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肺炎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14:57:05 2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肺炎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確切地說是一種治療肺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肺炎——病證名。出《麻疹活人全書》。為內、兒科常見病之一。又名肺閉喘咳、肺風痰喘。以發熱、咳嗽、痰多、喘憋等為特徵。古代與現代所說的肺炎尚不一致,但說明這種熱性病是麻疹最易出現的合併症。治療宜疏風宣閉、祛痰平喘、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用麻杏石甘湯加銀花、連翹、黃芩、板藍根、魚腥草等。重症用三黃石膏湯加減。熱極傷陰,心煩氣短,可加用生脈散,或沙參麥冬湯加減。如肺炎病灶經治後久久不易吸收,可配合在背部拔火罐。本病發病急、變化快、合併症多。肺炎由可由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致病微 生物,以及放射線,吸入性異物等理化因素引起。常採用中西藥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存缺陷,提供一種療效顯著的治療肺炎的中藥。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方案實現
一種治療肺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
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杏仁5-8、大青葉6-9、桔梗10-12、薄荷4-5、川貝母
6-8、生甘草2-4、胖大海8-10、魚腥草10-12、知母10-12、大蒜2-4、蘆根5-7、紫菀5-7、桑白皮8-10、高良姜8-10、石決明5-8、當歸9-10、芙蓉根10-12、金銀花6-8、崗梅根6-8、枇杷花10-12、絲瓜花5-8、南瓜藤3-5、柚子皮2-4。所述的一種治療肺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杏仁
8、大青葉9、桔梗10、薄荷5、川貝母8、生甘草4、胖大海10、魚腥草10、知母12、大蒜4、蘆根7、紫菀5、桑白皮10、高良姜10、石決明8、當歸10、芙蓉根12、金銀花8、崗梅根8、枇杷花12、絲瓜花8、南瓜藤5、柚子皮4。本中藥具有散寒宣肺,清氣化痰的作用,治療肺炎療效好,見效快,無任何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種治療肺炎的中藥,其是由下述重量份(g)的原料製成杏仁8、大青葉9、桔梗10、薄荷5、川貝母8、生甘草4、胖大海10、魚腥草10、知母12、大蒜4、蘆根7、紫菀5、桑白皮10、高良姜10、石決明8、當歸10、芙蓉根12、金銀花8、崗梅根8、枇杷花12、絲瓜花8、南瓜藤5、柚子皮4。用法與用量日服I帖,煎水,分2至3次服完。一般7天為I療程,一般服用2-3個療程即可。典型病例
病例1:於某,女,35歲。發熱,肺炎,輸液後熱退,咳嗽喘息,動後尤甚,舌暗紅,苔黃,脈弦細。服用本實施例3個療程後,患者症狀消失,痊癒。病例2:
張某,男,34歲。 肺炎,發熱,咳吐黃白痰,口乾,怕冷,苔黃燥,脈弦細。服用本實施例3個療程後,患者症狀消失,痊癒。病例3、朱某,女,50歲,症狀咳嗽20天,始病勞累淋雨受涼,鼻塞,畏風,全身疲乏,痰少色白易咯,咳嗽時有汗,無咽乾咽癢,口不幹苦,二便正常。檢查舌苔白膩稍厚,質淡紅,脈細弦,血細胞分析正常,胸部CT掃描顯示兩下肺炎。診斷肺炎。服用本實施例2個療程後,患者症狀消失,痊癒。病例4
宋某,男,43歲。肺炎,精神萎靡、鼻翼扇動,或吸氣時明顯費力。給予本實施例3個療程後,患者症狀消失,痊癒,至今未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肺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杏仁5-8、大青葉6-9、桔梗10-12、薄荷4-5、川貝母 6-8、生甘草2-4、胖大海8-10、魚腥草10-12、知母10-12、大蒜2-4、蘆根5-7、紫菀5-7、桑白皮8-10、高良姜8-10、石決明5-8、當歸9-10、芙蓉根10-12、金銀花6-8、崗梅根6-8、枇杷花 10-12、絲瓜花5-8、南瓜藤3-5、柚子皮2-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肺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杏仁8、大青葉9、桔梗10、薄荷5、川貝母8、生甘草4、胖大海10、魚腥草10、知母.12、大蒜4、蘆根7、紫菀5、桑白皮10、高良姜10、石決明8、當歸10、芙蓉根12、金銀花8、崗梅根8、枇杷花12、絲瓜花8、南瓜藤5、柚子皮4。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肺炎的中藥,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杏仁5-8、大青葉6-9、桔梗10-12、薄荷4-5、川貝母6-8、生甘草2-4、胖大海8-10、魚腥草10-12、知母10-12、大蒜2-4、蘆根5-7、紫菀5-7、桑白皮8-10、高良姜8-10、石決明5-8、當歸9-10、芙蓉根10-12、金銀花6-8、崗梅根6-8、枇杷花10-12、絲瓜花5-8、南瓜藤3-5、柚子皮2-4。本中藥具有散寒宣肺,清氣化痰的作用,治療肺炎療效好,見效快,無任何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K35/56GK102988862SQ201210547418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7日
發明者吳樂尚 申請人:鳳臺縣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