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記憶全文(共和國的記憶我有月票)
2023-09-16 17:12:47 1
「交通基本靠走」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大部分地區交通狀況的真實寫照。50年代的農村,不但絕大多數人沒有乘過汽車,甚至很多人連汽車都沒見過。在某些國產電影裡,一些農村小孩見到汽車歡呼雀躍,跟在汽車屁股後面追,那不是誇張而是確有其事。
在北方一些偏僻的山溝裡,種地、趕集和拉莊稼都要靠人背驢馱。誰家裡要是有一頭驢,相當於現在的人家裡有一輛小轎車。騎在毛驢上哼小曲是一件很美的事,旁邊的人只能眼巴巴地看著。驢背的兩側掛著馱籠,可以運東西,雖然速度慢些,但減輕了人力。
騎驢是50年代最好的交通工具。人們出遠門時就騎毛驢,出外買賣東西也靠毛驢,人生最重大的事情——結婚,必定要用到毛驢,就像現在的人結婚一定要有很多輛轎車。接媳婦的時候,首先將毛驢簡單打扮,給驢面兩邊、驢的尾巴都綁上紅布條作為裝飾,再在驢的鞍子上放上被子單子裝飾一番,之後就趕去新媳婦家了。牛車和馬車是更為大型的運輸工具,普通人家沒有,一般的生產隊裡作為公共財產擁有一二輛。
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和一些省會城市,公共汽車雖然不斷增加,但受各方麵條件的限制,城市居民還不能完全依靠公汽出行。1949年前後的北京公共汽車都是有軌電車,一共只有十幾條路線。到了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就有了60多條線路。
50年代,北京新組建的公共汽車第三保養場,位於廣安門內王子墳胡同與北線閣之間的地方,與老義利食品廠毗鄰。在這個第三保養場裡運營和停放的,都是50年代從捷克進口的大型柴油車,車身長,容積大,車窗視野好,自身的動力性能強(動力為140馬力),而且是長盛不衰現在仍然流行的「斯柯達SKODA」牌。
到了1959年左右,捷克廠家在斯柯達的基礎上生產出性能更優越,乘坐更舒適,駕駛更便捷的「斯柯達克羅莎」大轎車。當時「斯柯達克羅莎」轎車剛到北京,進入第三保養場交付使用的消息傳出,不少北京市民趕去觀看,一時人滿為患,有的車窗玻璃甚至都擠碎了。進口原裝的鋼化玻璃也是新玩意,那時候的人不喊「鋼化玻璃」這個學名,而稱之為「玻璃磚」。「玻璃磚」價格很貴,弄碎了可賠不起。所以售票員在人多擁擠時,就會驕傲地喊:「千萬別擠啦,您賠得起這玻璃嗎!」
行駛在老北京長安街上的有軌電車
在上海,1958年以前,有軌電車有8條線路,無軌電車有10條線路,公共汽車共有49條線路。
50年代的公共汽車不像現在的車次間隔的時間這麼短,一輛接一輛開得這麼密,那個時候,一兩小時才緩緩駛來一輛公共汽車。有意味的是,北京的有軌電車沒有「5路」,而上海的有軌電車沒有「4路」。
1955年,上海公共汽車票價分為5分、1角、1角5分和2角四檔;無軌電車票價分為4分、7分、1角、1角3分四檔;有軌電車票價分為3分、6分、9分、1角2分四檔。對於很多人來說,公共汽車票還是有些貴。
1956年5月11日上海《青年報》報導了一件事:4月一團支部在上海西郊公園舉行一次主題會,支部書記通知大家:明天集體乘公共汽車去。當時有很多人提出意見說:「我們有腳踏車,可以直接去,在公園門口等你們。」可是支部書記強調說:「我們要培養集體主義精神,一定要集體乘公共汽車去,騎腳踏車去就是沒有集體主義精神。」
寫這封信的是住在上海市眉州路底西方子橋的王仕成,他怎麼也想不通:
我們都是還沒有走上工作崗位的自學青年,經濟比較困難。可是自己有了腳踏車卻不能騎去,一定要出錢乘汽車,否則就說沒有集體主義精神,我認為這樣地理解集體主義是不對的。
1950年,北京開始實行公共汽車「月票制」,隨後很多城市也出現了公交月票。哈爾濱市第一張月票是電車月票,出現在1952年,價格為2.4元/月,但如今票樣一張無存。誰會想到若干年後月票會被取消呢?
哈爾濱市現存的最早一張月票是1958年印製和使用的。這是汽車公司發售的第一張公共汽車學生月票。月票大小和現在的身份證很像,藍底兒上印著繁體的黑字,樣式簡單。那時的月票一年就一個票版,每個月往上面粘貼印著月份和月票價格的小票,然後小心翼翼地放進錢包裡。
哈爾濱第一張公共汽車月票之所以出現在這一年,是因為正值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大躍進時期,城市用工量激增,大量民工湧入城市,需要乘公交車的人多了起來。這一年,哈爾濱市新開通了10條公交線路,公共汽車線路一共達到19條,線路長度達149千米,共有159臺車,車每停一站,都湧上大量乘客,售票員售票忙不過來,於是嘗試發售了這張月票。使用月票比每次乘車花錢買票會更便宜一些,另外,乘客使用月票也方便,相當於一次買票一年受益。
那個年代,由於工資低,能乘公交車上班的市民還不多,使用月票的人,都是乘坐固定線路上下班的職工,月票費用單位還給報銷。於是使用月票便成了一個國企職工身份的象徵。上車掏出月票出示時,心中充滿了自豪感。有些時候因為車內擁擠售票員看不見乘客手中的月票,乘客還會隔空大嚷一聲:「我有月票!」
到了90年代之後,很多城市發現月票使用上的弊端,假月票和借用人家月票的情況非常普遍。很多城市的公交系統因為月票每年導致上億元的虧損。
2007年1月1日,北京取消了公交成人月票卡、學生月票卡和公交地鐵聯合月票卡,成為最後一個取消月票福利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