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膜門以及氣膜建築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23:33:2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膜建築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氣膜門以及氣膜建築。
背景技術:
氣膜建築是採用高強度柔性薄膜材料為外殼,配備一套智能化的機電設備,在氣膜建築內部提供空氣的正壓,把建築主體支撐起來的一種建築結構系統。其工作原理為將膜材固定於地面基礎結構周邊,利用供風系統讓室內氣壓上升到一定壓力後,使屋頂內外產生壓力差來抵抗外力,由於利用氣壓來支撐,無需任何梁、柱,所以可得到更大的利用空間。
隨著氣膜建築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並被大面積的應用,也發現了氣膜建築的一些問題。由於氣膜建築是依靠氣壓支撐的,氣膜門要通過自鎖結構實現氣膜建築內部空氣的平衡,但是在發生火災情況下,需要打開氣膜門,保持暢通,使人員快速離開氣膜建築,保證其安全,這樣又會使氣膜建築內部氣壓不平衡發生坍塌。另外,火災容易產生濃煙,而濃煙往往會流向與外界相通的孔處,而氣膜門是氣膜建築最大的孔,往往濃煙會更大,給人員帶來危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氣膜門,以緩解了氣膜建築中在火災情況下氣膜門的不能夠長期開啟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氣膜門,包括:外門、內門、通道和水幕裝置;所述外門和內門分別設置在所述通道的兩端,且所述外門通往氣膜建築的室外,所述內門通往氣膜建築的室內;所述外門與所述內門實現互鎖控制;所述水幕裝置設置在所述內門上端。
進一步的,所述水幕裝置包括用於儲存水的容水機構和水帶通道;所述容水機構通過所述水帶通道與儲水罐連通;所述容水機構的底部設有用於形成水簾的縫隙;所述縫隙的長度不低於所述內門的寬度。
進一步的,所述縫隙的面積小於所述水帶通道的橫截面積。
進一步的,所述水幕裝置還包括控制件和閥門;所述閥門設置於所述水帶通道上;所述控制件與所述閥門電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水幕裝置還包括煙霧傳感器;所述煙霧傳感器與所述控制件信號連接。
進一步的,氣膜門還包括用於預支撐氣膜建築本體的防護機構,所述防護機構固設於所述通道的上端且接近所述內門處;所述防護機構從所述通道的上方延伸至氣膜建築的室內。
進一步的,所述防護機構包括連接板、支撐板和加強筋;所述連接板與支撐板構成L型支架,其中,所述連接板的一端垂直固設於所述通道上,所述支撐板的一端從所述通道的上方延伸至氣膜建築的室內;所述加強筋呈傾斜狀連接在所述支撐板與通道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通道的兩側設置有旋轉門。
進一步的,所述外門包括第一外門和第二外門,所述第一外門固設於所述通道上,所述第二外門設置於所述第一外門上,且所述第二外門與所述內門實現互鎖控制。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氣膜門,設置有內門、外門和通道,其中,外門和內門設置在通道的兩端,內門與外門實現互鎖控制。也就是,在通常情況下,阻止外門與內門同時處於打開的狀態,使氣膜建築中的空氣少量的洩露,從而使氣膜建築的氣壓基本保持平衡狀態,並具有減壓倉的效果,可以使人員進出氣膜建築時內部正壓空氣流失量少量化,並減輕空氣壓差的變化對人體帶來的不適感。在內門的上端設置有水幕裝置,在火災發生的情況下,可以打開水幕裝置,使水幕裝置形成的水簾代替原有的內門,這樣不僅能夠使室內與室外的氣壓基本保持平衡,減少氣體的洩露,而且也能基本保證人員能夠順暢地離開火災現場,從而降低對人員帶來的安全隱患。另外,由於濃煙通常是向與外界相通的孔的方向流動,因此,水幕裝置的開啟也減小了濃煙向氣膜門流動量,降低了火災對出入人員帶來的安全隱患,提高了氣膜建築的安全性。此外,水幕裝置的開啟還可以降低氣膜建築的溫度,並且可以對內門附近的地方進行滅火,從而減緩了火災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氣膜建築,包括氣膜建築本體和與氣膜建築本體相連的如上述所述的氣膜門。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氣膜建築,包括設置上述提到的氣膜門。其中,氣膜門設置有內門、外門和通道,外門和內門設置在通道的兩端,內門與外門實現互鎖控制。也就是,在通常情況下,阻止外門與內門同時處於打開的狀態,使氣膜建築中的空氣少量的洩露,從而使氣膜建築的氣壓基本保持平衡狀態,並具有減壓倉的效果,可以使人員進出氣膜建築時內部正壓空氣流失量少量化,並減輕空氣壓差的變化對人體帶來的不適感。在內門的上端設置有水幕裝置,在火災發生的情況下,可以打開水幕裝置,使水幕裝置形成的水簾代替原有的內門,這樣不僅能夠使室內與室外的氣壓基本保持平衡,減少氣體的洩露,而且也能基本保證人員能夠順暢的離開火災現場,從而降低對人員帶來的安 全隱患。另外,由於濃煙通常是向與外界相通的孔的方向流動,因此,水幕裝置的開啟也減小了濃煙向氣膜門流動量,降低了火災對出入人員帶來的安全隱患,提高了氣膜建築的安全性。此外,水幕裝置的開啟還可以降低氣膜建築的溫度,並且可以對內門附近的地方進行滅火,從而減緩了火災的情況。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氣膜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氣膜門的內門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氣膜門的外門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氣膜建築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標:100-外門;200-內門;300-通道;400-水幕裝置;500-防護機構;600-室內;700-氣膜建築本體;110-第一外門;120-第二外門;310-旋轉門;410-容水機構;420-水帶通道;411-縫隙;510-連接板;520-支撐板;530-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 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一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氣膜門,包括:外門100、內門200、通道300和水幕裝置400;外門100和內門200分別設置在通道300的兩端,且外門100通往氣膜建築的室外,內門200通往氣膜建築的室內600;外門100與內門200實現互鎖控制;水幕裝置400設置在內門200上端。
具體的,由於氣膜建築需要保持室內600與室外的氣壓基本保持平衡,需要內門200和外門100至少有一個處於關閉的狀態,使氣膜建築室內600的氣體有少量的洩露,因此,外門100與內門200需要實現互鎖控制。其進門方式:外門100開啟,此時內門200處於關閉。外門100關閉後,內門200開啟,此時外門100處於關閉狀態,進入 後內門200關閉。出門方式:內門200開啟,此時外門100處於關閉狀態。內門200關閉後,外門100開啟,此時內門200處於關閉狀態,離開後外門100關閉。
其中,水幕裝置400設置在內門200上,當發生火災時,水幕裝置400處於開啟狀態,水幕裝置400形成的水簾起到內門200的作用,此時外門100可以處於開啟的狀態,不僅能夠保持氣膜建築的室內600與室外氣壓基本保持平衡,阻止大量氣體和煙霧的通過氣膜門流向室外,也能夠保持氣膜建築室內600人員能夠順暢的離開火災現場,從而減少對人員帶來的危害,提高了氣膜建築的安全性。
本實施例提供的氣膜門,設置有內門200、外門100和通道300,其中,外門100和內門200設置在通道300的兩端,內門200與外門100實現互鎖控制。也就是,在通常情況下,阻止外門100與內門200同時處於打開的狀態,使氣膜建築中的空氣少量的洩露,從而使氣膜建築的氣壓基本能保持平衡,並具有減壓倉的效果,可以使人員進出氣膜建築時內部正壓空氣流失量少量化,並減輕空氣壓差的變化對人體帶來的不適感。在內門200的上端設置有水幕裝置400,在火災發生的情況下,可以打開水幕裝置400,使水幕裝置400形成的水簾代替原有的內門200,這樣不僅能夠使室內600與室外的氣壓基本保持平衡,減少氣體的洩露,而且也能基本保證人員的順暢的離開火災現場,從而降低對人員帶來的安全隱患。另外,由於濃煙通常是向與外界相通的孔的方向流動,水幕裝置400也減小了濃煙向氣膜門流動量,降低了火災對出入人員帶來的安全隱患,提高了氣膜建築的安全性。此外,水幕裝置400的開啟還可以降低氣膜建築的溫度,並且對內門200附近的地方進行滅火,從而減緩了火災的情況。
具體的,如圖1所示,水幕裝置400包括用於儲水的容水機構410和水帶通道420;容水機構410通過水帶通道420與儲水罐連通; 容水機構410的底部設有用於形成水簾的縫隙411;縫隙411的長度不低於內門200的寬度。
在本實施例中,水幕裝置400的工作原理是水流從儲水罐通過水帶通道420進入到容水機構410中,然後通過容水機構410底面設置的縫隙411流出的,由於水幕裝置400要起到內門200的作用,能夠阻擋室內600與室外空氣的大量流出,因此,在容水機構410底面設置的縫隙411長度不低於內門200的寬度,使水幕裝置400形成的水簾能夠覆蓋整個內門200,起到更好的阻擋效果。
為了使水幕裝置400起到更好地阻擋效果,使水簾效果均勻而密集,且沒有間斷,因此,縫隙411的面積小於水帶通道420的橫截面積。這樣可以使容水機構410的進水量大於它的出水量,從而使容水機構410通過縫隙411的流下的水位均勻且密集。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水幕裝置400還包括控制件和閥門;閥門設置於水帶通道420上;控制件與閥門電連接。在水帶通道420處設置閥門是用於開啟和關閉水帶通道420的,其中控制件與閥門之間連接為電連接。當發生火災時,開啟控制件中的按鈕打開閥門,使水帶通道420的水進入到容水機構410。
此外,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在氣膜建築中,還安裝著應急門和其他的一些氣膜門,也適用於本實施例提到的水幕裝置400。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基礎上,進一步的,為了提高水幕裝置400的自動化,通過感應氣膜建築中煙霧的濃度,開啟水帶通道420上的閥門,具體的結構為,水幕裝置400包括煙霧傳感器;煙霧傳感器與控制件信號連接。其中,煙霧傳感器是用於檢測室內600的煙霧濃度的一種傳感器,它的主要工作原理為煙霧傳感器的內外電離室裡面有放射源鋂241,電離產生的正、負離子,在電場的作用下各自向正負電極移動。在正常的情況下,內外電離室的電流、電壓都是穩定的。 一旦有煙霧竄逃外電離室。幹擾了帶電粒子的正常運動,電流,電壓就會有所改變,破壞了內外電離室之間的平衡,於是發送信號到控制件。
另外,由於氣膜建築的材料主要採用高強聚酯纖維或者玻璃纖維編織而成的,是可燃性材料。因此,在火災發生極大的情況下,氣膜建築可能坍塌,因此,氣膜門還包括用於預支撐氣膜建築本體700的防護機構500,防護機構500固設於通道300的上端且接近內門200處;防護機構500從通道300的上方延伸至氣膜建築的室內600。通過設置防護機構500在通道300上方,並且防護機構500從通道300的上方延伸至氣膜建築的室內600,可以在氣膜建築發生坍塌的時候起到支撐,留有空隙方便人員逃離火災現場。
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防護機構500包括連接板510、支撐板520和加強筋530;連接板510與支撐板520構成L型支架,其中,連接板510的一端垂直固設於通道300上,支撐板520的一端從通道300的上方延伸至氣膜建築的室內600;加強筋530呈傾斜狀連接在支撐板520與通道300之間。其中,連接板510與支撐板520構成L型支架,可以起到支撐坍塌的氣膜建築,而加強筋530可以加強連接板510的支撐力,使防護機構500能夠安全可靠。
另外,為了加大氣膜門的人員流量的能力,如圖1所示,在通道300的兩側設置有旋轉門310。由於旋轉門310的設置,可以使人員進出,且不影響通道300的密封性。
此外,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氣膜建築本體700與通道300連接的位置有多種,例如,連接的位置接近於外門100或者連接的位置接近於內門200。其中,對旋轉門310的設置不受影響。
為了可以清晰的觀察到通道300內部的情況,在通道300的兩側設置多塊玻璃,可以方便工作人員檢測到通道300情況,並且玻璃的設置可以加強氣膜門的美觀性。
如圖3所示,在上述實施例基礎上,外門100包括第一外門110和第二外門120,第一外門110固設於通道300上,第二外門120設置於第一外門110上,且第二外門120與內門200實現互鎖控制。具體的,氣膜門正常狀態下,第二外門120起到開啟和關閉的作用,與內門200實現互鎖控制,從而實現氣膜建築中的氣壓基本保持不變的情況。但是當發生火災情況時,為了能夠方便氣膜建築中的人員的逃生,開啟第一外門110,其中第一外門110大於第二外門120,能夠通過的人流更多,加強了逃生的可能性。
實施例二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氣膜建築,包括氣膜建築本體700和與氣膜建築本體700相連的氣膜門。
其中,氣膜門具體結構特徵在實施例一中已經有詳細的描述,在此將不再進行贅述。
本實施例提供的氣膜建築,包括設置上述提到的氣膜門。其中外門100和內門200設置在通道300的兩端,內門200與外門100實現互鎖控制。也就是,在通常情況下,阻止外門100與內門200同時處於打開的狀態,使氣膜建築中的空氣少量的洩露,從而使氣膜建築的氣壓基本能保持平衡,並具有減壓倉的效果,可以使人員進出氣膜建築時內部正壓空氣流失量少量化,並減輕空氣壓差的變化對人體帶來的不適感。另外在內門200的上端設置有水幕裝置400,在火災發生的情況下,可以打開水幕裝置400,使水幕裝置400形成的水簾代替原有的內門200,這樣不僅能夠使室內600與室外的氣壓基本保持平衡,減少氣體的洩露,而且也能基本保證人員能夠順暢的離開火災現 場,從而降低對人員帶來的安全隱患。另外,由於濃煙通常是向與外界相通的孔的方向流動,水幕裝置400也減小了濃煙向氣膜門流動量,降低了火災對出入人員帶來的安全隱患,提高了氣膜建築的安全性。此外,水幕裝置400的開啟還可以降低氣膜建築的溫度,並且對內門200附近的地方進行滅火,從而減緩了火災的情況。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