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循環乾餾爐幹法出焦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08:08:10 1
全循環乾餾爐幹法出焦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全循環乾餾爐幹法出焦系統,預熱段上部與油氣出口相連,並通過格式卸灰閥Ⅰ與加料口相連,預熱段底部與乾餾段相連,乾餾段底部與換熱段相連,換熱段上部與熱瓦斯入口相連、下部與冷瓦斯入口相連,換熱段內部連接三角板,三角板上部連接異形封頭,異形封頭位於乾餾段內,換熱段底部與多段冷渣裝置相連,多段式冷渣裝置底部通過格式卸灰閥Ⅱ與倉式泵相連。本系統結構簡單、操作靈活、提高出焦質量並保證熱能回收。
【專利說明】全循環乾餾爐幹法出焦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全循環乾餾爐幹法出焦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全循環乾餾爐採用溼法出焦,500°C~600°C的半焦直接排入爐底水盆,水盆水位高於出焦口,其溫溼優點是對乾餾爐下部形成很好的密封,防止爐內煤氣從爐底部露出。溼法出焦工藝的致命缺點是半焦含水率過高,使半焦的利用受到限制,使其降溫過程中的熱能全部浪費。
【發明內容】
[0003]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全循環乾餾爐幹法出焦系統。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全循環乾餾爐幹法出焦系統,預熱段上部與油氣出口相連,並通過格式卸灰閥I與加料口相連,預熱段底部與乾餾段相連,乾餾段底部與換熱段相連,換熱段上部與熱瓦斯入口相連、下部與冷瓦斯入口相連,換熱段內部連接三角板,三角板上部連接異形封頭,異形封頭位於乾餾段內,換熱段底部與多段冷渣裝置相連,多段式冷渣裝置底部通過格式卸灰閥II與倉式泵相連。
[0005]上述的全循環乾餾爐幹法出焦系統,所述的多段冷渣裝置的下部設有入水口,上部設有蒸汽出口,入水口和蒸汽出口之間的排管為S型走向。
[000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系統結構簡單、操作靈活、提高出焦質量並保證熱能回收。【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如圖1所示,全循環乾餾爐幹法出焦系統,預熱段2上部與油氣出口 I相連,並通過格式卸灰閥I 12與加料口 13相連,預熱段2底部與乾餾段4相連,乾餾段4底部與換熱段7相連,換熱段7上部與熱瓦斯入口 5相連、下部與冷瓦斯入口 11相連,換熱段7內部連接三角板6,三角板6上部連接異形封頭3,異形封頭3位於乾餾段4內,換熱段7底部與多段冷渣裝置8相連,多段式冷渣裝置8底部通過格式卸灰閥II 9與倉式泵10相連。所述的多段冷渣裝置8的下部設有入水口 14,上部設有蒸汽出口 15,入水口 14和蒸汽出口 15之間的排管為S型走向。
[0009]物料通過加料口 13進入預熱段2,熱瓦斯從熱瓦斯入口 5進入乾餾段4將物料乾餾,乾餾後的物料進入換熱段7,冷瓦斯從冷瓦斯入口 11進入換熱段7與乾餾後的物料進行換熱使物料冷卻,物料降溫的同時冷瓦斯溫度上升並通過異形封頭3進入乾餾段4對物料乾餾,產生的油氣通過油氣出口 I排出,融化後的半焦溫度較高,經過多段冷渣裝置8的入水口 14進水通過排管進行S走向對融化後的半焦進行冷卻降溫,水蒸氣通過蒸汽出口 15排出,多段 冷渣裝置8底部通過格式卸灰閥II 9與多個倉式泵10相連並送到指定位置,三角板6對異形封頭3起支撐作用。
【權利要求】
1.全循環乾餾爐幹法出焦系統,其特徵在於:預熱段(2)上部與油氣出口(I)相連,並通過格式卸灰閥I (12)與加料口(13)相連,預熱段(2)底部與乾餾段(4)相連,乾餾段(4)底部與換熱段(7 )相連,換熱段(7 )上部與熱瓦斯入口( 5 )相連、下部與冷瓦斯入口( 11)相連,換熱段(7 )內部連接三角板(6 ),三角板(6 )上部連接異形封頭(3 ),異形封頭(3 )位於乾餾段(4)內,換熱段(7)底部與多段冷渣裝置(8)相連,多段式冷渣裝置(8)底部通過格式卸灰閥II (9)與倉式泵(10)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循環乾餾爐幹法出焦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多段冷渣裝置(8)的下部設 有入水口(14),上部設有蒸汽出口(15),入水口(14)和蒸汽出口(15)之間的排管為S型走向。
【文檔編號】C10B49/02GK103666500SQ201310696495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8日
【發明者】王宇, 楊柏松, 段夢凡, 潘家啟, 張潘, 王聰 申請人:遼寧環宇環保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