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浮式壓紙掰耳裝置及其工作方法與流程
2023-09-16 22:00:20 1

本發明涉及一種印刷機械,尤其是一種懸浮式壓紙掰耳裝置及其工作方法。
(二)
背景技術:
:
煙標掰耳是指對煙標翻蓋盒紙張的四個固定邊緣按照設定的要求發生形變。
此裝置用於煙標自動上料設備,通過掰耳使煙標產品順利走紙。硬質煙標翻蓋盒自動輸送到下浮動板後氣缸壓紙,上下浮動板先接觸紙堆將紙堆固定牢靠。隨著壓力的加大彈簧變形,上下壓紙塊接觸煙標耳角部位,耳角發生形變實現掰耳。
現有掰耳技術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壓塊直接接觸紙堆耳角處。由於掰耳的要求是一側兩耳角向上變形,另一側兩耳角向下變形。此方式煙標上下共八點接觸壓塊,與煙標上表面接觸的四點壓塊等高固定於上平板上,上平板由氣缸控制上下移動。與煙標下表面接觸的四點壓塊等高固定於下平板上,下平板固定。掰耳時上平板受氣缸控制向下移動壓紙,煙標一側兩壓塊接觸到煙標耳角變形部位向下變形,另一側兩壓塊接觸到煙標耳角不易變形部位。煙標下表面的壓塊也是一側接觸到煙標耳角變形部位,另一側接觸到煙標耳角不易變形部位。壓塊壓在不易變形的一側,影響了變形一側的變形量導致掰耳效果差。如果去掉不變形一側的壓塊,掰耳時煙標上表面一側與壓塊接觸變形而另一側上表面無支撐。導致紙堆歪斜不穩固影響掰耳效果。
另一種方式,煙標掰耳前將其固定於上下板之間。用於掰耳的壓塊是通過四個獨立氣缸控制,此結構掰耳效果好但是成本高且佔用空間大。
(三)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懸浮式壓紙掰耳裝置及其工作方法,它能夠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確保了煙標在掰耳時不發生側傾或歪斜,在掰耳過程中煙標受力均勻,不會使煙標與上下壓板產生壓痕損壞紙張。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懸浮式壓紙掰耳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上壓紙板結構和下壓紙板結構;其中,上壓紙板結構包括氣缸、上浮板、上固定板、上壓紙塊;所述上固定板與氣缸的動力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上浮板通過上緩衝機構與上固定板以懸浮的方式連接;所述上壓紙塊固定於上固定板上;
所述下壓紙板結構包括下浮板、下固定板、牆板、下壓紙塊;所述下固定板與牆板固定連接;所述下浮板通過下緩衝機構與下固定板以懸浮的方式連接;所述下壓紙塊與下固定板固定連接。
所述氣缸固定於氣缸固定板上。
所述上固定板通過連接塊與氣缸的活塞杆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通過螺栓固定於氣缸上。
所述上緩衝機構包括含油軸承、上浮板導向軸、彈簧;所述彈簧間隙配合於上浮板的沉孔內;所述含油軸承間隙配合於上固定板孔內;所述上浮板導向軸間隙配合於含油軸承、上固定板、彈簧之後一端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固定於上浮板上,另一端固定鎖緊。
所述上浮板導向軸另一端通過墊片、螺母固定鎖緊。
所述上浮板通過4個相同的上緩衝機構以懸浮的方式固定於上固定板上,隨氣缸上下伸縮移動。
所述下固定板間隙配合於定位銷上,並鎖緊於牆板上;所述定位銷連接於牆板上。
所述下壓紙塊通過墊片和M4螺栓固定於下固定板上。
所述下緩衝機構包括彈簧、含油軸承、下浮板導向柱;所述彈簧間隙配合於下固定板的沉孔內;所述含油軸承間隙配合於下固定板孔內;所述下浮板導向柱的一端隙配合於牆板、含油軸承、下固定板後通過半圓頭螺栓固定於下浮板上,另一端鎖緊。
所述下浮板導向柱另一端間隙配合於緩衝墊、墊片後通過螺母鎖緊。
所述下浮板上的螺栓連接自製螺母塊,自製螺母塊間隙配合於彈簧內孔。
所述下浮板通過4個相同的下緩衝機構以懸浮的方式固定於下固定板上處於平衡狀態,受力後壓縮彈簧可向下移動。
一種上述懸浮式壓紙掰耳裝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以下步驟:
(1)上浮板隨氣缸向下運動,煙標不需變形的部位與上浮板和下浮板接觸,煙標固定;
(2)需要變形的部位與零件無接觸處於自由狀態;
(3)當掰耳時需要變形的部位與上壓紙塊和下壓紙塊接觸發生形變。
本發明的優越性在於:整個掰耳過程中上下浮動板是隨氣缸壓力的大小而浮動變化的,煙標在掰耳過程中不需變形的部位始終與上下浮板接觸,使煙標固定,需要變形的部位與零件無接觸處於自由狀態,當掰耳時才與壓紙塊接觸發生形變。此種結構確保了煙標在掰耳時不發生側傾或歪斜,在掰耳過程中煙標受力均勻,不會使煙標與上下板產生壓痕損壞紙張。同時此種固定方式使煙標在掰耳時有更大形變量,達到掰耳效果更好的目的。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涉懸浮式壓紙掰耳裝置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涉懸浮式壓紙掰耳裝置的上壓紙板結構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所涉懸浮式壓紙掰耳裝置的上壓紙板結構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其中,Ⅰ為上壓紙板結構,Ⅰ-1為氣缸,Ⅰ-2為M10螺栓,Ⅰ-3氣缸固定板,Ⅰ-4為螺母,Ⅰ-5為墊片,Ⅰ-6為M8螺栓,Ⅰ-7為含油軸承,Ⅰ-8為上浮板導向軸,Ⅰ-9為彈簧,Ⅰ-10為上浮板,Ⅰ-11為氣缸導向軸,Ⅰ-12為連接塊,Ⅰ-13為M4螺栓,Ⅰ-14為墊片,Ⅰ-15為上固定板,Ⅰ-16為上壓紙塊;Ⅱ為下壓紙板結構,Ⅱ-1為半圓頭螺栓,Ⅱ-2為下浮板,Ⅱ-3為自製螺母塊,Ⅱ-4為彈簧,Ⅱ-5為M6螺栓,Ⅱ-6為下壓紙塊,Ⅱ-7為下固定板,Ⅱ-8為定位銷,Ⅱ-9為墊片,Ⅱ-10為M4螺栓,Ⅱ-11為牆板,Ⅱ-12為含油軸承,Ⅱ-14為緩衝墊,Ⅱ-15為墊片,Ⅱ-16為螺母。
(五)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種懸浮式壓紙掰耳裝置(見圖1至圖3),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上壓紙板結構Ⅰ和下壓紙板結構Ⅱ;其中,上壓紙板結構Ⅰ包括氣缸Ⅰ-1、上浮板Ⅰ-10、上固定板Ⅰ-15、上壓紙塊Ⅰ-16;所述上固定板Ⅰ-15與氣缸Ⅰ-1的動力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上浮板Ⅰ-10通過上緩衝機構與上固定板Ⅰ-15以懸浮的方式連接;所述上壓紙塊Ⅰ-16固定於上固定板Ⅰ-15上;
所述下壓紙板結構Ⅱ包括下浮板Ⅱ-2、下固定板Ⅱ-7、牆板Ⅱ-11、下壓紙塊Ⅱ-6;所述下固定板Ⅱ-7與牆板Ⅱ-11固定連接;所述下浮板Ⅱ-2通過下緩衝機構與下固定板Ⅱ-7以懸浮的方式連接;所述下壓紙塊Ⅱ-6與下固定板Ⅱ-7固定連接。
所述氣缸Ⅰ-1通過M10螺栓Ⅰ-2固定於氣缸固定板Ⅰ-3上。
所述上固定板Ⅰ-15通過連接塊Ⅰ-12與氣缸Ⅰ-1的活塞杆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Ⅰ-12通過螺栓固定於氣缸Ⅰ-1上。
所述上固定板Ⅰ-15通過3個M8螺栓Ⅰ-6分別連接氣缸Ⅰ-1的氣缸導向軸Ⅰ-11以及與氣缸Ⅰ-1的活塞杆固定連接的連接塊Ⅰ-12。
所述上緩衝機構包括含油軸承Ⅰ-7、上浮板導向軸Ⅰ-8、彈簧Ⅰ-9;所述彈簧Ⅰ-9間隙配合於上浮板Ⅰ-10的沉孔內;所述含油軸承Ⅰ-7間隙配合於上固定板Ⅰ-15孔內;所述上浮板導向軸Ⅰ-8間隙配合於含油軸承Ⅰ-7、上固定板Ⅰ-15、彈簧Ⅰ-9之後一端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固定於上浮板Ⅰ-10上,另一端固定鎖緊。
所述上浮板導向軸Ⅰ-8另一端通過墊片Ⅰ-5、螺母Ⅰ-4固定鎖緊。
所述上浮板10通過4個相同的上緩衝機構以懸浮的方式固定於上固定板Ⅰ-15上,隨氣缸上下伸縮移動。
所述上壓紙塊Ⅰ-16通過墊片Ⅰ-14和M4螺栓Ⅰ-13固定於上固定板Ⅰ-15上。
所述下固定板Ⅱ-7間隙配合於定位銷Ⅱ-8上,通過M6螺栓Ⅱ-5鎖緊於牆板Ⅱ-11上;所述定位銷Ⅱ-8連接於牆板Ⅱ-11上。
所述下壓紙塊Ⅱ-6通過墊片Ⅱ-9和M4螺栓Ⅱ-10固定於下固定板Ⅱ-7上。
所述下緩衝機構包括彈簧Ⅱ-4、含油軸承Ⅱ-12、下浮板導向柱Ⅱ-13;所述彈簧Ⅱ-4間隙配合於下固定板Ⅱ-7的沉孔內;所述含油軸承Ⅱ-12間隙配合於下固定板Ⅱ-7孔內;所述下浮板導向柱Ⅱ-13的一端隙配合於牆板Ⅱ-11、含油軸承Ⅱ-12、下固定板Ⅱ-7後通過半圓頭螺栓Ⅱ-1固定於下浮板Ⅱ-2上,另一端鎖緊。
所述下浮板導向柱Ⅱ-13另一端間隙配合於緩衝墊Ⅱ-14、墊片Ⅱ-15後通過螺母Ⅱ-16鎖緊。
所述下浮板Ⅱ-2上的螺栓連接自製螺母塊Ⅱ-3,自製螺母塊Ⅱ-3間隙配合於彈簧Ⅱ-4內孔。
所述下浮板Ⅱ-2通過4個相同的下緩衝機構以懸浮的方式固定於下固定板Ⅱ-7上處於平衡狀態,受力後壓縮彈簧Ⅱ-4可向下移動。
一種上述懸浮式壓紙掰耳裝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以下步驟:
(1)上浮板Ⅰ-10隨氣缸Ⅰ-1向下運動,煙標不需變形的部位與上浮板Ⅰ-10和下浮板Ⅱ-2接觸,煙標固定;
(2)需要變形的部位與零件無接觸處於自由狀態;
(3)當掰耳時需要變形的部位與上壓紙塊Ⅰ-16和下壓紙塊Ⅱ-6接觸發生形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