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嬰童鞋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11:58:10 2
一種嬰童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嬰童鞋,包括鞋底和鞋面,其特徵在於,所述鞋底與鞋面通過四針六線相連接,所述鞋面為層狀結構,自內而外依次為第一纖維層、發泡橡膠層和第二纖維層。本實用新型具有鞋底與鞋面拼接處平坦無突出、且連接強度、高非常結實,嬰幼兒穿著不磨腳不擠壓,非常舒適,鞋子在受力後可以很容易就恢復到原來的狀態的優勢,還具有防滑、減震等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嬰童鞋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涉及嬰幼兒鞋襪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適合0-3歲的嬰幼兒穿著的室內用嬰童鞋。
【背景技術】
[0002]根據寶寶的腳部發展特徵,把O?3歲寶寶的腳部成長分為5個階段:階段一:興趣階段(O?6月),在這個階段新生兒的腳後跟沒有完全成型,看起來像沒有腳後跟。小腳隨著成長,開始不安分起來,立著抱時小腳接觸到阻擋時會發現腳自然的向前不斷的抬起;階段二:嘗試階段出?12月)寶寶腳步骨骼發育尚不成熟,但已經開始學習爬行、走路,由抱著走到扶著走的過程轉變,人生的第一步可能由此產生。階段一與階段二這兩個階段最好讓寶寶雙腳自由接觸地面,最好不要穿鞋,赤腳走路是最好的。但在不同的天氣和地面環境下為保護寶寶雙腳,需要穿著透氣舒服且保證材質環保無毒的嬰童鞋;階段三:開端階段(12?18月),此時嬰幼兒已經踏出人生的第一步,但步子仍然很小,腿抬得比較高,基本上都是腳部垂直落地,且腳部著地很重。此階段由於寶寶用腳尖先著地,且腳部著地很重,所以一定要選擇鞋底彎曲方便且鞋面非常柔軟透氣的鞋子,且保證所有材料環保無毒;階段四:成長(18?24月),寶寶開始可以大步走,且已經出現從腳跟到腳尖的著地動作,腳部垂直落地的現象逐漸減少;階段五:獨立(24?36月)寶寶可以自己獨立行走,並通過走路來展示自己的學習能力。
[0003]隨著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嬰幼兒腳部生長及初期學步的重要性,嬰童鞋也隨之發展起來,嬰童鞋是專門為0-3歲的孩子設計的鞋子,這個年齡段孩子腳的生長發育非常快,而且是一個好動年齡,因此講究柔軟、輕巧、透氣、舒適,穩定。嬰幼兒尤其是在0-3歲之間的孩子,大部分靠爬行在前進,所以不能穿拖鞋,這時期的孩子走路不穩,所以需要防滑,另外因為這期間的嬰幼兒的腳部生長比較快,鞋子不應成為限制其生長的壁壘。
[0004]現有技術中適合0-3歲嬰幼兒穿著的鞋子,存在以下缺陷:
[0005](I)鞋底與鞋面連接處外面光滑,裡面卻很粗糙,鞋子會對嬰幼兒的腳部造成磨損;
[0006](2)鞋面的面料緊繃無彈性,因為這時期的孩子腳趾一般情況下不是併攏的,腳趾與腳趾之間是分散開的,所以無彈性的鞋面就會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孩子腳部生長,使得腳部變形。另外鞋子在受力變形後不易恢復原形,這也不利於孩子腳部生長。
[0007](3)底部光滑,嬰幼兒容易滑倒。
[0008](4)鞋底無減震裝置,嬰幼兒腳部垂直落地時腳部受力大,容易造成腳底部的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
[0009]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一種嬰童鞋,包括鞋底和鞋面,所述鞋底與鞋面通過四針六線相連接,所述鞋面為層狀結構,自內而外依次為第一纖維層、發泡橡膠層和第二纖維層。
[0010]所述第一纖維層和第二纖維層均為萊卡纖維層。
[0011 ] 所述發泡橡膠層厚度為l_20mm。
[0012]所述嬰童鞋還包括防滑裝置,該防滑裝置位於所述鞋底的下表面。
[0013]所述防滑裝置為分散於鞋底下表面並且按照足底部受力區域而設置的凸起。
[0014]所述凸起,其中大的凸起位於足底部受力較大的區域,小的凸起位於足底部受力較小的區域。
[0015]所述大的凸起為直徑大於等於2mm的凸起,所述小的凸起為直徑小於2mm的凸起。
[0016]所述鞋底的夾層內還設有減震裝置。
[0017]所述減震裝置位於腳跟部或腳尖部。
[0018]所述減震裝置為與所述鞋面的層狀結構相同的片狀結構,該片狀結構為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或橢圓形。
[001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所述的,達到了如下效果:
[0020](I)本實用新型的嬰童鞋,鞋底與鞋面之間的連接處採用四針六線,現有技術中的嬰童鞋基本都採用製鞋行業傳統的反車作為鞋底與鞋面的結合工藝,這樣會在鞋裡留下一條突出的稜,使寶寶穿著不舒適,嚴重的會使寶寶腳部磨損受傷,本實用新型創新地使用了四針六線技術,四針六線技術採用四根面線、一根底線和一根哈疏線,具有獨特的高彈性、平坦且高強度的拼縫效果,所以本實用新型的鞋底與鞋面拼接處平坦無突出、且連接強度、高非常結實,嬰幼兒穿著不磨腳不擠壓,非常舒適。
[0021](2)本實用新型的嬰童鞋鞋面採用了四面彈性材料,該四面彈性材料為三層複合材料,上下兩層為最友好的萊卡纖維,中間層採用的是發泡橡膠,萊卡纖維具有獨特的性質,其受溼後處於溫熱密閉的空間裡也不會發黴,不僅可以徹底與天然及人造纖維融合在一起,還可以增加面料的舒適度、束身感、運動自如以及使用壽命長。萊卡是有柔性鏈段和剛性鏈段組成,正是這樣的分子結構,賦予了它優異的延伸性和彈性回復性能,拉伸回復後可以緊貼在人體表面,對人體的束縛力很小。另外中間層發泡橡膠可以更大程度上賦予鞋面的高回復性能,這樣鞋子在受力後可以很容易就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嬰幼兒穿著也比較舒服。
[0022](3)本實用新型的嬰童鞋鞋底設置了防滑裝置,有效的起到了防滑的作用。
[0023](4)本實用新型的嬰童鞋鞋底還設置了減震裝置,有效的解決了嬰幼兒垂直落地過程受力較大的問題。
[0024]當然,實施本實用新型的任一產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術效果O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申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申請,並不構成對本申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26]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嬰童鞋結構圖;
[0027]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嬰童鞋鞋面結構圖;
[0028]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嬰童鞋鞋底結構圖,
[0029]其中:101—鞋面102—鞋底
[0030]103—四針六線104—防滑裝置
[0031]2011—第一纖維層2012—發泡橡膠層
[0032]2013—第二纖維層3041—大的凸起
[0033]3042—小的凸起105—減震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34]如在說明書及權利要求當中使用了某些詞彙來指稱特定組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可理解,硬體製造商可能會用不同名詞來稱呼同一個組件。本說明書及權利要求並不以名稱的差異來作為區分組件的方式,而是以組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來作為區分的準則。如在通篇說明書及權利要求當中所提及的「包含」為一開放式用語,故應解釋成「包含但不限定於」。「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誤差範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在一定誤差範圍內解決所述技術問題,基本達到所述技術效果。此外,「耦接」一詞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間接的電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裝置耦接於一第二裝置,則代表所述第一裝置可直接電性耦接於所述第二裝置,或通過其他裝置或耦接手段間接地電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裝置。說明書後續描述為實施本申請的較佳實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說明本申請的一般原則為目的,並非用以限定本申請的範圍。本申請的保護範圍當視所附權利要求所界定者為準。
[0035]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申請的限定。
[0036]如圖1所示的嬰童鞋,包括鞋底102和鞋面101,鞋底102與鞋面101之間的連接是通過四針六線這種工藝相連接的,四針六線技術採用四根面線、一根底線和一根哈疏線,具有獨特的高彈性、平坦且高強度的拼縫效果。
[0037]圖2中示出了鞋面101為具有多個層的層狀結構,從鞋內側到鞋外側依次為第一纖維層2011、發泡橡膠層2012和第二纖維層2013,鞋面101具有非常強的彈性和恢復性,不會對嬰幼兒腳部生長造成阻礙,面料親膚非常舒服。
[0038]本實施例中第一纖維層2011和第二纖維層2013均為萊卡纖維層,萊卡纖維被稱為最「友好」的纖維,其受溼後處於溫熱密閉的空間裡也不會發黴,不僅可以徹底與天然及人造纖維融合在一起,還可以增加面料的舒適度、束身感、運動自如以及使用壽命長。萊卡是有柔性鏈段和剛性鏈段組成,正是這樣的分子結構,賦予了它優異的延伸性和彈性回復性能,拉伸回復後可以緊貼在人體表面,對人體的束縛力很小。當然這裡對纖維層的具體材料不做具體限定,還可以為其它親膚的、延伸性和彈性回復性好的材料。
[0039]本實施例中的發泡橡膠層厚度為l_20mm,優選2mm,發泡橡膠層具有非常大的恢復性,在受力變形後能夠迅速恢復到原來的形狀。
[0040]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嬰童鞋還設置了防滑裝置104,該防滑裝置104位於鞋底102的下表面,也就是在行進過程中與地面接觸的那個表面。防滑裝置104為分散於鞋底102的下表面並且按照足底部受力區域而設置的凸起,本實用新型中的凸起為橡膠顆粒,當然這裡的凸起還可以為其它防滑材料,這裡對凸起的材料不做具體限定。這些凸起有的大有的小,其中大的凸起3041位於足底部受力較大的區域,小的凸起3042位於足底部受力較小的區域。大的凸起3041為直徑大於等於2mm的凸起,小的凸起3042為直徑小於2mm的凸起。從圖3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大的凸起3041位於腳跟或者腳尖這些受力比較大的區域,而腳心這些受力較小的地方採用了小的凸起3042。
[0041]成人走路過程中受力曲線是呈S型的,而嬰幼兒卻不同,在行進過程中腳部是垂直落地的,這時後跟或腳尖處的受力就比較大,所以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減震裝置105。圖1中,鞋底102的夾層內還設有減震裝置105,該減震裝置105可以位於腳跟部,也可以位於腳尖部,當然也可以為其它部位,主要是為了減小對腳底部的受力,防止嬰幼兒腳部受傷。本實施例中的減震裝置105位於腳跟處,採用了與鞋面101的層狀結構相同的片狀結構,該片狀結構可以為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或橢圓形,當然該減震裝置105還可以為其它的結構,這裡的片狀結構也可以為其它形狀,這裡對於減震裝置105的具體材料和片狀結構的形狀都不做具體限定,依實際情況而定。
[0042]本實施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所述的室內用嬰童鞋,達到了如下效果:
[0043](I)本實用新型的嬰童鞋,鞋底與鞋面之間的連接處採用四針六線,現有技術中的嬰童鞋基本都採用製鞋行業傳統的反車作為鞋底與鞋面的結合工藝,這樣會在鞋裡留下一條突出的冷,使寶寶穿著不舒適,嚴重的會使寶寶腳部受傷磨損,本實用新型創新地使用了四針六線技術,四針六線技術採用四根面線、一根底線和一根哈疏線,具有獨特的高彈性、平坦且高強度的拼縫效果,所以本實用新型的鞋底與鞋面拼接處平坦無突出、且連接強度高非常結實、嬰幼兒穿著不磨腳不擠壓,非常舒適。
[0044](2)本實用新型的嬰童鞋鞋面採用了四面彈性材料,該四面彈性材料為三層複合材料,上下兩層為最友好的萊卡纖維,中間層採用的是發泡橡膠,萊卡纖維具有獨特的性質,其受溼後處於溫熱密閉的空間裡也不會發黴,不僅可以徹底與天然及人造纖維融合在一起,還可以增加面料的舒適度、束身感、運動自如以及使用壽命長。萊卡是有柔性鏈段和剛性鏈段組成,正是這樣的分子結構,賦予了它優異的延伸性和彈性回復性能,拉伸回復後可以緊貼在人體表面,對人體的束縛力很小。另外中間層發泡橡膠可以更大程度上賦予鞋面的高回復性能,這樣鞋子在受力後可以很容易就回復到原來的狀態,嬰幼兒穿著也比較舒服。
[0045](3)本實用新型的嬰童鞋鞋底設置了防滑裝置,有效的起到了防滑的作用。
[0046](4)本實用新型的嬰童鞋鞋底還設置了減震裝置,有效的解決了嬰幼兒垂直落地過程受力較大的問題。
[0047]上述說明示出並描述了本申請的若干優選實施例,但如前所述,應當理解本申請並非局限於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於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並能夠在本文所述申請構想範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申請的精神和範圍,則都應在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嬰童鞋,包括鞋底和鞋面,其特徵在於,所述鞋底與鞋面通過四針六線相連接,所述鞋面為層狀結構,自內而外依次為第一纖維層、發泡橡膠層和第二纖維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童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纖維層和第二纖維層均為萊卡纖維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童鞋,其特徵在於,所述發泡橡膠層厚度為l_2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童鞋,其特徵在於,所述嬰童鞋還包括防滑裝置,該防滑裝置位於所述鞋底的下表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嬰童鞋,其特徵在於,所述防滑裝置為分散於鞋底下表面並且按照足底部受力區域而設置的凸起。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嬰童鞋,其特徵在於,所述凸起,其中大的凸起位於足底部受力較大的區域,小的凸起位於足底部受力較小的區域。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嬰童鞋,其特徵在於,所述大的凸起為直徑大於等於2_的凸起,所述小的凸起為直徑小於2mm的凸起。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嬰童鞋,其特徵在於,所述鞋底的夾層內還設有減
ο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嬰童鞋,其特徵在於,所述減震裝置位於腳跟部或腳尖部。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嬰童鞋,其特徵在於,所述減震裝置為與所述鞋面的層狀結構相同的片狀結構,該片狀結構為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或橢圓形。
【文檔編號】A43B3/30GK204091118SQ201420617397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3日
【發明者】李 傑 申請人:寶貝優選(北京)兒童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