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粉砂土層中可回收加筋體的加勁樁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06:59:15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粉砂土層中可回收加筋體的加勁樁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土木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深基坑支護工程中使用的加勁樁。
背景技術:
目前常用的深基坑支護工程,水泥土加勁樁具有較高的抗拔力,在一些軟弱的土層中得到了應用,但是加筋體採用的鋼絞線,在基坑圍護結構完成作用後常留於地下形成障礙物,從而限制該種支護形式的應用。為此,在支護結構作用完成之後,能從土體中將加筋體回收出來,是工程界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本專利申請人申請的專利,專利名稱是一種可回收加筋體的加勁樁,申請號201110209397. 1,公開號CN102359107A,包括一個水泥土樁體,其樁頭部位具有一個柱形的增強籠子,它由高強塑料或高強材料製作,加筋體呈U型的繞跨在這個柱形增強籠子的頂部端板上,並折返從另一端板上穿出。本申請人發明的加勁樁不僅能夠提供較高的抗拔力,而且還可以方便的進行回收加筋體。但是當加筋體為兩根或兩根以上時,加筋體在增強籠子的頂部形成交叉,使得鑽杆的噴漿頭無法伸出,影響噴漿的效果,以致在粉砂土層中無法應用該可回收型的加勁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用於粉砂土層中可回收加筋體的加勁樁,該加勁樁採用新型的加筋體繞掛結構,在保證加筋體的抗拔力同時,解決了鑽杆的噴漿頭無法伸出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用於粉砂土層中可回收加筋體的加勁樁,包括一個水泥土樁體,樁體內部有加筋體,樁體頭部具有一柱形的抗拔結構體,加筋體呈U型繞掛在抗拔結構體頂部,並折返從一端穿出;抗拔結構體頂部設置有一帶有中心孔的U形頂板,其特徵是,加筋體均布於中心孔周圍並與中心孔不重疊。U形頂板上設置有用於加筋體穿過的穿筋孔。加筋體為兩根時,加筋體分別位於頂板中心孔兩側,穿筋孔均布於中心孔四周。加筋體為三根及其以上時,加筋體均布在頂板中心孔周圍,穿筋孔均布於中心孔四周。抗拔結構體為空心籠狀結構,包括兩根及其以上的豎向撐筋,豎向撐筋之間設置有多個橫向撐筋。加筋體為無粘結或部分粘結的鋼絞線。抗拔結構體後端的加筋體上,還設置至少一節抗拔籠子,該抗拔籠子與抗拔結構體串接在加筋體上。所述抗拔籠子側面設置有開口,開口朝向為向下、向左或向右有益效果採用本專利所述的結構可以有效的解決可回收的鋼絞線在抗拔結構體頂部交叉影響施工過程中鑽杆噴漿的問題。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 方式來詳細說明本發明;圖I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用於粉砂土層中可回收加筋體的加勁樁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抗拔結構體立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所述的抗拔結構體頂板平面結構示意圖。圖3a為圖3的A— A方向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所述的鑽杆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所述的抗拔結構體串接抗拔籠子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所述的抗拔籠子側面開口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參看圖1,本實施例所述的抗拔結構體主要用於可回收加筋體的加勁樁中。加勁樁包括一個旋噴攪拌樁體或水泥灌漿形成的樁體6,其樁頭部位包含一個呈柱形的抗拔結構體3,加筋體5呈U型繞掛在這個柱形抗拔結構體3的頂部上折返,所述的加筋體為一整根的無粘結鋼絞線,方便抽出。參看圖2,抗拔結構體3為空心籠狀結構,包括三根及其以上的豎向撐筋31,豎向撐筋31之間設置有多個橫向撐筋32。抗拔結構體3為非金屬材料注塑而成,筋體回收後,抗拔結構體留在土體中,由於非金屬材料可以切割,不影響後續施工。再次參看圖3,抗拔結構體3內部具有一用於鑽杆穿過的通道,抗拔結構體頂部3具有一帶有中心孔的頂板1,通道連通頂板I中心孔11,頂板I上設置有用於加筋體5繞過的導向槽12,所述導向槽12位於中心孔11旁邊且與中心孔11不幹涉。參看圖4,所述鑽杆2前端具有一噴漿頭4,所述噴漿頭4直徑小於鑽杆2直徑,頂板I中心孔11的直徑大於噴漿頭4的直徑且小於鑽杆2的直徑,抗拔結構體3內部通道的直徑大於鑽杆直徑2。施工是裝配為,鑽杆2前端的噴漿頭4從抗拔結構體頂部的頂板中心孔11穿出,而鑽杆不能穿出中心孔11,加筋體分布在噴漿頭的兩側,不影響鑽進過程中噴漿。本實施例中,導向槽12為兩個,導向槽12分別位於頂板中心孔11兩側。鋼絞線對稱的從中心孔兩側呈U形繞過。應力分配均勻。當然根據需要可以在頂板I上設置有多個導向槽,多個導向槽均勻對稱的分布在中心孔周圍,鋼絞線穿過導向槽後均勻分布在中心孔11四周,形成均勻受力。加筋體為無粘結或部分粘結的鋼絞線,或者鋼絞線外側套有包覆層。參看圖5,在軟土或者淤泥質土層中,為了增加抗拔力,在抗拔結構體後端串聯有一節或者多節抗拔籠子7,所述抗拔籠子7側面開口以便施工過程中,鑽杆從側面卡入籠子的中心位置。參看圖6,後續用於增加抗拔力的抗拔籠子7,其側面開口為71,施工時,側面開口卡在鑽杆上,那麼開口布置的朝向為向下、向左、向右等方向,但是禁止向上的方向,因為向上的方向卡在鑽杆上後,由於重力作用抗拔籠子7會從鑽杆上掉落。本發明所記載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的優異性。I、本發明避免了繞過抗拔結構體頂部的加筋體對噴漿頭的阻擋,可以增強高壓噴漿對土體的噴射切割效果、增加樁體直徑、提高承載能力,2、本技術使噴漿頭伸出抗拔結構體頂端,可以無阻攔的、高效的切割前方土體,從而加快樁體向前推進的速度、有利於縮短施工工期。3、通過串聯一節或多節抗拔籠子,使抗拔結構體的有效長度加長,可以明顯增加力的傳遞縱深、增加樁體與土體間的有效接觸面積,進而降低加勁樁端部的應力集中程度,從而有效提高加勁樁的承載能力、降低加勁樁的上拔量,從而更加有利於控制基坑變形。4、抗拔籠子一側設有開口,將開口卡在鑽杆上,使抗拔籠子與抗拔結構體可以便捷的串聯起來,也更加容易將抗拔籠子送至地基深處。 5、在抗拔結構體頂部中心孔的兩側對稱地設置2組或多組導向槽,在加勁體受力後,抗拔結構體可以對稱、均勻的受力,從而避免加勁樁端部水泥土體的受力不均。6、在加勁體回收後,抗拔結構體和抗拔籠子將留存在地基中,由於抗拔結構體和抗拔籠子均由剛塑材料製成,雖然具有較高的強度,但脆性較大,當後期地塊開發時,在樁基的衝擊荷載或盾構機的高強切割力作用時,抗拔結構體和抗拔籠子很容易被擊碎,不會形成地下障礙物,從而實現加勁樁回收技術的終極目的。7、在形成水泥土攪拌體的同時將加筋體帶入指定位置,有效解決了在流水噴砂的土層中施工可回收加筋體的加勁樁的難題。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粉砂土層中可回收加筋體的加勁樁,包括一個水泥土樁體,樁體內部有加筋體,樁體頭部具有一柱形的抗拔結構體,加筋體呈U型繞掛在抗拔結構體頂部,並折返從一端穿出;抗拔結構體頂部設置有一帶有中心孔的U形頂板,其特徵是,加筋體均布於中心孔周圍並與中心孔不重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於粉砂土層中可回收加筋體的加勁樁,其特徵是,U形頂板上設置有用於加筋體穿過的穿筋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於粉砂土層中可回收加筋體的加勁樁,其特徵是,力口筋體為兩根時,加筋體分別位於頂板中心孔兩側,穿筋孔均布於中心孔四周。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於粉砂土層中可回收加筋體的加勁樁,其特徵是,力口筋體為三根及其以上時,加筋體均布在頂板中心孔周圍,穿筋孔均布於中心孔四周。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於粉砂土層中可回收加筋體的加勁樁,其特徵是,抗拔結構體為空心籠狀結構,包括兩根及其以上的豎向撐筋,豎向撐筋之間設置有多個橫向撐筋。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於粉砂土層中可回收加筋體的加勁樁,其特徵是,力口筋體為無粘結或部分粘結的鋼絞線。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於粉砂土層中可回收加筋體的加勁樁,其特徵是,抗拔結構體後端的加筋體上,還設置至少一節抗拔籠子,該抗拔籠子與抗拔結構體串接在加筋體上。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於粉砂土層中可回收加筋體的加勁樁,其特徵是,所述抗拔籠子側面設置有開口,開口朝向為向下、向左或向右。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粉砂土層中可回收加筋體的加勁樁,其抗拔結構體端部繞掛的抗拔筋體位於中心孔周圍且與中心孔不重疊,可回收加筋體的加勁樁在形成水泥土攪拌體的同時將加筋體帶入指定位置。有效解決了在流水噴砂的土層中施工可回收加筋體的加勁樁的難題。
文檔編號E02D5/54GK102720190SQ201210251540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9日
發明者劉全林, 唐德康, 宋偉民, 範君宇 申請人:上海強勁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