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自身灌腸治療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1:14:30
專利名稱:中藥自身灌腸治療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講是一種中醫藥內病 外治的新型實用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中醫藥內病外治領域還無固定專用的同類技術裝置。對 於盆腹腔炎症性疾病常用的治療方法為口服湯劑,因為吸收率差,且不易達到 病灶部位、副反應重,因此治療效果不明顯。少數學者曾提出中藥灌腸給藥途徑的治療方法,但綜合起來有以下幾方面的不足a.方法簡陋;b.藥量不易掌 握,需二次吸服;c.藥液必須預先多層過濾,否則藥渣易堵塞軟管,中止治療; d.推入壓力不易控制;e.肛管頂端太粗和乾燥,插入時有痛苦,並且插入的深 度也不易掌握;f.需有專人配合操作;g.用後需用水反覆衝洗注射器和導管, 且不易保管,達不到無菌條件易合併感染;h.多次用後,導管易變形嵌頓,使 插入困難。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 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中藥自身灌腸治療器。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其目的的中藥自身灌腸治療器,由貯藥器、頂蓋、掛 環、導管、肛管組成,其特徵在於貯藥器底部開口處設置有濾網,並接有導管, 導管另一端接有速度調節器,速度調節器另一端設置有肛管接口,肛管連接在 肛管接口上,肛管頂端設置成平滑狀,開有多個出藥孔,貯藥器上口固定於頂 蓋上,貯藥器上還設置有容積刻度,肛管頂端為圓錐形,貯藥器呈袋狀,頂蓋 由聚氯乙烯製成板狀,其上設置有掛環,並開有加藥孔,肛管頂端上設置有深 度刻度,肛管頂端還罩有套帽,套帽內附著有凡士林。貯藥器固定於頂蓋上,頂蓋製成板狀,上設掛環,便於隨意固定,其上開有 加藥孔,加藥方便。貯藥器上設置有容積刻度,使加藥量一目了然。濾網的設 置,直接過慮中藥沉渣,不至堵塞導管;速度調節器的採用,可方便控制藥液 的流入速度,根據患者自身的感覺,可快可慢。肛管頂端呈平滑狀,開有多個 出藥孔,且套帽內有凡士林,起潤滑作用,因此插入時無痛苦感,且不會因腸 內異物而堵塞出藥孔。肛管頂端上標有深度刻度,每次插入的深度固定,可由 患者方便地自我控制和操作,並且由於自己可掌握操作,不影響自身的休息。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包括]t藥器(4)、頂蓋(2)、掛環(1)、導管(7)、肛管(10),頂蓋(2)為板狀,由聚氯乙烯材料製成,其上開有加藥 孔(3),加藥孔(3)可設置成漏鬥型,方便加藥。頂蓋(2)上設置有掛環(1), 可方便地掛起貯藥器(4),貯藥器(4)開口邊沿固定在頂蓋(2)上,貯藥 器(4)為袋狀,其上有容積刻度(5),掛環(1)掛起來後,貯藥器(4)也繃 緊,由於其上設置有容積刻度(5),加藥可清楚查看藥量。貯藥器(4)底部開 口處設置有濾網(6),可過慮中藥沉渣,開口處連接一導管(7),導管(7)為 軟管,另一端通過速度調節器(8)及肛管接口 (9)把過濾後的中藥藥液送入 肛管(IO),速度調節器釆用常見的阻塞流量型調節器,廣泛釆用在輸液裝置中, 肛管(10)為長管狀,肛管接口 (9)可卡入其一端,並密封良好,另一端為圓 錐形,並開有多個出藥孔U2),其上還標有深度刻度(ll),便於掌握肛管(10) 插入的深度,肛管(10)頂端外部還套有套帽(13),內有凡士林(14),起保 護和潤滑的作用。本實用新型的貯藥器(4)、頂蓋(2)、掛環(1)、導管(7)、 速度調節器(8)、肛管(10)及相關部件都為一次性使用,外包裝釆用聚氯乙 烯滅菌密封,達到了無菌要求,成本低,使用安全可靠。
權利要求1. 中藥自身灌腸治療器,包括貯藥器(4)、頂蓋(2)、掛環(l)、導管(7)、 肛管(10),其特徵在於貯藥器(4),貯藥器(4)底部開口處設置有濾網(6), 並接有導管(7),導管(7)另一端接有速度調節器(8),速度調節器(8)另 一端設置有肛管接口 (9),肛管(10)連接在肛管接口 (9)上,肛管(10)頂 端設置成平滑狀,開有多個出藥孔(12)。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自身灌腸治療器,其特徵在於貯藥器(4)上口 固定於頂蓋(2)上,貯藥器(4)上還設置有容積刻度(5)。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自身灌腸治療器,其特徵在於肛管(10)頂端 為圓錐形。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中藥自身灌腸治療器,其特徵在於貯藥器(4)呈袋狀。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中藥自身灌腸治療器,其特徵在於頂蓋(2)由聚氯 乙烯製成板狀,其上設置有掛環(1 ),並開有加藥孔(3 )。
6.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中藥自身灌腸治療器,其特徵在於肛管(10)頂端 上設置有深度刻度(11)。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自身灌腸治療器,其特徵在於肛管(10)頂端 還罩有套帽(13),套帽(13)內附著有凡士林(l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中藥自身灌腸治療器,它包括貯藥器(4)、頂蓋(2)、掛環(1)、導管(7)、肛管(10),用於中藥灌腸治療盆腹腔炎症,可直接把中藥用貯藥器(4)加入,通過導管(7)、肛管(10)送入病灶部位,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無菌安全,且成本低,是治療各種盆腹腔炎症的有效工具。
文檔編號A61M3/00GK201020144SQ20072001743
公開日2008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7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07年1月16日
發明者楊振華 申請人:楊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