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裝置和圖像形成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1:48:55 1

本發明涉及定影裝置和圖像形成設備。
背景技術:
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No.2010-078659(第[0044]至[0051]段以及圖3和圖4)披露了將圖像定影到介質的表面上的定影裝置。
根據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No.2010-078659,在定影處理後將空氣吹送到加壓輥(310)的表面,從而將與加熱輥(309)接觸而被加熱的加壓輥(310)冷卻到低於使記錄片材(20)上的色調劑圖像定影的定影溫度的溫度。從而,如果此後執行雙面列印,防止了已被定影到記錄片材(20)的第一面上的色調劑圖像在被加壓輥(310)重新加熱時再次發生熔化。
根據介質的類型,考慮到熱收縮的發生,定影部件可以由高粘合性材料製成。然而,在該情況下,清潔過程中發生刮擦和/或磨損的可能性同樣需要考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是,與定影部件具有熱固性表面層的情況以及定影部件具有由對介質有高粘合性的材料製成的表面層的情況相比,抑制介質的熱收縮以及抑制可能由清潔部件引起的定影部件的刮擦和/或磨損。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定影裝置,該定影裝置包括:可旋轉的定影部件,其設置有將介質的表面上的未定影的圖像定影的定影區域,並且至少包括在低於使圖像定影的溫度的溫度下軟化的熱塑性表面層;以及清潔部件,其沿所述定影部件的旋轉方向設置在所述定影區域的下遊側,並且在清潔區域中與所述定影部件的 已硬化部分相接觸的同時對所述定影部件進行清潔,所述清潔區域處於比所述定影部件的所述熱塑性表面層軟化的溫度低的溫度。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定影裝置還包括冷卻部件,所述冷卻部件沿所述定影部件的旋轉方向設置在所述定影區域的下遊側並且位於所述清潔區域的上遊側,所述冷卻部件對所述定影部件進行冷卻。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所述定影部件包括:大致環帶狀旋轉體;以及支撐部件,其支撐所述大致環帶狀旋轉體。
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設備,所述圖像形成設備包括:圖像承載體,在所述圖像承載體的表面上形成未定影的圖像;轉印裝置,其將未定影的圖像從所述圖像承載體轉印到介質上;以及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的定影裝置,其將未定影圖像定影到介質上。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和第四方面中的每一方面,與定影部件具有熱固性表面層的情況以及定影部件具有由對介質有高粘合性的材料製成的表面層的情況相比,介質的熱收縮的發生以及可能由清潔部件引起的定影部件的刮擦和/或磨損得到抑制。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與冷卻部件未對沿定影部件的旋轉方向位於清潔區域的上遊側的定影部件的表面進行冷卻的情況相比,表面層更確實地得到硬化。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與圓柱形旋轉體相比,介質更容易與大致環帶狀旋轉體的表面緊密接觸。
附圖說明
將基於以下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其中:
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整個圖像形成設備;
圖2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定影裝置的相關部分;
圖3是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加壓帶的放大圖;
圖4是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定影區域的放大圖;
圖5A是示出實驗例1-1和比較例1-1中所獲得的測量值的圖表, 並且該圖表的豎軸表示記錄片材的收縮率且水平軸表示每個加熱器的溫度;以及
圖5B是示出實驗例1-2和比較例1-2中所獲得的測量值的圖表,並且該圖表的豎軸表示介質的收縮率且水平軸表示每個加熱器的溫度。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易於理解下面的說明,對附圖中的方向作如下定義。前後方向對應於X軸方向,左右方向對應於Y軸方向,且上下方向對應於Z軸方向。此外,以箭頭X、-X、Y、-Y、Z和-Z表示的側分別對應於前側、後側、左側、右側、上側和下側。
此外,在附圖中,帶點的圓圈對應於從片材的背面指向片材的正面的箭頭,並且帶叉的圓圈對應於從片材的正面指向片材的背面的箭頭。
應該注意到,為了易於理解下面的說明,無關的元件未在附圖中示出。
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整個圖像形成設備U。
如圖1所示,圖像形成設備U包括:操作單元UI、作為示例性圖像讀取部的掃描裝置U1、片材供給裝置U2、圖像形成設備主體U3以及片材排出部U4。
操作單元UI包括作為示例性輸入部分的電源按鈕、複印開始鍵、複印份數設定鍵以及數字小鍵盤。操作單元UI還包括顯示器和其它相關元件。
掃描裝置U1讀取文檔(未示出),將從文檔讀取的信息轉換為圖像信息,並且將圖像信息輸出到圖像形成設備主體U3。
片材供給裝置U2包括作為示例性片材供給單元的多個片材託盤TR1至TR4,以及片材傳送路徑SH1。容納在片材託盤TR1至TR4中的作為示例性介質的記錄片材S被逐頁地拾取,且每頁記錄片材S沿片材傳送路徑SH1被傳送到圖像形成設備主體U3。
如圖1所示,圖像形成設備主體U3包括控制器C、電源電路E 等。電源電路E由控制器C控制並且向設置在圖像形成設備主體U3中的相關元件供應電力。控制器C接收經由掃描裝置U1讀取文檔所得到的圖像信息或經由連接至圖像形成設備U的作為示例性信息發送裝置的計算機(未示出)所發送的圖像信息。
控制器C將圖像信息處理成分別用於黃色(Y)、品紅色(M)、藍綠色(青色)(C)和黑色(K)的多條列印信息,並且將該多條列印信息輸出到作為示例性潛像繪製裝置驅動電路的雷射驅動電路D。雷射驅動電路D在預定定時將從控制器C輸入到雷射驅動電路D的雷射驅動信號輸出到各個顏色的潛像形成裝置ROSy、ROSm、ROSc和ROSk。
用於Y、M、C和K的圖像承載體單元Uy、Um、Uc和Uk設置在各個潛像形成裝置ROSy、ROSm、ROSc和ROSk的下方。
參考圖1,用於黑色(K)的圖像承載體單元Uk包括作為示例性圖像承載體的感光鼓Pk、作為示例性充電器的電暈管CCk和作為示例性圖像承載體清潔器的感光體清潔器CLk。用於其它顏色Y、M和C的圖像承載體Uy、Um和Uc同樣包括各個感光鼓Py、Pm和Pc、各個電暈管CCy、CCm、和CCc、以及各個感光體清潔器CLy、CLm和CLc。
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被頻繁使用且表面容易快速磨損的用於黑色(K)的感光鼓Pk具有較大直徑,從而能夠達到比用於其它顏色的感光鼓Py、Pm和Pc更高的旋轉速度並且具有更長的壽命。
各個電暈管CCy、CCm、CCc和CCk分別對感光鼓Py、Pm、Pc和Pk均勻地充電。隨後,潛像形成裝置ROSy、ROSm、ROSc和ROSk將作為示例性潛像繪製光束的雷射束Ly、Lm、Lc和Lk施加到各個感光鼓Py、Pm、Pc和Pk的表面上。結果,在各個感光鼓Py、Pm、Pc和Pk的表面上形成靜電潛像。包括在各個顯影裝置Gy、Gm、Gc和Gk中的作為示例性顯影部件的顯影輥R0使用黃色(Y)、品紅色(M)、藍綠色(C)和黑色(K)各個顏色的顯影劑將感光鼓Py、Pm、Pc和Pk的表面上的靜電潛像顯影為作為示例性可見圖像的色調劑圖像。
作為示例性一次轉印裝置的一次轉印輥T1y、T1m、T1c和T1k在一次轉印區域Q3分別將感光鼓Py、Pm、Pc和Pk的表面上的色調劑圖像以依次疊加的方式轉印到作為示例性中間轉印體並作為示例性圖像承載體的中間轉印帶B上。於是,多色圖像(即,彩色圖像)在中間轉印帶B上形成。在中間轉印帶B上如此形成的彩色圖像被傳送到二次轉印區域Q4。
如果圖像信息僅包括有關黑色(K)圖像的信息,則僅使用用於黑色的感光鼓Pk和顯影裝置Gk,因此僅形成黑色的色調劑圖像。
一次轉印後,感光體清潔器CLy、CLm、CLc和CLk將殘留在感光鼓Py、Pm、Pc和Pk上的色調劑顆粒去除。
圖像承載體Uy、Um、Uc和Uk分別與作為示例性顯影裝置的顯影裝置Gy、Gm、Gc和Gk構成作為示例性可見圖像形成單元的色調劑圖像形成單元Uy+Gy、Um+Gm、Uc+Gc和Uk+Gk。
作為示例性供應裝置的色調劑分配器U3a設置在圖像形成設備主體U3的頂部。作為示例性顯影劑容器的色調劑盒Ky、Km、Kc、和Kk可拆卸地安裝在色調劑分配器U3a上。隨著顯影裝置Gy、Gm、Gc和Gk中的色調劑在上述圖像形成過程中被消耗,新色調劑分別從色調劑盒Ky、Km、Kc、和Kk供應到顯影裝置Gy、Gm、Gc和Gk中。
設置在感光鼓Py、Pm、Pc和Pk的下方的中間轉印帶B圍繞以下部件張緊:作為示例性中間轉印體驅動部件的中間驅動輥Rd、向中間轉印帶B施加張力的作為示例性張力施加部件的張緊輥Rt、對中間轉印帶B的任何偏移或蛇行進行校正的作為示例性第一偏移校正部件的中間導向輥Rw、作為示例性中間轉印體從動部件的多個中間惰輥Rf以及設置在二次轉印區域Q4處的作為示例性對置部件的支承輥T2a。中間轉印帶B以在被中間驅動輥Rd驅動時沿箭頭Ya的方向旋轉的方式受到支撐。
中間驅動輥Rd、中間張緊輥Rt、中間導向輥Rw、中間惰輥Rf和支撐輥T2a被視為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作為示例性中間轉印體支撐部件的帶支撐輥Rd+Rt+Rw+Rf+T2a。中間轉印帶B、帶支撐輥 Rd+Rt+Rw+T2a以及一次轉印輥T1y、T1m、T1c和T1k構成作為示例性中間轉印裝置的帶組件BM。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帶組件是可從圖像形成設備主體U3上拆卸的可互換單元。
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中間導向輥Rw是包括有旋轉軸的旋轉體。旋轉軸可向任何一側傾斜從而對中間轉印帶B的寬度方向上的偏移進行校正,由此對中間轉印帶B的任何偏移或蛇行進行校正。中間導向輥Rw所採用的這種方法是已知的主動導向方法,在該方法中,根據由諸如光學傳感器等部件或與帶的端部相接觸的部件所得到的帶的任何偏移的檢測結果來傾斜旋轉軸從而對帶的偏移進行校正。因此,省略對中間導向輥Rw的詳細說明。
作為示例性轉印傳送裝置的二次轉印單元Ut設置在支承輥T2a的下方。二次轉印單元Ut包括作為示例性轉印部件的二次轉印輥T2b。二次轉印輥T2b在二次轉印區域Q4中設置成與支承輥T2a相對。作為示例性電壓施加接觸部件的接觸輥T2c設置為與支承輥T2a相接觸。輥T2a至T2c構成二次轉印裝置T2。
具有色調劑所帶極性的二次轉印電壓在預定定時從由控制器C控制的電源電路E施加到接觸輥T2c。
片材傳遞路徑SH2設置在帶組件BM的下方。從片材供給裝置U2的片材傳送路徑SH1供給的記錄片材S被傳送到片材傳送路徑SH2。然後,與色調劑圖像到達二次轉印區域Q4的定時同步地,在作為示例性介質引導部件的片材引導件SG1和SG2引導記錄片材S的同時作為示例性供給部件的一對配準輥Rr將記錄片材S供給到二次轉印區域Q4。
中間轉印帶B上的色調劑圖像在通過二次轉印區域Q4時被二次轉印裝置T2轉印到記錄片材S上。如果要形成彩色圖像,則在二次轉印時將已在一次轉印中相互疊加到中間轉印帶B上的色調劑圖像轉印到記錄片材S上。
通過作為示例性中間轉印體清潔裝置的帶清潔器CLB對已經過二次轉印的中間轉印帶B進行清潔。應該注意到二次轉印輥T2b以可朝向和遠離中間轉印帶B而移動的方式受到支撐。
一次轉印輥T1y、T1m、T1c和T1k、中間轉印帶B、二次轉印裝置T2、帶清潔器CLB以及其它雜項元件構成轉印裝置T1+B+T2+CLB,轉印裝置T1+B+T2+CLB將感光鼓Py、Pm、Pc和Pk的表面上的色調劑圖像轉印到記錄片材S上。
其上二次轉印有色調劑圖像的記錄片材S被傳送到作為示例性傳送部件的介質傳送帶BH。介質傳動帶BH將記錄片材S傳送到定影裝置F。定影裝置F包括作為示例性加熱定影部件的加熱部件Fh以及作為示例性加壓定影部件的加壓部件Fp。將加熱部件Fh和加壓部件Fp彼此相接觸的區域定義為定影區域Q5。
當記錄片材S穿過定影區域Q5時定影裝置F對記錄片材S上的色調劑圖像進行加熱定影。然後,具有由定影裝置F定影的色調劑圖像的記錄片材S被排出到作為示例性輸出部分的排紙盤TRh。
片材傳送路徑SH1和SH2以及其它雜項元件構成片材傳送路徑SH。元件SH、Ra、Rr、SG1、SG2、BH以及其它雜項元件構成片材傳送裝置SU。
定影裝置
圖2示出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定影裝置F的相關部分。
參考圖1和圖2,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定影裝置F的加熱部件Fh包括作為示例性被加熱部件的加熱帶1。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加熱帶1是環帶狀或大致環帶狀的可彈性變形的彈性部件。作為示例性加熱部件的第一加熱輥2以與片材傳遞路徑SH相對的方式設置在加熱帶1的內周側的位置。
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第一加熱輥2具有沿前後方向延伸的圓筒形形狀。第一加熱輥2包括基體部件2a。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基體部件2a具有沿前後方向延伸的圓筒形形狀。基體部件2a支撐設置在其上的彈性層2b。防粘層2c設置在彈性層2b上。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基體部件2a可以由諸如鋁、不鏽鋼或鐵等材料製成。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彈性層2b可以由諸如矽橡膠等耐熱彈性材料製成。防粘層2c可以由諸如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 (PFA)等材料製成。作為示例性加熱源的加熱器3設置在第一加熱輥2的內部。驅動力從驅動源(未示出)傳遞到第一加熱輥2。
作為示例性支撐部件的右支撐輥4設置在第一加熱輥2的上方。作為示例性加熱部件主體的第二加熱輥6設置在右支撐輥4的右上側。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第二加熱輥6包括與第一加熱輥2的基體部件2a、彈性層2b以及防粘層2c等同的基體部件6a、彈性層6b以及防粘層6c。作為示例性加熱源的加熱器7設置在第二加熱輥6的內部。作為示例性支撐部件的左支撐輥8設置在第二加熱輥6的左下側。
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加熱帶1圍繞以下部件張緊:第一加熱輥2、右支撐輥4、第二加熱輥6以及左支撐輥8。當第一加熱輥2旋轉時,加熱帶1沿箭頭Yb的方向旋轉。
作為示例性加熱部件主體的第三加熱輥9設置在加熱帶1的外周側的位置上並且與右支撐輥4相對。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第三加熱輥9包括與第一加熱輥2的基體部件2a、彈性層2b以及防粘層2c等同的基體部件9a、彈性層9b以及防粘層9c。作為示例性加熱源的加熱器11設置在第三加熱輥9的內部。
在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加熱部件Fh中,根據定影溫度T1來設定加熱器3、7和11中的每一個的溫度,在該定影溫度T1下,穿過定影區域Q5的記錄片材S上的色調劑圖像可被定影。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例如,將定影溫度T1設定為100℃,並且將加熱器3、7和11中的每一個的溫度設定為150℃至160℃從而將定影溫度T1保持在100℃。
參考圖1和圖2,作為示例性定影部件的加壓部件Fp包括作為示例性環帶狀或大致環帶狀旋轉體的加壓帶21。
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加壓帶21具有由熱塑性合成樹脂製成的表面。構成加壓帶21的表面的熱塑性合成樹脂在低於定影溫度T1的軟化溫度T2下開始軟化,並且具有高於定影溫度T1的玻璃化轉變溫度Tg。
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加壓帶21的穿過定影區域Q5的部分被 加熱部件Fh加熱到介於定影溫度T1與軟化溫度T2之間的溫度T3。
圖3是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加壓帶21的放大圖。
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加壓帶21的外表面由作為示例性熱塑性合成樹脂的熱塑性聚醯亞胺樹脂製成。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宇部興產株式會社(Ube Industries,Ltd.)的被稱為「Upilex(註冊商標)VT」的產品在其內側的表面層被移除後可以用作加壓帶21,該產品包括聚醯亞胺樹脂基體部件,聚醯亞胺樹脂基體部件在其外側和內側中的每一側承載有熱塑性聚醯亞胺樹脂表面層。即,如圖3所示,加壓帶21可以包括熱固性聚醯亞胺樹脂基體部件23和設置在熱固性聚醯亞胺樹脂基體部件23上的熱塑性聚醯亞胺樹脂表面層24。熱塑性聚醯亞胺樹脂在約70℃左右的軟化溫度T2下開始軟化,同時熱塑性聚醯亞胺樹脂的玻璃化轉變溫度Tg為240℃。從而,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如果定影區域Q5的定影溫度T1為100℃,則加壓帶21軟化到這樣的程度:加壓帶21的特性未發生改變或加壓帶21未發生熔化。
作為示例性加壓部件主體並作為示例性支撐部件的加壓輥26設置在加壓帶21的內周側並且位於隔著加壓帶21和加熱帶1與第一加熱輥2相對的位置上。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加壓輥26具有與加熱輥2類似的,例如,沿前後方向延伸的圓筒形或圓柱形形狀。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加壓輥26在作為示例性推壓部件的彈簧(未示出)的作用下被按壓在第一加熱輥2上,並且將加壓帶21和加熱帶1夾置在加壓輥26與第一加熱輥2之間。
從而,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當第一加熱輥2旋轉時,加熱帶1旋轉,從而加壓帶21跟隨加熱帶1的旋轉而旋轉。作為示例性支撐部件的上加壓支撐輥27沿加壓帶21的旋轉方向設置在加壓輥26的下遊側。此外,作為示例性支撐部件的下加壓支撐輥28沿加壓帶21的旋轉方向設置在上加壓支撐輥27的下遊側。
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加壓帶21圍繞加壓輥26以及加壓支撐輥27和28張緊。作為示例性冷卻部件的冷卻裝置31沿加壓帶21的旋轉方向設置在加壓輥26與上加壓支撐輥27之間。根據本示例 性實施例的冷卻裝置31包括與加壓帶21的內周面相接觸的接觸部分32。接觸部分32設置有作為示例性散熱部件的散熱片33。此外,作為示例性吹送部件的冷卻風扇34設置在散熱片33的後端。
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在執行定影操作時,將冷卻空氣從冷卻風扇34朝散熱片33吹送。在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冷卻裝置31中,將接觸部分32和散熱片33的尺寸和形狀以及冷卻風扇34的風力設定為使得在加壓帶21旋轉著通過冷卻裝置31的上方的同時加壓帶21的溫度被降低到低於軟化溫度T2的溫度。
作為示例性清潔裝置的清潔器41設置在加壓帶21的外周側上的清潔區域Ec中,清潔區域Ec沿加壓帶21的旋轉方向位於下加壓支撐輥28的下遊側。在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清潔區域Ec中,由於加壓帶21在冷卻裝置31的作用下已經冷卻到低於軟化溫度T2的溫度,所以加壓帶21已經發生硬化。清潔器41包括作為示例性清潔部件的清潔刮板42。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清潔刮板42具有沿加壓帶21的寬度方向(即,前後方向)延伸的板狀形狀。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清潔刮板42在清潔刮板42的頂端42a與加壓帶21的表面相接觸,該頂端42a朝向與加壓帶21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即,沿加壓帶21的旋轉方向朝向上遊側。
定影裝置的運轉
圖4是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定影區域Q5的放大視圖。
參考圖2和圖4,在如上文所述構造的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U中,將記錄片材S傳送到定影裝置F,該記錄片材S帶有已在二次轉印區域Q4被轉印到記錄片材S上且未定影的色調劑圖像。在定影裝置F中,記錄片材S在被第一加熱輥2和加壓輥26夾持的同時被加壓和加熱,並且加熱帶1和加壓帶21夾置在第一加熱輥2與加壓輥26之間。於是,當記錄片材S穿過定影裝置F時,利用加熱和加壓來定影位於記錄片材S上的未定影的色調劑圖像。
至少加壓帶21的表面由熱塑性聚醯亞胺樹脂製成。因此,當承載記錄片材S的加壓帶21穿過定影區域Q5時,該承載記錄片材S 的加壓帶21被加熱到這樣的程度:加壓帶21的特性未發生改變或加壓帶21未發生熔化,由此加壓帶21發生軟化。從而,當記錄片材S穿過定影區域Q5時,已軟化的加壓帶21與記錄片材S緊密接觸。
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記錄片材S在穿過定影區域Q5的同時與軟化的加壓帶21緊密接觸。因此,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的加壓帶21與記錄片材S之間的摩擦力大於具有光滑表面的加壓帶的情況下的摩擦力。從而,當受到加熱的記錄片材S即將隨受熱而發生收縮時,記錄片材S的熱收縮被加壓帶21與記錄片材S之間的摩擦力所抑制。於是,降低了記錄片材S發生收縮和變形從而使圖像質量變差的可能性。
具有由定影裝置F如此定影的色調劑圖像的記錄片材S被傳送到冷卻裝置31。在冷卻裝置31中,接觸部分32與加壓帶21的內周面相接觸,從而加壓帶21被冷卻。從而,加壓帶21的已通過冷卻裝置31上方的部分被冷卻到低於軟化溫度T2的溫度並因此發生硬化。
受到加熱而已發生軟化的加壓帶21與記錄片材S緊密接觸。因此,記錄片材S可能難以從加壓帶21上剝離。在該情況下,正通過上加壓支撐輥27的上方的記錄片材S可能纏繞在加壓帶21上,而不是從加壓帶21上剝離,這導致了傳送缺陷,即,卡紙。
然而,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當記錄片材S通過上加壓支撐輥27的上方時,承載記錄片材S的加壓帶21已被冷卻並硬化。因此,記錄片材S與加壓帶21之間的粘附性已經減小。從而,與記錄片材S可能保持同已軟化的加壓帶21緊密接觸的情況相比,本示例性實施例中的記錄片材S更容易從加壓帶21上剝離。相應地,減少了由於記錄片材S未從加壓帶21上剝離而可能發生的卡紙的可能性。
加壓帶21的記錄片材S已從其上剝離的部分被傳送到清潔區域Ec。加壓帶21可能會附著有諸如不必要的色調劑顆粒和紙粉等不希望的物質。通過設置在清潔區域Ec中的清潔器41將已附著到加壓帶21上的這種物質移除。
在該步驟中,如果加壓帶21包括有軟的表面層從而對記錄片材S產生粘附性或如果加壓帶21處於熱軟化狀態下,則清潔刮板42的頂端42a與加壓帶21之間所產生的摩擦力很大。如果清潔刮板42的頂端42a與加壓帶21之間所產生的摩擦力很大,則清潔刮板42可能會出現捲曲,從而導致清潔缺陷。此外,處於軟化狀態下的加壓帶21比處於硬化狀態下的加壓帶21更可能被與之相接觸的清潔刮板42的頂端42a刮擦或擦傷。
然而,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當加壓帶穿過清潔區域Ec時,清潔刮板42的頂端42a與加壓帶21的已冷卻和硬化的部分相接觸。因此,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加壓帶21與清潔刮板42的頂端42a之間所產生的摩擦力小於加壓帶21的表面層處於軟化狀態的情況下的摩擦力。相應地,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清潔刮板42不容易出現捲曲,從而抑制了清潔缺陷的發生。此外,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抑制了因加壓帶21與頂端42a接觸而發生的加壓帶21的刮擦或磨損。結果,抑制了加壓帶21損壞的發生,並且延長了加壓部件Fp的壽命。
實例
進行用於說明本發明的上述示例性實施例所產生的效果的實驗。
在以下實驗中,如下地測量記錄片材S的收縮率。在根據上述示例性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設備U中,使記錄片材S在不同的定影溫度T1下穿過定影區域Q5,通過在90℃至190℃的範圍內改變加熱器3、7和11的溫度來設定所述不同的定影溫度T1。穿過定影區域Q5的每一張記錄片材S是厚度為50μm的聚苯乙烯(PS)膜或是厚度為40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在膜穿過定影區域Q5之前以及之後測量PS膜或PET膜在寬度方向上的長度,從而獲得已穿過定影區域Q5的PS膜或PET膜的收縮率。即,收縮率的計算如下:(穿過前的寬度方向上的長度-穿過後的寬度方向上的長度)/穿過前的寬度方向上的長度×100(%)。
實驗例1-1
在實驗例1-1中,宇部興產株式會社(Ube Industries,Ltd.)的被稱為「Upilex(註冊商標)VT」的產品在其內側的表面層被移除後用作加壓帶21,並且將厚度為50μm的PS膜用作記錄片材S。
實驗例1-2
在實驗例1-2中,使用與用於實驗例1-1中的加壓帶21相同的加壓帶21,並且將厚度為40μm的PET膜用作記錄片材S。
比較例1-1
在比較例1-1中,將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Shin-Etsu Chemical Co.,Ltd.)的被稱為「SHIN-ETSU(註冊商標)」的由熱固性液體氟彈性體製成的產品以均勻的厚度施加到帶上並硬化,使用所獲得的熱固性加壓帶。此外,將厚度為50μm的PS膜用作記錄片材S。
比較例1-2
在比較例1-2中,使用與用於比較例1-1中的加壓帶相同的加壓帶,並且將厚度為40μm的PET膜用作記錄片材S。
圖5A和圖5B是示出在以上實例中獲得的測量值的圖表,並且該圖表的豎軸表示記錄片材S的收縮率且水平軸表示加熱器的溫度。圖5A示出在實驗例1-1和比較例1-1中所獲得的測量值。圖5B示出在實驗例1-2和比較例1-2中所獲得的測量值。
一般來說,PS膜和PET膜傾向於在越高的溫度下收縮越大。如圖5A和圖5B所示,隨著加熱器3、7和11的溫度的升高,比較例1-1和1-2的每一個中的PS膜或PET膜的收縮率傾向於增加。
如圖5A和圖5B所示,在實驗例1-1和1-2的每一個中,在加壓帶21的溫度達到軟化溫度T2(70℃)之前,即,在加熱器3、7和11的溫度達到130℃之前,隨著加熱器3、7和11的溫度的升高,PS膜或PET膜的收縮率傾向於增加;而在加壓帶21的溫度超過軟 化溫度T2之後,PS膜或PET膜的收縮率則發生下降。據推測這是由於隨著加壓帶21的軟化,PS膜或PET膜與加壓帶21之間的粘附性增加所致。在以上示例性實施例中,每一個加熱器3、7和11的溫度設定在150℃至160℃,該溫度使定影區域Q5中的定影溫度T1為100℃。從而,與定影帶具有熱固性表面層的情況相比,加壓帶21發生軟化的上述示例性實施例中的記錄片材S的熱收縮被更多地抑制。
變型例
以下是可對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作出的示例性變型例(H01)至(H10)。
(H01)雖然上述示例性實施例涉及圖像形成設備U,但本發明的應用不限於此。本發明適用於諸如印表機、傳真機以及具有前述機器的多個功能的多功能機等的設備。此外,本發明不僅適用於多色圖像形成設備也適用於單色圖像形成設備。
(H02)雖然上述示例性實施例涉及這種情況:在低於定影溫度T1的溫度下發生軟化的加壓帶21由作為示例性熱塑性材料的熱塑性聚醯亞胺樹脂製成,但本發明不局限於這種情況。加壓帶21可以由任何材料製成,只要該材料在低於定影溫度T1的溫度下發生軟化並且在清潔區域Ec中為硬化狀態即可。例如,加壓帶21可以由滿足上述溫度條件且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任一種的熱塑性材料製成:聚碳酸酯(PC)、聚醚碸(PES)、聚碸樹脂(PSU)、聚芳酯(PAR)、聚醚醯亞胺(PEI)等。
(H03)雖然上述示例性實施例涉及這種情況:作為示例性加壓部件的加壓部件Fp包括作為示例性環帶狀或大致環帶狀旋轉體的加壓帶21以及輥型支撐部件26、27和28,但本發明不局限於這種情況。例如,加壓部件Fp可以由輥型加壓輥或具有根據設計和規格所確定的任何形狀的另一加壓部件所替代。
(H04)雖然上述示例性實施例涉及這種情況:加壓帶21圍繞作為示例性支撐部件的三個輥26、27和28張緊,但本發明不局限 於這種情況。例如,加壓帶21可以圍繞兩個或四個或更多個輥張緊。
(H05)雖然上述示例性實施例涉及這種情況:作為示例性加熱部件的加熱部件Fh包括環帶狀或大致環帶狀旋轉體形式的加熱帶1,但本發明不局限於這種情況。例如,加熱部件Fh可以由輥型加熱部件或具有根據設計和規格所確定的任何形狀的另一加熱部件所替代。此外,例如,加熱帶1可以是橡膠帶,橡膠帶設置有粘貼在其表面上的熱塑性膜,使得具有多層結構的加熱部件至少其表面是由熱塑性材料製成的。
(H06)雖然上述示例性實施例涉及這種情況:作為示例性冷卻部件的冷卻裝置31包括散熱片33和冷卻風扇34,但本發明不局限於這種情況。例如,散熱片33可以由一對冷卻輥所替代。如果加壓帶21在達到清潔Ec之前通過自然散熱而被冷卻和硬化,則可以省略散熱片33和冷卻風扇34或整個冷卻部件。
(H07)雖然上述示例性實施例涉及這種情況:採用作為示例性清潔部件的清潔刮板42去除附著到加壓帶21的表面上的不希望的物質,但本發明不局限於這種情況。例如,可以根據設計和規格採用任何形狀的清潔部件,諸如公知的清潔刷或清潔輥等。
(H08)雖然上述示例性實施例涉及這種情況:加壓帶21跟隨加熱帶1的旋轉而旋轉,但本發明不局限於這種情況。例如,加熱帶1可以跟隨加壓帶21的旋轉而旋轉,或通過各自設置驅動部件,加熱帶1和加壓帶21可以彼此獨立地旋轉。
(H09)雖然上述示例性實施例涉及這種情況:採用加壓部件Fp作為包括加壓帶21的示例性定影部件,但本發明不局限於這種情況。例如,可以將加熱部件Fh構造為包括加壓帶21的示例性定影部件。此外,本發明不局限於僅加壓部件Fp和加熱部件Fh中的一者包括加壓帶21的情況。加壓部件Fp和加熱部件Fh可以分別包括熱塑性帶。
(H10)雖然上述示例性實施例涉及這種情況:作為示例性介質的記錄片材S在加熱處理下易於收縮,但本發明不局限於這種情況。例如,如果使用在加熱處理下易於膨脹的介質,則由於處於軟 化狀態下的表面層24與介質緊密接觸,從而抑制了介質的熱膨脹。
出於示例和說明的目的提供了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上述說明。其本意並不是窮舉或將本發明限制為所公開的確切形式。顯然,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進行多種修改和變型。選擇和說明本示例性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因此使得本技術領域的其他人能夠為實現各種實施例理解本發明和各種適合於所構想的特定應用的修改。其目的在於用所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內容來限定本發明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