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缸體缸蓋的清理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07:21:15 1
專利名稱:發動機缸體缸蓋的清理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動機清理工藝,尤指一種發動機缸體缸蓋的清理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和汽車生產數量的迅猛增長,大量的舊發動機面臨著大修或更換的情況。對於汽車維修行業而言,長期以來對發動機的清理主要採用單件清理、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對處理過的發動機損傷較大,只能將清理後的發動機維持在一般的使用狀態。不能達到具有新機的品質和性能,而若在行駛多年的舊車上更換新的發動機,則又很不經濟。
鑑於在清理回收舊發動機的過程中,缸體缸蓋外表面通常完全被油汙、鏽蝕覆蓋,內腔又嚴重積碳,採用一般的刷洗方法,在外觀上又做不到和新的一樣。對於固體金屬表面,由於在大氣條件下和反覆高溫與流淌出的機內潤滑液體的長期共同作用下,在表層中形成了碳化氧化物吸附於金屬零件表面,採用一般的工藝方法很難去除,而現有的清理方法,普遍採用清洗劑或專用的清洗裝置,存在投入高,成本大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上述現有發動機缸體缸蓋的清洗工藝中的缺陷,提供一種發動機缸體缸蓋的清洗工藝,具體方案如下一種發動機缸體缸蓋的清洗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下列清理步驟a)、將待處理的零件放入焙烘爐中焙烘;b)、在經過焙烘處理後,對零件不需加工的表面,安裝拋丸保護件;c)、將零件放置在拋丸機內拋丸;d)、去除拋丸後零件表面的殘留粉粒,噴塗高溫漆,完成工藝。
上述的焙烘過程中將鑄鐵舊缸體放入焙烘爐中焙烘,在0.5小時內升溫至360~380℃,保持爐內空氣流通,爐內保溫4~6小時後隨爐冷卻,將油汙燒成乾粉狀,同時保證缸體不變形。
上述的焙烘過程中將鋁合金舊缸蓋放入焙烘爐中焙烘,在0.5小時內升溫至240~270℃,保持爐內空氣流通,爐內保溫6~8小時後隨爐冷卻,將油汙燒成乾粉狀,同時保證缸蓋不變形。
上述工藝中,根據實際情況,對舊缸體缸蓋表面預先進行鏟刮,去除氧化表皮,再放入焙烘爐中焙烘,能夠提高烘焙的效率。
在缸體的各螺紋孔、機濾器、機油泵、油底殼安裝面、主軸承孔、導向環平面,以及缸蓋的各螺紋孔、燃燒室面、進排氣管結合面、液壓挺杆孔等不需加工的表面,安裝拋丸保護件。
上述鑄鐵的缸體採用的拋丸機拋丸的具體參數為拋丸時間6分鐘,鋼丸直徑在0.6mm,拋丸機轉速為2880轉/分鐘,拋丸量80公斤/分鐘。
上述鋁合金的缸蓋採用的拋丸機拋丸的具體參數為拋丸時間4分鐘,鋼丸直徑在0.3mm,拋丸機轉速為2880轉/分鐘,拋丸量80公斤/分鐘。
以上工藝中採用壓縮空氣將缸體缸蓋表面的殘留粉粒吹淨。
噴塗高溫漆後,較佳的處理是將缸體缸蓋加熱至250℃,保溫2小時,然後隨爐冷卻2小時,出品。
具體實施例方式通過下面給出的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可以進一步清楚地了解本發明,但它們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1)、根據實際情況,將鑄鐵的缸體表面預先進行適當的鏟刮,去除氧化表皮,再放入焙烘爐中焙烘;2)、在焙烘爐中焙烘,在0.5小時內升溫至360~380℃,保持爐內空氣流通,爐內保溫4~6小時後隨爐冷卻;3)、在缸體的各螺紋孔、機濾器、機油泵、油底殼安裝面、主軸承孔、導向環平面,等不需加工的表面,安裝拋丸保護件;4)、拋丸,鑄鐵的缸體採用的拋丸機拋丸的具體參數為拋丸時間6分鐘,鋼丸直徑在0.6mm,拋丸機轉速為2880轉/分鐘,拋丸量80公斤/分鐘。
5)、採用壓縮空氣將缸體表面的殘留粉粒吹淨;6)、在缸體表面噴塗高溫漆,並將缸體加熱至250℃,保溫2小時,然後隨爐冷卻2小時,出品。
實施例21)、根據實情況,將鋁合金的缸蓋表面預先進行適當的鏟刮,去除氧化表皮,再放入焙烘爐中焙烘;2)、在焙烘爐中焙烘,在0.5小時內升溫至240~270℃,保持爐內空氣流通,爐內保溫6~8小時後隨爐冷卻;3)、在缸蓋的各螺紋孔、燃燒室面、進排氣管結合面、液壓挺杆孔等不需加工的表面,安裝拋丸保護件;4)、拋丸,上述鋁合金的缸蓋採用的拋丸機拋丸的具體參數為拋丸時間4分鐘,鋼丸直徑在0.3mm,拋丸機轉速為2880轉/分鐘,拋丸量80公斤/分鐘。
5)、採用壓縮空氣將缸蓋表面的殘留粉粒吹淨;6)、在缸體表面噴塗高溫漆,並將缸蓋加熱至250℃,保溫2小時,然後隨爐冷卻2小時,出品。
以上參數,可以進行適當的調整,一般調整範圍在10%之內,但以不對舊缸體缸蓋產生不良的磨損和損耗為限。
經過上述工藝處理,缸體缸蓋煥然一新,無變形、局部經機加工後同新零件一樣。
儘管對本發明已經作了詳細的說明並引證了一些具體實施例,但對本領域熟練技術人員來說,只要不離開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可作各種變化和修正是顯然的。
權利要求
1.一種發動機缸體缸蓋的清洗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下列清理步驟a)、將待處理的零件放入焙烘爐中焙烘;b)、在經過焙烘處理後,對零件不需加工的表面,安裝拋丸保護件;c)、將零件放置在拋丸機內拋丸;d)、去除拋丸後零件表面的殘留粉粒,噴塗高溫漆,完成工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缸體缸蓋的清洗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焙烘過程中將鑄鐵舊缸體放入焙烘爐中焙烘,在0.5小時內升溫至360~380℃,保持爐內空氣流通,爐內保溫4~6小時後隨爐冷卻。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缸體缸蓋的清洗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焙烘過程中將鋁合金舊缸蓋放入焙烘爐中焙烘,在0.5小時內升溫至240~270℃,保持爐內空氣流通,爐內保溫6~8小時後隨爐冷卻。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發動機缸體缸蓋的清洗工藝,其特徵在於根據實際情況,對所述的舊缸體缸蓋表面預先進行鏟刮,去除氧化表皮,再放入焙烘爐中焙烘。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動機缸體缸蓋的清洗工藝,其特徵在於上述鑄鐵的缸體採用的拋丸機拋丸的具體參數為拋丸時間6分鐘,鋼丸直徑在0.6mm,拋丸機轉速為2880轉/分鐘,拋丸量80公斤/分鐘。
6.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發動機缸體缸蓋的清洗工藝,其特徵在於上述鋁合金的缸蓋採用的拋丸機拋丸的具體參數為拋丸時間4分鐘,鋼丸直徑在0.3mm,拋丸機轉速為2880轉/分鐘,拋丸量80公斤/分鐘。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發動機缸體缸蓋的清洗工藝,其特徵在於採用壓縮空氣將缸體缸蓋表面的殘留粉粒吹淨。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發動機缸體缸蓋的清洗工藝,其特徵在於噴塗高溫漆後,將缸體加熱至250℃,保溫2小時,然後隨爐冷卻2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發動機清理工藝,尤指一種發動機缸體缸蓋的清理工藝。包括下列清理步驟a)將待處理的零件放入焙烘爐中焙烘;b)在經過焙烘處理後,對零件不需加工的表面,安裝拋丸保護件;c)將零件放置在拋丸機內拋丸;d)去除拋丸後零件表面的殘留粉粒,噴塗高溫漆,完成工藝。經過上述工藝處理,缸體缸蓋煥然一新,無變形、局部經機加工後同新零件一樣。
文檔編號F02B77/04GK1584308SQ0315044
公開日2005年2月23日 申請日期2003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03年8月19日
發明者郭天使 申請人:上海大眾聯合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