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燃機油耗監測裝置製造方法
2023-09-21 13:27:05 1
內燃機油耗監測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燃機油耗監測裝置,包括控制器、油耗計,所述控制器與所述油耗計相連接,所述油耗計包括:電機、計量泵、副油箱、轉速信號傳感器、電源線/數據線接口;所述電機通過聯軸器與所述計量泵傳動連接;所述轉速信號傳感器與所述電機相連;所述電機的電源線、所述轉速信號傳感器輸出線均與設於所述油耗計外側的所述電源線/數據線接口相連;所述計量泵設有油泵進油口和油泵出油口;所述油耗計外側設有進油孔、副油箱排油孔、排氣孔。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內燃機油耗監測裝置,傳統技術中副油箱的形狀為正方體,本實用新型中副油箱的採用長方體結構,且其放置位置發生改變,採用長方體的結構,使得整個油箱高度增加,而縮小了液面面積,液面變化較大,液位計對液面變化比較敏感,提高了測量的準確性。
【專利說明】內燃機油耗監測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內燃機油耗監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內燃機油耗監測裝置。【背景技術】
[0002]目前,我國港口和以燃油為能源生產用的施工機械,例如:搬運卡車、拖鬥、吊車等使用的燃料以柴油為主。隨著港口以及大型機械或貨運使用頻繁企業、港口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能源的科學使用和機械設備的充分利用提到議事日程上來。隨著能源的短缺以及環境汙染日益的家具,並且國家對於節能減排的要求逐步提高,這些因素都在促使能源大量消耗的企業加強對能源的精細化管理,在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時,也減少排放,保護環境。
[0003]隨著應用技術的、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將智能管理卡和單片機技術相結合應用於燃油計量系統,形成隨車計量單元,為方便計量和管理動力機械和能源的節約提供了保障。現有技術中,無論是容積法還是重量法都不能很好的解決計量準確性問題,並且在實際的計量過程中對於液面位置的判定往往是通過液位球的位置來確定液面的位置,液位球是測量液面的唯一方法,但由於在車輛的工作現場地面不平整而且運行過程中顛簸的非常厲害,因此造成了液面波動嚴重,因此,液位球的位置就無法正確捕捉準確的液位位置,因此,液位球所捕捉的液面不準確,因此造成了計量過程中極大的誤差,而且由於液位球是靠一根電線與箱體連接,在劇烈顛簸過程中極易造成損壞,進而出現故障,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也印證了該點,因此,該種方案在實際應用中無法使用。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內燃機油耗監測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無法精確計算油耗的缺陷。
[0005]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一種內燃機油耗監測裝置,包括控制器、油耗計,所述控制器與所述油耗計相連接,所述油耗計包括:電機、計量泵、副油箱、轉速信號傳感器、電源線/數據線接口 ;所述電機通過聯軸器與所述計量泵傳動連接;所述轉速信號傳感器與所述電機相連;所述電機的電源線、所述轉速信號傳感器輸出線均與設於所述油耗計外側的所述電源線/數據線接口相連;所述計量泵設有油泵進油口和油泵出油口 ;所述油耗計外側設有進油孔、副油箱排油孔、排氣孔,所述油泵進油口與所述進油孔相連接;所述油泵出油口與所述副油箱相連接,其用於為所述副油箱供油;所述副油箱內設有液位傳感器;所述副油箱設有供油管路與回油管路,所述供油管路與所述回油管路的第一端均延伸入所述副油箱內,且分別連接外部機械設備的進油管和回油管;所述液位傳感器通過液位傳感器信號線與所述電源線/數據線接口相連;所述控制器通過所述電源線/數據線接口與所述油耗計相連。
[0006]優選地,所述液位傳感器包括:外殼、塑料保護管、幹簧管、電阻、磁性浮子,所述外殼為筒狀,所述外殼內壁固定有塑料保護管;所述幹簧管與所述電阻均為多個,相互連接構成可以輸出不同電壓的通路;所述磁性浮子與所述外殼滑動連接,其包括浮子外殼和設於其內部的磁鐵。
[0007]優選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單片機、設於所述控制器外部的液晶顯示屏、RFID卡識別區、控制器信號輸入、輸出以及電源輸出埠、控制器電源輸入埠 ;所述控制器通過所述控制器信號輸入、輸出以及電源輸出埠與所述油耗計的所述電源線/數據線接口相連接。
[0008]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內燃機油耗監測裝置,傳統技術中副油箱的形狀為正方體,本實用新型中副油箱的採用長方體結構,且其放置位置發生改變,採用長方體的結構,使得整個油箱高度增加,而縮小了液面面積,液面變化較大,液位計對液面變化比較敏感,提高了測量的準確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油耗計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控制器結構示意圖;
[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液位傳感器結構示意圖a ;
[0012]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液位傳感器結構示意圖b ;
[0013]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發電設備連接示意圖c ;
[0014]圖中,1-電機,2-轉速信號傳感器,3-聯軸器,4-計量泵,5-油泵進油口,6_油泵出油口,7-液位傳感器,8-副油箱排油孔,9-進油孔,10-磁性浮子,11-回油管路,12-供油管路,13-電源線/數據線接口,14-排氣孔,15-信號輸入、輸入以及電源輸出埠,16-電源輸入,17-液晶顯示屏,18-RFID卡識別區,191-外殼,192-塑料保護管,193-幹簧管,194-電阻,195-磁性浮子,196-磁鐵。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為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0016]如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內燃機油耗監測裝置,包括控制器、油耗計,所述控制器與所述油耗計相連接,所述油耗計包括:電機、計量泵、副油箱、轉速信號傳感器、電源線/數據線接口 ;所述電機通過聯軸器與所述計量泵傳動連接;所述轉速信號傳感器與所述電機相連;所述電機的電源線、所述轉速信號傳感器輸出線均與設於所述油耗計外側的所述電源線/數據線接口相連;所述計量泵設有油泵進油口和油泵出油口 ;所述油耗計外側設有進油孔、副油箱排油孔、排氣孔,所述油泵進油口與所述進油孔相連接;所述油泵出油口與所述副油箱相連接,其用於為所述副油箱供油;所述副油箱內設有液位傳感器;所述副油箱設有供油管路與回油管路,所述供油管路與所述回油管路的第一端均延伸入所述副油箱內,且分別連接外部機械設備的進油管和回油管;所述液位傳感器通過液位傳感器信號線與所述電源線/數據線接口相連;所述控制器通過所述電源線/數據線接口與所述油耗計相連。
[0017]本實用新型油箱的形狀由一個正方形變成了一個長方形,因為正方形液面面積大,對於測量的誤差就大,液位的升高、降低不明顯,造成了液位計對於液位的敏感程度降低,而改為長方形之後,將整個油箱高度增加,而縮小了液面面積,這樣會提高測量的準確性,因為同樣油量的變化,小面積液面的高度變化量比大面積液面的高度變化量要大,這就提高了敏感度,為測量提供了更為精確的數值。
[0018]優選地,所述液位傳感器包括:外殼、塑料保護管、幹簧管、電阻、磁性浮子,所述外殼為筒狀,所述外殼內壁固定有塑料保護管;所述幹簧管與所述電阻均為多個,相互連接構成可以輸出不同電壓的通路;所述磁性浮子與所述外殼滑動連接,外殼可以為保護鐵殼,其包括浮子外殼和設於其內部的磁鐵。
[0019]液位傳感器的組成是由一個由幹簧管和電阻組成的電路板,並且有外殼保護,夕卜殼外側有一個磁浮子,信號由置於頂端線路傳輸出去;液位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在一條直線型的電路板上使用若干電阻和幹簧管組成一系列的測量單元,每個幹簧管和電阻是一個單元,每個單元相當於是一個可閉合的電路,電阻採用串聯形式,電阻之間使用幹簧管連接,幹簧管是相當於開關,當磁浮子到達幹簧管位置時,幹簧管接通,此時在電阻兩端產生電壓,而不同位置的電阻由於串聯的作用電壓也會發生變化,不同的電壓即代表不同的液面位置。
[0020]在控制器設定兩個電壓值,即一個上限位一個下限位,當磁性浮子到達液位計設定的一個電壓時即上限位時,則傳遞一個電壓到控制器,控制器接到信號後會停止電機工作,而當磁性浮子到達液位計設定的一個電壓時即下限位時,控制器則會接到另一個電壓值,此時控制器會開始電機的工作,油泵開始為油箱供油,通過這個往返,油泵可以實時的為副油箱供油。
[0021]優選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單片機、設於所述控制器外部的液晶顯示屏、RFID卡識別區、控制器信號輸入、輸出以及電源輸出埠、控制器電源輸入埠 ;所述控制器通過所述控制器信號輸入、輸出以及電源輸出埠與所述油耗計的所述電源線/數據線接口相連接。
[0022]採用上述方案液晶屏顯示的是標準時間、以及油泵在為副油箱供油時液晶屏亮度提高,並顯示相應字母提示,方便又準確。
[0023]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
[0024]本實用新型啟動的時候,可以採用在控制器RFID卡識別區通過刷卡控制油耗計的開啟與關閉,檢查副油箱中的液位位置,如果液位高度處於規定的上下限之間,計量泵不工作,柴油內燃機消耗副油箱中的柴油,當油量消耗到規定的下限值時,計量泵工作,從主柴油箱向副柴油箱中充油直到油位達到規定的上限值時,計量泵停止工作。這樣重複工作主油箱中的柴油間接通過副油箱源源不斷的供給內燃機工作。
[0025]通過信號線將轉速信號傳感器採集到的脈衝信號(計量泵中的齒輪轉動產生脈衝信號,因為向副油箱中注油是勻速的,由於發動汽車所產生的瞬時油耗時間很短,相對整個工作過程而言可以略去,因此能夠產生穩定的脈衝信號,從而可以得到精確的燃油消耗量)和液位傳感器採集的液位信號(液位主要採集兩個,初始位和結束位,通過兩者之間差值可以得到+/_值,與計量泵所得到的用量之和就是最終耗油量)傳送到單片機中加以計算所消耗的油量。
[0026]在實際應用中,還可以為本發明配備額外的數據處理裝置,通過RFID卡保存油耗計得出的耗油量,然後,通過RFID卡導入數據處理裝置,可以通過數據處理裝置進行統計和分析後,最終將帶有員工姓名、卡號、上/下班時間、期間所耗燃油量的數據輸出,為相關管理工作帶來極大方便。
[0027]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內燃機油耗監測裝置,包括控制器、油耗計,所述控制器與所述油耗計相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油耗計包括:電機、計量泵、副油箱、轉速信號傳感器、電源線/數據線接口 ;所述電機通過聯軸器與所述計量泵傳動連接;所述轉速信號傳感器與所述電機相連;所述電機的電源線、所述轉速信號傳感器輸出線均與設於所述油耗計外側的所述電源線/數據線接口相連;所述計量泵設有油泵進油口和油泵出油口 ;所述油耗計外側設有進油孔、副油箱排油孔、排氣孔,所述油泵進油口與所述進油孔相連接;所述油泵出油口與所述副油箱相連接,其用於為所述副油箱供油;所述副油箱內設有液位傳感器;所述副油箱設有供油管路與回油管路,所述供油管路與所述回油管路的第一端均延伸入所述副油箱內,且分別連接外部機械設備的進油管和回油管;所述液位傳感器通過液位傳感器信號線與所述電源線/數據線接口相連;所述控制器通過所述電源線/數據線接口與所述油耗計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燃機油耗監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液位傳感器包括:夕卜殼、塑料保護管、幹簧管、電阻、磁性浮子,所述外殼為筒狀,所述外殼內壁固定有塑料保護管;所述幹簧管與所述電阻均為多個,相互連接構成可以輸出不同電壓的通路;所述磁性浮子與所述外殼滑動連接,其包括浮子外殼和設於其內部的磁鐵。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燃機油耗監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器包括:單片機、設於所述控制器外部的液晶顯示屏、RFID卡識別區、控制器信號輸入、輸出以及電源輸出埠、控制器電源輸入埠 ;所述控制器通過所述控制器信號輸入、輸出以及電源輸出埠與所述油耗計的所述電源線/數據線接口相連接。
【文檔編號】G01F23/30GK203615981SQ201320727558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4日
【發明者】李民培, 彭樹平 申請人:天津吉森機電設備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