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臭氧回收功能的臭氧霧化婦科治療儀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22:53:50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婦科清潔治療儀,尤其是一種帶有臭氧回收功能的臭氧霧化婦科治療儀。
背景技術:
臭氧是高效、快速的殺菌劑,殺菌效率較氯高一倍,可在幾秒鐘內殺死細菌,殺菌消毒瞬時完成且短時內還原,是一種理想的消毒、殺菌劑。婦科病一直以來是女性的多發病,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都有許多治療的方法,隨著臭氧應用技術的發展,各式各樣的臭氧婦科治療儀相繼問世,臭氧婦科治療儀通常利用霧化的臭氧對人體進行殺菌,但在使用過程中臭氧會揮發至空氣中,達到一定濃度的臭氧對人體呼吸道有一定的傷害;現有的一些臭氧婦科治療儀通過外置的回收裝置回收臭氧,減少臭氧的汙染,此類回收裝置體積較大,佔用空間,且在採用臭氧殺菌消毒的時候需利用回收裝置同時進行回收操作,操作極為不方便,回收效率也較低,不利於降低臭氧汙染。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婦科治療儀臭氧回收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帶有臭氧回收功能的簡易操作、回收效率高的臭氧霧化婦科治療儀。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帶臭氧回收功能的臭氧霧化婦科治療儀,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有控制電路、臭氧發生裝置、霧化裝置和衝洗裝置,所述臭氧發生裝置產生臭氧並輸出至霧化裝置,所述霧化裝置的輸出端連接有帶霧化管的霧化手柄,所述衝洗裝置的輸出端連接有帶衝洗管的衝洗手柄,所述殼體內還設有臭氧回收裝置,所述臭氧發生裝置、霧化裝置、衝洗裝置及臭氧回收裝置受控於控制電路,所述霧化手柄上設有由內層導管和外層導管組成的雙層導管,所述內層導管連接在霧化管與霧化裝置輸出端之間,所述外層導管的一端連接臭氧回收裝置的輸入端,另一端與設於霧化手柄上的臭氧回收口連接。
優選的,所述霧化手柄上對應臭氧回收口位置連接有喇叭狀回收罩,所述霧化管由回收罩的中部位置連接至霧化手柄內側的內層導管。
優選的,所述臭氧回收裝置上設有用於排放氣體的空氣輸出口。
優選的,所述臭氧發生裝置包括臭氧發生器和氣泵,所述氣泵輸氣至臭氧發生器,所述臭氧發生器的輸出端連接霧化裝置。
優選的,所述衝洗裝置包括衝洗瓶和水泵,所述衝洗瓶通過水泵增壓供水至衝洗手柄,所述衝洗瓶上設有用於控制進水供給的加水閥。
進一步的,所述水泵與衝洗手柄之間還設有射流裝置,所述射流裝置的旁路輸入端與臭氧發生裝置連接,所述射流裝置的輸出端與衝洗手柄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衝洗瓶內設有溫度控制器、溫控探頭和發熱管,所述溫度控制器與控制電路連接,所述溫度控制器通過溫控探頭檢測水溫,並根據水溫控制發熱管的加熱溫度。
進一步的,所述衝洗瓶內還設有水位控制器,所述水位控制器包括下水位浮球和上水位浮球,當水位降至下水位浮球時下水位浮球觸發所述發熱管停止加熱,當水位升至上水位浮球時上水位浮球控制加水閥停止進水。
優選的,所述衝洗瓶包括底殼、上殼和透明管,所述透明管連接於所述底殼與上殼之間形成圓柱狀瓶體。
優選的,所述溫度控制器、溫控探頭、發熱管和下水位浮球安裝在所述底殼上,所述上水位浮球安裝在所述上殼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臭氧霧化婦科治療儀內置控制電路、臭氧發生裝置、霧化裝置和衝洗裝置,採取先衝洗再霧化的治療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毒殺菌的效果,在霧化治療時臭氧經霧化後從霧化手柄上的霧化管中噴出,採用臭氧的強氧化特性和高效的消毒、滅菌的效果對婦科病部位進行徹底的治療,此時通過內置的臭氧回收裝置回收殘餘的臭氧,採用帶雙層導管結構的霧化手柄進行操作,霧化消毒與臭氧的回收同步進行,減少殘餘臭氧對人體造成傷害,消毒後沒有任何殘留物,且操作方便,結構實用可靠。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衝洗瓶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徵、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並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臭氧回收功能的臭氧霧化婦科治療儀,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內設有控制電路2、臭氧發生裝置、霧化裝置6、衝洗裝置、臭氧回收裝置5以及用於供電的電源變壓器11,所述臭氧發生裝置產生臭氧並輸出至霧化裝置6,所述霧化裝置6的輸出端連接有帶霧化管121的霧化手柄12,所述衝洗裝置的輸出端連接有帶衝洗管131的衝洗手柄13,所述臭氧發生裝置、霧化裝置6、衝洗裝置及臭氧回收裝置5受控於控制電路2,所述霧化手柄12上設有由內層導管141和外層導管142組成的雙層導管14,所述內層導管141連接在霧化管121與霧化裝置6輸出端之間,所述外層導管142的一端連接臭氧回收裝置5的輸入端,另一端與設於霧化手柄12上的臭氧回收口連接。該婦科治療儀採取先衝洗再霧化的治療方式,即採用衝洗裝置先對婦科病部位進行衝洗,然後再採用臭氧殺菌消毒,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毒殺菌的效果。其中,霧化裝置6為霧化器,在霧化治療時臭氧經霧化後沿內層導管141排出並從霧化管121中噴出,此時臭氧回收裝置5回收殘餘的臭氧,殘餘的臭氧沿外層導管142回收至臭氧回收裝置5,採用帶雙層導管14結構的霧化手柄12進行操作,霧化消毒與臭氧的回收同步進行,減少殘餘臭氧對人體造成傷害,消毒後沒有任何殘留物,且操作方便,結構實用可靠。
該實施例中,所述霧化手柄12上對應臭氧回收口位置連接有喇叭狀回收罩122,所述霧化管121由回收罩122的中部位置連接至霧化手柄12內側的內層導管141,即霧化管121設置位於回收罩122的中間位置,霧化管121的頂部設有排氣孔,其中雙層導管14為一體注塑成型的管體,其一端與霧化手柄12連接,另一端與設置在殼體1上的雙孔接口可拆卸連接,雙孔接口的兩個通孔分別與霧化裝置6和臭氧回收裝置5連接。工作時,臭氧回收裝置5開始抽氣,霧化的臭氧從霧化管121噴出後,殘餘的臭氧沿回收罩122被吸進臭氧回收裝置5中。
實施例中採用的臭氧回收裝置5用於分解處理臭氧氣體,分解的臭氧氣體轉化成氧氣,臭氧回收裝置5上設有空氣輸出口51,這樣,經分解的臭氧氣體由空氣輸出口51排出,不會對空氣造成汙染。
其中,臭氧發生裝置包括臭氧發生器3和氣泵4,所述氣泵4輸氣至臭氧發生器3,實施例設置有兩臺臭氧發生裝置,即包括兩個臭氧發生器3和兩個氣泵4,其中一臭氧發生裝置與霧化裝置6連接,用於臭氧霧化治療,另一個臭氧發生裝置與衝洗裝置連接,用於產生臭氧水,採用臭氧水衝洗更有利於提高殺菌效果。
參見圖2,衝洗裝置包括衝洗瓶7和水泵8,所述衝洗瓶7通過水泵8增壓供水至衝洗手柄13,所述衝洗瓶7上設有用於控制進水供給的加水閥9。進一步的,所述水泵8與衝洗手柄13之間還設有射流裝置,所述射流裝置的旁路輸入端與臭氧發生裝置連接,所述射流裝置的輸出端與衝洗手柄13連接,採用的射流裝置為射流器10,即其中一臺臭氧發生器3輸送臭氧至射流器10,用於將臭氧氣體與水混合產生水氣混合物,使衝洗裝置的清潔效果更佳,也充分利用臭氧的殺菌消毒作用,結合霧化的臭氧殺菌消毒,有效提升治療效果。
優選的,所述衝洗瓶7內設有溫度控制器71、溫控探頭72和發熱管73,所述溫度控制器71與控制電路2連接,所述溫度控制器71通過溫控探頭72檢測水溫,並根據水溫控制發熱管73的加熱溫度,採用的溫控探頭72為溫度傳感器,這樣實現自動控溫,使衝洗水溫為適合人體溫度的溫度,配合臭氧殺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毒殺菌的效果,也適合不同季節使用。
為了防止衝洗瓶7發生幹燒,所述衝洗瓶7內還設有水位控制器,所述水位控制器包括下水位浮球75和上水位浮球74,當水位降至下水位浮球75時下水位浮球75觸發所述發熱管73停止加熱,當水位升至上水位浮球74時上水位浮球74控制加水閥9停止進水。其中,所述下水位浮球75和上水位浮球74均為水位傳感器,實現水位自動化控制,使用操作安全方便。
優選的,所述衝洗瓶7包括底殼、上殼和透明管,所述透明管連接於所述底殼與上殼之間形成圓柱狀瓶體。其中,透明管體方便觀察瓶內的儲水狀態,所述溫度控制器71、溫控探頭72、發熱管73和下水位浮球75安裝在所述底殼上,所述上水位浮球74安裝在所述上殼上。進一步的,所述底殼上設有用於固定發熱管73的彎頭,避免發熱管73出現鬆動而影響使用安全性。上述的底殼、上殼和透明管均由耐高溫材料注塑而成,底殼與透明管及上殼與透明管之間均為熱熔密封連接,防水性能好,避免衝洗瓶7出現漏水。
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己,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達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