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機機殼定子熱套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15:37:00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裝配的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電機機殼定子熱套設備。
背景技術:
電機殼和定子是過盈配合,裝配採用熱套工藝,裝配前需要給電機殼加熱,使其漲大然後將定子套入機殼,裝配後需要保壓至機殼冷卻,防止定子鬆脫;裝配要求對中性高,否則影響同心度和定子相對於機殼端面的垂直度,如果機殼定子裝配存在同心度和垂直度偏差,會導致整機裝好後存在定轉子接觸摩擦問題,產生異響,影響電機使用。現有的機殼熱套工藝採用烘箱加熱機殼,藉助壓力機裝配,加熱效率低,一般要加熱半小時以上,溫度很難得到保證,熱套困難,且壓力機裝配同心度和垂直度難以保證,影響後期電機裝配。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機機殼定子熱套設備,其通過中頻加熱完成對電機殼的加熱,使得加熱效率高,且通過高精度伺服電機傳動組裝,保證整個裝配精度。
一種電機機殼定子熱套設備,其特徵在於: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長度方向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機殼上料工位、定子上料工位,所述底座位於機殼上料工位的一側設置有和其長度方向平行的軌道,所述軌道延伸至所述底座的中頻加熱工位、機殼定子組裝工位,所述中頻加熱工位位於所述機殼上料工位的內側,所述機殼定子組裝工位位於所述中頻加熱工位、定子上料工位之間的位置,所述機殼定子組裝工位包括氣動卡盤,所述氣動卡盤位於所述軌道的對應位置的正上方,所述氣動卡盤的內部通過氣管外接氣源,所述氣動卡盤的安裝座上設置有直線向動力杆,所述直線向動力杆的上部通過連接結構外接有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通過連接結構驅動直線向動力杆垂直向升降,所述伺服電機固裝於中間安裝架的上端板,所述中頻加熱工位包括中頻加熱機,所述中頻加熱機的輸出端布置有中頻加熱線圈,所述中頻加熱線圈位於所述軌道的對應位置正上方。
其進一步特徵在於:
所述定子上料工位包括定子升降臺、定子翻轉臺,定子升降臺的底部連接有絲杆和絲杆螺母,底部電機驅動絲杆轉動,驅動升降臺升降,所述定子升降臺還包括有橫嚮導柱結構、定子支承座,所述定子支承座上布置有定子內圈定位尼龍塊,所述定子內圈定位尼龍塊用於定位定子,所述定子支承座的底部卡裝於所述橫嚮導柱結構,所述定子支承座可沿著所述橫嚮導柱結構帶動定子朝向或者遠離定子翻轉臺,所述定子升降臺升起時與定子翻轉臺對齊、之後沿著橫嚮導柱結構將定子推入定子翻轉臺,所述定子翻轉臺上設置有鍵槽,將定子傳送至所述定子翻轉臺後被鍵槽卡住,所述定子翻轉臺的內端設置有導向氣缸導柱,所述導向氣缸導柱帶動所述定子翻轉臺翻轉至所述機殼定子組裝工位的氣動卡盤的正下方;
所述機殼上料工位的起始端設置有機殼上料座,所述機殼上料座上設置有垂直嚮導柱、機殼支承座,所述機殼支承座的外周套裝於對應位置的所述垂直嚮導柱,所述機殼上料座的底部卡裝於所述軌道,所述機殼支承座用於定位安放機殼;
所述底座對應於所述中頻加熱線圈的正下方位置設置有頂升氣缸,所述機殼上料座上設置有頂升氣缸避讓孔,當機殼上料座運行到中頻加熱工位的正下方後,頂升氣缸將機殼支承座、機殼頂升至一定高度,使得中頻加熱線圈可對機殼進行中頻加熱;
所述伺服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絲杆結構、所述絲杆結構螺紋連接有絲杆螺母,所述直線向動力杆固裝於所述絲杆螺母,該連接結構包括多種,上述實施例僅為其中一種;
所述氣動卡盤的安裝座對應於直線向動力杆的兩側設置有導向杆,所述導向杆的上部貫穿所述中間安裝架的上端板的導向孔,確保氣動卡盤的直線向運動;
所述機殼安裝座的底部外側設置有步進電機,所述步進電機的輸出端設置有傳動絲杆,所述機殼安裝座的底部固裝有絲杆螺母座,所述傳動絲杆螺紋連接所述絲杆螺母座,確保行進位置的精準。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定子上料工位將定子上料,然後輸送至機殼定子組裝工位的正下方,之後氣動卡盤下降夾持住定子,定子上料工位對應的工裝撤離回復到定子上料工位,機殼上料工位輸送機殼,將機殼輸送至中頻加熱工位、並通過中頻加熱線圈完成對機殼的加熱,之後再將已經加熱的機殼快速輸送至機殼定子組裝工位,伺服電機帶動定子逐漸對中和機殼完成裝配,其通過高精度夾爪夾取定子,通過高精度伺服電機傳動組裝;綜上,其通過中頻加熱完成對電機殼的加熱,使得加熱效率高,且通過高精度伺服電機傳動組裝,保證整個裝配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定子翻轉臺的主視圖結構示意圖;
圖中序號所對應的名稱如下:
底座1、機殼上料工位2、定子上料工位3、軌道4、中頻加熱工位5、機殼定子組裝工位6、氣動卡盤7、氣管8、安裝座9、直線向動力杆10、伺服電機11、中間安裝架12、中頻加熱機13、中頻加熱線圈14、定子升降臺15、橫嚮導柱結構16、定子翻轉臺17、鍵槽18、定子內圈定位尼龍塊19、導向氣缸導柱20、機殼上料座21、垂直嚮導柱22、機殼支承座23、機殼24、頂升氣缸25、步進電機26、傳動絲杆27、絲杆螺母座28、導向杆29,絲杆30、定子支承座31。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電機機殼定子熱套設備,見圖1、圖2:其包括底座1,底座1的長度方向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機殼上料工位2、定子上料工位3,底座1位於機殼上料工位2的一側設置有和其長度方向平行的軌道4,軌道4延伸至底座1的中頻加熱工位5、機殼定子組裝工位6,中頻加熱工位5位於機殼上料工位2的內側,機殼定子組裝工位6位於中頻加熱工位5、定子上料工位3之間的位置,機殼定子組裝工位6包括氣動卡盤7,氣動卡盤7位於軌道4的對應位置的正上方,氣動卡盤7的內部通過氣管8外接氣源,氣動卡盤7的安裝座9上設置有直線向動力杆10,直線向動力杆10的上部通過連接結構外接有伺服電機11,伺服電機11通過連接結構驅動直線向動力杆10垂直向升降,伺服電機11固裝於中間安裝架12的上端板,中頻加熱工位5包括中頻加熱機13,中頻加熱機13的輸出端布置有中頻加熱線圈14,中頻加熱線圈14位於軌道4的對應位置正上方。
定子上料工位3包括定子升降臺15、定子翻轉臺17,定子升降臺15的底部連接有絲杆30和絲杆螺母(圖中未畫出),底部電機驅動絲杆轉動,驅動定子升降臺15升降,定子升降臺15還包括有橫嚮導柱結構16、定子支承座31,定子支承座31上布置有定子內圈定位尼龍塊19,定子內圈定位尼龍塊19用於定位定子,定子支承座31的底部卡裝於橫嚮導柱結構16,定子支承座31可沿著橫嚮導柱結構16帶動定子朝向或者遠離定子翻轉臺17運動,定子升降臺15升起時與定子翻轉臺17對齊、之後沿著橫嚮導柱結構16將定子推入定子翻轉臺17,定子翻轉臺17上設置有鍵槽18,將定子傳送至定子翻轉臺17後被鍵槽18卡住,定子翻轉臺17的內端設置有導向氣缸導柱20,導向氣缸導柱20帶動定子翻轉臺17翻轉至機殼定子組裝工位6的氣動卡盤7的正下方;
機殼上料工位2的起始端設置有機殼上料座21,機殼上料座21上設置有垂直嚮導柱22、機殼支承座23,機殼支承座23的外周套裝於對應位置的垂直嚮導柱22,機殼上料座21的底部卡裝於軌道4,機殼支承座23用於定位安放機殼24;
底座1對應於中頻加熱線圈14的正下方位置設置有頂升氣缸25,機殼上料座21上設置有頂升氣缸避讓孔,當機殼上料座21運行到中頻加熱工位5的正下方後,頂升氣缸25將機殼支承座22、機殼24頂升至一定高度,使得中頻加熱線圈14可對機殼24進行中頻加熱;
伺服電機11的輸出端連接有絲杆結構、絲杆結構螺紋連接有絲杆螺母,直線向動力杆10固裝於絲杆螺母,該連接結構包括多種,上述實施例僅為其中一種,圖中未詳細畫出;
氣動卡盤7的安裝座9對應於直線向動力杆10的兩側設置有導向杆29,導向杆29的上部貫穿中間安裝架12的上端板的導向孔,確保氣動卡盤7的直線向運動;
機殼安裝座21的底部外側設置有步進電機26,步進電機26的輸出端設置有傳動絲杆27,機殼安裝座21的底部固裝有絲杆螺母座28,傳動絲杆27螺紋連接絲杆螺母座28,確保行進位置的精準。
其工作原理如下:定子豎直向放置於定子支承座上,定子被抬升,然後水平橫向輸送至定子翻轉臺的位置,定子被定子翻轉臺上的鍵槽卡住,定子翻轉臺通過導向氣缸導柱完成翻轉,使得定子位於機殼定子組裝工位的氣動卡盤的正下方,之後氣動卡盤下降夾持住定子,定子翻轉臺、定子升降臺撤離、回復到初始狀態,機殼放置於機殼支承座,步進電機驅動機殼上料座沿著軌道行進,當機殼上料座運行至中頻加熱線圈的正下方時,頂升氣缸上頂,將機殼支承座、機殼頂升至一定高度,使得中頻加熱線圈可對機殼進行中頻加熱,加熱時間3-4分鐘,加熱完成後,頂升氣缸復位,步進電機繼續驅動機殼上料座移動至機殼定子組裝工位,伺服電機帶動氣動卡盤下壓,定子逐漸對中和機殼完成裝配。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創造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創造的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創造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專利涵蓋範圍之內。