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制動系統輔助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04:58:55
專利名稱:機動車制動系統輔助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動車制動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機動車制動系統輔助 裝置。
背景技術:
機動車的制動裝置一直就是使用複合的剎車蹄片與鋼質的剎車盤之間的磨 擦,將機動車正常行駕時的動量轉化為熱能,從而使用機車的減速與制動。該 裝置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技術,但其缺點也是一樣的明顯,即當磨擦付的溫度上 升到一定的臨界點以後,便會出現磨擦力的急劇熱衰減,直至出現制動失效。 這種制動失效在機動車高速、重載以及長下坡路段極易發生。目前,機動車制 動失效,是我國公路行車事故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為了解決制動失效問題, 人們採取了許多方法,如利用碟片制動裝置、甚至通風盤式制動裝置取代鼓式 制動裝置,以提高制動付的散熱率,減輕因溫度升高而導致的制動力熱衰減; 或使用耐高溫的陶瓷材料來取代傳統的鋼質剎車付。但這些方法還不能從根本 上解決制動系統的熱衰減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制動效率隨著工作介質溫度 的升高而提高制動效果的機動車液力制動裝置。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機動車制動系統輔助裝置,它是由液力制動箱、離合器及制動管路所 構成,液力制動箱通過離合器與機動車的驅動軸相連結,而離合器則與機動車原有的液壓剎車系統結合;所述液力制動箱是一密閉的容器,裡面有一制動軸, 在制動軸上設置兩組槳葉;而制動軸至少有一端伸出與離合器相連。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
所述在主動輪之外設置一個從動輪,從動輪由機動車制動液壓系統驅動, 發動機傳動軸上的主動輪齒合或接合。 液力制動箱設置有液面控制活塞。
所述的兩組槳葉每組由2-4片槳葉組成,並且平均分布在制動軸的兩個外 圓周橫截面上。
所述的離合器處設置有旁通閥來控制液力制動箱內的液面高度。 所述的制動軸的一端伸出液力制動箱與從動輪相連,從而就與機動車傳動軸間 接相連,並且兩組槳葉之間的連接軸上設置有反向齒輪。
所述的制動軸的兩端都伸出液力制動箱與從動輪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不改變機動車制動系統原有結構的情況下, 通過加裝一個液力制動箱來實現輔助制動。而該液力制動箱是在一密閉的容器 內縱向設置兩組螺旋獎葉片,兩組螺旋槳葉片反向旋轉。密閉的容器中充填液 體。當需要制動時,液力制動箱與機動車驅動系接合,機動車驅動系驅動液力 制動箱內螺旋槳工作並攪動液體。液體本身的流動阻力以及兩組槳葉所形成的 反向液流,會提供相應的阻力。由於密閉容器內含有空氣,在制動過程中,液 力制動器內液體會因攪拌而產生大量氣泡。
而隨著工作時間的延長,液體本身溫度開始上升,液體中的氣泡膨脹並形 成壓力。在壓力條件下,液力制動器的制動效率會呈線性上升趨勢。並最終實 現制動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液力制動箱的工作原理與傳統制動裝置的最大區別在於,它的制動效率會隨著工作介質溫度的提高而呈線性的提高,從而從根本上杜絕剎 車失效。同時本實用新型的機動車液力制動裝置體積較小,安裝運輸方便,適 於工業化生產,易於推廣。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液力制動箱內槳葉設置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液力制動箱的結構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在單軸車上安裝的示意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液力制動箱的結構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在雙軸車上安裝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實施例l:
如圖l、 2所示, 一種機動車制動系統輔助裝置,它是由液力制動箱3、離 合器及制動管路所構成,液力制動箱3通過離合器與機動車的驅動系統相連結, 而離合器則與機動車原有的液壓剎車系統結合;所述液力制動箱3是一密閉的 容器,裡面有一制動軸31,在制動軸31上設置兩組槳葉33,並且兩組槳葉之 間的連接軸上設置有反向齒輪32;而制動軸31有一端伸出液力制動箱3 —側與 從動輪2相連。從動輪2與發動機傳動軸上的主動輪4齒合或接合。液力制動 箱3另一側設置有液面控制活塞30。而所述的兩組槳葉33每組由2-4片槳葉組 成,並且平均分布在制動軸31的兩個外圓周橫截面上。所述的離合器處設置有旁通閥20來控制液力制動箱3內的液面高度。 實施例2:
如圖l、 2所示, 一種機動車制動系統輔助裝置,它是由液力制動箱3、離 合器及制動管路所構成,液力制動箱3通過離合器與機動車的驅動系統相連結, 而離合器則與機動車原有的液壓剎車系統結合;所述液力制動箱3是一密閉的 容器,裡面有一制動軸31,在制動軸31上設置兩組槳葉33;而制動軸31兩端 分別伸出液力制動箱3的兩側與兩個從動輪2相連,以便安裝在雙軸車上。而 所述的兩組槳葉33每組由2-4片槳葉組成,並且平均分布在制動軸31的兩個 外圓周橫截面上。所述的離合器處設置有旁通閥來控制液力制動箱3內的液面
咼度o
液力制動箱的工作原理,是在一密閉的容器內縱向設置兩組螺旋獎葉片, 兩組螺旋槳葉片反向旋轉。密閉的容器中充填液體。當需要制動時,液力制動 箱與機動車驅動系接合,機動車驅動系驅動液力制動箱內螺旋槳工作並攪動液
體。液體本身的流動阻力以及兩組槳葉所形成的反向液流,會提供相應的阻力。 由於密閉容器內含有空氣,在制動過程中,液力制動器內液體會因攪拌而產生 大量氣泡。
而隨著工作時間的延長,液體本身溫度開始上升,液體中的氣泡膨脹並形 成壓力。在壓力條件下,液力制動器的制動效率會呈線性上升趨勢。並最終實 現制動的效果。
由於液力制動裝置的阻力較大,且其阻力上升曲線較徒。為避免出現粗暴 制動而導致的機動車失控,液力制動箱內液面高度可以連續變化。即在需要較 小制動力的情況下,液力制動箱內的液面較低,液體流動阻力較小;而隨著駕 駛員對制動要求的提高,液力制動箱內的液面會逐漸升高。而制動力要求下降時,液面也會隨之降低。而這種液面調節可以通過在離合器處設置旁通閥來實 現。
液面及制動液溫度升高而產生的更強的制動力,使該系統徹底克服了原來 磨擦式制動系統的熱衰減現象,而呈現出很強烈的熱增強效應。這對於機動車 的制動具有極具重要的意義。
對於普通載重機動車而言,可以在其大梁上安裝液力制動箱,液力箱制動 軸由機動車傳動軸驅動。機動車驅動軸上設置軸套,內設液壓離合裝置。液壓 裝置與機動車剎車系統連接。正常行駛狀態時,從動輪與主動輪分離。當剎車 踏板被踩下,制動系統液力機置產生壓力時,從動輪與主動輪即實現結合,液 力制動系統開始工作。而隨著剎車踏板被踩得更深,制動系統內更高的液壓力 則會用於調整液力制動箱內的液面高度。
而在半拖掛及拖掛車輛上,則可以在其車軸上加裝液力制動裝置,並利用 拖車的制動液力輸出系統實現與機動車制動系統的配合。
該系統結構簡單,除定時添加因蒸發而消耗的制動液外,無需保養。除了 可以在新車製造中直接安裝外,其他已使用的車輛也可以加裝。
制動箱內的液體為普通油類,而且淘汰的潤滑油也可以滿足要求。
隨著機動車安全技術要求的不斷提升,ABS (防抱死剎車系統)已開始運 用於大型客車及載重車輛之上。由於該系統與機動車制動液壓系統聯動,而ABS 系統是通過制動液壓系統而工作的,因此使用該液力制動裝置不會產生制動抱 死現象。
權利要求1、一種機動車制動系統輔助裝置,包括離合器及制動管路,其特徵在於液力制動箱(3)通過離合器與機動車的驅動軸相連結,而離合器則與機動車原有的液壓剎車系統結合;所述液力制動箱(3)是一密閉的容器,裡面有一制動軸(31),在制動軸(31)上設置兩組槳葉(33),而制動軸(31)至少有一端伸出液力制動箱(3)。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動車制動系統輔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離合 器在主動輪之外設置一個從動輪(2),從動輪(2)與發動機傳動軸上的主 動輪(4)齒合或接合。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機動車制動系統輔助裝置,其特徵在於液力 制動箱(3)設置有液面控制活塞(30)。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機動車制動系統輔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的兩組槳葉(33)每組由2-4片槳葉組成,並且平均分布在制動軸(31) 的兩個外圓周橫截面上。
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動車制動系統輔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離 合器處設置有旁通閥來控制液力制動箱(3)內的液面高度。
6、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動車制動系統輔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制 動軸(31)的一端伸出液力制動箱(3)與從動輪(2)相連,從而就與機 動車傳動軸間接相連;兩組槳葉之間的連接軸上設置有反向齒輪(32)。
7、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動車制動系統輔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制 動軸(31)的兩端都伸出液力制動箱(3)與從動輪(2)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機動車制動系統輔助裝置,它是由液力制動箱(3)、離合器及制動管路所構成,液力制動箱(3)通過離合器與機動車的驅動系統相連結,而離合器則與機動車原有的液壓剎車系統結合;所述液力制動箱(3)是一密閉的容器,裡面有一制動軸(31),在制動軸(31)上設置兩組槳葉(33),而制動軸(31)至少有一端伸出液力制動箱(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制動效率會隨著工作介質溫度的提高而呈線性的提高,從而從根本上杜絕剎車失效。同時本實用新型的機動車液力制動裝置體積較小,安裝運輸方便,適於工業化生產,易於推廣。
文檔編號B60T1/08GK201376564SQ200920080268
公開日2010年1月6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17日
發明者崔澄宇, 黃力華 申請人:崔澄宇;黃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