以外移,增大了整體連續觀看的視角。
[0023]本實施例的裸眼3D顯示面板主要是針對於二視點的顯示面板,而二視點的顯示面板針對一個人觀看的視覺效果更好,所以說本實施例優選為手機面板,當然其他顯示器的小尺寸面板也是可以的,例如說MP4、PSP等。
[0024]本實施例所提供的顯示面板當然還可以包括彩膜基板200,彩膜基板200上設置有多個子像素彩膜(紅色子像素彩膜R、綠色子像素彩膜G、藍色子像素彩膜B),每個子像素彩膜的寬度在40um-100um之間,也就是每個子像素的尺寸在40um-100um之間。其中,光柵100設於背離彩膜基板200的出光面的一側。如圖2所示的顯示面板的光路圖,其中光路圖的設計計算公式如下:
[0025]H/S=P/L,即 H=P/L X S
[0026]其中,H為放置高度,即所述彩膜基板與光柵之間的距離;
[0027]P為每個所述子像素彩膜的寬度;
[0028]S為用於觀看顯示面板時,用戶與顯示面板間的距離,
[0029]通常,S在 200mm-400mm 之間;
[0030]L為單視區的寬度。
[0031]當現有的顯示面板的P、S與本實施的顯示面板的P、S均相同時,在本實施例中L的範圍在130mm?195mm之間,而現有3D顯示面板中的L在65mm左右,很明顯的可以看出,本實施例顯示面板的H明顯比現有的3D顯示面板的H要小得多。以5.5inch手機面板為例,在這種情況中,子像素彩膜寬度P=0.063mm,觀看距離S取350mm,此時採用現有設計,L單視區範圍65mm,計算得到的放置高度H=0.51mm ;採用本實施例設計,L單視區範圍184mm,計算得到的放置高度H=0.18_。很容易看見出,本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的厚度更加輕薄。
[0032]如圖3和4,為上述5.5inch的二視點的手機面板的設計的3D串擾的白光亮度分布曲線和現有的設計的3D串擾的白光亮度分布曲線(其中Iview代表左眼觀看到的右視圖;2view代表左眼觀看到的左視圖)。其中,現有的設計下3D串擾在2.65%,而本發明的優化設計和結構下,其3D串擾可降至1.54%,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兩相鄰單視區中間區域的亮度受其相鄰單視區的亮度影響很小,極大降低了 3D串擾。
[0033]實施例2:
[0034]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實施例1所述的顯示面板,該顯示裝置可以為:手機、平板電腦、電視機、顯示器、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框、導航儀等任何具有顯示功能的產品或部件。
[0035]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具有實施例1中的顯示面板,故其顯示效果。
[0036]當然,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還可以包括其他常規結構,如電源單元、顯示驅動單元等。
[0037]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實施方式僅僅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原理而採用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然而本發明並不局限於此。對於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實質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各種變型和改進,這些變型和改進也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顯示面板,其包括光柵,其特徵在於,所述光柵的光柵常數設置為使得所述顯示面板的單視區的寬度範圍為130-195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設於背離所述光柵的出光面的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多個子像素彩膜,每個所述子像素彩膜的寬度在40um-100um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徵在於,通過以下公式計算所述彩膜基板與光柵之間的距離: H=P/LXS,其中,H為所述彩膜基板與光柵之間的距離,P為每個所述子像素彩膜的寬度,S為用戶與顯示面板間的距離,該距離在200mm-400mm之間,L為單視區的寬度。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顯示面板為手機面板。
6.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徵在於,其包括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顯示面板。
【文檔編號】G02B27/22GK103698889SQ201310701280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8日
【發明者】周春苗 申請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