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箱自動成型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06:07:15 1

本發明屬於紙箱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紙箱自動成型裝置。
背景技術:
紙箱(英文carton或hardpapercase):是應用最廣泛的包裝製品,按用料不同,有瓦楞紙箱、單層紙板箱等,有各種規格和型號。紙箱常用的有三層、五層,七層使用較少,各層分為裡紙、瓦楞紙、芯紙、面紙,裡、面紙有茶板紙、牛皮紙,芯紙用瓦楞紙,各種紙的顏色和手感都不一樣,不同廠家生產的紙(顏色、手感)也不一樣。
紙箱的生產主要分為三個步驟:一是瓦楞紙板的生產,即將造紙廠生產的捲筒紙經瓦楞紙板生產設備加工成各種類型的瓦楞紙板;二是紙板印刷工藝,主要包括印刷、開槽、模切等工序;三是紙箱成型工藝,即將模切好的紙板加工成紙箱,然後進一步對紙箱進行粘合,最後形成紙箱成品。
在紙箱成型工藝中,現有的技術一般是將待成型的紙箱經輸入機構運輸到成型裝置上,成型裝置先將紙箱進行初步成型,初步成型後的紙箱再被運輸到粘接工位上,通過點膠的方式對初步成型後的紙箱進行進一步的粘合,最終形成紙箱成品,成型後的紙箱再通過輸出機構輸出,現有技術中在對紙箱進行成型時需要兩個步驟,兩個裝置,這樣無疑將降低紙箱的成型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紙箱自動成型裝置,該裝置能一次完成對紙箱的成型和粘接,有效減少了紙箱成型的步驟,大大提高了紙箱成型的加工效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紙箱自動成型裝置,包括機架、下壓組件和受壓組件,下壓組件包括液壓裝置和下壓成型框,液壓裝置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液壓缸和可沿液壓缸上下往復運動的液壓杆,液壓杆包括液壓桿頭部和液壓杆尾部,液壓杆尾部與液壓缸連接,液壓桿頭部的寬度大於液壓杆尾部的寬度,在液壓杆尾部還周向均布有四個連接杆,每個連接杆上固定連接有一個壓縮杆,下壓成型框活套在液壓杆尾部,下壓成型框上開設有四個儲膠腔室,每個儲膠腔室處還設有若干的排膠孔,壓縮杆與連接杆連接的另一端伸入到儲膠腔室內並可沿儲膠腔室上下移動,儲膠腔室內填充有膠粘劑,受壓組件包括成型塊和底板,成型塊和底板形成用於紙箱成型的成型腔室,在底板的下側設有安裝座,安裝座上以成型腔室為中心對稱設置有第一支撐塊和第二支撐塊,第一支撐塊內開設有第一安裝孔,第一安裝孔內滑動連接有第一支撐杆,第一支撐杆伸出第一支撐塊並與底板相抵,第一安裝孔內還設有第一電磁鐵,第一電磁鐵與第一支撐杆之間設有第一彈簧,第二支撐塊內開設有第二安裝孔,第二安裝孔內滑動連接有第二支撐杆,第二支撐杆伸出第二支撐塊並與底板相抵,第二安裝孔內還設有第二電磁鐵,第二電磁鐵與第二支撐杆之間設有第二彈簧,第二支撐杆在第二安裝孔內可滑動的距離大於第一支撐杆在第一安裝孔內可滑動的距離。
使用本方案的成型裝置對紙箱進行成型加工時,在紙箱四周的粘接位置開設有若干的進膠孔。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在對紙箱進行成型加工時,由輸入裝置輸送的紙箱放置在受壓組件的成型塊上,啟動液壓缸,液壓杆帶動下壓成型框一起向下即受壓組件方向移動,下壓成型框在向下移動並伸入到成型腔室內,此時放置在成型塊上的紙箱被壓入到成型腔室內初步成型。
當下壓成型框伸入到成型腔室內並觸碰到底板時,液壓杆繼續伸出,此時在底板的作用下,下壓成型框不再向下移動,此時液壓杆將帶動壓縮杆在儲膠腔室內繼續向下移動,在壓縮杆的作用下,儲膠腔室內的膠粘劑被擠壓並從排膠孔排出,從排膠孔排出的膠粘劑進一步經紙箱上設置的進膠孔進入到紙箱待粘接的位置,在下壓成型框和四周成型塊的共同作用下,進入到紙箱待粘接位置的膠粘劑將待粘接的紙箱牢牢的粘接在一起,從而完成紙箱的成型工作,液壓杆向上收縮,帶動下壓成型框向上運動離開成型腔室。
當紙箱成型完成後,分別向第一電磁鐵和第二電磁鐵通電,使得第一電磁鐵和第二電磁鐵具有電磁力,在第一電磁鐵電磁力的作用下,第一支撐杆沿第一安裝孔向下移動,第二電磁鐵在電磁力的作用下,第二支撐杆沿第二安裝孔向下移動,第一支撐杆和第二支撐杆在向下移動的同時,將帶動底板向下移動,底板向下移動,進一步帶動成型後的紙箱向下移動並離開成型腔室,同時由於第二支撐杆在第二安裝孔內可滑動的距離大於第一支撐杆在第一安裝孔內可滑動的距離,故當底板帶動成型後的紙箱離開成型腔室後,底板將呈現出傾斜狀態,從而使得成型後的紙箱自動的滑落到輸出機構上,此時停止向第一電磁鐵和第二電磁鐵通電,在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的分別作用下,第一支撐杆沿第一安裝孔向上移動,第二支撐杆沿第二安裝孔向上移動,第一支撐杆和第二支撐杆帶動底板向上移動,並與成型塊之間再次形成成型腔室,進行下一次的紙箱成型。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於:1、本方案在對紙箱進行成型時,可一次完成對紙箱的成型和粘接,相比較現有技術中需要先初步成型再進行點膠固定的成型方式,本方案的紙箱自動成型裝置在使用時將原先需要進行的兩道工序合併在一道工序進行完成,有效減少了紙箱成型的步驟,大大提高了紙箱成型的加工效率。
2、本方案在對紙箱進行成型加工後,利用第一支撐杆和第二支撐杆分別在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內的滑動,來實現底板的傾斜設置,利用底板的傾斜設置將成型後的紙箱自動的送入到輸出機構,整個成型裝置更加的智能化。
優選的,每個壓縮杆內均開設有一個容納腔室,每個容納腔室與下壓成型框上對應的儲膠腔室相通,容納腔室內填充有膠粘劑。當完成一次紙箱成型後,儲膠腔室內的膠粘劑會減少,此時當液壓杆帶動下壓成型框向上移動的過程中,容納腔室內的膠粘劑在重力的作用下會自動的補充到儲膠腔室內,從而使得儲膠腔室內始終具有足夠的膠粘劑,避免了在成型一定數量的紙箱後需要人為的補充膠粘劑的情況,進一步提高了成型裝置的工作效率。
優選的,第二支撐杆在第二安裝孔內可滑動的距離大於第一支撐杆在第一安裝孔內可滑動距離的1.5倍。當第一支撐杆和第二支撐杆分別在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內向下滑動並帶動底板向下移動時,第二支撐杆在第二安裝孔內可滑動的距離大於第一支撐杆在第一安裝孔內可滑動距離的1.5倍,使得底板能產生足夠大的傾斜度,底板上成型後的紙箱在該傾斜度的作用下能順利的輸送到輸出機構上。
優選的,所述排膠孔傾斜向下設置。當壓縮杆在儲膠腔室內向下移動時,儲膠腔室內的膠粘劑將從排膠孔排出到紙箱的進膠孔處,將排膠孔傾斜向下設置,可減小膠粘劑流動的阻力,減少膠粘劑堵塞排膠孔的概率。
優選的,第一電磁鐵的勵磁線圈為直流勵磁線圈,第二電磁鐵的勵磁線圈也為直流勵磁線圈。直流勵磁線圈較交流勵磁線圈的振動和噪聲小,使用性能更加穩定可靠。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發明提供如下附圖進行說明:
圖1為本發明紙箱自動成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紙箱自動成型裝置使用的紙箱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如下:機架1、液壓缸21、液壓杆22、下壓成型框23、連接杆24、儲膠腔室25、排膠孔26、壓縮杆27、容納腔室28、成型塊31、底板32、安裝座33、第一支撐塊34、第一電磁鐵35、第一支撐杆36、第二支撐塊37、第二電磁鐵38、第二支撐杆39、紙箱4、進膠孔41、輸出機構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附圖1和附圖2所示,紙箱自動成型裝置,從上到下依次包括機架1、下壓組件和受壓組件,其中下壓組件包括液壓裝置和下壓成型框23,液壓裝置包括液壓缸21和液壓杆22,其中液壓缸21的上端固定連接在機架1上,液壓杆22從液壓缸21的下端伸出,液壓杆22可沿液壓缸21上下往復移動,液壓杆22包括液壓桿頭部和液壓杆尾部,其中液壓桿頭部軸向寬度大於液壓杆尾部軸向寬度,且液壓杆尾部在上並與液壓缸21連接,液壓桿頭部在下,在下壓成型框23上開設有活動連接孔,活動連接孔的直徑大於液壓杆尾部軸向寬度且小於液壓桿頭部軸線寬度,下壓成型框23通過活動連接孔活套在液壓杆尾部,且液壓桿頭部對下壓成型框23在縱向起限位作用。
在下壓成型框23的四周還分別開設有四個儲膠腔室25,儲膠腔室25內填充有膠粘劑,每個儲膠腔室25處均設有若干的排膠孔26,排膠孔26呈傾斜向下設置,儲膠腔室25的深度大於下壓成型框23高度的三分之二,在液壓杆22的周向還均布有四個連接杆24,連接杆24與液壓杆22之間螺紋連接,在每個連接杆24與液壓杆22連接的另一端均固定連接有一個壓縮杆27,壓縮杆27與連接杆24之間也通過螺紋進行連接,壓縮杆27的下端伸入到對應的儲膠腔室25內,同時壓縮杆27可在儲膠腔室25內上下往復移動,每個壓縮杆27內均開設有一個容納腔室28,每個容納腔室28與下壓成型框23上對應的儲膠腔室25相通,容納腔室28內填充有膠粘劑。
受壓組件包括成型塊31和底板32,成型塊31和底板32之間形成用於紙箱成型的成型腔室,在對紙箱成型時,由輸入裝置輸送的紙箱將放置在成型塊31上,在底板32的下側設有安裝座33,在安裝座33上以成型腔室為中心對稱設置有第一支撐塊34和第二支撐塊37,第一支撐塊34內開設有第一安裝孔,第一安裝孔內滑動連接有第一支撐杆36,第一支撐杆36伸出第一支撐塊34並與底板32相抵,第一安裝孔內還設有第一電磁鐵35,第一電磁鐵35的勵磁線圈為直流勵磁線圈,第一電磁鐵35與第一支撐杆36之間設有第一彈簧,第二支撐塊37內開設有第二安裝孔,第二安裝孔內滑動連接有第二支撐杆39,第二支撐杆39伸出第二支撐塊37並與底板32相抵,第二安裝孔內還設有第二電磁鐵38,第二電磁鐵38與第二支撐杆39之間設有第二彈簧,第二支撐杆39在第二安裝孔內可滑動的距離大於第一支撐杆36在第一安裝孔內可滑動距離的1.5倍。
如附圖3所示,為採用本發明紙箱自動成型裝置加工的紙箱4的結構示意圖,在待成型的紙箱4四周粘接的位置開設有若干的進膠孔41,該進膠孔41的分布應與下壓成型框23上的排膠孔26位置相對應。
在對紙箱4進行成型加工時,由輸入裝置輸送的紙箱4放置在受壓組件的成型塊31上,啟動液壓缸21,液壓杆22帶動下壓成型框23一起向下即受壓組件方向移動,下壓成型框23向下移動並伸入到成型腔室內,此時放置在成型塊31上的紙箱4也被壓入到成型腔室內初步成型。
當下壓成型框23伸入到成型腔室內並觸碰到底板32時,液壓杆22繼續伸出,此時在底板32的作用下,下壓成型框23不再向下移動,此時液壓杆22將帶動壓縮杆27在儲膠腔室25內繼續向下移動,在壓縮杆27的作用下,儲膠腔室25內的膠粘劑被擠壓並從排膠孔26排出,從排膠孔26排出的膠粘劑進一步經紙箱4上設置的進膠孔41進入到紙箱4待粘接的位置,在下壓成型框23和四周成型塊31的共同作用下,進入到紙箱4待粘接位置的膠粘劑將待粘接的紙箱4牢牢的粘接在一起,從而完成紙箱4的成型工作,液壓杆22向上收縮,帶動下壓成型框23向上運動離開成型腔室。當完成一次紙箱4成型後,儲膠腔室25內的膠粘劑會減少,此時當液壓杆22帶動下壓成型框23向上移動的過程中,容納腔室28內的膠粘劑在重力的作用下會自動的補充到儲膠腔室25內,從而使得儲膠腔室25內始終具有足夠的膠粘劑,避免了在成型一定數量的紙箱4後需要人為的補充膠粘劑的情況,進一步提高了成型裝置的工作效率。
當紙箱4成型完成後,分別向第一電磁鐵35和第二電磁鐵38的直流勵磁線圈通電,直流勵磁線圈較交流勵磁線圈的振動和噪聲小,使用性能更加穩定可靠。使得第一電磁鐵35和第二電磁鐵38具有電磁力,在第一電磁鐵35電磁力的作用下,第一支撐杆36沿第一安裝孔向下移動,第二電磁鐵38在電磁力的作用下,第二支撐杆39沿第二安裝孔向下移動,第一支撐杆36和第二支撐杆39在向下移動的同時,將帶動底板32向下移動,底板32向下移動,進一步帶動成型後的紙箱4向下移動並離開成型腔室,同時由於第二支撐杆39在第二安裝孔內可滑動的距離大於第一支撐杆36在第一安裝孔內可滑動距離的1.5倍,故當底板32帶動成型後的紙箱4離開成型腔室後,底板32將呈現出傾斜狀態,從而使得成型後的紙箱4自動的滑落到輸出機構5上,此時停止向第一電磁鐵35和第二電磁鐵38通電,在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的分別作用下,第一支撐杆36沿第一安裝孔向上移動,第二支撐杆39沿第二安裝孔向上移動,第一支撐杆36和第二支撐杆39帶動底板32向上移動,並與成型塊31之間再次形成成型腔室,進行下一次的紙箱4成型。
本方案在對紙箱4進行成型時,可一次完成對紙箱4的成型和粘接,相比較現有技術中需要先初步成型再進行點膠固定的成型方式,本方案的紙箱4自動成型裝置在使用時將原先需要進行的兩道工序合併在一道工序進行完成,有效減少了紙箱4成型的步驟,大大提高了紙箱4成型的加工效率。
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優選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通過上述優選實施例已經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出各種各樣的改變,而不偏離本發明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