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最好的麵館是哪個(杭州與湖州的這兩家麵館)
2023-09-21 21:12:14 1
文字:魏水華
圖片:PIXBAI
很多北方人來江南,都會對這裡的飲食習慣感到不可思議:明明是南方,可吃起麥麵來,比北方人還兇。
蘇式湯麵不用說了,銀絲細面、紅白兩味麵湯、琳琅滿目的各色澆頭,可以連吃一個月不膩味。堪稱江南面的「班長」。
但「副班長」的人選是誰?我以為,杭州面和湖州面兩位可以擔當。
來看看這兩家麵館。
杭州-復興面王
/ 番茄汁拌川、腰花片兒川 /
杭州是個傳奇小麵館輩出的城市,從老一輩的奎元館、狀元館、得意樓;到榮登舌尖的菊英麵館,以及和它同輩的忠兒麵館、慧娟麵館;再到新一代網紅方老大面、老橋頭、陳八兩,層出不窮,據工商所的朋友說,總數已經接近9000家。
但沒有一家麵店,如復興面王一樣,有底氣自稱為「王」。
所謂復興,是杭州老城區一條美食街復興路——不是那種政府規劃的美食城,而是依託周邊社區,自然生長出來的硬核美食集聚地。
某點評上,搜索復興路沿線美食,結果達到27頁!
傳說復興面王的前身,就是從這高度密集的餐飲戰場裡,一路殺出來的無冕之王。
今天的復興面王新店已經搬到河東路,但依然保持著無冕之王的特性。
排隊,當然是首要要素。
復興面王果然有「王」的底氣,用了中式麵館很少出現的透明廚房。據同行的餐飲大咖說,明火中餐使用透明廚房的清潔成本,至少是傳統廚房的一倍以上。
與之相對應的,前廳沒有收銀,隔著玻璃對炒澆頭的阿姨說一聲「我要豬肝面」,然後掃碼付款,並沒人監督你、也沒有服務員為你推介產品、端盤上菜。
說白了,這些非常規設置,都是自詡為「王」的麵館,對出品品質的自信。
炒澆頭與煮麵同時進行,顛著勺的手上下翻飛,眼花繚亂。
食物油脂和高溫碰撞出來的火花翻滾到一尺高,大火爆炒催化出來的香氣,是任何米其林餐廳都比不了的。這是排長隊的食客們堅持排下去的勇氣來源。
抬頭看看面的單價,肉絲拌川15元、大排面15元、片兒川15元...最貴的蝦爆鱔46元,感受一下,應該是杭州吃麵的正常價。
番茄汁拌川是復興面王的招牌,雖然杭式拌川的正宗是韭黃肉絲拌川,番茄汁沒見過,但嘗過之後,我依然認為它是地道的杭州面味道。
為什麼?杭式拌川的特點是油多、火大、面生,比炒麵爽滑、比拌麵有鑊氣。
這些特點,復興面王的番茄汁拌川全部覆蓋。番茄汁代替醬油,大火爆出了酸甜交織的綿密口感,很有水軟風清江南味道。
片兒川是考驗杭州面正不正宗的必修課,復興面王為了體現正宗性,除了傳統片兒川之外,還祭出了腰花片兒川、爆鱔片兒川、蝦腰片兒川和酥魚片兒川四大「王炸」。
用來製作片兒川的麵條要用扁長的鹼面,內芯稍夾生,口感爽健有筋骨,杭州人稱這種特點為「生籠」。如果看到現在流行的細圓面、手工面、小寬面,都不合格。
雪菜要用乾爽微黑、沒有滷汁的「倒篤菜」,不是這個就不夠香濃,絕不能用溼嗒嗒的黃色的「抱醃菜」,酸味會影響麵條的口感,也不能用翠綠色的「雪裡蕻」,鮮味有餘,濃儼不足;
筍也是必須的,一年四季,冬筍、春筍、鞭筍、毛筍,總是不會少的,秋冬之交,一個多月的「斷檔」期,那就用筍乾彌補。絕不能用茭白、萵筍、甚至杏鮑菇來替代。
所謂「片兒川」,其實是南宋王室從河南帶來的飲食習慣。麵食遇上中原菜「湯汆」的技法。筍片、瘦肉片過油鍋,加雪菜湯,再用汆過水的斷生麵條來配。
遵循這些傳統上,復興面王做得很地道,即便加入了腰花、蝦仁、鱔片和酥魚這類典型的蘇式湯麵的輔料,以及油渣這些配料,但依然看得出杭州面與中原麵食的遠房親戚關係。
湖州-中吉麵館
/ 鱔腰面、肉絲蝦仁面、爆魚面 /
如果說,談杭州面,必說源流、血統,這是「居廟堂之高」的吃食。那麼湖州面,則更多沾染了吳語區的江南小橋流水的風物,是「處江湖之遠」的傳奇。
這家麵館位於湖州一個叫練市的小鎮上。從這裡出發,十公裡外是烏鎮景區、二十公裡外是南潯古鎮。
光憑這兩個周邊的地名,就可以大致想到,這是個怎樣的小鎮。
麵館的名字很樸實,因為開在小鎮的主幹道「中吉路」上,所以就地起名「中吉麵館」。
我去吃的時候是周六中午,小麵館裡人滿為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非工作日的午市生意好不好,是評判一家麵館是否出彩的重要標準。畢竟,工作日的午餐,大多是為了打發肚子,而閒暇的周末還能吃起的,無疑就是為了味道。
小鎮的物價還是便宜的,基本上,十元左右就能吃到豬肝、爆魚、腰子、肚絲這幾種招牌面。到了二十元,就是豪華「雙澆」的蝦腰、鱔腰了。
湖州最流行的不是湯麵,而是「幹挑」。如果不跟老闆提出特殊要求,默認會給你上一份幹挑面。
這種登上過「舌尖」的麵條,與蘇式湯麵和杭式拌川都不相同。所謂「幹挑」,並不是沒有湯汁,而是用炒澆頭時自然溢出的滷汁來潤滑麵條。
「挑」也很重要,就是將麵條不斷地高高挑拌,以讓少量的油亮汁水勻和在麵條上。
面是蘇式的細圓面,在煮開的小鍋裡撩幾下就起,勁倒。
我吃了最貴的鱔腰,給料很足,鱔片與木耳一起炒,爆出濃鬱的鑊氣,咬一口,是脆的;腰花則與筍尖一起炒,起鍋飛快,有著輕靈鮮嫩的風致。
兩種不同滋味的澆頭澆在麵條上,有如清晨與黑暗交匯的那一刻,一下子點燃了食客眼裡的曙光。
十二元的肉絲蝦仁面給人驚喜,雪菜、筍絲、香乾、肉絲的組合是清爽的白色,加入了粉紅的蝦仁,好看的程度堪比江南煙雨圖。蝦仁滑嫩、肉絲有嚼勁,一定要掛在麵條上大口撈進嘴,才不辜負人生。
為了體驗湯麵,老闆又準備了一份帶湯的爆魚肉絲麵。爆魚薄而大片,炸得酥透,被麵湯一浸回軟,魚味、油炸味、韭黃肉絲湯的鮮味匯聚在一起,這絕不是大城市才能嘗到的滋味。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吉麵館的湖州大餛飩也做得很地道。大餛飩大概是湖州除了粽子、千張包之外最著名的小吃。除了豬肉之外,餡兒裡還要加筍、芝麻、麻油、蔥末。餛飩湯要用蛋絲加骨湯的才合格。
常客們都會要一碗帶湯的餛飩,配著幹挑面吃,不用外加飲料,主食和湯菜都有了。
滋味嘛,看圖想像好了。
「復興面王」
地址:杭州市下城區河東路178號
營業時間:07:00-20:30
「中吉麵館」
地址:湖州市練市鎮中吉路與湖鹽中路交叉口東南50米
營業時間:07:00-18:30
(客人多也會晚點關門)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讀萬卷書,吃萬裡路
關注作者個人微信,加入吃貨群
Guess you li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