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外語智能輸入識別系統及方法與流程
2023-09-21 21:20:35 1

本發明涉及一種外語智能輸入識別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外語的輸入方面,特別是日語的輸入識別和聯繫語法以及發音房名,沒有專門的設備進行練習,學習外語再聯繫過程中需要使用傳統的語音播放設備來完成識別、發生、跟讀以及書寫。傳統的輸入和輸出設備以文字識別和語音發生識別較為常見,在練習和書寫的過程中,綜合識別能力較差,影響使用者對外語的掌握。從書面或者電子設備上看到的文字描述的形式學習外語,不能綜合發音和常規的跟讀練習;從語音輸出設備上聽到的語音外語輸出,不能及時的進行跟寫和融會貫通;目前存在的聽、說、讀和寫不能同步進行的缺陷,以及不能融合為一體的缺陷,是制約學習外語的一大重要因素。
因此,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綜合能力強,融合性強,方法簡單易操作,整體綜合聽、說、讀和寫為一體,工作和運行效率高的外語智能輸入識別系統及方法,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綜合能力強,融合性強,方法簡單易操作,整體綜合聽、說、讀和寫為一體,工作和運行效率高的外語智能輸入識別系統及方法,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諸多缺陷。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外語智能輸入識別系統,包括手持體,所述的手持體的正面設置有顯示屏,在顯示屏下方的手持體上設置有控制按鍵裝置,控制按鍵裝置下方的手持體的底部連接有多功能定位裝置,所述的手持體的背面設置有攝像頭裝置,在攝像頭裝置的下方設置有揚聲器。
所述的控制按鍵裝置是由第一控制按鍵、第二控制按鍵和第三控制按鍵組成的,第一控制按鍵、第二控制按鍵和第三控制按鍵設置在顯示屏下方的手持體上,所述的多功能定位裝置包括與手持體底部連接的連接軸套,在連接軸套內安裝有旋轉軸,旋轉軸的外側端面與支撐板相連接,支撐板的端部下方設置有支撐座,在支撐板的上側中部設置有支撐限位塊,所述攝像頭裝置是由第一攝像頭和第二攝像頭組成的,第一攝像頭和第二攝像頭設置在揚聲器的上方。
所述的手持體的兩個側面分別設置有第一手持凹槽和第二手持凹槽,所述的第一手持凹槽為一個,所述的第二手持凹槽為四個。
所述的揚聲器設置在手持體背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的攝像頭裝置設置在揚聲器上方的中部位置。
所述的手持體的底部通過連接套體與多功能定位裝置相連接,所述的連接套體的頂部與手持體的底面為一體結構,所述的連接套體的底部為半圓弧形結構,連接套體的中部為空心腔體結構,多功能定位裝置安裝在該空心腔體內。
所述的第一控制按鍵、第二控制按鍵和第三控制按鍵為物理按鍵或者電子按鍵,第二控制按鍵設置在第一控制按鍵和第三控制按鍵的中部,一控制按鍵、第二控制按鍵和第三控制按鍵的設置高度相等。
所述的連接軸套套裝在手持體的底部,連接軸套為空心管狀結構,旋轉軸安裝在連接軸套的內部,旋轉軸的外端帶有耳軸,支撐板通過該耳軸與旋轉軸的外端相連接。
所述的支撐板是能夠圍繞旋轉軸做210旋轉的板狀結構,支撐座的底部和支撐限位塊的頂部均為弧形結構。
一種如上所述的外語智能輸入識別系統的輸入識別方法,其特徵在於,首先將支撐板旋轉至手持體的背面,並將支撐板與水平面的夾角設置為30度,支撐限位塊外側放置待輸入的輸入板,通過第一攝像頭和第二攝像頭定位輸入,通過第一攝像頭和第二攝像頭讀圖,通過控制第一控制按鍵拍攝圖片,所得雙圖片消除圖像拍攝畸變後並展示在顯示屏上,通過控制第二控制按鍵進行發聲跟讀練習,通過控制第三控制按鍵進行漢語轉化翻譯,實現聽、說、讀的融合,在讀取圖像後,將支撐板翻轉210度,將支撐板旋轉至手持體的正面,支撐板背面朝上,在支撐板的背面進行書寫,實現聽、說、讀和寫的融合。
所述的支撐板端面到第一攝像頭的距離與支撐板端面到第二攝像頭的距離相等。
本發明具有如下的積極效果:首先,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通過本產品實現了外語學習中聽、說、讀和寫的融合,有助於幫助學生快速實現度外語的掌握,同時,產品設置雙攝像頭,並將支撐板定位角度設置,實現了背部讀取的高效化,產品的方法簡單易行,能夠將聽、說、讀和寫簡約高效的融合,產品一機就可以實現融會貫通,外置的卡片或者待輸入的輸入板,為外部單獨設立,可以替換為手寫輸入紙板,快速高效,整體手持方式設計,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外語學習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後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側視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4為本發明的側視結構示意圖之二。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4所示,一種外語智能輸入識別系統,包括手持體1,所述的手持體1的正面設置有顯示屏2,在顯示屏2下方的手持體1上設置有控制按鍵裝置,控制按鍵裝置下方的手持體1的底部連接有多功能定位裝置,所述的手持體1的背面設置有攝像頭裝置,在攝像頭裝置的下方設置有揚聲器16。
所述的控制按鍵裝置是由第一控制按鍵4、第二控制按鍵5和第三控制按鍵6組成的,第一控制按鍵4、第二控制按鍵5和第三控制按鍵6設置在顯示屏2下方的手持體1上,所述的多功能定位裝置包括與手持體1底部連接的連接軸套7,在連接軸套7內安裝有旋轉軸8,旋轉軸8的外側端面與支撐板9相連接,支撐板9的端部下方設置有支撐座15,在支撐板9的上側中部設置有支撐限位塊14,所述攝像頭裝置是由第一攝像頭10和第二攝像頭11組成的,第一攝像頭10和第二攝像頭11設置在揚聲器16的上方。所述的手持體1的兩個側面分別設置有第一手持凹槽12和第二手持凹槽13,所述的第一手持凹槽12為一個,所述的第二手持凹槽13為四個。所述的揚聲器16設置在手持體1背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的攝像頭裝置設置在揚聲器16上方的中部位置。所述的手持體1的底部通過連接套體3與多功能定位裝置相連接,所述的連接套體3的頂部與手持體1的底面為一體結構,所述的連接套體3的底部為半圓弧形結構,連接套體3的中部為空心腔體結構,多功能定位裝置安裝在該空心腔體內。所述的第一控制按鍵4、第二控制按鍵5和第三控制按鍵6為物理按鍵或者電子按鍵,第二控制按鍵5設置在第一控制按鍵4和第三控制按鍵6的中部,一控制按鍵4、第二控制按鍵5和第三控制按鍵6的設置高度相等。所述的連接軸套7套裝在手持體1的底部,連接軸套7為空心管狀結構,旋轉軸8安裝在連接軸套7的內部,旋轉軸8的外端帶有耳軸,支撐板9通過該耳軸與旋轉軸8的外端相連接。所述的支撐板9是能夠圍繞旋轉軸8做210旋轉的板狀結構,支撐座15的底部和支撐限位塊14的頂部均為弧形結構。
一種如上所述的外語智能輸入識別系統的輸入識別方法,其特徵在於,首先將支撐板9旋轉至手持體1的背面,並將支撐板9與水平面的夾角設置為30度,支撐限位塊14外側放置待輸入的輸入板,通過第一攝像頭10和第二攝像頭11定位輸入,通過第一攝像頭10和第二攝像頭11讀圖,通過控制第一控制按鍵4拍攝圖片,所得雙圖片消除圖像拍攝畸變後並展示在顯示屏2上,通過控制第二控制按鍵5進行發聲跟讀練習,通過控制第三控制按鍵6進行漢語轉化翻譯,實現聽、說、讀的融合,在讀取圖像後,將支撐板9翻轉210度,將支撐板9旋轉至手持體1的正面,支撐板9背面朝上,在支撐板9的背面進行書寫,實現聽、說、讀和寫的融合。所述的支撐板9端面到第一攝像頭10的距離與支撐板9端面到第二攝像頭11的距離相等。
本產品在操作時,首先將支撐板9旋轉至手持體1的背面,並將支撐板9與水平面的夾角設置為30度,支撐限位塊14外側放置待輸入的輸入板,通過第一攝像頭10和第二攝像頭11定位輸入,通過第一攝像頭10和第二攝像頭11讀圖,通過控制第一控制按鍵4拍攝圖片,所得雙圖片消除圖像拍攝畸變後並展示在顯示屏2上,通過控制第二控制按鍵5進行發聲跟讀練習,通過控制第三控制按鍵6進行漢語轉化翻譯,實現聽、說、讀的融合,在讀取圖像後,將支撐板9翻轉210度,將支撐板9旋轉至手持體1的正面,支撐板9背面朝上,在支撐板9的背面進行書寫,實現聽、說、讀和寫的融合。所述的支撐板9端面到第一攝像頭10的距離與支撐板9端面到第二攝像頭11的距離相等,方便能夠高效快速的讀取圖片。
外置的卡片或者待輸入的輸入板,為外部單獨設立,可以替換為手寫輸入紙板,快速高效,整體手持方式設計,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外語學習的效率。有助於學生快速掌握並高效的掌握外語的學習技巧,為外語學習提供了專門的學習教具和使用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